马应图决定先把正面挡着这部分红军消灭了,抓住后面那几个当官的,然后再回头去剿爬两侧山坡上的红军,虽然看起来两山坡上人还多一些。
关键是先把省事的事办了。
他没有立即让全马队发起冲锋,而是让一个连一百多人马先冲过去。
按照他的看法,如果对方丧失斗志的话,这一百多人马足够能冲破这不到五百人的防线,而且这些红军娃娃屁都不懂,他们视为有利地形的土坡,骑兵是能轻而易举冲上去的。
马应图看到当自己队伍一连骑兵发起冲锋时,距离对方还有差不多五百米,那些红军娃娃战士扔掉修工事的工具,端起步枪和少量机枪卧到在地就胡乱开枪。
马应图一看哈哈大笑起来。
他知道眼前这些红军士兵没有对付骑兵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出来指挥,等骑兵进入两百米的有效射程后再统一放排枪。
这才是步兵有效对付骑兵的办法,就算最后步兵是输了,但仍达到最大杀伤骑兵的效果。
这个营的红军战士慌乱倒不是假的,团长杜本润根本就想不到敌人骑兵只派一个连过来试探。
他是害怕把陷阱暴露了。
所以就连排长王志顺都听到团长急呼呼的命令:“准备射击,准备射击,别让敌人发现深洞了。”
所以当这些带着白帽子的骑兵连才冲到五百米距离,红军这边就是响起一阵“啪啪,哒哒哒”的步枪和机枪射击声音。
当然,机枪只允许动用三分之一。
就算是胡乱射击,几百支枪打起来后还是有效果的,这一百多个戴着白帽子的骑兵冲到三百米距离时,就被打翻了十几匹马。
当然,这个骑兵连继续冲锋的话,冲到红军阵地前大部分会打翻,只有少量骑兵冲上阵地。
这也无济于事。
马家军当然不会这样蠢,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西北称雄几十年。
所以这个骑兵连在接近三百米左右时,跑了一个大弧线绕了回去。
马应图见侦察好后,就安排这支有1200人马的骑兵队全力一击,兵法中“添油战术实乃兵家大忌”就专门指这种情况。
如果分成几波冲上去,每次受损的人马都是一样,只有杀鸡用宰牛刀一次全力出击,损失才会少。
因为这样进攻声势会造成对方士兵的恐慌,心态失常,军官也难以组织起来,甚至还会有惊慌失措的士兵逃跑。
这些逃跑的士兵也会在骑兵冲锋中必死无疑,但总有人持侥幸心理。
马家军骑兵集团冲锋,一般分三种情况:一,密集队形冲锋,即冲锋的横队中各连之间根本没有间隙或仅有很小的间隙;二,间隙队形冲锋,即连与连之间相隔10-20码;三,梯次队形冲锋,即可以从左右一翼开始,逐连出击冲锋,也可以前后分几次波次滚动冲锋。
不过,现在马应图所选的是间隙队形冲锋,就是在进入对方300米距离的时候,所有马匹的跑动速度达到峰值,才能最大可能减少中枪的可能。
整个马家军排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由于冲锋时马匹之间要有间隔距离,所以这个骑兵方阵排出来的结果就是比后世两个足球场还大。
王志顺从阵地上看过去,敌人的骑兵冲锋起来就像铺天盖地,马蹄扬起了的尘土使得敌人骑兵如腾云驾雾,尘雾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马匹和骑手的身影,还有那点点的白色。
他知道是最关键时刻到来了。
所有战士把子弹都上了瞠,轻机枪也都架好。
他们阵地前100米布置了近千的陷马洞,只有到五十米的地方才有三道钢线。
没有开枪命令。
就是敌人冲到一百米,开始有马蹄子陷入深洞,马匹被掀翻时,大家就可以开枪。
战场上没有枪声,只有越来越明显的地面震动和充盈耳膜的隆隆声。
随着前面队形的第一匹战马被掀翻,骑手往前飞出去的时候,爆裂的枪声响了起来。
一时间,战场上的枪声、马蹄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
这场景,多年后王志顺仍没有忘怀。
不过,这时的王志顺只顾上开枪射击,目标就是一百米外因为前面马匹迟疑并减速,但后队的战马涌上来后挤成的密集马队墙。
也有小部分的战马和骑手穿越过陷马洞阵,但到五十米处被钢线绊到,疾跑的马匹,当马蹄被绊住后,就算动能再大,把琴钢线绷得变形,但整个马匹也失去了平衡。
失去平衡的马匹就直接栽到地上,同时把背上的骑手甩了出去。
迎战骑兵冲锋这个营战士,因为只顾开枪,已经进入了忘我状态,并没有体会到战场的巨变,也顾不得惊讶。
惊讶是包抄的两个营战士,因此也造成封堵行动有些迟缓,最终让战场后部的马队有两百人马冲出了包围圈。
这可把杜本润气得,差点没把那两个营长扇了耳光。
这场战斗,手枪团以38名战士牺牲,52名战士受伤的代价消灭了隶属于西北“剿匪”司令部的甘肃交通局骑兵队993人,缴获完好战马182匹。
但让杜本润发愁的是,战场上的有8百余匹的死马、残马。
收到消息的军部,立即让杜本润上报具体战前布置和战斗过程,并给223团转发,希望他们也会善于使用洛阳铲和钢线。
从此以后,洛阳铲和钢线就成了马家军骑兵队的恶梦。
甚至骑马传送命令的骑手,奔疾过程中,始终紧紧贴着马背上,因为曾经有传令兵骑马奔疾时,被拦在路上的钢线割下了头颅。
一天后,现代时空。
准备穿越要关掉手机的徐远山,对手机上最后出现的推送关于明星离婚热点新闻,狠狠关上手机,强行压制心中的厌恶感。
炒作明星绯闻、离婚,明星是得到了关注,媒体得到了流量,民众得到乐呵,似乎是皆大欢喜。
但对这个国家的风气影响,对这个国家青少年的引导后果,就没有人想到吗?
想想长征的红军战士,那些还不到15岁的孩子,扛着比身子还高的步枪,一天急行军五、六十公里,困得睡着了,敌人都会快追过来,才被他们的军长用鞭子抽醒过来。
到了后世,还有多少人想到他们的经历,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就是红二十五军的“七仙女”,护士班长曾纪兰在途经宁陕时失足坠入山崖牺牲,女护士曹宗凯战场救护伤员被流弹击中牺牲,她们的年龄还没有二十岁。
徐远山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只能在那个民国时空多做一些事情,才能排解心中的这种压抑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