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29日,西安,民国时空。
蓝田县境内的南部山区。
一队精神饱满、唱着红色歌曲14、15岁的娃娃红军走进翠绿的树林,穿过幽静的山路,树叶轻轻拂着他们身上破烂的衣裳。
前头领唱的是17岁的吴伟,吴伟看着年龄不大却是红二十五军特务营(又称少共先锋营)的政委。
他们唱的是一首响亮的进行曲,就是《红军青年战士之歌》:“红色的青年战士志气昂,好比那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如猛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时远处跑来军医院女护士又被称为“七仙女”之首的周少兰。
周少兰因为小跑过来,急促之间脸色微红,她喘着气说道:“吴伟,请你到军部一趟,军长叫你呢。”
吴伟知道周少兰所说的军长是指徐海东军长。
虽然徐海东现任是副军长职务,但也是前不久是他把军长位置主动让给中央派来担任参谋长的程子华。
特务营本来相当就是军部的警卫营,而13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的吴伟曾经当过徐海东的警卫、小文书,所以可是门儿清,因此他急忙问道:“少兰姐,怎么啦?军长的病情又恶化了?”
周少兰今年18岁,两个月前副军长徐海东左眼下中枪,满脸都是鲜血,医生用药止住了出血,但他的呼吸依旧十分困难,随时可能会因为淤血堵塞而窒息。
这时周少兰急忙伏在徐海东身边,毫不犹豫地用人工呼吸的方式,将徐海东嗓子里的淤血给吸了出来,徐海东才脱离了窒息的危险。
这也是医院七位女护士被战士们尊称为“七仙女”的缘故,红二十五军许多受伤的战士都是被她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救过来。
周少兰等喘过气后才用恶狠狠的语气说道:“恶化你个小鬼头,再说不吉利的话我就打破你的头啦,军长叫你过去有任务,钱院长也在呢。”
“嘿嘿,那好,我马上过去,少兰姐你在后面慢点走。”
吴伟把身上枪带一紧,立即就跑起来,跑前还叮嘱周少兰不要焦急。
军部在前面一个山脚下,几个人正围着一副担架说话,副军长徐海东躺在担架上,这两个月他都是在担架上指挥红二十五军战斗,医院的钱信忠院长也在。
旁边还坐着军参谋长戴继英,戴继英前面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不过吴伟对他有些厌恶。
这次二十五军有一个大的作战计划,就是政委吴焕先和副军长徐海东制定的声西击东作战计划:由副军长徐海东率一部往西北西安方向进击;政委吴焕先带领主力两个团223团和225团在东南边的山阳县袁家沟口准备伏击陕军第一旅。
三天后即7月2日上午,袁家沟口伏击战毙敌三百余人,俘虏包括旅长在内的1700人,全歼了陕军第一旅。
徐海东被西安军政称为“徐老虎”,就是红二十五军的三个团兵力在国民党二、三十个团包围下,分别歼灭了陕军第二旅(在洋县华阳)、陕军第三旅(在蓝田县九间房乡)和这次山阳县袁家沟口的陕军第一旅。
当然被歼的这些旅又重新成立了起来。
也吓得陕军把部队收缩回西安城固守,而东北军五十一军准备西去甘肃天水堵中央红军北上的路,这时也不敢动了。
见到吴伟到了后,院长钱信忠告诉他:“红军先头部队进入蓝田县和长安县,得到了一个确切消息,就是在子午镇有一个神医特别善治病,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说他收的几个徒弟,才两个月都比大医院的大夫还强。”
旁边的军部作战参谋张池明接着说道:“钱院长向军部汇报后,首长们开会决定由我带你们特务营前往子午镇一带,然后派人化装上门求医问诊,最好能把这个神医请过来给我们战士看病;不行的话就请他的徒弟来;最次也要求一些神药回来。军部批准我们这次动用一千元银元。”
17岁的吴伟现在还有些愣:“那直接把他绑来不就得了,还省下不少钱呢。”
担架上的徐海东一听这货发愣,气得就发火:“你这混货忘了自己是红军战士了,还记不记得红军的政策,先头部队都调查过了,这大夫人品好着呢,看病从不嫌弃穷人,再重的病治好就一元钱,倒是地主、商人才花大价钱,就因为名声太好,西安国民党里有人眼红他的神药,暂时也没有人敢动他呢。”
在一旁的钱信忠急忙劝说:“军长,你就别生气,这小鬼头不知道情况吗。”
吴伟赶紧承认错误:“军长,我错了,后面的行动我一定听从张参谋的指挥。”
徐海东看到吴伟承认错误,点点头说道:“还是张池明更懂事,你们特务营过去就接受他指挥,那边沿山一带已经没有多少敌人兵力,特务营到子午镇附近后,你和池明化装上门,要记得懂礼节。”
张池明虽然仅18岁,11岁就担任赤色童子团团长,而且始终坚持文化学习,担任过吴焕先秘书,现是二十五军作战参谋(作战科长)。
所以徐海东觉得张池明去办这事是最为稳妥。
接受任务后,张池明和吴伟等人就立即带领特务营出发,从军事地图上看,这里离子午镇还有近70公里。
这一路还基本是山路,队伍正常行军也差不多用两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