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呦,好热闹呀。”为首的太监是在皇帝身边的伺候的,也不与他们多寒暄,便传旨道:“有上谕,宣吴王子祁嵘、翰林院编修林长济觐见。”
显然他大清早的胡闹又惊动了圣驾。
……
祁嵘一路垂头丧气,没发出任何声音,事到临头,还是有些胆怯的。
林长济仍一副克己守中之色,让人辨不出喜怒。
天子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疏,今日穿一身浅褐色的道袍,像个寻常人家闲适随和的老员外。
可林长济丝毫不敢怠慢,行礼如仪,一丝不苟。
“林卿,今日轮值书堂,对这两位王子印象如何?”皇帝问。
林长济倒也实在,他说:“回陛下,臣尚未来得及授课。”
“哦?”皇帝明知故问:“嵘儿,听说你又爬到树上去了?”
祁嵘诺诺应是,鼻尖都渗出了汗水。
林长济看在眼里,心中暗笑。
你有本事上树,你有本事别怂啊。
“你是皇家子弟,言行举止当为天下人表率,爬树上房如野人一般,成何体统!”皇帝呵斥道。
祁嵘小心翼翼的回答:“树上有一窝雏鸟,大鸟三天没回来了,再不投喂,就饿死了……”
皇帝瞪眼:“这你都要操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祁嵘声如蚊蝇。
“你……”皇帝无言以对。
“臣斗胆,”林长济插言道,“小王子,臣昨日问过李、周两位师傅,都说你学到了《论语·子张》,怎么对《孟子》的内容如此熟悉?”
祁嵘闭了闭眼,暗悔自己多嘴。
“不知听哪位师傅说起的,亦不知道是《孟子》的内容。”他赶忙搪塞道。
“是么。”林长济似笑非笑。
皇帝此时也看出了端倪,但没有当面戳穿祁嵘。
他话锋一转,问林长济道:“林卿在京中尚未置宅吧?”
“是。”
“长安居,大不易。”皇帝感叹了一声,忽然唤:“刘佰。”
“奴婢在。”
“选一处靠近皇城的宅院,作为林编修的住宅。”皇帝道。
皇帝赐宅?那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才有的待遇?
“臣不胜惶恐。”林长济撩襟而跪,坚辞道:“陛下,臣素无尺寸之功,万不敢受。”
“你替朕规劝教导吴王子和赵王世子,教他们读经史、明正道,就是大功。”皇帝坚持道。
“臣……谢陛下隆恩。”
他知道,过几日还有正式的圣旨下达。
林长济起身后,幽幽的瞧了祁嵘一眼。
看见了吧?我也不想管你,可是你大伯他送我房子啊。
祁嵘后背发凉,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只听皇帝又问:“朕听说林卿也有个儿子,与吴王子年纪相仿,还是个神童来着?”
锦衣卫探子无孔不入,皇帝知道这些事情,林长济并不惊讶,只是说:“犬子愚钝,当不得神童的称号,只是亲朋邻里间的戏称罢了。”
“林卿过谦了。”皇帝侧头瞥了祁嵘一眼,长长叹了口气,正想说什么,又是一阵急咳。
刘佰忙上前抚胸拍背,奉上润喉的药,被皇帝摆手推拒了,他还在说话,含着药多有不便。
林长济赶忙宽慰道:“陛下切莫心急,孩童心性,大抵都是如此,犬子从前也很顽劣,爬树抓鸟,上房拆瓦,巷子里的狗见到他都哆嗦。”“哦?”天子瞬间来了兴致:“那么,他后来是如何改变的?”
……这下轮到林长济语塞了。
他要是跟皇帝说,我儿子是老祖宗附体了。
大抵下一刻就会被叉出去,当成欺君之罪下狱吧。
他又看了祁嵘一眼,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那就给三位老前辈浅浅报个仇吧。
“林卿?”皇帝蹙眉催促道。
林长济回过神,恭声道:“回陛下,打呀。”
“什……什么?”皇帝有些没听清。
“打。”林长济又道:“百姓有句俗话,叫‘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臣曾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如孟母那般‘择邻处、断机杼’,才是教子之道。可是臣越是心软纵容,犬子就越是放肆,终有一日闯出大祸,臣方才明白,孩子不读书,拿织机和邻居撒气是没有用的,得打呀,打一顿就老实了,知道读书上进了,在乡间也有了神童之名……”
皇帝听的,眼都直了。
祁嵘听的,汗毛根根竖起。
林编修啊林编修,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要害我!!!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新婚
祁嵘挨揍了。
林长济喜闻乐见。
他对待林砚向来心慈手软, 可那是他亲儿子,祁嵘又不是。
这则“喜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翰林院。两位翰林的病都好了一半, 郎中啧啧称奇, 大呼奇迹。
年迈的孙学士正在构思第四封“乞骸骨”的折子, 闻讯也挂起了毛笔,连当日昼食都多添了半碗米饭。
除了祁嵘一整日垂头丧气的坐在案前, 所有人都挺开心的。
林长济今日的课讲的格外顺利, 引经据典,生动有趣。讲完课,留出今日的功课,便放祁屹下学, 单独留下了祁嵘。
“今日的课都听懂了吗?”林长济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