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答完, 皇帝又道:“你很聪明, 畅谈‘文选’,却只字不提政略国策, 畅谈‘武选’,却只字不提边防军务, 既能规避妄议军政的罪名, 又不像其他贡生那样,言之无物。”皇帝的话音很慢, 口吻也还算温和, 却叫林长济出了一身的冷汗, 也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才是和颜悦色的君王,三言两语就给他扣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他强作。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待他答完, 皇帝又道:“你很聪明, 畅谈‘文选’,却只字不提政略国策, 畅谈‘武选’,却只字不提边防军务, 既能规避妄议军政的罪名, 又不像其他贡生那样,言之无物。”皇帝的话音很慢, 口吻也还算温和, 却叫林长济出了一身的冷汗, 也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才是和颜悦色的君王,三言两语就给他扣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他强作。阅读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82页(1 / 1)

('

待他答完, 皇帝又道:“你很聪明, 畅谈‘文选’,却只字不提政略国策, 畅谈‘武选’,却只字不提边防军务, 既能规避妄议军政的罪名, 又不像其他贡生那样,言之无物。”

皇帝的话音很慢, 口吻也还算温和, 却叫林长济出了一身的冷汗, 也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才是和颜悦色的君王,三言两语就给他扣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他强作镇定,解释道:“回陛下,学生一介书生,不知军国大事,不敢妄议朝政,并非趋利避害。”

皇帝似笑非笑,似乎并不在意他是否有刚劲的风骨、高迈的德行,无非是一时兴起,想看看他如何应对变数。

接着,又问了家里还有什么人,略表几句关心,便叫他退下了。

祁嵘一双眸子滴溜溜的,充满疑惑不解。

皇帝看在眼里,对他说:“君子‘目容端,口容止’,有问题就大大方方的问。”

祁嵘看着林长济离开的方向,问皇帝:“伯父适才说他曾祖父功绩卓著、屡立奇功,为什么在他面前只字未提呢?”

皇帝笑着望向祁屹:“屹儿,你来说说看。”

祁屹还在反思晌午时说错的话,刚回过神,并不知道皇帝问的是什么,期期艾艾半晌,鼻尖渗出细密的汗。

皇帝不再为难祁屹,招手让祁嵘到身边来,对他说:“既然他考中探花凭的是真才实学,朕又何必再提他祖上的遗德画蛇添足呢。”

说着,皇帝看到祁嵘白嫩的脸颊上有一小团红印,微微起皮,抬手捏了一下,蹙眉问太监刘佰:“你来看看,可是长了面癣?”

刘佰凑近了看,回道:“老奴瞧着不像,这春天的风又冷又干,小王子生于江南,怕是对京城有些水土不服。”

皇帝心道有理,命人去皇后处取润肤的面脂来。

祁嵘不干了:“臣是男人,用面脂做甚么!”

“嵘弟!”祁屹斥了他一声。

皇帝的赏赐,不区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还没听说有人推三阻四的。

“你才多大,不算男人。”皇帝耐着性子道:“若是皲坏了脸,以后可就难看了。”

祁嵘这才不情不愿的应下。

刘佰笑呵呵的,去传下一位贡生入内。

面脂拿来了,装在绘着岁寒三友的薄胎瓷的小罐子里,精巧雅致。一式两份,刘佰亲自交给了跟着二位王子的宫人,耳提面命教他们用心侍奉。

刘佰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是他们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几人闻言,无不战战兢兢,诺诺称是。

回撷芳殿的路上,祁嵘攀折了一把梅枝,分了堂兄一半。

祁屹将那些盛开着白色花朵的枝丫给了身后太监,重新将双手揣回袖中取暖。

“嵘弟,陛下赐你面脂,那是在关心你,为什么要推拒他的好意,让他寒心呢?”祁屹问。

祁嵘一愣,旋即笑了:“屹哥哥怎么还在想这件事?我一向心直口快,没想那么多。”

他心中暗哂,天底下那么多在意皇帝的人,又不差他一个。

与其担心皇帝寒心,还不如惦记惦记自己远在封地的亲爹亲娘。

祁屹脸色愈发难看:“祁嵘,人的福气是有数的,你可不要挥霍的狠了。”

这种话,往轻了说是过分的玩笑;往重了说,可以算是诅咒了。

祁嵘面无殊色,身边的伴当却握紧了拳头。

“世子。”万公公小声唤了祁屹一声,提醒他不要当面指责祁嵘。

平白树敌,没那个必要。

祁屹心里却只把他当成个不懂事的孩子。

还是个不尊师长、不敬君父的孩子,真不知吴王叔是什么家教。

祁嵘依旧带着笑意,晃晃手中的梅花道:“屹哥哥,你回去后,叫人把这些话带着花蒂摘下来,放在罐子里,一层花、一层盐的铺开,再用油纸密封,放在阴凉处腌渍,待明年取出来,配以蜂蜜泡水饮用,我母妃年年都要做,特别香。”

祁屹如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淡淡应了声:“是么。”

回到住处,四个小伴当阴沉着脸,嘴里叽叽咕咕的抱怨:“听他阴阳怪气的,说白了,就是嫉妒陛下娘娘喜欢咱们世子。”

他们年纪小,咽不下这口气,袁保公公瞪他们一眼:“这话也是你们能说的?”

当即打发几人到外面去,让祁嵘清静清静。

祁嵘心里何尝不委屈,愤愤道:“这要是在吴王府,非趁着夜深人静把他套进麻袋打一顿不可。”

袁保笑道:“世子息怒,咱们顾全大局,不跟他一般计较。”

殿试的前十名面圣完毕,王阁老迅速赶回东阁。

今晚眼见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们必须尽快填好皇榜,用上皇帝宝印,交给礼部尚书。然后命制敕房行文鸿胪寺,筹备次日的传胪大典。

……

三月十八日,传胪大典。

第一缕阳光穿透薄暮,大内宫城的飞檐走兽渐渐苏醒。

这是每三年一次举世瞩目的时刻,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自两京一十三省的士子,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层层筛选,仅剩这三百余人站在奉天殿外。

文武各官分列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新科进士穿深色蓝罗袍,冠进士巾,持槐木笏板立在官员之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科举文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