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吴王子去了何处?又起晚了?”孙固蹙眉问。这是位严肃刻板的老学究,国字脸,胡须花白,面色黝黑,鼻梁挺直,一看便知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他治学严厉是出了名的,从前在詹事府任讲官时,教导太子也不留一丝情面,还因此受过皇帝的褒奖。祁屹摇头称不知,心中也是奇怪,今早明明看见祁嵘来着,还跑来与他商量将小鹿送到御花园,一转脸人就不见。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世子,吴王子去了何处?又起晚了?”孙固蹙眉问。这是位严肃刻板的老学究,国字脸,胡须花白,面色黝黑,鼻梁挺直,一看便知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他治学严厉是出了名的,从前在詹事府任讲官时,教导太子也不留一丝情面,还因此受过皇帝的褒奖。祁屹摇头称不知,心中也是奇怪,今早明明看见祁嵘来着,还跑来与他商量将小鹿送到御花园,一转脸人就不见。阅读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_王廿七【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74页(1 / 1)

('

“世子,吴王子去了何处?又起晚了?”孙固蹙眉问。

这是位严肃刻板的老学究,国字脸,胡须花白,面色黝黑,鼻梁挺直,一看便知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他治学严厉是出了名的,从前在詹事府任讲官时,教导太子也不留一丝情面,还因此受过皇帝的褒奖。

祁屹摇头称不知,心中也是奇怪,今早明明看见祁嵘来着,还跑来与他商量将小鹿送到御花园,一转脸人就不见了。

孙固无奈道:“世子先来背书吧。”

祁屹点头,走到大案前,将昨日的功课流利的背出来,又拿出作业临的字帖。孙固将两张纸并在一起,耐心为其讲解临帖与原帖的差别。

“世子看出什么来了?”孙固问。

祁屹沮丧摇头:“写的不好。”

“哪里不好?”孙固又问。

“空有形态,而无神韵。”祁屹又道。

孙固那张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他将祁屹先前的功课拿出来,比在一起:“可比上个月的几幅大有长进了,你小小年纪能大致仿的出形态,已经很难得了。”

祁屹忙恭声道:“师傅谬赞了,还很不足呢。”

得孙固一句夸奖殊为不易,祁屹心中狂喜,不枉他每日点灯熬油战到深夜。

每晚看见祁嵘寝殿内的灯火早早熄灭,他都会感到困意袭来,可他不能睡,他深知自己进京的使命,临行前赵王反复叮嘱他,这将是改变他们一脉子孙的巨大机遇,宗室传承、长幼有序,既然有幸居长占了先机,就一定要牢牢抓住机会。

那日,祁屹反问父王:“可是儿子听说,祁嵘甚是聪慧,一点即透,连骑射武艺都很不错。”

赵王若有深意的说:“不必担心,为父自有安排。”

后来听说祁嵘在沿途遭遇的种种危险,他也疑心是父王的手笔,他为背后下黑手的行为感到不齿,年少意气,打心底里认为,公平公正的竞争,他也未必会输。可他做儿子的,不能置喙父亲的行为。

最终祁嵘还是平安进京,足见他不但聪明,还是个有福之人。

孙固显然十分欣赏眼前这个勤勉恭谨的学生,正一笔一划的剖析讲解,这时门口太监通传:“吴王子到。”

只见祁嵘提着个精致的鸟笼子,笼外套着防止鸟儿受惊的黑色布套,大摇大摆的走进书堂,将笼子稳稳搁在书案上,才朝孙固行礼。

“这……”孙固怒斥:“这是什么东西?”

祁嵘笑道:“回师傅的话,此鸟乃是我从封地带来的上古神鸟,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它已经可以给师傅请安了。”

孙固和祁屹都无语了。

孙固入翰林院三十载,给太子做了二十年的老师,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胆大妄为的学生,一时间脑袋空空。祁屹只觉得,这样的竞争对手,实在辱没了自己。

趁着他们呆若木鸡的功夫,祁嵘徐徐揭开了笼罩,准备惊艳所有人。

原来那上古神鸟是一只八哥,通体黑色,前额竖着三根长长的羽簇,样子十分滑稽。

“胡闹!”孙固呵斥一声。

“师傅不是说过,有教无类吗?”祁嵘道:“学生耗时三个月教出来的成果,师傅确定不看一下?”

孙固:“……”

他还真想看看,祁嵘还能闹出什么花样。

但见祁嵘回头对着鸟笼道:“小八,说,孙师傅万安。”

堂内静悄悄的,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八哥,可后者将鸟嘴翘得老高,对谁都不屑一顾。

祁嵘连教了三四遍,又掏出一把瓜子仁引逗,八哥终于张开了嘴。“啊——”它口齿清晰的说:“老匹夫。”

祁嵘笑容顿失。

孙固的胡子都给气歪了,手中的长戒尺重重一拍桌案:“这等离经叛道之徒,老夫教不了,来人来人,老夫要见陛下!”

作者有话说:

字数有点少,争取明天多更点,就在昨天,我和家属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今天家属羊了,高烧,我现在浑身酸痛……没发烧,但感觉差不多了……

祝宝子们健健康康,没羊的别羊,羊了的都是好株株!

第43章 、奏对

乾清宫西暖阁。

皇帝正与王勉、李怀英等四位阁臣议论政事。

太*祖皇帝建国之初, 规定一日一朝,后世君王没有太*祖的勤奋,早朝逐渐松弛, 到了先帝时, 逐渐演变为一月一朝, 直到当今天子即位,才又恢复国初的朝会制度, 并时常进行午朝, 碰到棘手的政事,往往要跟阁臣们商讨到深夜,实在是勤政爱民的典范。

宫人入内添炭,望着似明似灭的炭火, 皇帝以巾帕掩口, 重重咳了几声。

阁臣们面带担忧。王勉起身道:“未能担君之忧,都是臣下无能,陛下近来圣躬欠安,当以修养玉体为首要, 切勿太过操劳。”

皇帝摆手让他坐, 自嘲道:“都是为了宗庙社稷,后世子孙, 朕从先帝手上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不能再将它原封不动交予儿孙。朕多做一分, 朝廷就更清明一分, 朕勤政一分,后继之君便会多效仿一分, 为人君父当以身作则, 社稷方能长治久安。”

四人唏嘘一声, 齐声道:“陛下圣明。”

恰适时,太监入内禀报,翰林院侍读学士孙固求见。

皇帝把脸一沉,面露不悦:“愈发没有规矩了,没见朕和几位阁老在议事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科举文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