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听完,纷纷出言反驳。“谁家子孙能过的这么好?还会神法,让神麦抽抽的长出来?”“还有这天,不是鬼神,谁弄的出来?”“就是,我子孙哪有这本事?”这真是几个好问题。赵过自己还有好多地方不理解呢,怎么能一句话,就说服用过往固有思维去理解天幕的农人?看着赵过不说话了,一个农人问道:“赵吏,你是不是糊涂了?要不,找巫觋看看?”“我没糊涂。”赵过第一次觉着难以和农人们沟通,他耐着性子,说道:“谁说天幕上的都是你们子孙了?神麦肯定是鬼神做的,可发洪水去堵河堤的、现在救灾的人,都会受伤流血,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不是我们这种普通凡人,还能是什么?”农人们听他说完,呆了。他们抬头看向天幕。那些穿着绿衣,外面又套了一件古怪橙红色衣服的士兵,现在已经疲惫的躺在地上休息。他们身上、脸上全都是泥灰,有些头上受了伤,所有人的手都又红又肿,农人们知道,那是干活过度,累狠了才会如此。天音说他们是兵,可农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兵。赵过说他们是自己的子孙,可农人们哪有那么多的粮食,将孩子养的如此高大威猛?不过,农人们能确定,这些兵和自己一样,会受伤,会劳累过度,还会流血。他们是人。不是鬼神,不是神兵。“真好啊。”一个农人羡慕的看着天上。“天上的凡人受了灾,还能有兵来救呢!”说着,他回忆起来。“当年发大水的时候,可没人来救我。”这个农人又升起了上天的心思。“说起来,有能救我的兵,就算是天上会发那么大的水、地龙翻身把房子震塌了,我也不害怕啊!”农人说完,身边的其他人也开始意动。“好像也是啊。”“地上也没消停过,还不如去天上呢!”“有道理。”“还能吃饱饭呢,老天!看看,他们吃的是肉!”坐在地上的赵过,完全没想到这些农人思路直接跑偏,又回到了想上天的问题上,顿时,脑袋一抽一抽的疼了起来。在赵过捂住头,不想听这些农人说话的时候,天音讲起了新的内容。【……扯远了,让我们回到主题,现代的工业化社会,在面对灾难时仍有些力不从心,古代农耕社会更不用说,直接没救。中原气候失常的同时,草原也面临着大雪和无雨的威胁,一旦遭遇天灾,为了生存,游牧民族便会倾族南下。中原王朝因为受灾,国力会大幅度衰退,抵抗游牧民族便极为艰难。历史上,有一些朝代能勉强顶住游牧民族的进攻。而有一些,则失败了。其失败的代价,是整个中原大地,陷入长达百年的战乱与……地狱。】天音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如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整个中原大地沦陷,汉人不仅被蔑称为儿、奴、狗,甚至还被拿来食用,唤做,两脚羊。至乱世结束时,中原仅余八百万汉人。】未央宫听天音讲到这里,刘彻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他失态的喊了出来:“汉人?难道我大汉被匈奴——”关内侯府‘砰——’卫青一个没忍住,拳头就砸在了案几之上。他收回手,不管渗血的手背和案几上的大洞,将舆图一卷,对卫媪道:“阿母,我要去面见陛下,您在家等我!”话音刚落,卫青便拿着舆图走出了院门,他骑上骏马,一刻不停的往未央宫赶去。第9章请愿与恐慌太学推崇君子气度,讲究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董仲舒,直接站了起来,急步走出廊下。腰间的佩玉因动作发出杂乱的撞击声,董仲舒却仿佛听不到,只是骇然的看着天幕。“五胡乱华?只剩下八百万汉人?这,这岂非亡国灭种乎?!”不远处的太学学子,同样被这个消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原本吵闹的太学,现如今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有个学子颤抖着,问道:“这天音,说的可是我汉家天下?”几个争执天音为后世之人还是天神的学子,此刻却一致起来,极为艰难的回道:“应是。”有学子忆起旧事,情绪越发激动:“匈奴狼子野心,即便是大汉与之和亲示好,也曾多次撕毁盟约,之前,亦是率十四万骑兵进攻大汉,甚至攻入甘泉!诸位,甘泉距离长安,只有八十余里啊!”有人沉声附和,补充起来细节:“我记得,北地郡的回中宫也被匈奴烧毁了!”“何止,匈奴军臣单于继位后,也曾进攻我大汉,六万骑兵,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上郡,一路进攻云中,大汉——唉。”有个学子双眼通红,眼中含泪,大声对众学子喊道:“我竟不知大汉受此侮辱!不知有这么多次存亡之危!”“若再和亲求稳下去,岂非真应了天音所言?!”这学子情绪越发激动,他撕下长袍,用佩剑割开手掌,直接写起来请战书。“我愿去宫门前向陛下血谏,请陛下出兵匈奴,扬我大汉之威,末要应了这天音谶言!”他这样一做,其他学子也反应过来,纷纷应和:“算我一个!”“我也来!”“陈兄,此事怎么能只有你一个人来!”“就是!加上我!”平阳候府。汉武帝年间,平阳侯曹时算是功勋权贵后代中,较为顶尖的那一波人了。他祖上有名,先祖曹参为开国功臣,是萧何后的第二位丞相,还有侯爵传位,侯爵传到他时已经是第四代,如今又娶了陛下的胞姐,这样的权贵,是真能在躺在功劳簿上,混吃混喝一辈子。不过汉时的诸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混。高祖分封百余位侯爵,被吕后和文、景两帝一通乱削,现如今,真正底蕴深厚的侯爵已经少之又少。皇帝,不会喜欢他们这种人的。这是曹时悟出来的道理。他们有父辈打下来的基业,有侯爵传承,能够从容的和皇帝谈条件,甚至是拒绝皇帝的要求!皇帝想要拉拢他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那些从底层提拔上来的官吏就不一样了,给点侯爵看不上的残羹剩饭,他们就会为皇帝赴汤蹈火。平心而论,让曹时选,他也更喜欢后者。只是不过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大汉这碗锅,能舀出来的粥是有量的,陛下想给他的手下分,他们这些侯爵的粥,肯定会少。甚至,粥不仅会少,还会连粥碗都砸了。曹时不想自己的粥变少,更不想自己粥碗被砸。和其他侯爵同进退对抗陛下,那是找死。可帮着陛下对抗侯爵,自己的粥碗,在别的侯爵消失之后,就不知道还能留多久了。曹时只能小心翼翼的平衡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保持自家的富贵。出兵匈奴这种事情,因为自家不擅长征战,没有领过兵,和自己的利益没关系,曹时就一直处于看热闹和有点反对的状态。没别的,就是打匈奴的耗费太大,匈奴十几万骑兵,想打得举全国之力,赢了还好说,可输了呢?输了,说不定要有亡国之危!更糟的是,过往对抗匈奴,一直都是没赢过,谁敢在这样的逆势下,去支持陛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