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藩平(2 / 2)

还在外城客栈等结果的蒲松龄,等来了穿着黄马褂的大内侍卫,当被带到内城最中心的那个皇城时,蒲松龄后背都沁出一片冷汗来。

恍恍惚惚的面了圣,那威严的年轻帝王问自己的些什么问题,再出来的时候蒲松龄都不大能想的起来了。

不过站在紫禁城西华门外,蒲松龄看看手里拿到的“聊斋志异”的书号,以及印书局帮他出书的契书,才能肯定刚才的一番经历,并非是黄粱一梦。

印书局要给他的聊斋志异刊印出来?

反复看着契书,蒲松龄突然大笑起来,一会儿,他才一手举着书号一手举着契书疾步的,相当于小跑着离开了。

朝廷给他刊书啊,他可能是古往今来第一个。

蒲松龄笑着喊着,这一时刻觉得,考不上科举又如何,他在话本上能有此成就,也足够光宗耀祖了。

之后的半个月,康熙派出许多钦差,从印书局开始,严查各个衙门的贪和卡。

这样的清查一直持续了有半年之久,虽然说官官相护之风在此时很盛行,但还是查出来不少的成果。

清查活动的盛大,此时已经在陕西的苏辰都听说了。

当初他在湖北停留的时间有两个月。

苏辰特地去了趟当初和师父居住的那个荒僻小山,山中,他们住的那几间茅草屋早已在风雨中半塌两间。

因为当时下山的时候苏辰破了师父设在外面的迷阵,他们的茅草屋像是有人住过的痕迹了。

苏辰已把主要的东西都放在空间里带走,对此倒也不在意,看过主屋又去看厨房,暂住过他们这屋子的人没有动这里的东西,他留下来没带走的桌椅还是在的。

凳子上都结了蜘蛛网,苏辰掏出帕子蹲下来清理,而后把几张干净的凳子放好在已然残破的桌边。

都要走了才突然想起,师父还在的时候经常给他丹丸吃,有几颗味道不好的,他都给藏到灶台下面的洞里了。

苏辰弯腰找到灶台边的那个洞,拿棍子戳了戳,竟然还真给戳到了。

扒拉出来那个瓷瓶,吹开其上的土灰,打开瓶塞,里面的丹丸竟还好好的,一时间涌上心头的全是“物是人非”之感。

不管瓷瓶里的丹丸有没有过期,当时苏辰便全一股脑的放进了空间去。

之后离开湖北到陕西,苏辰发现这里的土不错,便决定暂住下来。

给一路都跟着的阎山、康宁安排了新的活计,又给脑子好使手也巧的水生买好材料叫他做木板“打印机”,终于得闲有空的苏辰接连几天都缩在屋里在清理空间。

师父做的丹丸还又给他找出来一瓶,看见上面写着花生味三个字,苏辰才想起来,这是他醒来后跟着师父的那段时间,一安顿在山上就忙着去修炼的师父给他的充饥丹药。

最开始的一瓶是没什么味道的,他抗议过后,师父才给他弄出来几个口味的,有花生味、樱桃味等好几种。

他最不爱吃花生味,于是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便遗落了这么一瓶。

苏辰捧着瓶子,回想起当初和师父在山上的生活,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抹笑容,然后仰望着天空默默在心里发问:“师父,你在你的修仙界现在怎么样啊。也不知道徒儿死之前还能被能看见您。”

感叹一会儿,苏辰把瓶子放到外面,又进了空间。

扒拉出来师父先前天天要他看的那本医书,苏辰塞在了腰带里,然后又闷头在空间里继续扒拉半个时辰,才抱着一大堆东西出来。

之后几天苏辰依然窝在家里,有时候躺在床上有时候靠在躺椅上,整个一颓废人似的只抱着医书看着大发时间。

而后他终于确定了在陕西要立的产业。

现在的陕西省比其他的中、南、东部的省份都更显得地广人稀,因此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更原始,别说医术比较好的大夫了,就是江湖郎中在这里都很少见。

许多农家人生病之后都只能求助于巫医巫婆,为此枉送了性命的不知道有多少。

苏辰想要立在此地的产业,便是制药。

陕西省水系发达,有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还聚了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个气候带,想要的药材基本上在这里都能找到。

找不到的这里也有适宜的培养环境。

依托这些资源,发展制药产业会很方便。

想到就做,第二天苏辰便放下书带了荣广赵泽出西安城去考察厂地。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之后苏辰能想起来给宫里的老爹和弟弟写信,还是靠着荣广拿着宫里的来信给提醒。

这时他掰着手指头一算时间,竟然再过两个月就要又要过年了。

康熙二十一年冬,清军攻克昆明,婴城死守的吴世璠自杀身亡,自此爆发在清王朝建立后的最大的一场反叛战争历时八年结束。

捷报传到京城已是后半夜,但康熙还是一瞬间从睡意中清醒,巨大的喜悦在心头冲击,让他他在搓着手来回三四趟之后,来到书案边就拿起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首长诗。

梁九功躬着腰在旁边伺候着,等皇上写完了拿到一边晾晒。

但这完全不足以表达康熙的喜悦,紧跟着他连发三道奖赏三军的旨意,随后是对宫里上上下下的恩旨。

就在这时候,嘭一声炸响在乾清宫上空,明亮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第86章 三藩平(第3/3页)

金黄色映照到殿内,引得康熙笑着向外看去:“谁在放烟花?”

今晚当值的曹寅从外面跑进来,回禀道:“万岁爷,辰王送来的烟花,刚到。太子亲自点的,恭贺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保成也醒了?”康熙的笑声在殿内震荡,他走出来,看到天空中还未完全消散的几朵金色烟花,点头道:“辰小子还没忘了他阿玛,不错。”

曹寅忍笑。

穿着明黄蟒袍的保成深夜起来,外披着深蓝色披风,头顶带着一个大红色的狐狸皮帽,看见阿玛出来,便手里拿着一株燃着小红点的香走上台阶。

“阿玛,”保成指着下面摆好的一排烟花筒子,说道:“送这些来的人说,这是我哥找善制烟花的人一起做的,那个大筒的我哥叫您亲自点燃。”

把手里的香递到阿玛手边。

“好,”康熙接过燃着的香,很想看看辰儿叫他亲自点的这烟花有什么特别之处,一阶一阶走下来,来到那筒子边找到捻子就把红红的香头递上去。

保成也快步走下来,站在阿玛后一步的位置,仰头去看伴随明亮的吱儿一声喷到半空的烟火。

烟火在空中炸开,噼噼啪啪间,竟然蜿蜒出一条金色五爪龙,不止如此,一声升起之后从那烟花筒里喷出来又一道。

初时的蓝紫色如星子的明亮火弹在半空转悠一圈而后炸开,又是一条五爪金龙。

如此喷出三四条金龙,这一桶的烟花才放完。

康熙看得连喊了三个“好”字。

保成鼓掌笑道:“阿玛,不愧是我哥,做出来的烟花,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康熙好笑,保成现在简直是个哥哥吹,辰儿送了什么回来,他都跟着显摆那个隐晦炫耀的,着实还幼稚的很。

“他啊,就是不干正事,”康熙把手里的香交给梁九功,让他继续去点剩余的烟花,转头又吩咐曹寅:“子清啊,你去内务府,把现有的烟花搬出来几十桶,去西华门东华门点。”

皇宫用盛放烟花的方式,将京城各家睡的正香的百姓唤醒,这一天天还不亮,满大街便都是早起的人群。

有带着瓜皮帽的小小孩子还窝在母亲怀里打瞌睡,周围人都在说的三藩平定了什么的,小孩子也听不懂。

一会儿就又呼呼起来,砰砰砰,亮光在空中炸起。

睡意朦胧的小孩儿清醒一瞬,抬起头就看见那红的紫的能够变幻颜色的一天烟花。

这一日,在京城所有小孩的记忆中都是鲜亮的。

天亮之后,那个很有名的粉饼厂要庆祝战争的结束,搞了一个很大的促销活动,小孩儿们刚刚吃过早饭就又被娘啊保母丫鬟啊带着出门,去各大胭脂铺高高兴兴的挑选起名目繁多的胭脂来。

能够用低于平常近乎一半价格的钱买到粉饼厂的东西,便是家中仅仅稍微有余一点的妇人,都拿着平时攒的钱去买了一支颜色鲜艳的口红。

出来胭脂铺的妇人们心情很好,还会在路边摊或是挑着担子流动的小贩处,给孩子买一些蜜饯之类的零食。

因着粉饼厂的带动,整个京城似乎提前步入了新年的氛围中。

保成身后跟着两个侍卫,背着手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小少年一身月白色锦绣的衣裳,端的是风华清朗,再加上不自觉便流露出几分稚嫩威严的神态,他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有些钻营与八旗子弟找寻新奇玩意儿赚差价的人,看见保成都悄悄在后面跟着。

张三想把上个月才找到的一个会请安的鹦鹉给这小公子讨个好儿,李四想把刚从沙漠中淘来的一只老鹰给人家看看。

专心跟人找机会搭讪的人碰在了一起,都瞪了眼:“你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又一起问:“那是哪家的爷?”

察岱刚从大西胭脂铺出来,胡掌柜笑着在后面送着:“郝爷,咱们的粉饼这才半天就去了大半儿了,待会能不能让人再送来两箱子?”

看到街那边走来的保成,自己后面跟着的人,察岱说道:“我让人去厂里通知一声,胡掌柜不用送了。”

而后便朝着保成走去。

“哎?”胡掌柜伸着手,就看见这郝爷走到一个通身贵气的小公子面前,说了两句什么,两人便一起往前走着经过了他家的胭脂铺。

保成看着人挤人的胭脂铺,笑道:“我哥的办法真好使,要热闹搞促销。”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