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1/16页)
第51章
两天后,陆璘就收到了丰子奕的请帖,邀他至吉庆楼赴宴。
陆璘回绝了,没想到第二天散衙,与李由一同刚出县衙,就遇到守在那里的丰子奕。
丰子奕上前道:“陆大人,丰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陆璘知道他是为打张大发的事,但这件事他本觉得是自己和施菀的事,丰子奕插手了,他没有办法,却也并不愿意被丰子奕感谢。
便回道:“我做的事是份内之事,丰公子无须多礼。”说罢就继续往前走,似乎也不太想多说的样子。
丰子奕跟着他道:“陆大人自是高风亮节,但我也只是聊表感激之情,还望陆大人赏光。”
陆璘没回话,他继续道:“其实施大夫也是十分感激大人的,只是她向来腼腆一些,所以便让我代她一起答谢大人。”
陆璘这时停下步子道:“施大夫客气了,其实,施大夫去过京城,我与她也算故旧,她又是我治下子民,护她理所应当。”
“既算故旧,那更应该坐下来一起喝一杯,陆大人……”
“丰公子,抱歉,我眼下的确还有事,抽不出空,他日若有机会,我再宴请丰公子。”顿了顿,陆璘继续道:“若丰公子愿意的话。”
这话让丰子奕纳闷了,却也看出他是真有事,只好道:“那我手上有一幅李白的真迹,我也不会赏析,改日让人送去府上,让陆大人看看?”
“真的不必,我先走了,丰公子留步。”陆璘说着,已到了马车下。
丰子奕立刻道:“那陆大人慢走,改日陆大人不忙了,一定要一起喝一杯。”
陆璘点点头,上了马车。待马车走远,丰子奕问身旁小厮:“刚才他是不是说,他日若有机会要宴请我?如果我愿意的话?”
小厮点头:“是这样说的,我也听到了。”
丰子奕更纳闷了:“为什么他要宴请我?为什么说,如果我愿意?他是不是口误,说错了?”
小厮不了解:“兴许是?真的太忙,脑子忙乱了?”
丰子奕笑了笑:“他不是榜眼吗,脑子应该清醒得很,这么容易乱?”
“算了,兴许人家真是个高风亮节、不收贿赂的好官,也算是安陆百姓之福。”丰子奕不再纠结这事,离开了县衙大门。
马车上,李由问陆璘:“这丰家是安陆富户,商行总把头,丰公子也是丰家未来的当家人,大人理该和他家打好关系,怎么却一再回绝?”
陆璘淡声回道:“因为我与他,一定不会有太深的交情。”
“为什么?”李由十分不解:“我看这丰公子,算是个爽朗之人,倒也值得一交。”
陆璘没回话了,沉默一会儿,问:“徐家的田亩账册,还有多久能算清?”
“快了,在端午前能清。”李由回。
“端午?”陆璘一愣,撩起车帘看向外面,果然看见集市上多了许多卖艾酒、各色果子的摊子,原来是要到端午了。
这时李由说:“说起来,那日我给陈家村的村民核对田亩,他们说今年端午老村长作主,全村人要大摆酒席,好好庆祝庆祝,问大人有没有时间,去陈家村吃个酒席,看热闹呢!”
陆璘还没说话,李由继续道:“这端午起源便在云梦泽这一带,因是屈子投江之地,所以这一片过端午比其它地方更热闹,大人在京城想必极少看见赛龙舟,但这陈家村的赛龙舟却是出名的技艺高,个个都是水中好手,陆大人还真可以去看看。”
陆璘知道,云梦泽大地,为千湖之境,所以这里的人都在水边长大,施菀也曾得意地说自己水性好,想必她也曾看过赛龙舟。
陈家村正是许珍娘那个村,如果他们去邀请施菀,她说不定愿意去。
“好,听你说得热闹,我到时去看看。”陆璘回答。
没两天,馨济堂也进了个陈家村村民,正是阿英,来拿药,也顺便请施菀去陈家村看龙舟赛,吃酒席。
陈家村显然是庆祝马上要重新拿回田地了,端午当天药铺也没什么事,施菀为之高兴,当即同意下来。
安陆人都看重端午,到这几日,家人团聚,出嫁女回娘家,连药铺的学徒都放假回家了,施菀以往会去一次三婶家,然后就在家中过,这一次便在正端午的时候乘船去陈家村。
谁知在渡口,却遇到了陆璘,而且他还是一个人,连长喜都没带。
施菀觉得意外,疑惑道:“陆大人?”
陆璘说道:“我去陈家村,施大夫去哪里?”
施菀这才明白,陈家村想必最感激陆璘,所以也邀请了他。
她回道:“我也去陈家村,阿英到药铺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去村子里看龙舟赛,或者再有空,帮陈有田去看看腿,我正好也没事,就同意了。”
陆璘说:“安陆的端午果真热闹,家家户户团圆去了,我却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既有人愿意我去,我自然要去凑这份热闹。”
施菀轻笑:“陆大人比刚来安陆时爽朗了许多,最初我也能看出陆大人不太习惯这里。”
“是么?”陆璘回答:“我现在觉得安陆一切都好。”
没一会儿,船家来了,要过河的就他们两人,两人上船,各坐了一边。
陆璘看着外面的水景,在水的另一边长满了荷叶,此时正开着荷花,洁白无瑕,亭亭玉立。
“这里的荷花,多是白色。”他说。
施菀也看了看外面,回道:“这样的荷花没有粉色荷花好看,但莲蓬和莲藕都长得好,所以这里大多种这种,主要是为了收成。”
陆璘看向她:“我还记得你撑船载我去摘莲蓬。”
施菀笑了笑,没回话。
隔了一会儿,陆璘又问:“莲藕是什么时候出来?”
施菀回答:“大概在秋末吧,最冷的时候。”
“那还有五六个月,我倒想尝尝安陆炖莲藕的味道。”陆璘缓声道:“那时你说我爷爷喜欢云梦的炖莲藕,我才想起来,小时候他让厨房做过一道排骨莲藕汤,却嫌那莲藕太硬,厨子特地解释,京城的莲藕与云梦的不同。”
也许是因为触景生情,让陆璘想起以前她撑过竹筏,特地提起他爷爷,可他却不知,那是她想尽办法要接近他,要让他觉得两人很近而已,如今时过境迁,她却并不愿去想起,因为显得很可笑。
半晌她才说:“每年秋冬安陆最好的藕都送去了吉庆楼,大人可在那时去吉庆楼尝尝。”
“好。”陆璘柔声回。
船将靠岸,渡口旁有几个小孩在玩水,有两个小孩在近湖心的地方突然从水里钻出头来,“咯咯”地笑,似乎在比谁游得快,一个是光着上身、就穿一条裤子的男孩,还有一个穿着衣服裤子的女孩。
船家朝那边喊:“小崽子们游这么远,快回岸上去,当心你们家大人抽你们!”
陆璘看着那一群小孩,觉得有趣,问施菀:“你以前也同他们这样玩?”
施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2/16页)
静静看着外面那一群在水里钻来钻去的小孩,不知想起了什么,隔了许久才喃喃回道:“不记得了,我很久没下水了。”
陆璘看出她不太想说话,便没再开口了。
他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好让她喜欢听一些,这个时候,他竟羡慕起丰子奕的能说会道来。
等船靠岸时,船家说道:“今日我女儿女婿过来,下午太阳刚偏西时我就来撑一次船,再晚就没船了。”
陆璘看向施菀道:“那我们早一些回来?”
施菀点点头。
他先上岸,想伸手拉一拉她,她却笑回道:“不用。”说着就跳上了岸。
他笑了笑,“你们水边的人,果然不怕船也不怕水。”
施菀这时心情好了一些,回道:“那也不一定,比如我三叔家的小孙子,他就晕船,从小就晕。”
“是么?”陆璘指了指前方一个村庄:“那是你们村么?”
施菀点点头:“是啊,和陈家村倒是不远。”
“叫施家村?”陆璘问。
“是的,我们这边的村子,一般都是这名字。”
“那等一会儿你要回村里看看你三婶么?”
施菀想了想:“大概不会吧,原本打算去的,但如果船家晚一些不来,就很难赶上船了。”
陆璘明了,说:“下次再来。”这时看着她身上的医箱,问她:“要不然,这医箱我替你拿着?”
施菀连忙摇头:“不用,我背惯了,也不重。”
“但陈家村我去过,还有段路要走,再不重也是个箱子,就给我拿着吧。”陆璘坚持。
施菀仍是拒绝:“我真的拿得了,实在不用劳烦大人。”
陆璘无奈将伸出的手放下,心想若是丰子奕,她一定会给他的。
往前走着,他时不时看看她,走了一会儿,她便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换了边肩膀背,果然走远了是累的。
又走一段,不远处有座山,隐隐能看到一角凉亭。
陆璘问:“那是什么山?我之前同长喜看见过,但我们两人都不知道。”
施菀回答:“云归山,上面的凉亭叫拾玉亭。”
陆璘意外,看着那山峰道:“没想到竟是这么风雅的名字,有什么来历么?”
施菀想起那拾玉亭的来历,觉得说出来有些不好,便只说起云归山:“好像是因为这山是附近最高的山,看着与云齐高,所以叫云归山。”
“不知什么时候有空上去看看……你上去过么?”他问。
施菀点头:“上去过,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去过,我还记得那里面有个道观。”
正说着,远处就看到一片湖,湖边围满了人,湖里摆着十来条扎彩带的长船,显然那就是赛龙舟的地方了。
第52章
“快到了。”施菀说。
两人一同往陈家村而去。
他们还在来的路上,村里的人就看到了,纷纷到村头来看,阿英和老村长远远走过来迎接。
老村长去核对田亩时见过陆璘,一见他便跪拜下来,恳切道:“叩见县太爷——”
陆璘连忙上前将人扶起:“老村长,我今日就是来讨杯节气的喜酒喝,只算个客人,不是做官的,您别客气。”
老村长朝他竖大拇指:“好官,陆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几年前,那徐家的老爷来过,坐着轿子,敲着锣,带了乌泱泱几十号人,那排场,跟皇帝一样。”
施菀在一旁轻笑,陆璘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道:“我实在称不上青天大老爷,这都是我该做的。”
陆璘要扶一扶老村长,老村长却固执道:“县太爷往这边走,我给您带路。”
陆璘跟在他身后,转头看一眼阿英。
阿英看向施菀,拉了她道:“施大夫,走吧,今天有两场龙舟赛,上午是我们自己村的,下午是附近几个村的,上午的快开始了,我们给你和知县大人安排好了位置。”
施菀说:“我先去珍娘家看看。”
“好,我带你过去。”阿英说。
这时陆璘回头看向她们:“我也一同去看看。”
几人到陈家村,见过了村中大部分人,陆璘让老村长先去忙,自己和施菀、阿英一起去了许珍娘家。
陈有田躺在床上,许珍娘在洗衣服。
施菀看过陈有田的腿,说道:“右腿全断了,已没有知觉,治不了,但左腿可以试试。”说着转头看向许珍娘:“端午之后,你带他去一趟馨济堂,我们将他腿骨复位,服药膏让腿长一段时间,但就算能长得好,也不能用重力,顶多是拄拐走一段,腿也会有些弯。”
陈有田问:“那得多少钱?”
施菀算了算,说:“大概一两多。”
陈有田眉目深沉,许珍娘说:“也不算贵,我手上有,端午之后我们就去吧。”
“你那是……”陈有田说不出来话,脸上既痛苦,又愤恨。
他后半边的话是:你那是卖身钱。
这让他屈辱,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陆璘说:“你们家的田有三亩多,等田回来,到时候若种不了,可以租出去一些,然后……”
他顿了顿,沉声道:“待黄正鸿黄正甫伏法之后,会退还你们一部分钱,这些钱你们收着,若能换回一条腿和以后的生计,也值得。”
他的话就是对陈有田说的,陈有田点点头。
这时陆璘问他:“你知道这钱是怎么来的,是不是?”
陈有田面带屈辱,又不解地看着陆璘,他不知道陆璘之前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要来这样刺伤他。
陆璘认真道:“这是你妻子用她身为女子,在这世间的立身之本和尊严换来的,她把它用来给你治腿,其实她是害怕你知道后休弃她的,你今天当着本官的面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将来会以此为由侮辱她,轻视她,或是抛弃她吗?”
许珍娘在一旁掩面哭起来,甚至没往下听,就跑了出去。
普通的农家人,都对当官的有一种景仰与敬畏,就如同面对神衹一样,他们不敢随意欺骗、糊弄。
陈有田说道:“我是有些过不去,可是想想,我这腿断了,我也过不去,又能怎样呢?我女人去陪人睡,她男人却连床都下不了,嫌弃她,先不说我良心上受不受得住,就说我一个瘫子,凭什么去嫌弃她?
“县太爷,我这个家还像个家样,就靠她撑着,我要是嫌弃她,就该天打雷劈。我没了她,只怕活得还不如狗,她没了我,只能继续去做那勾当,我们是瘫子配婊子,这辈子,也就我们两个互不嫌弃,一起把日子过下去。”
说着他看向施菀:“如果我腿真能好一些,能走动,我也就还能护住她们娘俩一些,我脾气暴,别人轻易不敢惹我。”
半晌,陆璘点头道:“你妻子是个坚韧的人,你是个有骨气的人,好好教你们的女儿,她会好好长大,然后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3/16页)
个好人家的。”
陈有田因他这话而露出一个笑,对于他们这种一生都已注定的人来说,有孩子便有希望。
从陈有田家出来,许珍娘拦住两人道:“谢谢县太爷,他当着你的面说了今天的话,我就不担心了。”
说着她将手上篮子递给施菀:“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刚刚树上摘的几朵桅子花,你拿回去戴。”
桅子花不用肥,弄根枝条插地里就能活,长大了就能开花,一棵老树一天便开一大盆花,许多人家都有种,倒确实是农村人家不费钱,又好看的东西。
施菀收了这一篮子花:“真好看,正好我家里没有。那这篮子……”
“篮子你就提回去,我到时候去药铺时再拿。”
许珍娘说完看向陆璘:“县太爷身份尊贵,我实在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所以就……之前不在家,家里的鸡没吃的,也没下蛋。”
陆璘看着施菀手中那一篮花,笑道:“不必给我什么,我们做官的就要个好名声,你们说我是好官,我就满足了。”
施菀朝许珍娘笑道:“你和他说,如果他后面好好干,让你们日子越过越好,你们就给他送个万民伞,或是立个碑什么的,要是没好好干,那就算了。”
许珍娘知道她是玩笑,一边笑一边连忙道:“那……那可不敢……”
陆璘看向施菀:“你这样让我忐忑起来了,比朝廷给的政绩考核还让人紧张。”
施菀抿唇笑得有些得意,随后朝许珍娘道:“那我就先走了,若是方便,你带你男人出去看看热闹。”
许珍娘应下,施菀拿着花篮走了。
陆璘趁机上前道:“把医箱给我吧。”
两人到了这里,被这里的热闹氛围所感染,都没那么局促了,施菀确实背得累了,又拿着花篮,便将医箱给了陆璘。
陆璘接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看着拿花篮的她,脸上再次浮起一抹轻笑。
到湖边,正好锣鼓喧天,龙舟赛要开始了。
两人被村里安排好了正当中的位置,还给搬了一排凳子,陆璘也没要,就与旁人站在一起看。
上午开始的,一共八条船,划手们都穿着短打,扎着腰带,一声令下,便各自上船,排好位置。
划手都是青壮年,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最前面站着一位鼓手,年纪大一些。
龙舟那边还在准备的时候,身旁一阵嘈杂声,陆璘正要去看是怎么回事,便听一个声音道:“你看!”
他转头看过去,却见着一条细长的黑棕带花纹的蛇,三角形的脑袋正往上抬。
他不由大惊失色,立刻道:“小心!”说着就拉着施菀往后退了一步。
提着蛇尾的男孩大笑起来,施菀也低笑不语,紧接着便有个农家大汉从龙舟上跳下来,一把夺过那蛇甩到了水中,然后拧住男孩耳朵骂道:“小兔崽子,这是县太爷,还不赶紧跪下赔罪!”
男孩蔫了下来,由着父亲拉在了地上,那农家大汉也要跪,陆璘连忙道:“不不不,不用,他只是开个玩笑,是我自己见识少,被吓到了。”
到这时,他自然也明白这大概是当地经常能见到的蛇,大概也是没毒,所以连施菀都不怕。
农家大汉实在惭愧,又连声道歉,最后陆璘说别误了比赛,才又回到了龙舟上。
陆璘转头看看施菀,又见她笑了一下,不由有些不好意思,半天才道:“京城……没见过这样的蛇。”
施菀一边笑一边解释:“这蛇就生活在水边,我们叫它水蛇,没毒,还有人会捉来吃,若是夏天去田里一天,说不定一天内能看到两三条,但像那孩子那样敢去捉的,也属最皮的孩子。”
陆璘轻咳两声,“你别再笑了。”
施菀便忍住不笑了,陆璘看着水面几只队伍,朝施菀道:“中间那一队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我猜是他们会赢吧。”
施菀回答:“我猜最边上那队会赢。”
陆璘看了看,有些不信:“那鼓手都有六十了吧?胡须都白了。”
这也是龙舟队里最大年轻的一位,陆璘猜测是因他身份尊贵才在里面,比如辈分高之类的。
这时岸上提锣的老村长喊:“今年的奖,是第一名的,每人半斤猪肉,大家伙儿加把劲啊!除了第一名,别的名次都没有。”
“才半斤。”船上有人说。
老村长回:“半斤就不错了,明年有田了争取弄个三斤肉!”
施菀突然朝陆璘说:“要不然我们打个赌吧,赌注就三十文钱,谁看中的队输了谁就出三十文,拿来给胜的队伍当彩头,他们一船是十五个人,一人两文。”
两文不多,但对于一年见不到几个钱的庄稼人来说却比拿猪肉还欢喜。
陆璘说:“你输了只用出三十文,我输了出一两,就按你说的,给他们当彩头。”
施菀凑近他小声道:“一两太多了,人家本来开心划个龙舟,你突然要给这么多钱,怕闹得他们起争执,不高兴。”
因为怕周围人听到,她离他近了一些,花篮里浓郁的桅子花香裹挟着她身上淡淡的体香,萦绕到他鼻间,让他不由心跳快了一些,竟差点忘了回她的话。
待她说完一会儿,他才轻声回:“那我出六十文可以么?”
“好,那我去和村长说了,先说好只比我们看的两队的输赢,不一定他们得第一。”
“好。”
陆璘回答完,心里已然明白自己肯定被施菀糊弄了,她是本地人,当然比他更了解龙舟赛一些,如此笃定地打赌,八成是心里已经确定哪一队会赢。
但是没关系,她愿意这样糊弄他,他不知多高兴。
果然,等老村长宣布今日胜出者除了半斤猪肉,还另有几文钱的奖励时,龙舟上的人沸腾欢呼起来,而周围百姓则是叹声道:“那还用说,一定是水叔他们能赢了。”
“早些年水叔就没输过。”
“几文钱,是多少文?倒也不少了。”
……
这水叔,明显说的就是那胡须花白敲鼓的人。
随后,等一声锣响后,龙舟赛正式开始,他就看出她那一队的不同来,那最前面的鼓手虽然年纪大了,却十分矍铄,鼓点打起来,也比别的队有气势,他那一队明显更整齐有技巧一些,才一出发就领了先。
陆璘看向施菀,施菀脸上露出心机得逞的笑容来,和他解释:“我小时候就听过水叔的名号,他是赛龙舟的老把式,方圆几里都出名,他们那一房头还常在端午前训练,只要有他在的队,多半都会赢。”
陆璘回道:“原来你是有备而来。”
龙舟往前边去,人群也不由得往前边移,移了几步,发现到后面时,水叔那一队开始落后了,倒是陆璘看中的那一队体力最好,仍不减速度,慢慢领了先。
施菀脸上的笑消失了,一瞬不瞬看着湖面,陆璘此时笑道:“后生可畏啊!”
鼓声敲得越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4/16页)
激烈,龙舟快到终点了,施菀又往前走几步,正好看到陆璘押中的龙舟第一个冲到终点。
围观的人一阵喝彩,施菀叹了口气,回道:“愿赌服输。”说着去身上拿钱袋。
陆璘却拦了拦她胳膊,从自己身上拿出一吊钱来:“我来给吧。”
施菀坚持自己拿:“说好了的,只是三十文,我有。”
“我在京城,一顿早点也不只三十文。”陆璘说。
他如此炫富,施菀想想确实如此,也就不和他争了,收回了钱袋。
陆璘去老村长那里,拿出六十文来交给他。
那一支赢了的龙舟队里一人能拿四文钱,都是十几二十多的年轻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旁边人看着那么多钱,多少有些羡慕。
陆璘说道:“明年你们若收成好,再办龙舟赛,我再来看,给赢的添彩头。”
这一说,大家又高兴了,纷纷赌咒发誓明年一定拿第一。
赛完龙舟,已是中午,村里的酒宴准备好了,划手们连同其他人要吃了酒席,再准备下午和别村的比赛。
陆璘被请到上座,那一桌有老村长、各家房头辈分高的当家人等等,村里能干的妇人都在厨房帮忙,施菀被安排在一桌年轻媳妇里面,她却没和她们一起坐,跑去和阿英许珍娘一桌。
她也看了出来,村里也是有高低之分的,会去杨柳店的人,都是本来家里就穷的,在村里也没多少地位,又因为去了杨柳店,就更加没地位了,而这一桌,多半都是她在杨柳店认识的女人。
这一桌女人,因为她来,既意外,又感激。
她是县城里的大夫,身份上是让她们仰视的,更何况,她还和陆璘这个知县一起过来,算是贵客,这样的贵客,却愿意和她们坐一桌。
施菀看出她们的感激和局促来,在举起第一杯酒时朝她们道:“县太爷说你们是比男人还坚韧的人,会越来越好的。”
阿英问:“坚韧是什么意思?”
施菀想了想,说:“就是遇到再难熬的事都能熬,眼看着活不下去了,也还是能咬咬牙,活下去。”
阿英眼里有些微湿,却笑了起来:“这个词听着真苦,但我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词,真好。”她仰头将酒喝下。陈家村没什么钱,这次大办龙舟赛每家凑了点,一桌能有一两个荤,其他都是地里种的菜,倒是新鲜,掌厨的手艺也好,味道不错,施菀与一桌女人吃吃聊聊,倒十分开心。
而陆璘那一桌,显然就是喝酒,最好的酒最好的菜都在那一桌,施菀远远看着,见陆璘与一口乡音的庄稼汉说话喝酒,只觉得他与之前相比也变了许多。
后来女人的桌子都吃完了,男人桌子上还在喝酒聊天。
施菀要下桌时,听阿英说:“施大夫,你之前是施家村的吗?等一下施家村的划手也会来呢!”
施菀一愣:“施家村?”
“是啊,我刚看见那边田梗上有一群人往这边过来,就想起这事了,说不定他们要早点来先练一练。”
施菀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就看到一群人从施家村方向往这边来。
她离开酒桌,又往前走几步去看,男男女女都有,其中两人看着还特别像她三叔三婶。
再走近一些,像三叔的那人将一个小男孩顶上肩头,那小男孩扎着个小辫,分明就是三叔家的孙子!
施菀吓了一跳,回头看向还在酒桌上的陆璘。
当初去京城,是三婶送她去的,三婶是去过陆府、见过陆璘的,虽然过了七年,但三婶再见到陆璘一定能第一眼认出来!
然后呢?三婶一定会当场指出来,并指责陆璘,随后陈家村的人都知道了,然后施家村的人也知道了,再然后也会传到县城去。
很快她就决定决不能让三婶看到陆璘。
但如果现在离开陈家村,要去渡口也是走村头那条路,正好和三婶他们撞上,除非去别的地方。
此时陆璘那一桌正好也下席了,陆璘正和老村长说话,施菀立刻跑上前去,拉了他道:“陆璘——”
急切间,她直接叫了他的名字,却也顾不得这么多,很快道:“你想去云归山吗?要不然,我们下午不看赛龙舟了,去看看云归山?”
陆璘一阵讶异:“我们吗?”
施菀点头:“是,我想起陈家村后面就有条路去云归山,就突然……想去看看,正好……可以带大人过去。”
陆璘一笑,点点头:“好。”
他如今倒是很好说话,施菀放下心来。
第53章
陆璘告别了老村长,与施菀一同绕到陈家村后面的小路,往云归山而去。
两岸稻苗茫茫一片绿,随风起伏;不时经过一片荷塘,惊起一只白鹭,那白鹭扑腾着翅膀从水中飞起来,直去天边;又路过一片野花,一群黄色或白色的蝴蝶在上面飞舞。
没多久就到山脚下,施菀在地上捡了两根树枝,将一只递给陆璘:“这山有点高,有的地方还陡,可以拿树枝撑着一些,而且路上说不定会碰到蛇。”
“那我走前面。”陆璘接过树枝,走在了前面。
施菀在后面道:“我小时候常上山,大人还是在我后面吧。”
陆璘却已经往前走:“你不要觉得我考了个榜眼就觉得我是文弱书生,我骑射也很厉害的,你应该见过?”
施菀没回话,只淡淡笑了笑。
他骑射的确不错,她也的确见过,那些记忆埋藏多时,今日突然又被挖起来。
陆璘朝她伸手:“要不然,把你手上的篮子也给我?”
施菀连忙摇头:“不,大人已经帮我拿医箱了,这个我能自己拿。”
陆璘看了她一会儿,回头继续往前走。
山路的确不算平缓,走了一会儿,就不时有略为陡峭的地方,施菀爬了一会儿,竟渐渐有些体力不支。
男子终究是男子,陆璘替她背着医箱,倒还一点儿也看不出费力。
后来走到一段陡坡,她将花篮挂在了胳膊上,一手扶了一旁的树,爬了一下却没爬上去,想另一只手也扶着什么,却没找到东西。
这时陆璘在上面朝她伸出手来:“我拉你。”
施菀犹豫一会儿,用极短的时间来思考要不要拒绝。
但他们已经单独来登山了,陆璘显然是心思坦荡只为拉她,她如果计较太多,倒显得小气,徒增尴尬。
于是片刻过后,她将手放在了陆璘掌中。
陆璘拉住她,轻而易举将她拽了上去。
她急忙将手收回来。
“前面有块石头,要不然,我们去歇息一下?”陆璘说。声音和缓而轻柔,像山间的清泉。
施菀的确是累了,再爬下去也要跟不上,便点点头,同意了,两人一起去前面休息。
那一块石头并不算大,平坦的地方正好能坐两个人,施菀小心坐在边沿,刚好不至与他挨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5/16页)
山上林木葱郁,遮天蔽日,端午时节已有些热,在这山间,却比外面凉快了许多,周围不见人影,只有鸟鸣,是十分清雅惬意的时候。
陆璘微微转过头去看她,见她静静坐着,将花篮搁在脚边,拿了一只浓香的栀子,随意在手上把玩。
她今日穿着一身浅紫的半臂襦裙,在这郁郁葱葱的山林里,更显得娴静柔婉,若他从山下爬上来看到坐在石头上的她,一定觉得这是林间的仙子。
但他是与她一同上来,又一同坐在这里。
这一刻,心里好似开春的湖水,被杨柳风推开层层的波浪。恨不得此时此刻,永远停留。
“走吧,我可以继续往上爬了。”施菀说。
陆璘怎样都由她,起身道:“那走吧。”
于是两人再次往上爬。
再走一段,听到了潺潺的泉水声。
地上的路有些湿润起来,转过一道弯,就看见一道细流从山壁石缝里流下来,汇聚到一块凹陷处,再流往山下。
两人到这里捧了些水喝,随后施菀叫他等等,将竹篮里的栀子花倒出来,在旁边地上捧了些松针放进去,再将松针用水浇透,然后小心将栀子花一朵一朵摆上去。
栀子花离树这些时间,已渐渐没有最初的鲜活,用湿松针这样埋着,能保存得更久一些。
其实如果她直接拿了花回县城,泡上水,倒可以在家里放两日,但带着这些花爬山却有些不值当,陆璘见她如此认真,问她:“你很喜欢栀子花?”
施菀回答:“还好,谈不上很喜欢或是不喜欢。”
她明白陆璘的意思,解释道:“是珍娘一番心意,我不想眼睁睁看着它们几个时辰就蔫了。”
陆璘在这一刻,看到了自己骨子里的自负与傲慢。至少在刚刚,他以为她是因为很喜欢栀子花才这样,并没想过这是许珍娘送给她的。
她与她们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不是一时的同情,而是真的怜悯与尊重,并不嫌弃。
“和她们一起,你不怕……影响你名声么?”他问。
施菀将花摆好,又洒了些水在上面,提起篮子轻笑道:“我的名声也没有很好。”
在往上行的路上,陆璘一直在想她的话。
她嫁过人,又抛头露面行医,所以在某些人眼里的确不算好名声的人,比如丰子奕的母亲。
县城人偶尔提起她与丰子奕,都会流露出几分惋惜来,大概是觉得一桩好姻缘就在她身上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还是她已然成为城中名医的情况下,在最初呢?
一个和离的单身女子行医,该有多不容易才走到今天?
她不该被丰家人嫌弃,不该让人挑挑拣拣,他们不配。
她嫁人嫁的是他,以女子之身行医是他倾慕的地方,他也有自信能作主自己的姻缘,所以单与丰子奕来比较,显然他是更合适的那一个。
到山顶时,太阳已经有些偏西。
两人先去了道观,道观不算小,但格外冷清,只有一个老道在里面,再到离道观不远处,就见到之前看到的亭子。
亭子旁边有道瀑布,不大,但也是飞流直下,秀美翩跹,如白练般飘然落下。
陆璘抬眼,就看见亭子上面写着“拾玉亭”三个字。
正准备问施菀知不知道这亭子是什么人所建,就看见亭子旁边的石壁上写着字,他便走过去看起来。
上面所书,就是这拾玉亭的来历。
八十多年前,中原大地还在战乱中,任河东路的一名御武校尉周毅因城门失守,与妻子一路南逃至云梦泽一带,却走散了,多年都不知对方音信。
后来天下一统,他能回家乡了,却依然逗留云梦泽,只盼能在此处寻到妻子下落,时隔八年,他几乎已经放弃,只是偶然间到这云归山游览,竟捡到一枚玉佩,正是他妻子的旧物。
他便在附近村子、县城内打听,又历经一年多,终于打听到妻子下落。夫妻相见,泣涕如雨,两人离开安陆前,在这山上修了座亭子,取名“拾玉亭”,用来感恩这让两人重逢的云归山。
这是一个夫妻再聚、破镜重圆的故事。
陆璘抚着上面的字,转头看施菀,却见她并不在凉亭中,而是随着石阶去了下面的水潭边,太阳正好行到山峰后,水潭边一片阴凉,她在那里洗过手,又往花篮里浇了些水,然后坐在了水潭边。
他也走过去,就着清凉的潭水洗了手,和她一起坐在水潭边。
“我看了那拾玉亭来历,倒是段佳话。”陆璘说。
施菀笑了笑:“说不定是杜撰的,大人看那道观里,后殿供着月老,在我小时候这道观比现在红火一些,有很多求姻缘的人过来,就因为这凉亭的传说,说不定这凉亭就是他们自己建的,上面的故事也是他们自己编的。”
陆璘回说:“兴许是杜撰,也兴许不是,但我是愿意相信的。”
施菀没回话,看了看被山峰挡住的太阳的方向,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快点下山回去吧,晚一些就没船了。”
陆璘看向她:“但我想,可能现在已经没船了,船家说他女儿女婿过来,太阳刚偏西他就撑最后一趟。”
施菀满脸惊愕,她才想起这回事。
所以……就算现在飞下山去,也赶不上了。
愣神半晌,她才忍不住问陆璘:“大人既然知道,怎么没有提醒我,我们上山路上该快一点的……”
不,他们就不该上山来,但她忘了。
陆璘也沉默一下,随后才回答:“我也是刚刚才想起来。”
于是两人沉默了许久。
陆璘看着施菀,施菀看看天空,又看看下山的方向,显然有些着急。
陈家村的人一定也有人家有船,就算没有普通船也有龙舟,真要回去,找他们帮忙撑船回去也行,但就是太麻烦人了,而且三婶说不定还没回去,她不敢冒这个险。
“等一下我们下山,去找陈家村的人借宿?”她又想了想,问陆璘的意思。
陆璘回答:“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他们?”
施菀就是这样一问,其实她也觉得太麻烦。
首先她就不知道找谁借宿,陆璘这个身份就更不知道找谁了。庄稼人不像城里的大户人家,他们从来就没有客房,也很少有多余的房间,甚至可能连多的铺盖都没有,两人真去了,人家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让他们睡,但他们自己肯定是睡不好的,说不定就要去睡地上。
这时陆璘说:“我刚看这道观后面倒像是有厢房的样子,要不然去问问能不能出些钱借宿?当然,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
他问着,定定看向她。
施菀连忙回答:“大人说的哪里的话,我对大人哪有什么信得过信不过的话……”
说完她才意识到,难道她就同意这样了吗?
孤男寡女,留宿人家只有一个老道的道观?
这事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6/16页)
她和任何人都不可能,但偏偏这个人是陆璘,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他们是曾经的夫妻,这种男女大防,似乎在意也行,不在意也行,而显然,他大概是不在意的,他不在意,她在意,竟显得自作多情。
她还是想下山去,但下了山也不知道去哪里。
就在她心里百转千回时,陆璘已经往凉亭上面走去:“我去道观里问问。”
说完他就已经走了。
施菀看着他的背影,不知怎么就弄成了这样。
为什么她就忘了下午没船回去的事呢?
因为当时远远看到三婶,太心慌,太着急了。
但就算当时记得又怎么样?还有别的办法能让陆璘躲开三婶吗?与其往那个方向发展,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和陆璘在山上过一夜。
她颓丧地叹了口气。
没一会儿,陆璘回来了,很快和她道:“道长答应了,后面有房间,平时也会有修行的居士来这里暂住,所以床和被褥都有,只是他说有些旧,但我想这没关系,晚上还可以让我们和他一起喝粥,就山上他自己种的菜,我给他钱,他也不肯要。”
“哦……那……”施菀不知道说什么。
陆璘却似乎很轻松,对这结果也满意,和她道:“这下放心了,山上清幽,就在这里坐到明天也无妨。”
第54章
施菀轻轻“嗯”了一声,坐了下来,撩着水潭里的凉水,在心底叹息。
就这样吧,或许,让陆璘来到安陆做知县,让她如此心平气和和陆璘登上山来,歇息在这道观,也是老天爷特地的安排,安排她与京城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和解。
想到这儿,她抬眼看向天空,释然地笑了笑,然后和陆璘道:“是我考虑不周,害得陆大人要在此委屈一晚上,还望陆大夫见谅。”
陆璘脸上倒流露出几分愉悦与期许来:“我到安陆来还没去哪里游玩过,今日这云归山便是第一次,我是求之不得。”
在水潭边待了一会儿,日薄西山,两人去道观里吃过粥,就各自收拾了自己的房间。
收拾好房间,天也渐渐暗下来。
在床上躺了半天,施菀睡不着,便开门出来,一个人到了凉亭内,看天上的星光。
看了一会儿,她进屋去将那一篮栀子花拿了出来,到水潭边,将里面的花一朵朵放进水潭里。
正放着,岸上传来脚步声,她抬头,见是陆璘过来了。
“是我进去出来吵到大人了么?”她问。
他们的房间就在隔壁,她进去虽是轻手轻脚,但难免会发出声音。
陆璘却是回答:“没有,我平常也没有这么早睡。”
他到她身边坐下来,看着她将栀子花放入水潭中。
施菀说:“这花放到明天应该蔫了,就让它养在这里,随水漂走吧。”
半蔫的栀子花,花香更浓郁,萦绕在水潭周围,让这星天月夜多了份芬芳。
“菀菀……”他突然出声。
施菀愣了一下,他这样称她,似乎他们不是现在陆知县与县城大夫的关系,而是……以前的夫妻关系。
静夜中,他说:“以前,对不起。”
施菀缓声道:“但我觉得,大人没什么对不起我的。”
“自然有。其实你很好,只是我那时……”
他顿顿,继续道:“我自小就是众星捧月,万众瞩目,所以我虽表面知道要谦恭、要心虚,但其实骨子里,仍是不可一世的,自命不凡,觉得自己与旁人生来就有所不同。
“我十岁拜王相公为老师,他也器重我,待我如己出,而他的独女卿若,也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在人之上。
“我们从小一起学习,走得近了一些,两家的母亲自然会想让我们长大后共结连理,我那时一心都在学业与抱负上,没想过男女□□,只觉得这桩姻缘不错。
“你到京城时,是我最得意的时候。金榜题名,全城瞩目,也知道这之后两家就会议婚,我会迎娶恩师的女儿,两家结成秦晋之好。但爷爷却说,我已有婚约,是一个我不了解的姑娘,一个我连说话都不知道和她说什么的姑娘,一个……我觉得她必然无知又市侩的姑娘,所以我……对你不好。”
“但我确实是个无知的,没有见识的姑娘,你和我确实说不上话。”施菀回道:“人哪里能逼自己的心呢?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你不喜欢我,又怎么能强迫自己去喜欢我?我的出现,的确阻碍了你的姻缘,我站在你身旁也的确丢了你的脸面,我做的那些事,也的确让人厌恶……”
他明白她说的事是什么事,立刻道:“没有让人厌恶。你没有错,是我的错,我不愿意,就该去反抗我爷爷,而不该答应了我爷爷的安排,却去冷淡你。你从异乡过去,举目无亲,唯一的依靠就是我,而我却没有成为你的依靠,菀菀……
他认真看向她:“也许我现在的道歉有些晚,但……不说的话,我会过不去,以往种种,都是我不对,其实你很好。”
施菀弯了弯唇:“我们当时也年轻啊,你是个才从书本里抬起头的年轻公子,我是才从乡下去京城的十几岁的姑娘,我们什么都没经历过,哪里懂得了那么多,有的人不懂,却没遇到什么大事,仍可以平平常常过下去,我们却偏偏在不懂的时候要作出重大的抉择,选错了,当然情有可原。”
“这么说,你愿意原谅我吗?”他问。
施菀回道:“我本来也没有怪过你,只希望,你也不要怪我。”
“我自然没有怪你的地方,若你不怪我,那……”他犹豫起来,不知怎么开口。
她见他没开口,忍不住问:“我有点意外,你真的没有和王姑娘成婚吗?为什么不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
陆璘很快回答:“倒也不算什么意外。那个时候,你走了,京城有人说是我休了你,就为了给卿若腾位置,卿若也觉得是这样,她像我老师,有傲气,也很倔,她不想担这个名声,也不想在王家落魄时靠我们家救济,所以最后嫁给了她舅父家的一位家世一般,没有功名的表兄,在第二年就成婚,离开京城去了苏南,只在前年听说他们得了千金,大概也过得平安顺遂吧。”
施菀有些落寞:“如此说来,还是我误了你,如果不是我,你们也不会错过。”
“不,不是你说的这样,你没有误我。”陆璘立刻说。
随后他解释道:“其实我对卿若,更多是习惯与欣赏,不管她是什么模样、什么品性,只要她是老师的女儿,就自然是知书达礼的性子,也是我尊重的女子,她的身份,就注定我不会讨厌她。既然不讨厌又尊重,娶她,自然我也不会有异议。
“如果当年我们顺利成婚,也许会举案齐眉,夫妻和睦,甚至会是别人眼里的恩爱夫妻,但我知道,我们永远都只是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年长日久,也就是亲人,最普通的夫妻的样子,而不是……”
不是像他在安陆重逢她。会因她的一颦一笑而魂牵梦萦;会觉得哪怕回家路上看一眼她的院子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7/16页)
觉得安心;会在最沉郁难熬的日子里,在心底开出绚烂的花,原来喜欢一个人,能让人激奋,让人充盈,让人心中有光,独木桥也能当康庄大道走。
原来这样,才叫良缘。
“总之,我和她谈不上错过,她远嫁后,我母亲给我议过几回亲……当然,还有绿绮,上次和你说过,她也嫁人了,比卿若还要早。母亲着急给我议亲,但并不顺利,一是我没有这样的心思,二是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这么磋磨,然后我就到安陆来了。”
“那你母亲,一定为你着急了。”施菀说。
毕竟陆夫人那么疼他在意他,却要眼睁睁看他拖到现在的年纪。
陆璘没回答,只是看向她:“你呢,没有再嫁,是觉得丰子奕不合适么?”
“没什么好嫁的,我就这么帮人看病,力所能及救一些人,就好了,也没有心思想别的。”她说。
人的勇气与力量,大概是有限的,她在十六岁时,是真的爱过他,不顾一切,用尽全力,最后才发现是飞蛾扑火。然后,她就失去了再爱一个人的能力,不管是丰子奕,或是以前别人给她说合的男子。
更何况,她嫁过人,也伤过身,哪怕只为了后半生的依靠去嫁人,也注定会凄惨结局,倒不如把所有生命都扑在治病救人上,这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唯一的寄托。
陆璘犹豫一会儿,还是决定将表露心思的话忍住。
他还没想好要怎么说,怕自己说不好。
而且他以后总要回京城,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放下安陆的一切再随他去京城,也不知道等她和他成婚后,行医的事怎么办。
她大概是不愿意放弃行医的,他也不想让她放弃,但母亲那里大概不能接受,他还要和母亲说好这件事。
不管怎样,此情此夜,都让人安心眷恋。
水潭中的栀子花随着水流往下漂浮而去,星辰倒映在水面,周围仍萦绕着花香。
他用手掬了一朵栀子花起来,看着那浮在水面白色的花瓣,问她:“所以,我们今日都将话说清,以后便将往日的误会与怨怪都抵消,就可以……重新认识,是么?”
施菀默然一会儿,“嗯”了一声,回答:“说清了。”
陆璘看着她,眼底流动着星光,微微扬了唇角。
施菀没抬头,只是低头看着夜色下的潭水。
她觉得,其实自己早就接受了那个选择最后的结果,没有去怪任何人。
只是偶尔,她会想起那个没能出世的孩子。
刚才那一瞬,也有冲动想要告诉他,他们曾有过一个孩子,但她那时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任何力量来留住他,然后他没了。
可是告诉了又能怎么样?
让他内疚自责,再和她说对不起,让他去和他母亲吵架,怪他母亲太独断?
这不是她要的结果,那个孩子没了就是没了,就像她已经死去的少女心思和对未来的向往,再也回不来。
她最后仍选择和以前做的那样,将那段只属于她的记忆深深埋藏,不去想,不去惦念,然后作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假装从未发生过。
她发现她其实还是有怨怪的,只是不想去和他说而已。
第55章
隔天一早,两人告别老道,从道观出来。
水潭里还漂浮着几朵白色栀子花,泡了一夜水,竟比之前还鲜活了。
陆璘仍替施菀拿着医箱,施菀只拿着空竹篮,往山下走。
清晨的山上,轻风拂面,透着凉意,鸟语阵阵,周身萦绕着树木湿润的气息。
陆璘仍走在前面,脚程比施菀快一些,时不时回头看她,很有耐心地只快她那么几步。
直到日头高升,他们才乘船回到县城。
陆璘将施菀送到家门,自己才往前,敲响自家后门。
隔了许久五儿才来开门,一边抽着门栓,一边没好气道:“谁啊?”
话音落,一开门却见着陆璘。
他连忙道:“公,公子……你怎么走后门……”
陆璘笑了笑,反问:“我不能走后门么?后门近啊。”说着脚步轻快往院里去,一边吩咐道:“去备水我沐浴。”
五儿原本还担心刚才语气冲的那一声惹主子生气,但看他神清气爽的模样,似乎丝毫也没受影响,便上前道:“公子昨天去哪里了,夜里都没回来,喜管家还急得怕你遇到什么事。”
“我没事,他人呢?”陆璘一边问着,一边进屋脱下了外袍,昨夜那道观实在有些破旧,也没条件洗一洗,让他难受。这难受的感觉,之前在山上都没觉得,现在回来了才感觉到。
五儿回答:“今天一早往渡口那边去了,说去看看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他不会去陈家村了吧?”陆璘想着只要长喜遇到渡口船家便能知道他回来了,便不再管这事,让五儿去备水沐浴。
待沐浴完,重新换上衣服,还在穿鞋,就听见长喜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公子,公子,京城来信了!”
长喜一边说着,一边几乎是跑着进院来。
陆璘穿上鞋,平静走出卧室,就见长喜从外面进来,手上没有拿信,却领着京城家中的一个小厮,名石全,长得精壮,有些身手。
石全带着个大包裹,将马交给五儿,上前道:“二公子。”
陆璘意外问他:“你是骑马过来的?可是家中有什么急事?”
以前京里送信来,一般会在京中发公文或是邸报时顺便与家书一同送来,每个官员都有一两封私信的名额可以走驿站,又没有什么急事,陆家的信就从驿站送来。
这专门派人快马加鞭送来,还是第一次,陆璘难免担心家中出了什么事。
石全却回道:“不是,是夫人的急信,嘱托我亲自送到公子手上。”说着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信件来,将信交给陆璘。
陆璘接了信,正拆信封,石全就带着笑脸道:“夫人这回是给公子相中一门好亲事,所以急着让小的来告诉公子一声呢!”
陆璘一听这话,脸色陡变,立刻将信打开。
里面果然说的就是给他说亲的事,说是妹妹陆瑶给介绍的,母亲见过那家姑娘,温柔娴淑又识大体,出身也好,还是未出阁的姑娘,母亲几乎是一眼就相中,对方也看中陆璘的品貌与才气,所以母亲想迅速议定婚事,年底找机会让他回京成婚。
在他看信时,长喜让石全进屋入座,并吩咐丫鬟看茶。
石全和长喜说这院子太简陋了些,怎么没找个好点的房子,却听陆璘在一旁道:“长喜,快让人备干粮点心和水,再加几两银子,让石全稍作歇息。我现在去写信,等信写好,你即刻快马加鞭替我送回京城。”
这最后一句话,是对石全说的。
石全意外道:“是……立刻回京?”
他本以为至少能歇息一两日。
但陆璘却是认真道:“对,立刻回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50-60(第8/16页)
五日内赶到京城,如果觉得赶不到了,可以换马,总之,五日内将信送到我母亲手上,并和她说,不要给我议亲,就算这亲事订好我也不会同意,让她务必回绝这亲事。”
“这……”石全有些为难,不由问:“看夫人的样子这次是真欢喜,公子为什么要拒绝,这……早日成婚不挺好的么?”
大公子三公子家的娃娃都好几个了,二公子还什么也没见着,夫人是明眼人都看得见的着急,二公子竟然还不愿成婚?
石全觉得自己这趟回去,要是按公子的意思去复命,他都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陆璘回答:“你和我母亲说,我会成婚的,只是我自己已有人选,且非她不可,让母亲不要替我作主,务必推了京城的事。”说完他就进里间去写信。
外面的石全愣了一会儿,转头问长喜:“公子有未来少夫人的人选了吗?谁?莫非是在安陆认识的?”
长喜摸不着头脑,然后和五儿面面相觑。
“谁?有吗?”长喜十分意外,转而看向里间的陆璘。
眼看着陆璘下笔如飞,迅速写着信,长喜想起来,立刻就去给石全备干粮和水,又连忙吩咐五儿:“快去看看马有没有在喂着,没喂赶紧去喂”。
没一会儿,陆璘就写好了信,将信封好,交给石全:“拿去京城,务必将我的话带到夫人面前。”
石全一边往嘴里塞着点心,一边回答:“好。”
陆璘随后说:“此事紧急,唯恐出现变故,所以你吃完后稍作歇息便马上出发,这一趟辛苦,多的盘缠都算你的赏钱。”
石全连连答应:“好好,不辛苦,小的一定谨记公子的吩咐。”
说完,又想起什么来,将之前背着的包袱打开:“这是夫人在京城让小的带过来的东西,本来还要带些端午果子来,可路上难走,怕巅坏了,就只带了些小玩意儿。”
陆璘将里面东西拿了起来,是两只端午香囊,一只辟邪的五彩绳,一件轻柔的丝袍,一些香料,一双鞋。
看着这些物件,一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他在这里,最牵挂最担心的总是母亲,明明他身边什么都有,却还大老远地让人带这些东西来。
他将东西收下,朝石全道:“和夫人说,我在安陆一切都好,对今后也有了打算,让她放心。”
石全将他的话认真记下,再吃了些点心、喝了两口茶水,便又带好干粮骑马离去。
陆璘目送他离开,又回到屋中,看着包袱里那两只香囊和五彩绳。
这是京城里端午习惯送的东西,而他看了安陆,似乎更喜欢在门口挂艾叶,然后是吃粽子,却没见到人送香囊。
不对,会不会只是他没送,别人送了他不知道?也有县衙的官员给他送东西过来,送的都是粽子,艾条之类,并没有这些精巧的东西。
他想起,别人都去过端午了,施菀也是一个人,他是不是也能送她香囊和五彩绳?
他以前没试过送这些东西给人,更没试过送女人,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但想来,端午这些东西都是用来防病辟邪的,就算送了也没什么。
他在家中思虑一番,反正是节假沐休日,闲着也是闲着,便去了街上。
端午的街头,满是雄黄酒、艾叶酒的味道,他转了两圈,进了两三家绣坊也没见到喜欢的香囊,又见到个大一些的,正要进,却发现是丰氏绸缎,便又不想进了。
对于丰子奕,他心里多少是有些防备和敌意的。
后来偶然见到一家杂货店,取名琳琅铺,装潢倒算气派,看上去似乎是卖精巧小玩意的地方。
他进店去,见里面有香粉盒,胭脂盒,香炉,手帕,头绳,也有香囊,做工都细致,倒是个挑小东西的地方。
香囊成色都不错,但里面包的香料有些单调,大部分都是艾叶,陆璘看了片刻,还是拿了只浅蓝色绣兰花的香囊,准备去香料店将里面香料换了。
挑了香囊再往前看,却看到几只头簪。
没有金簪,但有做得独具匠心的木簪,陆璘一眼看过去,在最前面看到一只放在木盒里的白玉簪。
店小二见他看着那玉簪,问:“公子要不要再看看这玉簪?原本咱们这店只卖小杂货的,这玉簪是东家偶然看见,实在喜欢,就拿了货回来,也就一只,算是小店最贵重的东西,公子实在好眼力。”
陆璘只是看着,没说话,店小二又问:“公子是送给家中夫人?”
陆璘这时抬起头来,脸上浮起笑意,回答:“拿出来我看看。”
店小二便连忙将玉簪拿出来。
他看出这公子衣饰谈吐不凡,买东西也干脆,便觉得只要他看中,一定能将这玉簪买下。
陆璘正将玉簪拿在手中看着,外面却又进了一个人,问:“我上次订的香扇,好了吧?”
这声音,竟是丰子奕的。
陆璘回过头,正好与丰子奕的目光对上。
丰子奕意外道:“陆大人竟然也在这里?”
这时店小二回:“是丰公子,那香扇早到了,就等着公子来拿呢!”说着从里面拿出一只小黑匣子,打开,和丰子奕道:“公子验一下货。”
丰子奕将里面的竹片雕花小折扇拿出来,小心打开,前后看了眼,再摇了摇,一股混合着艾叶和竹子气息的清香传来。
“不错,轻,香味适中,拿着也顺手。”丰子奕评价。
店小二立刻说:“那是,公子千叮万嘱的,这都是东家亲自去办的。”
丰子奕数了钱,放在柜台:“好了,余款给你。”
说完,他转头来看向陆璘:“陆大人也来买东西?”
陆璘回答:“随便看看。”说着看向他手上的香扇:“丰公子这是……”
丰子奕一笑:“自然是送给菀菀的,别的东西她不会收,这个嘛,算是端午香扇,我就说是用来辟邪的,她可能就会收了。正好去江陵府天热,能扇扇风,她更没理由拒绝。”
陆璘越发意外,问:“江陵府?”随即状似无意地问:“施大夫要去江陵府?竟有那么远的病人么?”
丰子奕摇头:“不是,是我和她约了去的,我爹不是在江陵府么,今年端午也没空回来,我就去看看他,正好带上菀菀给他看看,我爹和善,一定会喜欢菀菀的,到时候……”
他笑着,没将话说完。
陆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他娘亲不太同意他和施菀,如果他爹同意了,那胜算就更大。
可是施菀愿意了吗?她为什么同意和丰子奕一起去江陵府?
江陵府在省城,路上就算乘马车也得走一两天,到了江陵府至少也是一两天,再回程,这样前后他们至少有六七天在一起。
陆璘心里堵得厉害,他不愿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