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陆璘接下来就问:“前日让杨大人清点核算的库银账单好了么?”
杨钊直流冷汗,心想这不才两天吗?一边则连忙回:“快……快了,还有些没核算完。”
“好,核算完了给我。”陆璘说完又低下头去看旧案卷宗,倒没说别的。
可杨钊早已着急起来,立刻就拿出之前才做了开头的账单继续核算起来。有了这么个勤奋的上级,他和县衙一众官员有得忙了。
谁知忙活到正午,正要用午饭,杨家来了个小厮,急匆匆进县廨道:“老爷,不好了,夫人刚才在在院里摔了一跤,摔得严重,直喊肚子疼,让小的赶紧来叫老爷回去。”
杨钊急得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起身,连忙朝陆璘道:“大人,内人有孕在身,正要临盆,这一跤恐怕非同小可,下官……”
“你赶紧回去,夫人安危要紧。”陆璘说。
杨钊连忙随下人一同出去,一边问道:“请大夫了吗?”
“请了,这会儿施大夫应该已经到了。”小厮说。
杨钊急道:“快快快,乘马车回去。”
午饭,县衙的官员与吏员都在食堂用饭。
都是熟识的老同僚,县尉主薄几人谈起杨钊来,说道:“也不知杨夫人此时情况如何了。”
另一个也叹声道:“是啊,前几天阴雨,路上怕是还湿滑,一时不慎就摔跤。”
“没事的,我听人说那馨济堂的施大夫号称‘小医仙’,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医术比她师父还精湛,且擅长女科,遇到安胎接生之事常能转危为安,不会有大碍的。”有人劝说。
陆璘安静听着,不由想起昨夜也听过“小医仙”这个名号。
那个执灯的纤细身影,身为女子,却能在安陆有这样的名声与口碑,着实可敬。虽与杨钊不过共事几日,他也盼望杨夫人能平安无事。
到下午散衙前,杨钊却又来了,面带喜色,走路生风。
同僚见他的样子,便知道他夫人是逢凶化吉了,陆璘也关切道:“杨夫人一切可好?”
杨钊按捺着欢喜,说道:“劳大人挂心,一切安好。内人因摔跤而早产,倒是有惊无险,平安生了个儿子。我想着连日耽搁,账册还没做完,所以过来,顺带向大夫报个平安。”
陆璘回道:“杨夫人才临盆,大人理当守在家中,账册的事也不急于这会儿,大人这两日也可告个假,多陪陪夫人。”
杨钊连忙道:“多谢陆大人,家中倒也无事,内人说有施大夫在倒让她安心些,也请了乳娘,嫌我在一旁碍眼,把我赶来了。”
陆璘轻笑,没说话。
杨钊内心觉得这新知县虽清冷疏离,却也不是个刻薄的人,不由让他顿生好感。
他有心与陆璘拉近些距离,便说道:“说起来,听说这施大夫以前的夫家就是京城里做官的,兴许陆大人还认识。”
陆璘淡声问:“是么,是哪一家?”
“是哪家我倒不知道,兴许我夫人知道。”杨钊说完,有些暗恨自己起这个话题,自己却又不知道,便搜肠刮肚想了半天,说道:“反正她姓施,闺名一个菀,据说是祖辈订下的婚事,朝廷下放的一个官到了云梦泽,碰巧被施家爷爷救了命,两家便许了婚事,后来施家爷爷病故,施大夫便去了京城,隔了几年回来,说是与京城的夫家和离了,在这儿做起了大夫。”
陆璘抬起头来,看向他,一字一顿道:“你说她叫,施……菀?”
第27章
杨钊非常肯定地点头:“对,是这名字,我夫人就信她的医术,与她熟悉,都是我夫人说的。”
尘封的记忆浮入脑海,陆璘想起来那个与他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9/15页)
了三年夫妻,然后要了五百两银子与他和离的女子。
施菀,这是她的名字,杨钊口中的施菀,就是这个施菀吗?
记忆里,她总低着头,一副怯懦谨慎的样子,丝毫不像他们口中救死扶伤的施大夫。
但他记得她爷爷的确是行医的,也的确是在爷爷贬官至云梦泽时相识,从而订下婚约。
见陆璘一直不说话,杨钊自己道:“想必是京城的官多,大人不一定知道,再说也不一定是和离,说不定是那大户人家找了个理由将人休了,毕竟她也没娘家,没处申冤,回头我再问问我夫人,看她夫家是姓什么的。”
陆璘没回话。
杨钊以为他是对这种话题没兴趣,便闭嘴了,没想到隔一会儿,他突然问:“她是什么时候到你们县城的?”
杨钊问:“施大夫吗?”
“嗯。”
“听我夫人说是四年了,前两年还是学徒,可医术着实好,后面就自己看诊了,还带起了徒弟。”杨钊说。
陆璘再没问什么。
傍晚,杨钊见陆璘放下公务回去休息,自己才收好东西回家去。
施大夫早已离开了,新生的小儿子睡得正香,杨夫人精神倒还好,围着抹额,靠坐在床头,将孩子放在边上,自己怜爱地看着。
杨钊也看了看儿子,见他身体瘦弱,不由问:“这孩子早产快一个月,这么瘦,会不会体弱?”
杨夫人回道:“不会,施大夫看过了,说孩子一切都好,悉心照料,别冻了,过个把月就胖了。”
杨钊点点头。随后问:“说起来,施大夫在京城的夫家姓什么,你知道吗?”
“姓陆啊!”杨夫人说。
杨钊愣住了,不敢置信道:“姓……陆?”
杨夫人很快道:“是啊,她倒是很少说起京城的事,但我不是和那李夫人一起玩吗,周广祥是她叔,她知道得清楚,京城那户人家就是姓陆,挺大的官,好像是什么部的尚书。”
杨钊出着神,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陆大人姓陆,而且他爹,不就是吏部尚书吗?
京城还有别的姓陆的尚书吗?
似乎没有,难不成施大夫嫁的就是陆大人家?
该不会,是他什么嫂嫂或是弟媳吧?
这时杨夫人感叹道:“施大夫一个孤女,又没娘家做靠山,去了这种人家不定怎么受折磨呢,那些富贵人家的婆婆,佛口蛇心,磋磨起人来那是外面都看不出来的。”
“这种话少说,小心祸从口出,得罪人不自知。”杨钊提醒。
杨夫人轻哼一声,不屑道:“我在安陆自个儿家里说几句京城里的大官,难不成人家还能听见?别说尚书,皇帝我都敢说。”
杨钊无奈,只好说道:“陆知县就姓陆,他爹就是吏部尚书,京城里的尚书,就他一家姓陆。”
杨夫人也愣了,将他看了半天,最后不敢置信道:“所以陆知县和施大夫……”
“不知道,我就担心这施大夫以前的夫家和他们家是什么关系,所以你别说天高皇帝远,说话还是注意些。”杨钊说。
杨夫人点点头,随后敏锐地问:“这陆知县的夫人是谁?”
杨钊回答:“这我哪里知道,人家在京城呢!”
杨夫人没再说什么,低头去看孩子了。
两日后,陆璘正在县廨内看着旧案,便听前面有人击鼓鸣冤。
来安陆上任这几日,他也升过几次堂,无外乎,张家和李家争菜地,打架;刘家和吴家因锁事发生口角,打架;陈家的牛跑了,被王家牵走了,王家不承认……总是因为锁事,总是要弄得大打出手。
他起身去升堂。
惊堂木拍响,衙役将鸣冤之人带上来,为首是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在她身后是个差不多年龄的男人,陆璘看向堂下,发现那男人有些眼熟。
他想了想,回忆起三日前,自己从德安府夜归,在路上载了个送妻子看病的男人。
这人,似乎就是当日那位丈夫,而他身前的女人,看身形,似乎正是那天晚上他背着的妻子。
所以,他妻子终究是得救了?
女人已在堂下跪倒,哭诉冤屈。
她说着安陆方言,陆璘有些听不懂,便拿起状纸来看。
原告孟方氏,状告同村寡妇朱氏因与原告丈夫通奸,便向原告投毒,意欲谋杀原告,但原告却没被毒死,而是在送医后捡回一命。原告如今已好转,便决定上告朱氏谋杀。
这是陆璘遇到的第一个大案。当日孟方氏的样子他也看到过,全身抽搐,不省人事,若非送医及时,此时恐怕已经丧命了。
陆璘对着状纸,亲自询问孟方氏,同时又向她丈夫孟洪生确认,孟洪生先是沉默不语,随后承认的确与同村寡妇朱氏有染。
随后陆璘便传朱氏。
与朱氏一同被传唤过来的,还有孟家村其他两人,那两人也能证实朱氏与孟洪生有染,且在三日前,方氏中毒当日,朱氏便在雨后的村里找地耳做菜。
地耳的确可以吃,许多人都会在雨后去采地耳,但在他们村里,与地耳一起长的,还有一种黄色毒蘑菇,农人都知道但凡长得鲜艳的蘑菇都不能吃,这些蘑菇统被人称为鬼蘑菇。
那日朱氏便在家做了菜包子,去送给方氏吃,方氏自称吃了包子便开始呕吐、腹痛,所以朱氏一定在包子里下了毒。
而邻居都能证实,朱氏曾用这种蘑菇毒死过邻居家的狗,所以她用同样的手法第二次杀人也说得通。
朱氏除了争辩自己没有下毒,什么也说不出来。
陆璘问她为何要给方氏送包子,她只低着头说方氏刚知道她和孟洪生的事,大哭大闹,她怕方氏将她和孟洪生的事闹得太难看,所以想讨好方氏。
这理由,并非没可能,只是多少有些牵强,也许就是一时念起,要毒杀方氏。
陆璘也审出孟洪生前些年穷苦,后来学了木匠手艺,帮人做木活,竟赚了些钱,盖了新房,还多置了几亩地,在村里算得上富户,朱氏与孟洪生偷偷往来两年多,是非常想嫁给他的。
更何况,方氏还哭诉,朱氏三个月没来月事,很可能怀孕了,不能再等,她有足够的动机去铤而走险杀人。
案子到这里,似乎朱氏就是向方氏投了毒,一切合情合理。
但有毒的包子已经没了,陆璘觉得缺少决定性的证据。
他问方氏:“你既知朱氏与你丈夫有染,对她怨恨,为什么还要吃她送来的包子?”
方氏哭道:“我一向省惯了,虽然心里恨她,可又觉得这么好的白面,一定是我家那没良心的男人给她的,扔了也是浪费,便吃了……”
说着,又哭起来,哭得哀痛欲绝,泪如雨下。
陆璘想起替方氏解毒的大夫来。
包子已经没有了,方氏还有没有吃别的,全靠她自己说,孟家村的人也因同情原配,明显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0/15页)
替方氏说话,但有一个人是与他们都没有关系的,那就是替方氏解毒的大夫,他们说的小医仙——施菀。
陆璘沉默片刻,问孟洪生:“你可还记得本府?”
孟洪生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他。
他回道:“那日你背着你妻子拦下路上的马车,车内便是本府。”
孟洪生一怔,还没反应过来,陆璘继续问:“治好你妻子的,可是那日你去找的那位施大夫?”
这时孟洪生忙回道:“是,正是那位施大夫,那天晚上大夫先给我娘子扎了针,娘子醒了,施大夫又带我们去药铺,叫醒了那馨济堂的学徒,让学徒给我们抓药,连夜的,我们便在施大夫家里煎药,我娘子喝了药后第二天就好一些了,我便借了辆板车,将她拉回去继续喝药,喝了两天就恢复了。”
陆璘看向衙役,命令道:“去传馨济堂的施大夫。”
衙役领命前去。
看着衙役快步跑出去的背影,陆璘有些失神。
他不知道这个施大夫,是不是就是他所知道的那个施菀。
如果真是她,显然他们是不适合见面的,但如此情形,却是不得不传她,但愿那施大夫并不是她。
馨济堂就在安陆县城内,很快衙役便回来,上前禀告带来了馨济堂的施大夫。
听说是淫妇毒杀原配,安陆县城里的人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围在公堂外面看热闹,也有从孟家村赶过来的人,同时还有听说县太爷英俊,过来一探究竟的人,公堂外围得水泄不通。
陆璘开口道:“传大夫施菀。”
一名女子从公堂外进来,穿一身浅绿色的短袄,白色的百褶裙,在这样二月已经入春的天气,却还披着一件夹棉的斗篷,不施粉黛,步子轻缓而从容,她走到堂下,没有抬眼看堂上,而是低头跪下道:“民女馨济堂大夫施菀,叩见知县大人。”
说完,低头叩拜。
虽然她不曾抬眼,虽然隔着足足上十步的距离,虽然他已经四年没见过她,但他当然能认出来,这就是他所知道的那个施菀,那个……他曾经的妻子。
这是一种很奇异的感觉,他从没想过竟会在这里遇到她,就算前两日有怀疑他们说的施大夫就是她,却也没想到今天就能这样面对面相见。
只是,她不知有没有发现堂上的知县是他。
但她表现得平常而淡然,并不像是认识他的人,这让他安心了许多,反倒有些不能适应她如此遵守尊卑之礼地向他行礼。
他回道:“既是证人,便先起身吧,不必跪拜。”
“是,谢大人。”施菀从地上起身,仍是微低头,垂着眼,恪守民见官的礼仪。
陆璘问:“你回头看看跪于地上的这位蓝衣女子,以及她旁边的男子,可有印象?”
施菀回头看了一眼方氏与孟洪生,说道:“有印象。三日前的夜晚,这位男子带他妻子来找我看病,我替他妻子解了毒,也给他们开了药方,到第二天他便带着他妻子回去了。”
“当日的毒,你能看出是什么毒吗?”陆璘问。
施菀说:“当时他妻子已昏迷,并有抽搐之症,唇色青紫,口鼻与耳内皆有出血,我猜测是砒霜之毒,便施针解毒,好在她服毒量应是不多,因此能痊愈。”
“砒霜?”陆璘问:“孟家村有一种黄色毒菇,服后可中毒,方氏所中之毒,是否不是你说的砒霜,而是黄色毒菇?”
施菀说道:“误服毒菇的病例,我曾见过三例,也曾在医书上读到过,症状都是呕吐、腹痛,腹泄,昏迷,从未见过会七窍流血,所以民女认为,方氏所中之毒,不是毒菇,而是砒霜。”
“不是,我是吃了毒菇,不是什么砒霜!”方氏立刻辩解道。
陆璘问孟洪生:“你家中可有砒霜,你妻子可曾去买过砒霜?”
孟洪生茫然地摇头:“我家……没有砒霜,她应该也没去买过……”
方氏也说道:“当然没有,我一直在家中,从未去买过毒药!”
这时施菀问孟洪生:“你家中可有耗子药?如今村里有四处担货售卖的货郎,他们会卖耗子药,那耗子药的主要成分便是砒霜。”
“对,她买过耗子药,她买过,就在半个月前,我亲自看见过!”朱氏立刻说。
孟家村的人也都看向方氏,窃窃私语,似乎都想起她曾买过耗子药。
孟洪生看向方氏道:“你故意吃了耗子药,就为了冤枉秀娥要毒杀你?”
方氏见他一副质问的样子,痛声道:“要不是我命大,早就死了,怎么故意去冤枉她?再说,我冤枉她怎么了,说不定她真在包子里下了毒,只是我没吃罢了!”
“你……竟这么歹毒!”孟洪生不可置信地指控她。
方氏愤恨之下一把将他推倒,一边捶打他一边哭嚎道:“我歹毒,你竟然说我歹毒,你和她算什么,竟瞒着我勾搭了那么久,你们才歹毒……孟洪生,你没良心,你不是人……”
“肃静!”陆璘在堂上道。
方氏却早已不管不顾,继续拼尽全力打着孟洪生,孟洪生在公堂上挨打,一时气愤,猛地将她掀开,怒声道:“你成亲七年无子,我另娶他人怎么了,难不成还让你断了我们孟家的后!”
“我在看大夫,在吃药,大夫说我能怀上的!”方氏哭道:“当初你穷得裤子都没得穿,老婆也娶不上,是谁不要你聘礼嫁给你,是谁去娘家筹钱让你学手艺,是谁像个男人一样陪你去一担一担挑黄土,拌泥,打砖,腰都直不起来帮你上砖……我当初也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好姑娘,我偏偏要选你……是我瞎了眼,竟看上你……”
陆璘依稀能听明白堂下的方氏在控诉孟洪生变心,公堂成了村口是非场,便拍了惊堂木道:“孟方氏,肃静,所以你是承认自服家中存放的耗子药后诬告朱氏下毒害你?你可知诬告他人是何罪?”
朱氏也说道:“方嫂子,你可知道孟大哥为什么不喜欢你,就是因为你心机深,比谁都能算计!”
方氏看着她,双眼通红,一边哭着一边倒笑起来,笑着笑着,突然起身一头往大堂旁边的柱子上撞去。
谁也不曾想到她会突然撞柱,她也是存心寻死,这一撞又快又猛,用尽全力,竟在柱子上撞得头破血流,立刻就倒在了地上。
堂内堂外的人都大骇,不约而同惊呼起来,乱作一团,陆璘怔了一下,起身正要下令,只见堂下施菀在最初的震惊后立刻跑到方氏身旁,蹲下身来将自己身上斗篷的一角拿起来,紧紧按住方氏血流如注的额头,并朝堂外喊道:“严峻——”
严峻早已从外面看热闹的人群中挤进来,跑到施菀身旁,将身上背着的医箱取下来。
第28章
“拿止血散。”施菀吩咐。
严峻立刻打开医箱,从满箱的东西内取出一只瓷瓶来。
公堂内的人都围上来看,施菀此时已经用一只手解下了自己的斗篷,随后接过瓷瓶,一边说道:“拿棉布。”
与此同时,她移开按着伤口的斗篷,往伤口上洒入大量止血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1/15页)
,随后接过棉布,一圈一圈替方氏缠上伤口。
待伤口缠好,严峻已递来剪刀。
施菀系好棉布,剪下,随后又替方氏把了脉,然后朝严峻道:“通关散。”
严峻连忙拿出一只瓶子来,她看一眼,说:“不是这个,是皂角麝香粉。”
严峻连忙又换另一只瓶子,施菀用小勺取了一些洒入方氏鼻下,随后用一只细竹管吹入方氏鼻内。
公堂内外的人因没见过这样的治病方法,都好奇地看着这边。
就在这时,“阿嚏”一声,方氏醒了过来。
众人松了口气,不由低声感叹:“简直是神医,不仅能解砒霜毒,还能这么快让她醒过来。”
醒来的方氏看见施菀,又看见围在自己身边的一圈人,便想起来昏迷之前的事,顿时嚎啕大哭,屡屡提不上气,几乎要再次昏厥过去。
施菀在她身旁扶着她,捡了一旁的斗篷,用干净的地方替她擦着头上脸上的血和眼泪,轻声道:“你已为他死过两次,足够了,他心既已不在你身上,你又何苦执着?已经搭上前半辈子,不必连后半辈子也搭上。”
陆璘在堂上低声吩咐衙役:“看住她,别再让她寻死。”
案情虽已真相大白,却还未审理结束,公堂上的秩序还须维护。衙役大喝道:“所有人退回原地,肃静,肃静,再说话吵闹者便视为扰乱公堂!”
堂上其他人都听令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方氏却早已绝望至极,也不顾衙役喝斥,仍是痛哭。
陆璘说道:“孟方氏,此案你虽犯诬告之罪,但也同时检举了孟洪生与朱氏通奸事实,你还须将所知详情如实禀来,本府好依律判决。”
方氏听说还能治朱氏与孟洪生的罪,看他们一眼,脸上虽是神情呆滞、一脸死灰,却还是慢慢止了哭声。
施菀这时朝方氏道:“你还欠我的医药钱,待案子结束,你到馨济堂找我,结药钱。”
说完,未待方氏反应,便拿了地上那件斗篷,站起身来。
陆璘见了那染遍鲜血、再也穿不了的斗篷,突然就明白她的意图。
方氏是个心思重却好强的人,她不会愿意欠人钱不还,施菀这样说了,她肯定要去结药钱,这样,她就能再见一次大夫,而施菀也能看她伤口恢复的情况,以及看她那时是否还一心寻死。
连一件比药钱贵得多的斗篷都毁掉了,施菀在意的不是药钱,而是医者仁心,担心方氏。
他看着施菀满手的血,说道:“此案有劳施大夫提供线索,施大夫先在证词上签字画押,然后去清理身上血迹吧。”
“是,谢大人。”施菀说着,到一旁签下名字,按了手印,随后与严峻一起离开公堂。
人群仍围着公堂,想看看这案子最后如何了结。
陆璘先问方氏:“你为何服用家中的耗子药?”
方氏垂泪道:“前一日,我发现我家男人与那贱人的事,找他闹,他竟然说……”她哽咽一会儿,继续道:“说我种种不是,说她好,她还怀孕了,说要娶她为孟家延续香火……我哭了一整夜,到第二日,就想一死了之,所以吃了耗子药。”
“朱氏送来的包子呢?”陆璘问。
方氏咬牙道:“她竟然还有脸送包子来,分明就是我男人拿家里的钱去补贴的她,我把那包子全扔猪圈里给猪吃了。”
“然后你还是吃了耗子药?”陆璘问。
“是。”方氏哭道。
“你可曾想过,你吃了放砒霜的耗子药,几乎是必死无疑,若非你丈夫带你寻医,若非正好大夫医术高明,你不会活过来,也没有机会告朱氏毒杀你?”
方氏哭诉道:“我原本没想告她向我下毒,我醒了,孟洪生却还指责我多事,一辈子小气,什么都吃,害他误了两天的工费,还花了不少医药钱……我以前都是把新鲜的好的饭菜留给他,自己就吃剩下的,常吃得肚子疼……”
方氏说着便又痛哭起来:“想起来这些,我这心里便又恨又悔,所以就……就告了朱秀娥,我就想拼了我这条命,也要拉她当垫背,不能让她好过!”
“我呸!你听到没,你这是诬告,要打板子,最好把你给关起来!”朱氏喊道。
方氏狠瞪着她:“你通奸!淫妇,不要脸!”
“肃静!”陆璘呵止住她们。
其实诬告罪比通奸罪还重,特别是诬告他人谋杀,所以真按律法来判,方氏是杖三十,徒两年,而朱氏则是杖二十,徒一年,孟洪生最轻,只须杖二十。
但按村民纯朴的意识,一定是更同情原配方氏,而鄙夷寡居却与人私通的朱氏,若真如此判,难免引起村民不满,致使礼乐崩坏,更何况方氏在悲愤之下诬告朱氏,于人情上也能理解。
他思虑片刻,下令道:“孟方氏,自服毒药后诬告朱氏毒杀自己,理该重罚,杖三十,徒两年,但念其痴心错付,情有可原,又有重伤在身,所以免去杖刑,徒两年,可用钱财抵赎;至于朱氏,杖二十,徒一年,但若能找大夫证实确实有孕,可免除杖刑,不可用钱抵赎徒刑;至于孟洪生,事情皆因其寡情贪色而起,杖三十。”
听见判决,方氏没有反应,朱氏嘤嘤哭了起来。
待处完杖刑,该收监的人收监,围观的人便慢慢散去,县丞杨钊从后面出来,亲自端了茶到陆璘面前道:“大人明察秋豪,英明果决,下官在外面细听了一下,百姓都在夸大人呢!”
“杨大人过奖,不过按律办事而已。”陆璘说完,抬眼看向堂外,只见百姓都已慢慢散去,他起身去往外面,发现外面只留下两三个似乎意犹未尽还在闲聊的老人,并不见施菀师徒。
他们是一早就走了么?
陆璘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垂眸,转身回了县衙。
而此时,从县衙去往馨济堂的路上,施菀与严峻一同坐在马车内。
严峻向来知道师父怕冷,今日风大,防风的斗篷还不能穿了,他便叫了马车,师父也没反对。
师父以前就安静,今日更安静,坐在马车内,神色有些怅然,不知在想着什么。
严峻说:“我去替师父买件新斗篷来,师父不要难过了。”
施菀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问他:“你这孩子,哪里来的钱买东西?”
严峻还是学徒,在馨济堂不只赚不到钱,还要家里出伙食费,手上一般来说不会有钱。
严峻却立刻道:“我攒的。”说完,又抿了唇,一副认真的样子道:“我不是孩子。”
村里成亲早的在他这年纪都能做爹了,他怎么可能是孩子?
施菀见他严肃正经的样子,又笑了起来,只好道:“好,你不是孩子。”说完,才轻声道:“我不是心疼斗篷,只是……”
隔了很久,她才说:“只是想起一些事情。”
严峻问:“什么事?”
问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
今日公堂上审的,是个诬告案,而案件的起因,则是那孟洪生变心,不只与人私通,还欲舍弃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2/15页)
糠之妻,另娶他人。
他也知道,师父曾经嫁人,后来与夫君和离了。
城里谁也不知道和离的原因,但师父论相貌,论学识,论品性,样样无差错,唯一的可能就是那夫君见异思迁,看上了别的人。
显然师父不是个甘愿受折辱的人,所以索性与那前夫和离,回了安陆。
今日的公堂,一定是让她想起了往事,她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来。
严峻想怎么安慰师父,却又不能表露自己猜出了原因,最后道:“那孟洪生无情无义,方氏因为他而受刑罚,实在是不值。好在这新任知县还不错,对方氏从轻处罚,她家中有富余,出些钱赎罪,应该也出得起,就不用受徒刑了。”
施菀没回话。
很久她才缓声道:“我们在医馆里,做着大夫……平日应该与官府往来得少吧?”
严峻不知她为何问起这个,很快回道:“自然是往来少,并无牵扯,今日只是意外,正好那方氏是师父看的。”
放菀点点头,半晌才道:“那就好。”
那样,她就不会有什么机会见到他了。
陆璘回到了县廨办公,杨钊也随其后坐在了书案后。
他忍不住悄悄看陆璘神色,发现他埋头整理着今日案件的文书,并无异常。
杨钊在县衙后,也目睹了前面断案的过程,知道施菀曾到堂上来作过证。
无论是施大夫,还是陆大人,两人都正常得不得了,丝毫不像是旧识,所以杨钊断定,施大夫以前的夫家是别的姓陆的人家。
但是奇怪,京城还有哪个尚书姓陆呢?还是说,是前任尚书,或是祖上做过尚书?这倒有可能。
陆璘看着眼前文书上施菀的签字画押,不由停下了笔。
那“施菀”二字,颇有几分欧阳询的笔风。他想起来,她曾找他借字帖练字,作为一个乡下来的姑娘,要将字写成这样,必定要费一些苦心吧。
而她竟还在短短数年间学得一身精湛的医术。
或者说,她早先就懂许多医术,只是他不知道?
今日见她,堂下那女子不像是他记忆中的她。
而她对他那种,似乎从未认识他的态度,也让他意外,他甚至怀疑,她是否并不知道他是谁?
但这显然不可能,就算没抬眼看他,听声音也听出来了。
摇摇头,他继续整理手上的文书,不再想这事。
第29章
晚上陆璘才回房。
县衙后院简陋,也没有丫鬟仆妇侍候,但衙门有饭堂,平时给县衙官员们做午饭,长喜另外给了钱,让厨房再做一顿晚饭,陆璘就是这样在县衙后院住了这几日。
因他回得太晚,做饭的厨娘早已离开,长喜自己去热了饭菜,才端进房中。
陆璘用着饭,长喜在一旁道:“公子,我今日遇到件诡异的事。”
“什么事?”陆璘问。
长喜说道:“我今日看见一个人,长得几乎和以前的少夫人一模一样,我看她和一个男人从一辆马车上下来,然后进了一个药铺,要不是有人叫她大夫,我都要以为她真是以前的少夫人。”
陆璘顿了半晌,说道:“上次你见过她,就是那天晚上车夫带我们去的那里,她就是那个女大夫。”
长喜想了起来,“原来就是她呀,那她怎么和少夫人长那么像呢?少夫人就是云梦泽这一片的吧,该不会是她什么姐妹亲戚?”
“是她。”陆璘似乎嫌他多话,又开口道:“去备水吧。”
长喜不敢再问,转身去备水。
但心里却一直想着他那句“是她”是什么意思。
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是……以前的少夫人?
不能吧,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过以前的少夫人去哪里了呢?
长喜不知道,好像整个陆府都不太知道。
算下来,这一晃都四年了,她想必早已再嫁,娃儿都两三岁了吧。
长喜专心去备水,不再想这些。
隔天,陆璘没在县衙,而是换上一身常服,雇了马车去了外面。
他对安陆县知之甚少,从前也没做过地方官,初来乍到,第一件事便是对这地方全面了解,先在县廨内看了各种卷宗与文书,然后还须亲自去看看,今日要做的,就是了解城内米粮油布价格,看这些是否正常。
正好刘老二在,陆璘又雇了他的马车。
刘老二先夸了陆璘断案公正,明察秋毫,是当知无愧的青天大老爷,然后问:“大人今天穿的是布衣,又要去米行,莫非是去微服私访?”
一边说着,一边眼睛都亮起来,显然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陆璘从身上拿出一锭银子来,递向他。
刘老二一愣,却不敢接,忙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陆璘说道:“以后我每月给你五两银子,雇你做车夫,你只载我。”
刘老二跑一趟马车短趟就几个铜子儿,远趟还能挣个二三十文,但难得碰上远趟的,都是城内转悠,一天下来,统共也就能挣个百来文,一个月就是三两多银子,给县太爷跑车却能挣五两,而且县太爷也不会整天在外跑啊,大部分时间他还是在县衙,这样可省不少马料。再说和县太爷关系熟了,说不定能混个官差当当,多好的事。
刘老二快速在心里盘算一通,很快就答应下来:“好,能给大人赶车,是小的祖坟上冒青烟了,小的当然愿意。”说着就要去接钱。
陆璘却继续道:“但有一点,我叫你的车去哪里,做什么,你不能随便同人提起,必要的时候,还要守口如瓶,能做到吗?”
刘老二立刻回:“那是当然,小的明白!”
当官的,养个外室、和城里富商吃个饭,回来带上一匣子钱,这他虽没见过,却也听说过,当然知道不能乱传。这新知县是外地人,在这儿人生地不熟,能挑中他做车夫,着实是看得起他的人品,他可不会那么不懂事。
陆璘将银子给他,刘老二振奋又感激地接下银子,心中涌起无限的喜悦,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吃皇粮的人一样。
陆璘在城内各处米行、油行、布匹铺子、菜市转了一天,到傍晚才回。
走到半路,马车不知撞到什么,猛巅了一下,随后刘老二便急忙叫停了马车。
刘老二立刻下车查看,没一会儿,过来车下,有些讪讪道:“大人,这个……刚才没留神,撞了块石头,现在车辖掉了,得修一修。”
这是第一天干活,原本是顺顺当当的一天,结果临了都要回县衙了,却出了这意外,刘老二心里十分忐忑,怕到手的活就这么飞了。
这位新知县平时话不多,脸上也一般没什么神情,让人看不出喜怒,所以他不知新知县的性情,不知道他会不会生气。
过了一会儿,里面回道:“好,需要我下去么?”
刘老二支吾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开口:“下来……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3/15页)
点儿。”
陆璘没说什么,沉默着下了马车。
刘老二立刻道歉:“都怪小的没看路,不只巅了大人,还耽误大人的事儿。”
一旁长喜道:“别说了,赶紧修一修吧,我们家公子还没用晚饭呢!”
“好好好,我这就去修!很快很快!”刘老二立刻跑去车轮下修马车,长喜在一旁看着。
一阵微微的清香从附近票飘来,陆璘回过头,发现身后正是三棵杏花树。
他看了一会儿便意识到,自己来过这里,这是那孟洪生带方氏来解毒的地方,也是……施菀的住处。
隔了这几日,杏花开得更多了,白天看,更多了几分情致。
安陆不比京城,好风雅的人少,所以花木也种得少,更没有京城那样许多的梅苑、桃苑、牡丹园……他在安陆这些日子,这三棵杏花树算是少有的美景。
他的视线在杏花树上停留很久。
直到刘老二的声音传来:“施大夫,回来了,你家里有桐油或□□油么?”
女子声音极其轻柔,问他:“你车坏了?”
刘老二说:“车辖掉了,我顺便给轮轴上点油,回头让我婆娘还你。”
女子说道:“我家中没有,但隔壁霍大娘家有桐油,你要的话,我帮你去找她借一些来。”
“霍大娘?她那人难说话,哪里借得到。”刘老二摇头。
“没事,她会借的,我去同她说。”女子往这边走来,便看到了马车后的他。
施菀怔了一下,随后上前道:“见过知县大人。”
陆璘连忙道:“不必多礼。”随后道:“马车行经此地,正好坏了。”
施菀说:“我去借桐油来。”说完,去了隔壁。
没一会儿,她果真拿来一只油罐子,交给刘老二,待刘老二用过,又替他去还。
从霍大娘家出来,陆璘却已经站在了霍大娘家门外,看着她道:“可以说几句话么?”
他说话,仍是那样温润有礼;今日他没有穿绫罗绸缎,只是一身普通的布衣,荼白色,却被他如玉的面容衬得清淡而雅致,仿佛比绸缎还贵气。
四年的时光,也许让他神色更沉稳内敛了一些,却也只有这些,不曾在他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仍是那样的英挺的剑眉,那样清澈如星辰的眼睛,不笑时温润而清正,笑时……
笑时她见得太少,竟已经要忘记了,只是记得,好看得似山间的轻雾,温暖得似冬雪里的阳光。
大概任何一个女子见到他,都要坠落在这绝世独立的风采里。
好在……一个人不会坠入同一道深渊两次,若有人对这样的容貌与气度无动于衷,她一定可以算上一个。
她缓步上前,以草民见官的礼貌与客气道:“大人请说。”
陆璘默然半晌,竟不知怎么开口,因为他要说的话,是以曾经的丈夫的身份,而不是陌生人身份。
不好开口,但三年夫妻,又有前两天公堂上的会面,论情论理,他都需要和她说几句话。
顿了一会儿,他说:“我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你,这几年,你过得还好么?”
施菀轻笑道:“多劳大人挂怀,如大人所见,我一切都好。”
他用“你”来称呼她,用的便是前夫的身份,而她却用的“大人”,似乎并不想和他太过亲近。
陆璘听得出来她的意思,了然,却有些讶异。
“当年,你怎么走得那么急?我从集贤院回来,才知道你已经走了,似乎是托下人在外叫的车,其实可以让陆家的人送你回来,也不用走得那么急。”他说。
施菀回道:“那时快过年了,我想在过年前回来,就没有麻烦别人。”
陆璘一时无言。
最后他道:“前几天,多谢你在公堂上提供线索,要不然事实无法查清。”
“他们是找我诊治,那是我应该做的。”施菀回。
眼见已没什么话好说,陆璘说道:“我虽受贬谪,但也算个小县官,你若有为难之处,可到县衙来找我,我必倾力相助……那时候,的确是我有愧于你。”
“大人言重了,就算有愧,也是我有愧,多谢大人这番话,我日子倒平淡简单,没有为难之处,大人忙于政务,不必挂碍。”施菀回说。
至此,两人的话便了了,施菀用京中大户人家的礼节朝他福了一礼,转身从杏花树下走过,进了院门。
刘老二的马车也修好了,喊陆璘可以上车了。
陆璘便过来,再度上了马车。
长喜坐在车板上,看看那杏花树下的院门,又看看隔着马车帘的车厢,最后瞥一眼刘老二。
许多话想问,却碍于刘老二在一旁,不敢开口。
最初他蹲在车轮旁看刘老二修车,帮两把手,后来听见刘老二和一个女子说话,那女子声音温和柔婉,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结果竟发现是前几天见到的那个女大夫,或者说,也发现她不是和前少夫人长得像,而是真的就是。
特别是他还听见刘老二叫她“施大夫”。
所以,这就是陆家的前少夫人,是他们公子的以前的夫人。
他正要去找公子,却发现公子也和她说上话了,她竟还向公子见礼。
长喜呆住了,敢情只有他不知道前少夫人在安陆,还做了大夫,甚至他觉得,公子和前少夫人早就见过。
真是奇怪,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像陌生人呢?
但后面,公子走远了几步,和少夫人说了几句话。长喜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只有这一会儿、这一幕,他才觉得是正常的,曾经三年的夫妻,再重逢怎么可能就都忘记了这回事!
他有无限感慨,有很多话要说,却只能先憋住。
直到回了县衙,陆璘下了马车,到后院,回了房间,长喜才终于迫不及待开口道:“公子,刚才……那真是二少夫人?”末了又加了去:“以前的。”
陆璘回:“是。”
长喜再次震惊了一会儿,又问:“那……”话出口,他竟发现自己不知道要问什么。
最后他道:“少夫人怎么在这里?哦,这是她家乡,那她怎么做了大夫?这女子要做大夫可不容易。”
连问好几个问题,最后他问:“她再嫁了吗?”
陆璘抬起眼来看向长喜。
他突然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两人四目相对,过了一会儿,陆璘道:“或许,没有。”
“不对,我那天看见她和一个男人一起下马车,一起进药铺。”长喜说。
陆璘回答:“那是她徒弟。”
“哦,倒是像,我就说那男人挺年轻的,看着才十七八岁。”长喜说完,突然奇怪道:“公子你好像对少夫人的事还挺了解,你不是也才来安陆吗?”
陆璘看他一眼,回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4/15页)
“去备饭。另外,都是以前的事了,不要讨论别人是不是有再嫁,不要再称‘少夫人’,也尽量不要同别人提起这事,这样不好,徒生是非。”
长喜连连点头:“是是是,我明白了。”
的确,安陆这样的小地方,一旦被人知道这事,少不了一番议论,对公子名声不好。当然,对少夫人……不,对施大夫也不好。
第30章
连续几天,安陆都阴雨绵绵,夹杂着早春的严寒,湿冷湿冷的,京城来的长喜和陆璘都有些不习惯。
不知是不是吹了风,陆璘还犯起了咳嗽,断断续续咳了两天,到第三天越发严重了,一早起来便咳。
长喜说道:“公子那个药方呢,待会儿我去给你抓点药。”
陆璘一边用着早饭,一边回答:“在床尾那个箱子里。”
长喜从里面找到一张纸,看了看,正是那药方,便叠好了收入怀中,放心道:“这下好了,这药方真真是不错,既简单,见效也快。”
陆璘想起什么来,回头看他道:“有一个药铺,叫馨济堂,你……别去那家。”
长喜疑惑:“为什么?那家药铺的药不好?”
“不是。总之,去别家药铺。”陆璘说。
若是去她所在的药铺抓药,碰上面,总归是不好。
长喜不再问,待陆璘去前堂,便出了门去,乘的正是刘老二的车。
上了马车,长喜问:“这安陆县,哪家药铺的药好?”
刘老二很快道:“馨济堂啊,他们家药贵是贵一些,但成色肯定好,有一家平安药铺,之前还把萝卜须当人参须卖,那叫一个缺德!”
“除了馨济堂呢?”长喜问。
“为什么要除开馨济堂?”刘老二问。
“就是除了馨济堂,还有哪家药铺?”
见长喜问得认真,刘老二只好道:“城西的千草堂,也算不错,不过我没去过,听说是不错,就是远了些。”
“那就去千草堂。”长喜说。
刘老二已经很努力推荐馨济堂了,但长喜坚持,他只好往千草堂去。
走了一会儿,终究是忍不住,他问长喜:“是不是你们家大人……不太喜欢馨济堂?馨济堂得罪大人了?”
长喜不知道,也不能乱说,只好回道:“不该打听的别乱打听。”
刘老二连忙答应:“好好好,我明白,我明白,我就是有点儿意外,前些日子,还见大人和施大夫说话来着,施大夫还上过公堂帮助查案呢!”
这下轮到长喜吃惊了,不由问:“馨济堂……是施大夫的?”
“不是,馨济堂的东家是周大夫,但他年纪大了,现在一般是施大夫在坐诊。”刘老二解释。
于是长喜这下明白了,原来前少夫人在馨济堂……他要去抓药,不就碰上了么?少夫人发现他好好的,自然能知道是他家公子犯咳嗽,这个倒是挺尴尬,难怪公子说不去那儿。
刘老二还指望长喜多说几句,给他解惑,没想到长喜兀自凝眉想着什么,竟再不说话,他只好作罢。
长喜跑大老远在千草堂抓了药,回到县衙,让仆妇将药煎好,然后趁热端去陆璘办公的廨署。
“公子,药来了。”长喜将药放到陆璘桌上。
陆璘放下公文来喝药,一旁杨钊问:“陆大人这两天在咳,是染了风寒吧?”
长喜回答:“公子在换季时容易犯咳嗽。”
“咳嗽我倒有个药方,用枇杷叶,冬桑叶,甘草,薄荷叶,一道煮水煎服,一准能好,我亲自试过。”杨钊说。
长喜意外道:“这可真是稀奇了,我们家公子用的正是这个药方,这还是……”话到一半,长喜看看陆璘,改口道:“还是京城一个大夫给开的。”
杨钊一脸惊奇:“京城也有大夫知道?我还道是施大夫独门秘方呢,反正我在别处大夫那里没听见过,还是施大夫告诉我的。”
“施……大夫啊?”长喜看看杨钊,又看看陆璘,不知再说什么:难怪都是同一个药方,原来都是少夫人开的……
陆璘一直沉默着,将喝完药的空碗递给他。
长喜拿了药碗出去,陆璘感受唇齿间甘甜的气息,想起四年前,她将药方写下交给他。
其实这药方,正是她施家的独门秘方吧,长喜不该说是京城里大夫开的。
他回道:“京城那名大夫喜欢四处游历,那时候正好从安陆回京城,兴许是从施大夫这里学来的药方。”
杨钊笑道:“这便对了,施大夫为人好,有好药方从不藏私,那是真心实意要治更多的人。”
陆璘“嗯”了一声。
不过两日,三剂药下去,陆璘的咳嗽便好了,天也晴了。
陆璘在县衙看了几日地图,却对辖下村庄一无所知,天放晴,便想去看看,第一处要去的,就是前年大水、被淹了的罗平镇下几个村。
云梦泽一带,属水乡,最易发洪灾,一旦遇大水,小则是庄稼受灾,大则是村落被淹、百姓家破人亡。
前年大水后,经过近两年的治理,县衙内的公文上据说是免赋税徭役,百姓还乡,已经恢复成受灾之前的样子,他要去看个究竟。
从县城到罗平镇,要过一个湖,须坐船过去。
陆璘一早乘马车到了湖边渡口,却只见一只空船,不见船家,也不见别人。
刘老二说,大概不过节,也不赶集,所以乘船的人少,船家也没守在这儿。
等了一会儿,远方过来几个人,刘老二老远就道:“是施大夫。”
长喜一阵震惊,没忍住,又扭头看了自家公子一眼。
嗯,没什么表情,似乎只是遇到不认识的人一样。
所以,为什么他这个下人反倒有点紧张?
没一会儿,那几人越来越近,果然是施菀,跟在她身后的,还有严峻和枇杷两个徒弟。
严峻背着医箱,枇杷拿着个包袱,施菀也拿了个小一些的包袱。阴雨之后,天日更回暖了一些,施菀没有披斗篷,改成了薄一些的披风。
陆璘总觉得四年后的她似乎有些过于怕冷,却不知是为什么。
施菀自然也看到了陆璘,上前道:“见过陆大人。”
严峻也随她一同行礼,倒是枇杷,因为没想到在这儿遇到知县,也没怎么见过官,直愣愣盯着他,惊得说不出话来。
陆璘回道:“施大夫多礼了。”
长喜觉得见了前少夫人,总要表示表示,但又不能暴露这关系,只好迟疑道:“施……施大夫好。”
施菀朝他颔首笑了笑。
这时刘老二问:“施大夫这是去哪里?”
施菀回道:“回施家村,去我三婶家看一看。”
“哦,我想起来了,上次你不在药铺,别人就说你去看你三婶了。”刘老二说。
施菀回答:“她有痹症,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5/15页)
常常针灸推拿,我隔些日子便要去一趟。”
刘老二问她:“这船家怎么还没来?”
施菀说:“上次我过河,他说若不赶集,没有节气,他就先把家里的活忙完了再来,可能会晚一些。”
正说着,船家来了,招呼几人上船。
刘老二不去,将陆璘与长喜送上船就赶着马车回去了,严峻与枇杷倒陪着施菀一同坐上船。
船两侧各有一条长板,长喜与陆璘坐一侧,施菀三人坐一侧。
五个人,却异常沉默,只有船家在船头划浆的声音。
枇杷是个闹腾的性子,虽然一直偷看陆璘,但时间长了也憋不住,便起头和身旁严峻道:“你听说过一句话吗?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什么共枕眠,女孩子家的,不害臊。”严峻说。
枇杷怒声道:“你才不害臊,我主要说的是前一句你没听懂吗,你就尽想着后一句,流氓!”
“你……”严峻被气得脸色通红,想骂回去,却不擅骂人,想不到好的词。
施菀及时阻止他们:“好了,多大了,还吵上了。”
“我好好说话,才没想和他吵,我八成是上辈子作了孽才和他乘一条船。”枇杷往施菀这边坐了坐,以示和严峻拉开距离。
严峻终究是男子,只是怒看了她一眼,忍住没和她继续打嘴仗。
枇杷说完,看对面的知县大人神色清冷,怕自己说错话得罪官爷,又不敢和陆璘说话,便朝他身旁的长喜道:“我说的是他,和大人无关。”
长喜知道她是施菀的徒弟,态度不由就和气道:“我知道,我们公子只是不爱笑,其实人很好的,你们随便谈笑,不碍事。”
因为他的好态度,枇杷不由就有了勇气,继续道:“上次孟家村那个案子,那方氏到我们药铺来找过师父了,还说因为朱秀娥进了牢房,孟洪生又发现朱秀娥和别的人也不清不楚的,倒回心转意了,安心和她过起了日子。”
长喜自然也听说了这桩案件,回道:“这样听着,这孟洪生倒很有些三心二意,之前还那么维护那寡妇。”
“就是说嘛,也不知那方氏怎么想的,竟又忍气吞生和他一起去了,白瞎了县太爷免她刑罚,师父救她的一片苦心,师父那件斗篷还是去年冬天新做的!”枇杷说起来便一肚子气。
严峻说道:“她日后再遭嫌弃,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那当然,谁教她没骨气!”枇杷说。
施菀温声道:“女子生存不易,她有她的思量和选择,你不是她,不知她的苦,骨气在你说来就是两个字,在她那里,却有可能是更无望的后半生,不可随意评价他人的选择。”
枇杷想起自己之所以能来药铺拜师学医,也就是因为娘亲过世后给她留了钱,因为还有舅舅给她撑腰,如果没有这些,她说不定已经被继母和狠心的爹爹随便找个人嫁了,那方氏就算和离了也是再嫁身,又能怎么样?
她低下头,回道:“是,我知道了。”
严峻意外地看向施菀。师父与京城的夫君和离后回到安陆,拜师、学医,凭一己之力成为安陆唯一一个女大夫,又是安陆医术最精湛的大夫之一,他以为这样的师父,会像枇杷一样指责方氏和孟洪生和好,谁知她却是那个替方氏说话的人。
是因为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因为一片善良怜悯之心吧,师父当真是女中华佗。
抬起头,他看向师父的侧脸,觉得那样温婉清丽,美貌动人。
再要回神,却发现知县大人旁边的仆人看着师父,知县大人也似乎看了两眼师父。
……
整个湖的渡船时间,就枇杷说了些话,施菀偶尔回话,严峻不愿搭理枇杷,话说得少,陆璘更是一句话也没说。
船靠了岸,船家道:“你们都还回来的吗?”
严峻回答:“回来。”
长喜也回答:“回来。”
船家说道:“下午太阳落山时我再过来,晚了我可就走了,人少,早晚只跑一趟。”
严峻之前陪施菀来过,明了地点点头,回了“好”,长喜看看陆璘,也回:“知道了。”
几人依次从船上下来,长喜看看这陌生的地界,瞧了施菀一眼,问她:“施大夫,那个杜家村往哪里走?”
施菀给他指路:“往这边过去,上一道坡,有条大道,走到第三个村庄便是。”
长喜又关心道:“那施大夫要去的施家村呢?”
施菀指了另一边:“往这里走。”
两个地方,是不同的方向。
长喜说道:“多谢施大夫。”说着还朝她拱手施了一礼。
待两行人分开,枇杷见知县大人走远了,便朝施菀道:“这京城来的人就是不同,那知县大人身边的仆人对师父可真客气。”
施菀沉默着没说话。
陆璘与长喜走了一段路,果然见到一个坡,上了坡,便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大道。
那大道地势高,从上面可以看到远处的施菀师徒三人,他们正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路旁是待耕作的农田,田梗交错,碧草如茵,再往前,便是一片水塘,是很美的田园景致。
长喜这时说道:“施大夫果然没嫁人,要不然去探亲肯定是夫君陪着,而不是徒弟陪着。”
陆璘回道:“少论事非。”
长喜立刻低下头,乖乖回答:“好,小的再不说了。”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