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说起打仗的事儿,朝臣们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户部哭穷说国库空虚没钱没粮,兵部叹气说老将太老小将太小没人可派,有人便顺势进言:不如议和吧?议和?几天之间边界城镇就被那些凶悍的戎狄骑兵洗劫了两座,死人过万,这当口谁敢拍这个议和的板,谁就得被老百姓骂死。在这当口全国人民都在盯着,想看看这位有望亲政的正统皇帝会怎么裁夺,有。昏君助我去宫斗_翦花菱【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朝堂上说起打仗的事儿,朝臣们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户部哭穷说国库空虚没钱没粮,兵部叹气说老将太老小将太小没人可派,有人便顺势进言:不如议和吧?议和?几天之间边界城镇就被那些凶悍的戎狄骑兵洗劫了两座,死人过万,这当口谁敢拍这个议和的板,谁就得被老百姓骂死。在这当口全国人民都在盯着,想看看这位有望亲政的正统皇帝会怎么裁夺,有。阅读昏君助我去宫斗_翦花菱【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第213页(1 / 1)

('

朝堂上说起打仗的事儿,朝臣们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户部哭穷说国库空虚没钱没粮,兵部叹气说老将太老小将太小没人可派,有人便顺势进言:不如议和吧?

议和?几天之间边界城镇就被那些凶悍的戎狄骑兵洗劫了两座,死人过万,这当口谁敢拍这个议和的板,谁就得被老百姓骂死。在这当口全国人民都在盯着,想看看这位有望亲政的正统皇帝会怎么裁夺,有没有本事罩着他们。

濂祯却一脸轻松地回复大臣们:既然没钱没将,那就看看再说吧。

众臣都傻眼了:那边的外族铁骑正在杀人越货,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皇上却还要看看再说?

一时间朝廷内外对皇帝能力的质疑空前高涨。你自己做不成,好歹想个辙让闻世忠松口派兵啊,怎能撂手不管?这位熊孩子皇帝看来真是扶不上墙,小事儿还凑合处理的成,大事就完全指望不上。

濂祯完全一副没事人的做派,倒像是躲清闲,又不来上朝了,终日在后宫陪着曈妃娘娘放风筝养宠物愉快地玩耍,而且还做了个非常不合时宜的决定——立后。

闻嘉慧和沈芳奕都倒台了,皇上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立为皇后,那是顺理成章的事,只不过这事在这个当口提出来,就显得太儿戏了一点。

濂祯:怎么了?曈妃的出身不适宜做皇后?泗国公的外孙女还不够格?

大臣:边界吃紧,戎狄大军正迅速向京城方向逼近,皇上要先顾军情才是啊!

濂祯:后宫都近两年没有皇后了,也该立一个来母仪天下了,除了曈妃,难道你们觉得还有其他人选?

大臣:戎狄烧杀抢掠,百姓水深火热,皇上得尽快拿个主意啊!

濂祯:看来你们也没有反对,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择日举行大典,册立曈妃秦氏为皇后。

大臣:……

群臣雷倒一片,不少人又去倒向了托病在家的闻世忠,表示了希望他重新出山来主持大局的意愿。闻世忠自然是要推辞一番,表示天意要皇上亲政,自己可不敢独揽大权,这些事还是皇上做主的好。余人皆道您就别谦虚啦,再谦虚说不定敌人就打到家门口来啦。

连民间的舆论还在纷纷质疑皇上。闻世忠看火候差不多了,本想等到濂祯亲口来求他,眼下看来这熊孩子是不打算屈尊,反正目的也算达到了大半,就“勉为其难”地松了口。好吧,既然国家用得着我挺身而出,那我只好再为了天下苍生拼一把了。

再到朝堂之上,闻世忠向濂祯口述了一篇《出师表之闻氏山寨版》,言辞恳切,催人泪下,把一个临危受命为国为民的老臣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后表示,他已经拼了老命做好了部署,只要皇上点了头,他就会全力以赴为国家平定这次战乱。

濂祯如看戏一样,托着腮饶有兴味地看他表演完,语重心长地劝他:闻太师年纪不小了,也为国家操劳了这么多年,朕哪忍心让您再做这么累的活儿呢?

闻世忠正待继续客套,濂祯却慢悠悠地抛出了一个消息,险些将他惊了一个跟头——戎狄已经被打退了。

一时间全场震动,打退了?谁打的?怎么打的?什么时候打的?

这时候一封捷报踩着点儿被送了上来,一名身着战甲的千户跪倒向皇上奏报:“雁门关外首战告捷,戎狄大军不但全线溃退,而且元气大伤,溃不成军。与捷报同时被送回京城的,还有敌方主将的首级。午公爷请皇上示下,俘获的万余俘虏该当如何处置。”

濂祯朝呆若木鸡的群臣扫了一眼,含笑道:“你的最后一句话朕未听清,再说一遍。”

那千户提高了声调重复道:“午公爷请皇上示下,一万余名戎狄俘虏如何处置!”

泗国公午倾方!众人终于都捕捉到了这番话里的关键词,一时惊愕的无以复加。皇上是什么时候与远在宁夏的泗国公达成了默契?那一支兵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了行动?怎么会直到戎狄被赶出关外,他们这些人都还被蒙在鼓里?那位几年来避世低调的午公爷又是为什么忽然发了威?

别人吃惊也就罢了,闻世忠却比他们还吃惊。本以为凭着手握兵权这一项还有望拿捏皇帝一把,哪知道皇上早在宁夏埋下了后手,就等着一鸣惊人。因太后早就提防着琇莹会与那位外祖父修复关系对他们不利,闻家是早就在盯着午倾方动向的。他们派去宁夏的探子也不是一个两个,若说往日里皇上与午倾方暗通款曲他们无从打探得到,怎可能连大军开拔都没来报给他们知道?

自己还在这里装腔作势奇货可居,那边的敌人却已经被打回了老家,连捷报都送来了,这个跟头可是栽得又狠又丢人。

等回到府邸,闻世忠才刚接到探子奏报:泗国公午倾方调兵出城,不知是何目的。

闻世忠怒极反笑:不知是何目的?我知道!要不要我来告诉你?!

闻世忠病倒了,这回不是装的,是真病了。

太后听说了这战况后,颓然苦笑,摇着头道:“好,他果然是有够高明,我不服气也是不行了。”

“真相”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皇上既然是早有对策,之前一直隐忍不来公布又是为啥呢?那显然是因为闻世忠那个老东西自恃手握兵权,图谋不轨,让皇上有所顾忌,这才害得大家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天。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姓闻的就是打好了算盘要将皇上一军,趁机夺回权力,要不是皇上布局得当,还就真让他给得逞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翦花菱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