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恨恨道:“滁州白衣贼精锐尽出,若是淮南道守军肯出动,不管是援和州,还是直接‘收复’滁州,都能大有斩获!可恨!可恨!”州判叹道:“如今朝廷……很少拨银子下来,淮南道守备是娘娘族人的缘故,才拨了两年军备银子下来,可也只是这两年……淮南道守军三、四万人,总要嚼用,全靠扬州城里盐商们养着,说是私兵也差不离……这世道,他们也怕,怎么肯放淮南道守军出来?要是乐意出兵,去年冬天就往亳州去了!还能允亳州几个狗屁元帅在那里蹦跶大半年?”两人再多的抱怨有什么用?只能怏怏下了城楼天色尽黑。阴天的缘故,星月俱无。闷闷的让人心里不安。“白衣贼合兵了?不会强攻吧?”州判摸了摸一个劲儿乱跳的右眼皮道。都尉咬牙道:“攻就攻,让他们好好尝尝强弩滋味!”到底不敢疏忽,吩咐和州兵卒分作两班,轮流上城待命,以防白衣贼攻城。……一更鼓……二更鼓……原本休息的兵卒上城墙轮班。三更鼓……四更鼓……兵卒再次换岗。不管是城墙上的,还是城墙下的,这一折腾大家都没睡好。“快五更了,没事啊……”城墙上一个兵卒打着哈欠,眼睛都睁不开。哈欠一个连一个的,大家都有些站不稳。负责了望的兵卒眼睛也看得发酸。雾蒙蒙的。整个滁州营都隐在黑暗中。零星有几处光亮。“他们早睡了吧,有驽呢,他们还敢强攻?”“可不是,前几日死了好几百人……他们那个邓将军,在将旗下站了半个时辰!”“和州能守住么?”“谁晓得,都好几天了,外头滁州兵越来越多……”大家心里没底,都没力气嚼舌。要是当初直接投降还好,给谁当兵都是当兵。白衫军还受佛祖庇护呢!可已经抵抗,还杀了几百号白衫军……大家怕了。“真要……再杀下去……”一个兵卒小声道。另一人跟着道:“我也怕……”这时,那个负责了望的兵卒“腾”的起身,凝神眺望。黑暗中,“嗒嗒”的声音由远及近,“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寂静黑夜中传的悠远。“敌袭!”了望塔楼旁边,鼓锣俱全。哨兵口中喊着,手中拿了鼓锤,使劲地捶起来。“咚咚咚!”急促的鼓点声,惊动了城墙上下和州兵。“敌袭!备弩!”轮班千户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黑暗中若隐若现的星星点点,无边无际,后背发冷。听着这动静,滁州兵这是全员出动?都尉、州判都是和衣而卧,被鼓声惊醒,急匆匆上来。……城墙上,火把、油灯都点起来。可是天阴雾浓,能够映照的就是城墙上这些地方。“快到了……”那千户面上骇白。滁州军离城墙没多远了,听得见马车的轱辘声,听得见“悉悉索索”的脚步声。都尉眼见着敌人越来越近,早就进入弩箭射程,长吁了口气,挥着胳膊:“射弩!”“嗖!”“嗖!”“嗖!”夜色中,城墙上弩箭,飞向黑暗中的星星点点。那些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的火光,还有火光边白衫,就成了最好的靶子。只有弓弩入肉的声,却没有兵卒的惨叫声,反而马蹄声、车轱辘声越来越清晰。“再射!”都尉头上带了冷汗,继续吩咐着。他心中有数,这些弩是好弩,可弩箭有数。一台弩固定配置五十弩箭,一轮十弩箭。这一次下去,剩下两回就只能等到关键时再用。敌军悍不畏死攻城,那就只能肉搏守城。他使劲着刀柄,没有看到那千户的小动作。那千户已经给几个心腹使眼色。有一人趁着都尉、州判没注意,悄悄下了城楼而那些弩兵,也有半数得了私令。“嗖!”“嗖!”“嗖!”黑暗中,没有人发现一半的弩箭调转方向,没有射向越来越近的“滁州兵”,而是直接向城墙下空射。“哒哒哒哒”!脚步声越来越清晰。都尉的心跟着提了起来,手心湿润。早就做好死战准备,可真正到来这刻,依旧让人畏惧……第150章孝义难两全不对!脚步声太近了,不是城墙下传来的!都尉回头,就见几十兵卒簇拥一人上来。来人着朱色官服,须发花白,怒视都尉!和州知州!都尉眼睛眯了眯,望向知州身边那些人,有城中士绅、陌生的青壮、还有和州兵卒头目。他认出两个熟面孔,正是城楼上那千户常使唤的心腹。他蒙地回头,就见那千户站在不远处,身边是几架掉转了方向的强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