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1/14页)
第61章赐婚
第61章
贾母固然是打好了算盘,但薛宝钗同她不一样,且不说林家在皇上眼中是什么地位,单从家底这一条就配不上。
你家为了省亲现在弄得精穷的,林家却是百年的积蓄,何况你家如今并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子弟,林家家主如今却正值壮年,简在帝心,他人也不过三十多岁,又不是土埋眉毛的人,怎么就见得人家以后一定不会续娶,不会有子嗣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林如海真的没有续娶的打算,可是他人还活得好好的,现在就拿人家当绝户算计,是不是吃相有点太难看了?
薛宝钗自认,她若是林如海的话,看到贾家这么算计他的家产,就算原本没有续娶的心思,现在也得生出来了。
冤大头也是有脾气的啊。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林如海真的没有脾气,愿意将黛玉嫁给宝玉,难道贾家就娶得起了吗?你贾家如今能凑得出一万两银子的聘礼不?就算你老人家的私房里有,难道还能有金山银海不成!如果都给了宝玉,难道其他人心里就能舒坦?
林如海在外面不知道京里的事,难道林黛玉也不知道?再说了,宁国府那边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荣国府捡这么大一个便宜?
况且,薛宝钗自认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就算贾家与林家已经商议定了婚事,让她来求赐婚,她也未必能求得下来。
皇上对她其实本无情意可言,会赐她这个妃位,无非是因为她在忠顺王一案之中立了功,可这功劳到底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明面上她是头功,因此皇上赏了些体面罢了,不疼不痒的小事,她还能办得一两件,像这样涉及到皇上的事,她可不敢开这个口。
因此,薛宝钗在听到贾母的话的瞬间,心里已经敲定了推脱的主意:
“老太太看重本宫,本宫心里是明白的,只是您的想头,陛下恐怕未必能成全,倒不是因为您没给足皇上面子,这里头其实是两码子事儿。”
“您老人家想一想,京里头有多少勋爵人家,皇上给您一家赐婚,那别人家求过来,难道皇上能厚此薄彼,说只给荣国府赐婚,别人家都没这个资格吗?怎么见得人家就不肯拿银子出来,给皇上撑场面呢?”
“再者说,您老人家拿出来的银子是不少,可有一分交到皇上手里头了吗?这又不是做买卖,您老人家出了银子,人家就得给您把事情办了——何况您这银子也没到皇上手里啊!”
“据本宫来想,您还是别打皇上的主意,不过若要与林家结亲,只怕也用不着皇上出面,林家与您家本就是亲戚,何况林姑娘又独身住在京城,从前的事儿都过去了,亲戚也没隔夜仇的,连咱们两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林家呢?”
“本宫如今也算有点子名声,不如就趁这个机会,由本宫代为做媒,想来原本就是亲上加亲的好事儿,又有本宫的面子在里头,林大人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岂不是皆大欢喜呢?”
“若是找到陛下面前,也是一桩麻烦事,倘若陛下抹不开脸说他不想赐婚,倒说两家不合适可怎么办呢?那时候再做亲,不成了抗旨不遵么!”
贾母细细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请皇上赐婚是有风险的,万一皇上不愿意赐婚,却把原因推到两家不般配上,这就是把事情弄死了,倒不如先让薛妃写信做媒去探探口风。
假如林如海愿意呢,这就是两厢情愿的好事儿,也用不着皇上出面。
假如林如海不愿意,那时节再请皇上赐婚,也不怕把事情弄死了,说不准皇上看在薛妃省亲的排场份儿上抹不开脸拒绝,当真同意了呢?那时候林如海就算是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就算皇上不肯赐婚,那时候也没损失了,反正林如海不同意在先的。
贾母思及此处,面上表情渐渐平和,还带了几分笑影儿:
“还是薛妃娘娘思虑周全,到底是陛下跟前儿伺候的人,既然如此,那就全按薛妃娘娘的意思办吧。”
……
从京城去扬州,再快的马也要半个月才成,等扬州的回信回来,已经是十月份的事儿了。
看着林如海的回信,贾母沉着脸冷笑。
虽然她也有过关于林如海拒绝婚事的猜想,但是当真看到林如海拒绝的话时,贾母发现,自己还真是不太能接受。
尤其是林如海还在信里公然反对了贾母让薛妃做媒的行为,在贾母看来,他这个借口找得实在不太精明,薛妃再怎么不济,也是皇上的贵妃,林如海这样看不起贵妃,难道是想与皇上作对吗!
贾母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了。
既然林如海已经拒绝婚事,那就别怪她老人家干点不留情面的事了!
贾母当即往宫里头递了求见的折子,在下次入宫的时候跟薛宝钗说了这事儿。
其实薛宝钗到现在也不觉得,皇上真的会为贾家与林家赐婚,不过既然贾母铁了心的要试一试,薛宝钗也就成全了她。
不过,去找皇上赐婚,薛宝钗还是不太敢,上次皇上在她面前大发雷霆,还是让她有些心有余悸,生怕再触怒了皇上,连累得自己妃位不保。
薛宝钗决定,还是换一位好脾气的主子伺候去吧。
这些日子以来,皇上对她也不像从前那么待见,省亲之后固然是多看了她两眼,但也就是那样罢了,在这宫里头,有孩子的妃嫔也未见得能荣宠不衰,何况是她这种情况呢?
薛宝钗考虑了很久,最后将目光放到了太后的身上。
就像贾家把她当做宫里的靠山一样,她也得在宫里为自己找一座靠山。
宫里头能被她靠住的人,其实并不多。
首先,能当她的靠山的人,身份地位一定要高过她,否则在她出事的时候,对方根本就保不住她,这个,就排除了大部分的人了。
余下的人里面,皇上自然不做考虑,皇后也同她并不亲近,上皇更不必提,当初处死她哥哥,还是他老人家的主意,倒是太后这里,薛宝钗见过几次,觉得老人家很好相处。
薛宝钗于是在这里留了心,日日勤往太后宫里跑,这些日子以来,太后对她的态度也算和气,薛宝钗便打算找太后探探口风了。
太后听了薛宝钗的话,倒是陷入了深思。
“荣国府那个哥儿,本宫倒是听过,林如海的女儿又是谁,本宫却没什么印象了。”
薛宝钗适时地递上参茶,微微一笑:
“林大人求娶是的荣国府的嫡女,林家女儿同贾家那位哥儿是正经的姑舅亲呢。”
太后点一点头:“原来如此,难怪贾家想着要做亲,姑舅亲之间总比外人多了解几分。”
一面接了参茶噙了一口,又抬头问道:
“林家那边儿可点了头了?”
薛宝钗心头一紧,太后既然问起了林家的态度,就是不想让两家的亲事变成强扭的瓜,这事儿怕是要糟。
她定了定神,偷眼觑了太后一眼,看太后的模样也就是随口一问,似乎并不上心的样子,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林大人那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2/14页)
儿也已经给了回信,所以贾府的老太君才想让臣妾在宫里求个赐婚的旨意,给两家人一些体面,说出去也好听不是?”
——她又没有说谎,林如海的确是给了回信,只不过是不同意的回信而已,贾母也的确是为了体面才想要赐婚的,毕竟如果要是不赐婚,那么在林如海不同意的前提下,贾家派人过去强娶,面子上的确也闹得不好看不是?
薛宝钗在说出这话的时候,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退路,如果要是太后真的怪罪下来,她就推脱说是贾母在她面前撒谎便是。
反正贾母的确是为了这事儿找过她,也的确已经收到了林如海的回信,谁又会真的相信,是她冒着欺君之罪去欺骗太后,而不是贾母在她面前撒了谎,才导致她信以为真的呢?
如今她的确是与贾家结为一体了,但实话说,如今的贾家已经被她给掏空了,银钱上再也拿不出什么,若是论权势,贾家还不如她舅舅王子腾呢,荣国府撺掇人告宁国府都告不明白,还想动她这位贤德妃?
……
等惜春知道赐婚的懿旨的时候,这旨意已经被荣国府敲锣打鼓地送到林家去了,换句话说,全京城都已经知道了。
和这消息几乎是前后脚来的,便是皇上宣她入宫的消息。
御书房里,皇上揉着额角,觉得自己人都要炸了。
太后她老人家也是的,哪怕问一嘴上皇,也不至于弄出这等亲事来,这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吗?
林如海若是知道了赐婚的消息,还不得当场气死!
他好容易得了这么一个勋爵出身,却是由科举入仕的宝贝,能在官宦与勋爵两边都说得上话的人,若是被太后一道旨意弄得心灰意冷,挂冠远去,他这江南的盐政还要不要?
甄家倒了,他正指着林如海帮他收拢江南的势力,还想着说过了年就给人提拔为江南节度使呢,结果太后抽冷子在后面抽他一板砖!
贾家这婚事,必得给搅和黄了才行!
而且,这事儿还不能由皇上主动——再怎么说,太后的面子也是要紧的,他当儿子的也不能主动驳老人家的旨意。
无奈之下,皇上想到了惜春头上。
别的不说,若论跟荣国府作对,惜春可是专业的!
再者,派戴权找过贾珍之后,对于皇上来说,他现在使唤惜春也是心安理得——蒙了那么大的恩典,惜春给他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第62章告状
第62章告状
第62章
说实话,皇上给她搞出这种事情来,惜春自己也很头痛。
皇上家金口玉言不能收回成命,就把烫手山芋往她的手里扔?
她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惜春想要跟林家交好,这确实也是最好的机会了。
若说林如海会答应把黛玉嫁给宝玉,惜春是一万个不信。
如果当初林如海看得上荣国府,之前就不会让黛玉搬出去了。
那么,贾母这种请旨的举动,显然是在先斩后奏,打的就是让林家没法抗旨,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的主意。
惜春思及此处,忽然皱眉,看向皇上。
“太后娘娘知道林大人很可能拒绝婚事这档子事儿吗?”
这事就透着一股子蹊跷,若是两家早已商议好婚事,为了求一个脸面,让陛下下旨,听起来还情有可原。
可是现在,贾家根本就得不到林家的允诺,这种情况下,太后居然也愿意赐婚?
皇上沉着脸,冷冷开口:
“是那位贤德妃干的好事儿,她说荣国府已经得了林家的回信,太后想着既然人家两家都愿意,又都是勋爵重臣之家,也就允诺了。”
惜春听到此处,顿时有几分无语,薛宝钗的胆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连太后都敢忽悠啊!
还是说,薛宝钗是觉得,林家在宫里头没有人,所以也就没人能奈何得了她呢?
惜春心思微动,看向皇上:
“既然太后娘娘是被蒙蔽的,就不能以此为理由退婚吗?”
皇上摇了摇头:“身在皇家,哪里来的被蒙蔽的资格,传出去,太后的面子往哪搁?”
惜春叹了口气,心里也很无奈,按说面子这东西,不当吃不当喝的,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可是皇上不同,非得死要面子活受罪,到头来为难的不还是自己吗?
但,既然太后不能被蒙蔽,那就得从别的方向下手了。
惜春想了想,目光一转:
“前几日听说宝玉写的文章上了蓝榜,这难道也不能当退婚的理由?”
皇上摇了摇头:“上蓝榜只是不允许参与本次科举而已,又不是什么罪过,难道因为他上了蓝榜,就把他当罪臣看待吗?”
这下子可把惜春给愁坏了,贾宝玉虽然为人不入世人的眼,但他到底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出身,再怎么着也不会有作奸犯科之举,而她提出来的这些事又都不能拿来做文章,皇上这话也够为难她的了。
惜春捏着下巴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还是忍不住开口:
“陛下,臣女还小,实在摸不透这里面的门道,要不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倒不是惜春不想帮忙,实在是她也没有这个本事啊。
皇上斜了惜春一眼,淡淡道:“朕劝你还是好好地给朕想主意,现在全京城都知道你宁国府跟荣国府不对付了,若是朕不给你撑腰,你猜那位老太君会不会趁机作妖,告你个忤逆不孝,泯灭人伦?”
“有朕在,朕还能帮你一把,让荣国府不要太放肆,要不然,就凭你们家那几口子人,早晚被荣府玩死。”
惜春一时间无语凝噎,您老人家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这是出主意,又不是老太太擤鼻涕,她能那么手拿把掐的吗?
不过为难归为难,惜春心里明白,皇上说的其实都是真的。
别看现在宁国府能够与荣国府分庭抗礼,甚至还能略占上风,那是因为有皇上在背后拉偏手呢,如果皇上不出手,之前荣国府找御史参奏宁国府,就够她喝一壶的了。
为了宁国府以后的日子能够顺当一些,惜春也算是拼了命了。
她冥思苦想片刻,还真想到了一个主意。
“方才那些小事,也许都可以看做是品行有亏,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就不值一提,但如果贾宝玉其人德行有大问题,是不是可以由此取消婚约呢?”
皇上有些疑惑地看着惜春:
“先前不是已经说过了,私德有亏这等事全靠口说,抓不到真凭实据,想要以此为借口取消赐婚,除非是贾宝玉犯了王法了。”
惜春笑道:“别的理由或许不行,但这个理由绝对可以,只要陛下信得过我,连宁国府亦不必出头,我自然有办法让荣国府乖乖退婚。”
皇上一时间也有些许茫然,但看惜春这般自信,同方才为难的样子完全不同,也就点头答应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3/14页)
于是第二天早朝之上,有巡城御史参奏荣国府数月前仗势欺人,依仗自家财力,欺辱临考学子。
其实这时候距离荣国府去寒学闹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大家都以为这事儿翻篇呢,没想到这时候又被人翻了出来。
那些进入寒学的学子,有不少都已经是秀才身份了,本来就是见官可以不拜,涉案不能动刑的人,按说荣国府跟他们起了冲突还动了手,本来就应该是要给个说法的。
只是一来那时候荣国府在京城里头权势正盛,没人敢去触他们的霉头;二来这帮苦主自己也没有声张,让整件事不了了之;三来就是荣国府给五城兵马司送了礼,让他们不要太声张,底下的升斗小民就无所谓了,听说归听说,他们也没有途径跟京里头的达官显贵们告状。
不过现在情况就不同了,有惜春在背后坐镇,又有银子撑腰,再加上拿着满理,到底是有御史愿意来给出头了。
而且不是别人,就是从前那位参奏宁国府的御史章辰。
章辰能为荣国府的嘱托去参奏宁国府,固然是因为跟贾家有交情,但也是因为荣国府给了他不少的银子,他本以为不过是自家兄弟阋墙,找他来出头而已,没想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皇上没有处置宁国府跟荣国府,倒是把他们这几个上奏的拎出来教训了一顿。
旁人得了荣国府的补偿,虽然罚俸丢人,却也无可无不可,但章辰却是隐隐怀恨在心,一直想要报复。
因为,当初荣国府求他的时候,是再三跟他保证过,这件事是宁国府理亏,让他只管放心去参奏,事成之后,荣国府自然会好好儿谢他。
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若不是皇上那日心情还好,单凭他们构陷忠良之后这一件事,就足以要了他的脑袋了。
也正因如此,章辰对于荣国府险些置他于死地的事儿,一直是念念不忘,想要找个机会好好儿跟荣国府理论一下的。
就在章辰找机会想要报复的时候,机会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惜春带着荣国府当初在街上与寒学学子起冲突的事儿,找上了门。
听了整件事的经过,章辰的眼里恨不得冒出光来。
此事过去之后,荣国府的面子自然是保不住了,而他还可以趁机洗刷掉收钱办事的名声。
不是有人觉得他参奏宁国府是收了银子的吗?现在他连荣国府都参,看谁还会觉得他是收钱办事?他章大人明明是为民请命才对,宁国府不守规矩要参,荣国府仗势欺人自然也得参奏了!
第二天早朝,章辰的折子一递上去,别人还无可无不可,京兆尹先懵了。
这案子昨日才报到京兆府去,他见事涉荣国府,正忙着和稀泥呢,怎么章辰在这里横插一杠子进来了?
虽说他的确是有心息事宁人,可问题是这才一天的时间,正常审案怎么还不得审个三五日才行?就算章辰觉得是荣国府仗势欺人,那也得等他这个京兆尹判了案再参奏啊,这案子现在还没有结案,怎么见得他就不会秉公执法呢!
皇上的目光落在章辰的奏折上,心知这就是惜春说的办法了。
虽然不明白惜春要做什么,但惜春昨日已经将要做的事情告诉他了,皇上决定先按剧本走,至于惜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早晚会知道的。
“这荣国府如今是椒房贵戚,又蒙太后赐婚,是京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而新晋举子亦是国朝之重,京中出了勋贵人家与举子挥拳的事,实在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朕看从前荣国府亦不是那等嚣张人家,可话又说回来,举子们身份性格各异,总不会各个都蛮横无理,胆大包天到一起去找荣国府的茬儿吧。”
“如此看来,此案倒是有些意思,让朕有几分兴趣了,京兆尹传旨下去,午后令与案之人准时到堂,朕要亲审此案!”
圣旨一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都不明白皇上是在琢磨什么,这案子虽然原告和被告身份都不太寻常,但案情实在是普通,若说能闹到皇上面前来,实在是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吧?
但是,大伙儿不明白归不明白,皇上既然已经下了旨意,也没有人敢违拗他,于是在当天下午,皇上准时驾临京兆府,而荣国府贾政,贾琏,贾宝玉并一干家奴,以及那日寒学在场的学子们全都已经悉数到场。
皇上一声令下,原告与被告双方都已经在堂下跪好,皇上四下里看了一圈,目光落在贾宝玉身上:
“荣国府一干人等听了,有举子状告尔等曾在街上朝他们大打出手,可有此事?”
————————
第63章御审
第63章御审
第63章
贾宝玉还没说话,贾琏已经快要气死了,他那日虽然有事不在家,但凤姐儿却是在现场的:
“启禀陛下,臣等冤枉啊,当日明明是这些人先动的手,宝玉为了自保,不得已才还了手,怎么就变成我们打他们呢!”
就算要追究,也应该先追究这些人打贾宝玉的责任才对!
皇上的目光又看向一旁的举子们:
“荣国府所言是否属实,尔等从实招来!”
新晋举子这边跪在最前面的,就是本次秋闱的解元李长锋,见皇上问到寒学这边,李长锋睨了贾宝玉一眼,又看向皇上,拱手道:
“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一时间,皇上和荣国府这边都懵了。
先不管事实如何,如果寒学举子只认互殴,而不认自己先动的手,那还有告官的理由,可是现在这帮人居然肯承认是自己先打了贾宝玉,那还跑来告什么官?
难道只能允许你打人,不能允许别人打你吗!
贾政率先回过神来,立刻朝皇上行礼:
“陛下,这些人简直是胡搅蛮缠!若是我荣国府理亏在先,今日被苦主状告还情有可原,可是这群人明知道是他们先动的手,我荣国府亦不过还手而已,他们是怎么有脸说,是我们殴打他们的呢!”
按说当日在场的其实是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几个,要到官也应该是她们来,但贾母本是深宅妇人,又是长辈,更是家中尊者,就算是皇上亲审,她也没有抛头露面的道理,于是便由贾政代劳了。
但贾政当日并不在场,只是听过其他人的转述,所以他起初还很忐忑,担心是不是自家人在转述的时候有所隐瞒,只捡好听的说,但等李长锋承认他们先动手之后,贾政愤怒了。
欺负人也没有这么欺负的吧!
荣国府虽然如今不比从前了,那也是正经的国公府邸,家里头的人不是袭爵便是官身,至差的也是候补同知,难道还比不上几个刚刚中举的举人吗!
李长锋这会儿已经将双手袖进了袖子里,见贾政激动不已,懒懒地扫他一眼:
“贾大人别急,好歹把话听完了再说,我们打您这犬子是应该的,您家打我们才是不该,非但不该,还应该谢谢我们呢!”
贾政怒道:“你——放肆!”
李长锋乃是今科解元,科场上的避讳都能弄明白,日常的谦辞敬辞倒弄不清?分明就是故意取笑于他!
皇上轻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4/14页)
一声,打断了贾政的怒火,看向李长锋:
“既然是尔等先动手,为何又说荣国府打你们是不该?”
李长锋恭恭敬敬地低头:
“启禀陛下,臣等均为寒学学子,这陛下也是知道的,寒学乃是读书地界,进门便是孔圣人像,臣请问陛下,倘若有人在孔圣人面前行假凤虚凰事,臣等该不该替圣人挥拳?”
皇上张了张嘴,一时间居然没反应过来。
在孔圣人面前,行假凤虚凰事?
这还了得!
这已经不是有辱斯文的问题了,简直就是离经叛道,无法无天,打死他都不冤啊!
孔圣人那是什么身份,是文宣王,是万世圣人,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圣贤,在他面前胡搞瞎搞,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啦!
回过神来,皇上立刻看向一旁的贾宝玉,满脸震惊:
“你——你当真敢——”
贾宝玉见状,不由得有些心虚地低下了头。
虽然他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错,但看周围人震惊的目光也知道,他大概是闯了祸的。
贾宝玉一时间心里也有些茫然,他不过就是情发于心,所以随心而动而已,难道这也有错?
而且,他只是在心里思慕对方,也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难道这也不行?
贾政这会儿才回过神来,对贾宝玉怒目直视。
他就说,宝玉当初在寒学念书念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跟同窗起了争执,而且还是被打了一顿,最神奇的是贾母居然也没有追究,而只是不让宝玉去寒学读书了而已,原来是这么回事!
贾政深呼吸两口气,总算遏制住自己的愤怒。
现在是在外面,而且还是当着皇上的面,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这一点,贾宝玉自己的名声毁了还在其次,若是连累了祖宗名声,他万死难辞其咎!
再者,贾宝玉刚刚被太后赐婚,这会儿若是被人知道了他有这种心思,旁人会怎么看待他?和林家的亲事就算不会作废,也必然是结仇的!
因此,贾政连连朝皇上磕头,脸上的怒气被他掩饰为听到了这些人对贾宝玉的侮辱而愤怒。
“启禀陛下,这些人简直是在胡说八道!他们先动手殴打我儿在先,蓄意抹黑我儿名声在后,简直是罪大恶极,其罪罄竹难书,请陛下明正典刑,还我儿一个公道!”
贾琏见状,也跟着磕头,只有贾宝玉还呆呆地跪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应对。
李长锋见状,不屑地睨了贾宝玉一眼,冷冷道:
“启禀陛下,我等举子虽然不比荣国府家世煊赫,但起码也知道一件事,捉贼捉赃,拿奸拿双,当日是我们抓了现行,荣国府尚且把我们打了一顿,还信口雌黄坚决不认,今日若是我们没有证据,又怎敢来告状?那不是出门就被打死了!”
“启禀陛下,臣等已将证人带到,请陛下准许臣等宣他们到堂!”
皇上点点头,反正寒学这边背后肯定是站着惜春的,那么他们所有的出招,必然也都是惜春安排好的,他就在上面看着就是了。
不多时,寒学举子这边的证人便来到了堂上,贾家人扭头一看,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居然是香怜,玉爱,以及秦钟!
李长锋朝三人扬扬下巴:“这可是在陛下面前,若有半句虚言,尔等仔细自己的项上人头!”
话音刚落,三人都是一凛,连忙恭敬跪好。
“陛下明鉴,草民不敢撒谎!”
皇上目光在三人身上转了转,觉得三人的相貌的确有过人之处,而且都是那等俊俏柔弱,有几分女儿之风的人,心里已经有几分考虑。
“知道就好!说说吧,你们同贾宝玉都有些什么瓜葛?”
香怜率先开口:“草民本是贾家亲眷,因家中无力请先生,于是在贾家家学之中附学读书,只因生得有几分颜色,就入了贾家这位宝二爷的眼,平时常与草民往来,从前还曾以一个绣春囊定情,宝二爷的此时大抵已经不在了,草民的还在,只是不敢污陛下的龙目。”
皇上倒吸一口冷气,心道还是算了。
他虽然是见过世面的,但这等世面还是不见为妙。
玉爱同香怜的说法大同小异,倒是到秦钟这里,有了些别的说辞。
“草民亦是贾家亲眷,却是宁国府这边的,因着家姊是宁国府的媳妇,所以与宝二爷也有几面之缘,因着有一副好皮囊,就入了宝二爷的眼,几次被他纠缠,小人想要拒绝,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能拜托了家姊,替小人转到寒学就读。”
“小人虽是官宦人家出身,但家中贫寒,亦符合寒学入学条件,四姑娘便替小人办了入学之事,谁知宝二爷居然从贾家家学追到了寒学来,小人几次避让,无奈宝二爷只是穷追不放,小人便躲到了孔圣人像面前,希望他在圣人面前能收敛一些,谁知道他竟是不管不顾,小人不得已,才奋力呼救,同窗这才闻声赶来,救下小人……”
秦钟才说到这里,宝玉便已经忍不住了,香怜和玉爱信口雌黄也就算了,怎么连秦钟都胡说八道?
他就算是与秦钟交好,也只是比常人更亲近一些,并没有什么过分举动,何况秦钟从未拒绝过他,又何来躲避一说?
他只不过是向往人间真情而已,发乎情止乎礼又有何不可?
为什么这些人都用这种话来污蔑他?
贾宝玉忍不住连连摇头,看向皇上:“陛下,小人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小人没有做这些事!”
李长锋冷冷道:“这么说,我们这一屋子人,连带着你贾家的亲戚,都一起在污蔑你了?”
贾琏都快被这几个人的供词给逼疯了,这会儿想也不想地开口:
“你们都是寒学之人,定是宁国府四姑娘安排的这档子事儿,这几个人都是见钱眼开之人,只要出钱,什么供词买不到!”
李长锋嗤笑一声:“琏二爷别是替人家包揽讼事惯了,以为天底下所有的口供都是这么来的吧?”
此话一出,贾政对贾琏怒目而视,贾琏不由得移开了目光,心里一阵心虚。
李长锋怎么知道这事的?
但现在要紧的还不是这个,贾琏立刻看向皇上:
“陛下,此等言语均出自他们这一伙人之口,这是蓄意勾结起来陷害我荣国府,请陛下明鉴!”
贾政也为贾宝玉辩白:“陛下明鉴!小儿虽然年幼无知,但毕竟是国公后人,贵妃表弟,自小便是严格教训,怎会有此荒诞不经,无耻至极的念头?请陛下不要被奸人所惑,还臣等一个公道啊!”
李长锋冷眼看着贾家这几人说完,才又看向皇上:
“既然荣国府几位爷都觉得我们的话不足为信,那么贵府这位宝二爷自己的话,总算是能拿来左证了吧!”
“等下若是我们拿出证据来,贵府总不会可笑到,觉得你们这位宝二爷也是跟我们一伙的吧?”
贾政和贾琏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慌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5/14页)
他们也不知道贾宝玉在寒学里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留下证据,但不等他们说话,贾宝玉已经出离了愤怒了:
“有证据只管拿,我就不相信,你能找到证据,证明一件我没有做过的事儿!”
第64章退婚
第64章退婚
第64章
李长锋点点头,只要贾宝玉肯点头,那就不怕这货不认!
他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份宣纸来,恭恭敬敬地双手举过头顶:“证据在此,请陛下过目!”
皇上一时间也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证据,能证明贾宝玉真的干过这些事的:“呈上来。”
一旁的伺候的戴权赶紧把东西送上来,皇上接过来一点点看了,才看了个开头,便沉了脸色:
“这是什么放屁文章,为何要送到朕的面前来?”
李长锋恭恭敬敬地回答:“启禀皇上,这就是贾宝玉当日参与秋闱时所作的文章,发榜时被贴在了蓝榜之上,全京城都知道是他所作!”
贾政闻言,脸色都青了,赶紧低下头不发一语,只在心里暗恨自己生出这样的混账东西来,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把他打死算了!
皇上的目光落在贾宝玉身上,脸色已经完全沉了。
京城秋闱出了与茜香国有关的题目,他是知道的,但也没当一回事,策问原本就是与政事相关,问到眼前的事也正常,可是朝廷敢问,贾宝玉这货就真敢写啊?
他将那张纸朝贾政扔过去:
“看看,是不是你们这位宝二爷的大作!”
贾政到此时,只有磕头而已。
贾琏却仍有几分不服气,据他来看,贾宝玉的文章固然是写得差了一些,可是写得差也不代表他就有罪啊,难道考科举写得文章不好,还入刑不成吗?
“启禀陛下,宝玉的文章固然不佳,可这也不是这些人打他的理由啊!”
皇上的指头在公案之上敲了两圈,冷笑一声。
他现在算是知道,惜春到底为什么非要让这些人来告官,又为什么要让他亲审了。
惜春的法宝,其实是贾宝玉的这篇文章。
但,只靠这篇文章还不够。
所以,惜春才会先让寒学举子来告官,先给贾宝玉扣上一个假凤虚凰,有辱斯文的帽子。
有了这一条罪名在先,寒学只要能证明贾宝玉是一个滥情之人,余下那些罪名他想逃也逃不掉了,朝廷固然不能明言,但外头那些悠悠之口是不会放过他的。
至于如何处置太后的赐婚,在看到贾宝玉文章的时候,皇上心里就有主意了。
“真没想到,天子脚下还有这等怜香惜玉之人,怪道见了模样俊俏的便走不动路,见一个爱一个!”
皇上的目光落到贾宝玉身上,看见他那副懵懂茫然的模样,更觉得厌恶:
“茜香国当日是如何挑衅我边关,如何劫掠我边民,侵扰我疆土的,你是一个字也不提,只想着她们是一群女子,便生出无数的怜悯之心,要我朝安抚感化她们,那难道边境那些贫苦百姓,是活该被她们折磨拷打,劫掠滥杀的吗!”
“能说出此等放屁的话,可见你心术之不正,为人之荒唐,似你这等人才,且去人间怜香惜玉,何要功名!”
“传朕旨意,荣国府贾宝玉滥情好色,怜敌惜虏,不思百姓疾苦,反要天兵俯首,其人其事,朕深恶之,今夺其功名祖荫,令其世代为民,永不许参加科举!”
“至于荣国府仗势欺人一事,虽是寒学学子动手在先,但既然师出有名,亦不便追究,首恶贾宝玉朕已经处置过,这件事就这么罢了吧!”
皇上可没忘了从惜春那里听到的传言,你贾宝玉不是看不上功名利禄吗?这回如你的愿,这辈子都没人逼你考科举了,你且快活去吧!
圣旨一下,贾政连一句话都没能说出口,就已经翻着白眼晕过去了。
李长锋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有快意。
让你小子在寒学嚣张,还仗着自家的势力耀武扬威,这苦果你自己尝去吧!
……
荣国府。
虽然听说皇上想要御审此案,但贾母也并没觉得有什么大不的,毕竟先动手的是寒学的学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皇上就算不看贵妃娘娘的面子,也得顾及事实真相吧!
因此,贾母非但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甚至还想着拿这事作筏子,敲打宁国府两下子。
虽说事情只牵扯到了寒学,但寒学是宁国府办的又不是什么秘密。
据贾母想,这事儿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比起这个,还不如操心一下与林家的婚事。
虽然贾家现在也几乎油尽灯枯,但好在黛玉还有三年的孝要守,等三年之后完姻,估计贾家怎么也凑出象样的聘礼来了,而且那时候,林如海给女儿的陪嫁绝对比聘礼要多出许多来。
贾母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时,忽然见婆子急急忙忙地进来,立时往地上一跪:
“启禀老太太,大事不好了,二老爷在大堂上晕了过去,叫人给抬回来了!”
贾母吓了一跳,贾政不是去受审的吗,怎么会晕过去的?
难道皇上动大刑了?
可是这也不对啊,贾政当日又不在场,皇上对他用个什么劲儿的大刑呢!
她沉了脸色,冷冷地看着婆子:
“到底怎么回事,你一五一十地全说出来!”
婆子低着头,一副害怕的样子:
“老奴也不太清楚,只是听琏二爷说,皇上在大堂上看到了宝二爷写的文章,一气之下禁止宝二爷以及他的后代参与科举,二老爷听了这话就晕过去了。”
贾母倒吸一口冷气,一时间眼前闪过白光。
宝玉,竟是废了!
等贾母再回过神来时,只觉手脚冰凉一片,心突突地直跳。
她还指望着宝玉在下一科能够一举成名,到时候正赶上黛玉除孝,贾家双喜临门,这家运也就渐渐地转回来了,没想到事情竟会变成这样!
贾母现在难说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宝玉是她自小疼到大的,现在乍然成了一步废棋,说不难受是不可能的,可是再难受,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连甄家那样的人家,还不是叫皇上一句话就给灭了,何况贾家呢!
可是,如此一来,黛玉的终身就真的耽误了。
虽然贾母愿意与林家议亲,半是贪图林家的家产,半是指望着林如海能够在仕途上帮衬宝玉一把,但对黛玉的疼爱也不是假的。
事已至此,只能是她老人家对不起黛玉了,等三年后黛玉过了门,她叫宝玉好好照顾黛玉就是。
贾母思及此处,正要去看看贾政,忽然又见一个婆子飞奔而来跪下:
“老太太,宫里头来人传旨了!”
贾母的心又是一突突,勉强抬起手来,整理了一下衣裳和头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6/14页)
:
“……扶我过去。”
贾母已经有预感,这次圣旨绝不是她想听到的内容,但当真的听到圣旨时,还是觉得肝胆俱裂:
“赐婚乃是太后懿旨,金口玉言,皇上怎么能说废除就废除呢!”
宣旨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戴权,他宣旨之后便将圣旨合拢,等着贾母来接,见贾母并没有接旨的意思,便笑了两声:
“老太君怕是胡涂了,先前太后赐婚的时候,您家那位小爷跟林家姑娘都是官身,也称得上是门当户对,这婚自然是赐得的。”
“可是如今不是这么回事了,那位宝二爷惹怒了皇上,皇上已经将他贬为了平民,按本朝的户婚律来说,官民不婚,您家的小爷已经配不上林家姑娘了,若是做亲,可是犯法的,太后娘娘是什么人,能下这等与王法相悖逆的懿旨吗?”
“要怪,就怪您家小爷实在是太离谱了,也亏得皇上宅心仁厚,只是收走他的功名,若是他的文章被边境将士知道了,非得拿他的脑袋祭旗不可,现在却只是取消赐婚,您吶,就偷着乐去吧!”
戴权说完,也不管贾母是什么反应,直接将圣旨硬塞到贾母手里,转身走了。
贾母握着圣旨,手都不住地发抖。
饶是她知道宁国府现在跟荣国府过不去,也没想到惜春会做得这么绝!
现在荣国府正经的主子里头,跟宝玉同辈的不过数人,贾琏不是当官的料子,贾环更不必说,根本上不得台面,就算是把晚辈算上,贾兰也还是太小了,想要指望他,少说也得等个十年八年的。
她老人家本以为可以借宝玉再造荣府辉煌,结果现在宝玉把整个荣国府变成了笑话!
普天之下,他怕不是头一个被赐婚之后又被收回的!
贾母深吸一口气,眼底划过一丝痛意。
她当初那么卖力地盖省亲别院,巴结薛宝钗,为的不就是贾林两家的联璧姻缘吗?
那时候,贾母是真的觉得,宫里头的贵妃是有本事的,若不然,吴贵妃当了贵妃之后,她爹怎么就鸡犬升天呢?
但到了现在,贾母终于不得不承认,惜春大概是对的,薛宝钗根本就不值得巴结!
如果当初对省亲之事没有那么热络,或许省不了贾赦办事的几千两银子,但现在的荣国府仍旧是有着数万的身家,她老人家握着自己的体己,和甄家剩下的银子,手里头不知道多从容,可是现在呢?
银子花出去了,事情却没办成,还连累得全家受辱,宝玉更是成了仕途之中的废人!
她这是图什么来的!
第65章三年
第65章三年
第65章
三年后。
又是冬日,新雪初霁,雪雁晨起推开门来,眯着眼朝外头望了望,笑着回首:
“姑娘,今儿是个好天,想来能有好事儿呢!
林黛玉如今已经除了孝,将将及笄的年纪,她原生得动人,换上颜色衣裳之后,比往年更添娇艳,前些时候收到了林如海的信件,道是他要来京城述职,顺便为黛玉议亲,因此林家上下都得了信儿,似雪雁这等贴身的丫鬟,有时候也会拿此事同黛玉玩笑。
黛玉也知其意,不由得俏脸飞霞,睨了雪雁一眼,啐道:
“就你嘴快,拿着我也取笑起来,不怕说大了舌头么!”
雪雁笑着告了声罪,外头灵鹊忽然进来,笑道:
“雪雁这话倒也说得不错,今儿是有好事的,就只不是姑娘心里那件好事罢了——承命侯府那边惜姑娘来了呢。”
这三年里,荣国府倒是也曾几次想要与宁国府修好关系,但宁国府一直有些爱答不理的,尤其是近两年,干脆直接以承命侯府的名头行事,心思简直是昭然——我家不沾你家老太太的光,你家也别来这里摆什么亲戚长辈的谱!
这两家的关系,在京城里也是够瞧的了。
荣国府有时发了狠,也不是不想制住宁国府,毕竟老太太还在呢,荣国府满可以拿孝道压宁国府一头。
无奈宁国府这头有皇上撑腰,隔三差五不是圣旨便是赏赐,承命侯府里的大姑娘连进宫的路都走熟了,明眼人也都看在眼里。
也正因如此,这两家的矛盾,众人都是只看不掺和的,就有碍着情面不得不搅和进去的,也都是说合两句,见宁国府不大兜揽,也就罢了。
最让荣国府不痛快的是,和他们家与宁国府的尴尬关系不同,林家跟宁国府倒是越走越近了!
要不是因为荣国府,这两家人哪能有交集?
结果可倒好,他们两家好上了,倒把自家扔在一边!
但自从赐婚一事之后,林家对于荣国府的疏远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而出了贾宝玉这档子事儿之后,众人也并不觉得黛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赐婚这事儿摆明了是荣国府去求的,可那贾宝玉是个什么东西,能配得上扬州盐政家的姑娘?
贾宝玉若是个有才华的,或许还能说一声郎才女貌,但出事之后,京里头也都看了他那文章了,心里对贾宝玉的为人已经有了数。
回过头再想想荣国府的行径,大家心里也就明白了。
就这样的人物,正经去提亲人家能答应吗?
怪不得荣国府要去求太后赐婚,又怪不得皇上忙不迭地把懿旨撤销了呢!
也正因如此,京中对林家疏远荣国府也并不以为意。
谁让你家先为长不慈呢?我身为晚辈,不能跟你长辈对着干,但我远着点你总没毛病吧!
听说惜春来了,林黛玉点一点头,命人请进来。
丫鬟领命去了,黛玉低头往书上看了两行字,忽然觉得不对,瞪了灵鹊一眼:
“你也跟着不学好,等我闲了,一个个先揭了你们的皮!”
灵鹊抿着唇笑了两声,知道姑娘不好意思了,也不回嘴,但这会儿惜春已经进来了,正好听了黛玉的最后一句话,不由得笑了一声:
“林姐姐这是好事儿将近,给自己备嫁妆呢?”
黛玉闻言,更是气结,直接把身子转过去:
“怪道这两个丫头今儿疯魔了,敢拿着我取乐,原来都是随了你这泼猴,亏你也是侯府小姐,不教导这几个丫头一点子好的,倒让她们学得如此贫嘴,这等快嘴丫头我不要,你领走罢!”
惜春早在一旁笑开了,这会儿才凑过去:
“好姐姐,说几句玩笑话罢了,又没有外人,怎么就生气了呢?”
“姐姐往年不见这么大的气性,想来是又长了一岁,眼瞧着要有了人家了,知道过门是要当家做主的,预先拿出当家主母的款儿来演练演练。”
林黛玉气得笑了一声,忽然转过身来,伸出手去拧惜春的两腮:
“你这丫头越说越疯了,今儿若不教训你一番,我可也枉担了你这一声姐姐!”
惜春到底是年纪小些,无论如何抵挡不过已经及笄的黛玉,只好笑着讨饶:“我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60-70(第7/14页)
道错了,姐姐且饶我这一遭吧!”
黛玉却不依,到底是拧了一遭才罢手,姐妹两个宾主落座,在一处说起话来。
惜春率先笑道:
“这会子天冷,北边的河怕是冻上了,不知道林伯父是等来年开春了再来,还是半路换车马过来呢?”
林黛玉捧着盏热茶,却不饮,只做暖手之用:
“爹爹说了,同我已经三年不见,素日也思念得紧,若是等来年开春呢,这一拖又要几个月,况且过年旁人家都团圆,独我们家不团圆,想想也可怜,况且年节上要封笔,这会儿来,耽误的政务也少一些。”
惜春点点头:“林伯父说的有理,那就是年前要来了?”
黛玉笑道:“之前已经动身,想来再过些日子就能到了。”
“等林伯父到了,别的不说,我家的宴会可是不能推的。”
惜春笑着说完,又凑到黛玉身边来:
“到时候姐姐千万求伯父赏光,我有份大礼要托哥哥送呢。”
林黛玉一脸茫然,惜春有礼物,为何不让自己转交,却要托贾珍?
惜春笑而不答,反倒是岔开了话题:
“姐姐应是有些日子没搭理荣府那边了吧?”
黛玉点头:“上次还是八月节,也只是遣人送了礼过去就罢了。”
惜春笑了笑:“姐姐大概还不知道,荣国府里又出了几件新鲜事儿呢,那位二太太快要气死了。”
……
王夫人的确是快气死了,盯着眼前的贾环,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皮笑肉不笑地点头。
“环小子也真是有出息,咱们家跟那府里闹成这个样儿,你还能沉住气在那边寒学念下去书,有这等心性,怪道能进学呢!”
贾宝玉坐在一旁,一副沉默的样子,自从三年前他被褫夺功名祖荫之后,老太太虽然还是像从前一样疼爱他,但别人对他的态度可就大不如前了,他虽然不喜欢科举仕途,但也隐隐感受到这东西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其中体现得最明显的,便是贾政的态度了。
自从出了这事之后,贾政一次都没正眼看过他,反倒是跟贾环越走越近。
贾环能去寒学念书,固然有赵姨娘的遮掩,但众人心里也都明白,这是贾政默许的。
王夫人问过好几次贾环现在在哪念书,贾政说的都是外头的学堂,用不了几两束修的那种,谁知道竟是寒学呢!
最让王夫人生气的是,贾环进学的年纪,居然比贾珠还早!
贾珠当初那么努力,也是在成亲之后才进学的,后来就一病病死了。
贾环现在才几岁?十岁刚出头的年纪,虽然只是个秀才,也够瞧的了!
再看贾政的脸,这笑容就没收下去过,眼睛恨不得粘在贾环身上!
“当初我就说过,卧薪尝胆,能成大事,环小子若不是在那边忍了三年,他就能进这个学了?据我看来,将来咱们府上有出息的,在子只有环儿,在孙只有兰儿,别看只有这两个,但都出在咱们这一脉,咱们也足以对得起祖宗了!”
“当初老太太执意要同宫里头贵妃娘娘一道,甚至拼着要跟那府里生分也要省亲,我就觉得不对,如今看来,四丫头真真是有远见的,你别看蓉小子不成个气候,将来他真要办什么事,有得是人帮他!”
“这寒学是他姑姑办起来的,算起来凡是寒学学子,都是他的同门师兄弟,这还了得呢?”
“你们不懂事的,往年只知道珍哥儿和蓉小子没什么出息,只知道坐吃山空,殊不知这样才是最好,他们两个若是对仕途有什么想法,陛下岂能容得下寒学!”
贾政一边说,一边畅想着以后:
“咱们家跟那府里关系不好也罢,若是好了,环儿和兰小子倒不好去念书,显得咱们家是奔着人脉去的,现在这样就很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你看看,从前的珠儿,现在的环儿和兰儿,谁走不了科举这条路呢?这就是出息!养子孙养到这样,咱们百年之后也可以闭眼了,现在就只是宝玉一个,玷污了我的名声!他要不是被你们惯坏了,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王夫人默然,贾政这句话说得戳人肺管子,可是她也不能不认。
贾宝玉的头低得更狠了。
一旁,赵姨娘脸上的笑也没收起来过,目光不住地在宝玉和贾环之间逡巡。
老太太跟二太太围着宝玉转又能怎么样呢?将来她们围着贾环转的日子还有呢!
最让赵姨娘想笑是的,贾环当初能在寒学念下去而不被排挤,是因为那日打架,他趁乱踹了贾宝玉好几脚,只是当时场面混乱,贾宝玉没有意识到罢了。
虽然他是跟宝玉一起过去念书的,但众人见他跟贾宝玉关系不好,倒把他当成个好的,反而容下了。
什么宝玉,现在不也成了她儿子的垫脚石吗?
将来贾环把宝玉踩在脚底下的时候,只怕还多着呢!
第66章贾琊
第66章贾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