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1/14页)

第51章推诿

第51章

惜春并不知道贾母的想法,不过她也不太在意,横竖她是不会去俯就荣国府的就是了,倒不如说,贾母针对寒学的做法,算是正中了惜春的下怀。

贾母越是要让寒学办不下去,惜春就是越是要让寒学继续维持下去,至于两家最后到底谁才是对的,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当晚贾珍回来之后,惜春便在晚膳时分,将自己的想法跟贾珍说了,把贾珍惊得手足无措:

“四丫头,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这可是明目张胆跟老太太对着干了,倘若被外面的人知道你这么干,吐沫星子都把你给淹死了!”

惜春听到这里,只是笑了两声:“珍大哥哥是信我还是信老太太?”

贾珍苦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信你就非得不信老太太么?”

话虽如此,其实贾珍心里有数,这几年以来,惜春什么时候也没骗过他,她要么就是不说,要说出来的话,就一定是灵验的。

现在惜春突然表示要跟荣国府那边远着些,贾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大概也可以猜到,恐怕是荣国府那边做了什么无可挽回的事情了。

现在看惜春的表现,贾珍有了自己的猜测,难道跟薛妃搅和在一块儿,就是荣国府办的胡涂事吗?

贾珍把自己的猜想跟惜春分享了,惜春点了点头:

“虽然并不完全如此,但也可以八九不离十了,皇上对薛妃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宠爱,可惜西府里总是参不透这一点,拿着鸡毛当令箭,给点阳光就灿烂,我也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贾珍听到此处,还是觉得有些过于小题大做了,京里头的风向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后宫里更是如此,从古到今,哪个皇帝会专宠一人呢?

也许薛宝钗很快就会失宠,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此时此刻,她是宫里的宠妃,能够给贾家带来利益,这不就够了吗?

等到薛宝钗失势的时候,贾家只要不再理会她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在她还炙手可热的时候,就上赶着得罪她呢?

贾珍将自己的想法跟惜春分享了:

“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向老太太说明情况?老太太平日里也不是那等不讲道理之人,只要咱们能把道理说明白,相信老太太也不会拿全族的性命开玩笑的。”

惜春却只是摇了摇头:

“太迟了,老太太在贾家说一不二太多年,她已经听不进去别人的好话了,也绝不会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若非如此,何至于给西府里招来那样的祸患?”

贾珍奇道:“什么祸患?难道咱们给老太太细细地解释清楚,她也还是不会当真么!”

惜春顿时冷笑一声:“解释清楚?别说解释了,人家连事情都没跟咱们提,咱们又怎么跟人解释去?”

“只怕老太太心里头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倒是要埋怨咱们多事呢!”

如果只是薛宝钗的事,惜春也不会如此下定决心,她本就是渴望家人的一个人,当然不希望主动做出这样的决定,但贾母私下会见甄家之人的事,让惜春清醒了一些。

她是想守护家人没错,那也不能把别的家人甚至是自己搭进去,一家人死得整整齐齐又不是她的追求。

薛宝钗的事,只能算是一个诱因。

主观上不想救,客观上救不了,两家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这样了。

惜春拉着贾珍,给他细细分析: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这一次老太太发了昏,背地里做下抄家灭族的大事儿,幸喜让我知道了,咱们还能有所准备,提前撕掳开,倘若这一次和好了,下一次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又闯祸来,又该如何是好?”

贾珍仍是一脸茫然,他在这等事上能耐实在有限,惜春也知他为人中庸难堪大用,并没打算跟他解释那么多:

“要我说,长痛不如短痛,你还不如直接趁这个机会,干脆就跟那府里闹翻了,往后咱们也算是能得个解脱。”

贾珍哭笑不得:“好妹妹,若是解脱那么容易,只怕人人都去寻解脱了!别的不说,老太太可是咱们的叔祖母,难道你也全然不放在眼里,任由她骂你不成?”

在本朝而言,不孝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如果贾母真的把这个屎盆子扣在宁国府身上,那宁国府算是完了,虽说他对于官场也没有太大兴趣,但这也不代表,他就要自甘堕落,每天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惜春摇摇头:“人说天理不外乎人情,若是朝廷律法当真丝毫不容情面,那薛宝钗又是如何进宫,如何为妃的?难道律法管不到薛家头上不成!”

“说白了,皇上的心思比一切都重要,就算天底下人人都觉得咱们罪该万死,只要皇上不松口,谁又能奈何得了咱们?更别说是老太太了,你如今瞧着老太太还像个老封君,可若是等她做的事情发了,或是受了薛宝钗的牵连,到那个时候,西府上下都自身难保,还有谁有心思管咱们孝不孝的呢?”

“横竖咱们手里也有丹书铁券,西府里那些事儿也连累不到咱们头上,咱们又何必跟着掺和,做那等‘无事忙’呢!”

贾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还是不懂贾母到底干了什么要命的勾当,但惜春不会骗他这件事,他倒是很清楚,既然惜春说贾母干了,那她一定就是干了,至于干了什么,他倒是宁可不知道,免得被连累一个知情不报。

惜春见贾珍答应了,心里一块大石头也放了下来,又嘱咐了他一件事,贾珍听了虽然为难,但也还是答应了下来,只是在心里隐隐觉得,惜春只怕是从皇上那里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不然为什么会生出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来?

第二日一早,贾珍起床之后,本打算去办惜春交代的事儿,忽然听说王熙凤来了,一时间有些意外:“她怎么来了?”

贾蓉这会儿已经在跟前候着了,闻言想了想:“估计还得是为省亲的事儿吧,这几天二婶子跑了好几趟,都是为了这事儿。”

贾珍点一点头:“原来如此。”

心里却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虽然对于借助薛宝钗势力这件事,贾珍还是很热心的,现成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谁跟权势金钱也没仇不是?

但,对于省亲这件事本身,贾珍却有些兴致索然。

薛宝钗是荣国府的亲戚,她的母亲薛姨妈现在也在贾府居住,于情于理,薛宝钗都肯定会重点照顾荣国府,他宁国府虽然也跟荣国府沾边,但和薛宝钗的关系就实在是太远了,总不能让他死乞白赖地硬凑过去求娘娘恩典吧?

如此一来,这省亲对于宁国府而言,实在是“所得不偿劳”,一旦参与进去,人姑且不提,光银子就要花费不知道多少,拿着自家的银子,给荣国府做嫁衣裳?贾珍表示,这样的时候,还是“亲兄弟明算账”比较好,宁国府又不是冤大头。

不过,凤姐儿从前过来,都是惜春招待的,尤氏尚且不出面,就更轮不到他了,因此贾珍只是朝丫鬟挥挥手:“既然来了,就把人领到四姑娘那儿去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2/14页)

丫鬟摇摇头:“琏二奶奶说了,她今儿就是专程来见您的。”

“见我?”贾珍顿时惊讶了,凤姐儿怎么找到他头上来?

按惜春的说法,贾珍是不应该再去掺和西府里的事儿的,但是凤姐儿毕竟是老太太身边最得意的重孙媳妇,又是王家的姑奶奶,还和尤氏、秦氏关系不错,她既然说要见自己,那贾珍觉得自己多少还是要见一面的。

可等到凤姐儿说明来意,贾珍就笑不出来了:

“大妹妹①,你也知道我们府上,说是由我当家,可实际上真正主事的其实早就是你四妹妹了,我同你嫂子不过就是管着家里迎来送往的一些琐事罢了,大事儿都是你四妹妹拿主意,这件事你四妹妹已经有了决断,你来找我商量,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凤姐儿来找贾珍,原本其实心里也能料到,贾珍一定是不会兜揽这件事的,但事到临头,看贾珍一副唯惜春是从的模样,还是有些疑惑不解。

“珍大哥哥,不是我有心说你家闲话,只是你好歹也是一家之主,一族之长,你就当真不想要争一口气,自己说了算吗?”

以贾珍的年龄,也算得上是壮年了,更何况早早地从父亲那里袭爵,又接过了族长的职位,按说也应该是意气风发的,怎么她冷眼看着,贾珍这些年是越过越窝囊了?

先前有时还同贾敬有所争执,如今竟是成了个十足的孝子贤孙,贾敬和惜春怎么说,他就怎么办,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都没有!

贾珍也不能跟凤姐儿说实话,只能苦笑罢了:

“这天底下各人有各人的能耐,我的能耐也就是管住这宁国府的一亩三分地儿罢了,外头的事儿我就算想管,也没有那个脑子管,大妹妹要是想让我出头,我劝你还是免开尊口吧!”

凤姐儿拧起眉头来,她其实也不想把话说的那么绝的,但老太太这次对她给予厚望,如果她又是无功而返的话,就算先不提老太太,王夫人和邢夫人那边只怕也要生事了!

①据原着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可知,贾珍叫王熙凤大妹妹,王熙凤叫贾珍大哥哥。

第52章威胁

第52章威胁

第52章

虽然凤姐儿如今掌着荣府的中馈,但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她毕竟是晚辈,在这边是内侄女,在那边是儿媳妇,头顶上两尊大神哪一位也不是好惹的。

且不说邢夫人那等吝啬性儿,等闲经手的银子总是克扣,就说王夫人,从前固然有躲懒的意思,但如今在薛姨妈的圈拢之下,也逐渐开始对管家权力感兴趣了。

王夫人从前做媳妇的时候是不管不行,等自己有了能依仗的人就立刻丢出去,如今却是人家不想让她管,她偏偏要横插一杠子。

原因么,王熙凤心里大概也有数。

薛姨妈从前有钱,眼里是见过大富贵的,她或许不知道怎么挣银子,但绝对知道怎么花,这中馈要是被王夫人给抢走,薛姨妈能把贾家给掏空了!

总而言之,邢夫人和王夫人都不是能沾手中馈的人,这要是被他们俩之中的任何一人如了愿,只怕荣国府接下来就没有安稳日子过了。

所以,为了守住荣国府公中那些银子,王熙凤今儿也算是发了狠,非要让宁国府吐出个准话来不可!

王熙凤深吸一口气,看向贾珍:

“珍大哥哥就是再看重四妹妹,也不能不顾老太太的意思啊,如今国公爷不在了,老太太才是咱们国公府的顶梁柱,若是没有老太太,这国公府的牌匾咱们还挂得出去吗?若没有这块匾,有多少人会卖咱们这些小辈的面子啊!”

“更何况,老太太还是咱们族中的尊长,现在是她跟四妹妹的意见相左,大哥哥不说劝着点儿四妹妹,怎么反倒帮四妹妹跟老太太唱对台戏呢,传出去还如何做人?”

“大哥哥,咱们虽说是两府,实则是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你又何苦非要惹老太太不可?更何况老太太也不是为了自个儿,实在是为了宫里头薛妃娘娘的面子,娘娘有了面子,咱们两府里不都有好处吗?”

贾珍听到此处,心里已经大概明白了,惜春为什么会不让他跟荣府里多来往。

贾母果然已经拿辈分来压他了。

说实话,无论是贾母眼里如珠似宝的贾宝玉,还是炙手可热的薛妃娘娘,其实在他眼里也就是那样,横竖宁国府也沾不到什么光,他总往上凑什么?

还是那句话,如果薛宝钗愿意优先扶持宁国府,那么贾珍很愿意给她出点力,问题是她会吗?

凤姐儿说得再好,也改变不了一点——薛宝钗只是荣府里的亲戚。

知道了这一点,凤姐儿后面的话也都不必听了,贾珍等凤姐儿把话全都说完,这才淡定地看向凤姐儿:

“没了敕造宁国府的匾,不是还有‘承命侯府’的匾额吗?我父亲如今是皇上的替身了,一应吃穿用度比肩亲王,家里头现供着丹书铁券,难道还辱没了祖宗不成?非要巴结着老太太,用着这块‘敕造宁国府’的匾额,才叫光宗耀祖?”

“再者说了,府里盖那省亲别院,少说也得十数万两银子,你张口就让我们府里替你担一半,说得倒是轻巧!等回头省亲完了,难道薛妃娘娘能不厚此薄彼,让宁国府与荣国府享同样的富贵?还是说掏了同样的钱,我宁国府就得排在贵府的后头?这样的虚热闹,谁喜欢谁就买去,我们也不是吃饱了撑的,有点没地方花了!”

“大妹妹,你替我带句话给老太太吧,就说此等裙带富贵,我宁国府不必汲汲营营,而且这富贵本来也轮不到我们头上,老太太既然看重薛妃娘娘,何不将薛妃娘娘省亲的事包圆了,如此才显得两家亲近不是?”

凤姐儿从未听贾珍说过这等对老太太不客气的话,一时间竟有些怔住了。

“大哥哥,这才几日不见,你怎么就这般轻狂起来?当真不怕惹恼了老太太,落得个忤逆不孝的名声吗!”

“要我说,你还是听我一句劝,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哥哥就是再横,横得过宫里头的贵妃娘娘?”

贾珍淡淡道:

“方才大妹妹有句话怕是说错了,你说老太太是咱们家的尊长,这句话着实应该再斟酌斟酌,老太太是长辈不假,可我是这家里的族长,真要是拧起来,还不一定谁是胳膊谁是大腿呢!”

“老太太若是非要为难我,那等我开了祠堂,禀告了天地祖宗,把这族长的位置让与老太太就是,也省的让我白当着这个族长,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太太把我家里的银子拿了出去,却是用在不相干的人身上,还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凤姐儿听得都气笑了,贾珍这说的是什么话?他一个后生晚辈,要跟老太太掰起手腕来了!贾母好歹是国公夫人,怎么能被贾珍压了一头?

再者,贾母虽然为尊为长,但却是外姓的媳妇儿,贾珍把族长的位置让给她,这算是个什么道理?

凤姐儿听到此处,只觉得贾珍是被惜春劝得疯魔了,一时间不由得摇摇头:

“大哥哥,你如今当真是不得,敢威胁老太太了!”

贾珍笑了笑,笑意却并不十分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3/14页)

络,他捻了捻胡须:

“这不是你先拿身份出来说事的吗?我宁国府虽然如今不比贵府有贵妃娘娘照应,可也不是那等逆来顺受的人。”

“大妹妹若是非要同我论尊卑长幼呢,也且轮不到老太太动怒,如今咱们家宗祠现在我府上,里头神主和先祖遗像我都已经请了来,老太太若是要讲理,咱们索性就开了宗祠,到祖宗面前讲理去。”

“你四妹妹先前就说了,若真有这一日,她和父亲拼着命也要把皇上请来,当着皇天后土,君王祖先,咱们好好儿地理论理论,我宁国府就是不想出钱接不相干的人省亲,犯了哪一条王法了,还是违了哪一条族规了?”

“老太太那时若说得出来,我当场向老太太磕头赔罪,从此洗心革面;若是说不出来,可就别怪我不讲情面,往后年节里除夕祭祀,贵府就自己在家朝上拜去吧!”

凤姐儿是万没想到,贾珍竟说出这等话来,一时间又惊又气,竟是直接怔住了。

贾珍竟是拿着两府里的脸面和祖宗荣光做筹码,拼着同归于尽,也不肯给薛宝钗出一分银子!

若是旁人说出这话来,凤姐儿必然觉得他是疯魔了,可看着贾珍的模样,凤姐儿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他是在说笑,若真闹这么一出,只怕两家人的脸真的就要丢光了!

问题是,宁国府现如今有了承命侯的爵位,并不真指着国公的爵位过活,贾敬如今成了皇上的替身,谁敢动他一根毫毛?贾珍就算不是国公的孙子,他也是侯爷的儿子,反观荣国府,若真是为薛宝钗闹得与东府里决裂,外人眼里怎么看?

就是说破大天去,薛宝钗也与宁国府里头没有亲缘,荣国府逼着贾珍拿银子,不过是靠薛宝钗和自家的面子,如果宁国府真的不愿意,谁也不能说他们什么不对。

如果荣国府跟宁国府当真反目,而宁国府又没有什么不是,那荣国府的名声还有个听吗?外头荣国府的名声臭了,宫里头难道皇上就会觉得,薛妃娘娘能逼着不相干的人份帮她省亲,真是个有本事的?

说白了,省亲这件事是皇上弄出来作脸的,倘若有人为这事儿闹腾出来,驳了皇上的面子,皇上还指不定怎么让对方吃挂落呢!

凤姐儿着实是没想到,贾珍为了不出银子省亲,居然连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问题是荣国府好不容易攀上薛妃这条线,如果这时候真跟贾珍翻脸,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难道真拿荣国府以后的荣华富贵,跟贾珍在这里赌命吗?

凤姐儿咬着牙笑了两声:“行,大哥哥的意思我听懂了,等我回去跟老太太商量一下吧。”

在她看来,贾珍如今已经完全被惜春带跑偏了,她就算是再劝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不如回去等老太太拿主意呢!

……

荣国府里,贾母这次倒是学聪明了,并没有叫一大家子在旁边等着,而是独个儿见了回来的凤姐儿。

听了凤姐儿表明的宁府态度,贾母略略点了点头,似笑非笑:

“你听听他们这话,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王熙凤学完这些话,在旁边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该说的话我也都说了,可珍大哥哥就是铁了心不听,我也实在是没法子了,不知道四妹妹给他灌的什么迷魂药,让他这般硬气起来!”

贾母冷笑:“他不过就是觉得,四丫头如今是简在帝心,宁府里只要靠着四丫头,就能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罢了,四丫头又不管他要银子,他自然是乐意信她的了。”

凤姐儿听到此处,倒是颇有几分踌躇,虽说荣府里有薛宝钗的照应,将来应当是稳了,可惜春跟皇上也亲近得很,万一皇上以后还那么看重惜春,那她也替荣国府不值。

盖省亲别院可是件烧钱的事儿,贾家烧去十几万两银子,倘若是还比不过惜春的几句话,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贾母闭了闭眼,在心里盘算起来。

宁国府如此不配合,甚至不惜搬出祖宗来,也不肯出银子,看来想让宁国府分摊一点银子是不可能的事儿了,可是以荣国府的财力,修园子虽然不难,但修完之后,再能支持几年就难说了。

薛妃固然有千般好万般好,可只一条,她未见得能永远受宠,倘若薛宝钗失宠得太快了,贾家很有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银子没了,还没脸面。

思及此处,贾母蓦的睁开眼睛,心思也不由得转向了自己先前收下的那几箱东西上。

虽说是别人寄存的,但那家人已经死的死流的流,剩下的人也都见不得光,只能躲躲藏藏地生活,那么她手里这笔银子,怕是未见得能被人带走了,既然如此,她用一些也不妨事的吧!

第53章弹劾

第53章弹劾

第53章

没了宁国府的支持,荣国府的省亲别院显然不会修得太顺利,最起码,原定的位置是不能用了,必须向外采买一片土地。

贾母往下交代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些憋气,可如今王子腾和史家兄弟都不在京城,以荣国府的体量,还不足以让宁国府吃哑巴亏,所以宁国府那边的园子是无论如何占不上了。

不过,贾母觉得自己也并非没有反击之力,最起码她还是在寒学的事上压了惜春一头,银子她拿走了,多少也算是从宁国府那边拿了点体己。

至于惜春的寒学,若是继续想要继续办下去,势必还得在外面赁房子,贾母已经预先交代下去,若是瞧见宁国府赁房子,就暗中给搅黄,就算拦不住,至少也得让那边多破费一些银子,若是惜春不想办了,贾母大可以趁机把事情揽过来,也可以给自家增光添彩。

为了这一点小事,贾母不信贾珍会选择跟她鱼死网破,荣国府的名声臭了街,难道宁国府就能得着好吗?只要她不在省亲的事上打宁国府的主意,宁府肯定也不会主动选择跟她拼命的。

丈量采买地皮的事儿,和监视宁国府的事儿都吩咐下去了,贾母老神在在,并不着急。

不过,等三天之后,贾母笑不出来了。

三天时间里,宁国府上下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干净之后,一并搬去了承命侯府,而留下来的“敕造宁国府”,直接当成了寒学的学堂!

这下子不到半日的时间,全京城都知道当初在京中声名鹊起的寒学,乃是宁国府承办的了,一下子整个宁国府的名声都好了不少。

风水轮流转,先前贾母收回租金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还给惜春,结果如今轮到她吃亏了,当初凤姐儿也曾为这寒学跑前跑后,废了不少的力气,可名声却是半点也没显露出来。

贾母这下可真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就连昨日听凤姐儿说贾珍要跟荣府里同归于尽,她都没觉得有这么离谱,如今却是肝火上涌,真恨不得去跟贾珍说道说道。

皇上的旨意里头说得明白,想要接贵妃省亲的话,这省亲别院必须得能够驻跸关防,不能有外人打扰,后脚宁国府里就进来这么一群外人,说惜春不是故意的,谁信?

如此一来,荣国府从前设想的省亲别院是万万不成的了,哪怕是现在采买的土地,也不是全都能用的,还得再挪些位置。

要是按现在设想的位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4/14页)

省亲别院几乎能把荣宁二府连起来,那些学子说不定就能够逾墙钻穴,溜到省亲别院这边来,这亲还省得吗?

贾母气得想骂街。

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宁府里想给省亲添乱,甚至干脆就搅黄这件事,不言贾母,整个荣国府都不明白,宁国府干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是想要做什么?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贾母也不是吃素的,宁国府既然出了招,荣国府自然也不会逆来顺受。

第二天早朝,朝廷里便有御史联名弹劾宁国府,说贾珍私自将敕造府邸挪作他用,有辱皇恩,请陛下龙意天裁云云。

按贾母的设想,这敕造宁国府既然是特旨准许建造的,那就是专门用来给宁国府中人居住的,转卖转租尚且不允许,让不相干的外人进来读书难道就可以了?

不管是谁的主意,宁国府此举,轻则是仵旨擅为,重则是大不敬,不过有丹书铁券在,料想也不会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但足以给宁国府上下一个教训了。

到那个时候,贾珍等人吃到了苦头,就该知道到底应该听谁的了。

不过,事情的发展显然并不如贾母预料的一般。

朝堂之上,皇上听了御史的弹劾,却只是一笑置之:

“这件事朕早就知道,宁国府在这么做之前,已经给朕递了话,朕也点过头了,据朕看来,宁国府的举动也谈不上有辱皇恩吧?”

一句话弄懵了满朝文武,宁国府将敕造府邸挪作他用,这样的事皇上也能同意?

皇上看着文武百官的表情,就知道众人在想什么,顿时笑了一声:

“前两天,承命侯之子贾珍递了折子,里面提到宁国府承办寒学一事,说不知为何,他自家出钱赁的房子突然说有人收回了剩下的租金,所以租期到此为止,也不再允许他们续租。”

“说来也奇了,偌大一个宁国府,朕刚封的给朕当替身的承命侯,在京城里居然也赁不到房子,那些房主要么就是不肯租给他们,要么就是漫天要价。”

“贾珍也不知道自家犯了什么忌讳,但想着科考在即,这么多寒门学子总要有个念书的地方,宁国府既然有心做好事,总不能做到一半,半途而废吧?”

“所以,他就给朕递了折子,想将宁国府腾出来给寒学的学子备考,宁国府顶着敕造两个字,也算是让这些学子们沐浴皇恩,愿他们能够一举高中。”

“朕原想着,事情不过是宁国府自家的主意,一来不干旁人的事,二来又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朕自己点了头也就罢了,没有特地下旨,没想到又被卿家注意到了,朕如今将前因后果说得明白,往后卿家就不要因为此事为难承命侯府了。”

一阵沉默之后,有人出列拱手:

“臣以为,陛下此举不妥,宁国府乃是太祖皇帝下旨建造,怎能随意外借,何况又是借与不相干的外人……”

才说到此处,皇帝看他一眼,冷冷道:

“卿家没听说过什么叫‘天子门生’吗?备考的举子,将来也许就与诸位并立朝堂之上,与朕安邦定国,正所谓家国天下,为国效力便是为家效力,与国方便亦是与家方便,宁国府有扶危济贫之意,朕亦有爱护英才之心,两厢情愿,所以作成此事,不知又干卿底事?”

“朕看卿家倒是好生奇怪,自己不曾助学,亦不许旁人助学,莫非是怕我朝科举收尽贤士,网尽英才?还是说,想效仿李林甫,在朕面前弄一出‘野无遗贤’的鬼把戏?”

李林甫是什么人,不用解释朝臣也都知道,皇上这话说得够严重了,一时间满朝文武乌压压跪了一片:

“臣等绝无此意,请陛下息怒!”

皇上扫视了底下跪着的一圈大臣,站起身来,微微冷笑:

“朕也希望不是如此,只是众卿家怕是在朝上养尊处优久了,不知道寒门学子的难处,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扶危济困的人站出来,你们又想方设法地想要给人家搅和黄了,既然如此,那就都苦一苦,好好儿感受一下,寒门之中该是什么滋味。”

“今日参奏宁国府之人,每人罚俸半年,钱款交予寒学,作为办学的经费,往后再有想参奏的,先用脑子想清楚了,自己的谏言是否于国于家有益!朝廷要这满朝文武,为的是匡扶社稷,若是帮不上忙只会添乱,那就还是少开口吧!”

……

散朝之后,皇上单独去了薛宝钗那儿一趟。

薛宝钗如今单独住着长春宫,虽然身居一宫主位,但底下并没有妃嫔归她管,皇上对外的说法是薛宝钗如今年龄还小,尚且没有及笄,还不足以掌管一宫,所以才要这么安排。

也正因为薛宝钗年纪小,皇上并没有在她这里留宿,不过隔三差五就会来坐坐,这才维持住了薛宝钗宠妃的体面。

见皇上来了,薛宝钗本以为是同往常一样要与她一同用膳,正张罗着传膳,便听皇上淡淡道:“朕今日与皇后同膳,你就不必折腾了。”

虽然皇上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薛宝钗心里还是一紧,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皇上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但皇上既然没有直接表露,薛宝钗也不能擅自揣测上意,只能笑了笑应了。

皇上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又示意薛宝钗搬个凳子坐在下面,薛宝钗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坐了。

等她坐稳,皇上睨了她一眼,淡淡开口:“今日朝堂之上,有人弹劾宁国府将敕造府邸挪作他用之事,你可知道?”

薛宝钗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宁国府做的事儿,而是皇上肯跟她提起这件事:

“臣妾不知,古训有云:后宫不得干政,是以臣妾不敢听闻此事。”

皇上笑了笑:“跟你说的,就是你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朕也不会告诉你,你总不会以为朕连这个分寸都没有吧?”

这话听着都叫人害怕,薛宝钗不敢应承,只是低了头:“臣妾惶恐。”

皇上也不理会她,只是继续说:“宁国府挪用府邸,是将自家的敕造府邸给了准备科举的寒门学子,而不得不挪用敕造府邸,是因为他们在京中租不到房子,原来租用的房子不知被什么人退掉了,不允许他们续租也就罢了,这租金居然还被人拿走未还,到如今都不知去向。”

“贤德妃不妨猜一猜,京中是谁家敢干这种事,又能干这种事呢?”

薛宝钗心里咯噔一下子,看来她的直觉没有出错,皇上今天真是带着气来的!

第54章挨骂

第54章挨骂

第54章

其实以薛宝钗的玲珑心思,早在皇上说出宁国府的遭遇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如果事情跟她无关,皇上为什么要特地跑到长春宫来跟她说这件事呢?再加上,这件事情又牵扯到了宁国府,薛宝钗不用猜都知道,事情肯定是荣国府做的。

其实摊上这件事,薛宝钗自己也很无奈,荣国府拿了宁国府的银子,跟她有什么关系?荣国府又不会送银子给她花。

再者说了,虽然人家说“京城居大不易”,但京城的房子它毕竟也是房子,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5/14页)

不是金屋银屋,再贵能贵到哪里去?

宁国府若是租房子时一租十年,或许这银子还能可观一些,若只是租一年两年,房租撑死了也就是千八百两,这还得是皇城底下顶好的房子,可就算是这么些银子,也不值得荣国府使劲去算计。

那么问题就来了,荣国府这么使劲算计宁国府的银子,为的到底是什么呢?

薛宝钗猜不到,她也实在想不通,为了千八百两银子,何至于让荣宁二府反目成仇?

难道荣国府穷得发疯了?

她只能勉强朝皇上笑了笑:

“想来是老太君跟宁府那边闹着玩呢,等下次老太君请旨进宫,臣妾劝劝她就是了,两府里都是一家人,若是反目成仇,没得叫人看了笑话。”

皇上似笑非笑地看了薛宝钗一眼:“原来贤德妃是这样觉得的。”

薛宝钗心里又是一咯噔,看这样子,皇上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

她这下子是真没什么头绪了,只能从凳子上下来,跪在旁边:“除此之外,臣妾实在想不到什么其他的可能了,还请陛下明示。”

皇上睨了她一眼,冷冷开口:

“这件事不独你想不通,宁国府其实也想不通,但宁国府比你还是消息灵通一些,想到了前几天发生的一件小事。”

“贤德妃可知道,先前荣国府为了让你省亲,居然开口去管宁国府借朕赐给他们的承命侯府了。”

“且不说承命侯府有没有外借的道理,你贤德妃同宁国府是哪一门子的亲戚,你回荣国府省亲,朕姑且还能接受,你去承命侯府,省的到底是谁的亲戚?”

“朕还没听说过,谁思念自己的亲人,要去亲戚的亲戚家一解骨肉分离之苦的。”

薛宝钗只能被动听着,尴尬地赔着笑,并不敢开脱一句。

皇上收回目光垂了眼,依旧是冷着声音:

“宁国府前脚拒绝了荣国府的提议,后脚自家租赁的房子就被人给退了,那银子还不知去向,贤德妃当初既然能够弃暗投明想来个中情由,应该早就想明白了吧!”

“明日便是二六之期,想来荣国府省亲情切,应当也不会错过这次进宫的机会,到时候还望贤德妃好好儿劝劝你的亲戚,朕下旨准许省亲,为的是体谅后宫妃嫔离家多年,骨肉分离之苦,可没逼着谁非要省亲不可,朕更不想听见,谁家出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荣国府想当冤大头,朕却不想落得个为了面子逼着臣下打抽丰省亲的名声!”

皇上说到此处,一时间怒气也上来了,站起身斜了地上跪着的薛宝钗一眼:

“好一个贤德妃!才刚坐上这个位置多久,就能给人仗腰子了?你可真是对得起这个名号!怨不得你哥哥是那样一个畜生,原来竟是家教如此,你多亏了是个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才没做出些好的来,若是男子,只怕比你哥哥猖狂十倍!”

“若一个妃子家里都能这般嚣张,那皇后家里那还不得吃人哪?朕正经的国丈,国舅家里还没如此无法无天,你一个妾妃的亲戚倒是狗仗人势起来了!”

皇上越说越是激动,声音也越发大了起来,一时间满屋子里只有皇上自己的声音,如雷霆一般叫人心惊:

“你的位置是怎么来的,你比朕清楚得多,莫不是真以为朕离了你就奈何不了忠顺王了?朕肯给你这个恩典,是有意激励天下之人为国尽忠,可不是为着你这个人,你要是觉得荣国府能凭你的势力,就骑到承命侯的头上去,那算你瞎了眼了!”

“你扳着指头算算,这些日子荣国府做什么长脸的事儿了?虽然得了一个县主的名头,却是宁国府舍于他们的,若是那位四姑娘想要,真以为这名号能落在贾元春头上了?”

“朕看荣国府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连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承命侯如今是他们能比肩的?拿朕的替身还不放在眼里,朕看他们的眼里是没有朕!”

“要是再让朕听说,荣国府为着省亲的事儿去骚扰承命侯的安宁,你这妃位也不必再坐,滚回家去天天同你的亲戚待在一处好了,免得他们为着想你成日家作妖,让朕的脸上难看!”

皇上说完,一拂袖走了,剩下薛宝钗一个人跪坐在地上,满面紫涨,一身冷汗。

她自打入宫封妃以来,这还是头一次被皇上如此羞辱,而且是毫不留情面的贬低!

薛宝钗先前一直以为,皇上明知道她的身世,却还是愿意纳她入宫,多少还是对她有一些好感的,可如今听起来,在皇上眼里她根本是一文不值!

这会儿,屋子里的宫女们才敢上前来试图搀扶薛宝钗,薛宝钗猛然甩开宫女的手,一手扶着桌子站起身来,嘶声道:

“今儿的事,谁也不许往外提一个字,若是让本宫在外面听到一言半语,你们谁的命都保不住!”

“本宫就算再落魄,毕竟也是妃位,弄死几个不听话的狗奴才,只怕皇上未必能注意得到!”

……

第二日,贾母跟王夫人果然是来了。

贾母还指望着,进宫之后跟薛宝钗诉苦,让薛宝钗在皇上面前给宁国府穿穿小鞋儿,没想到还没开口,就被薛宝钗埋怨了一通:

“老太太再做事之前,还是慎重些好,好歹也揣摩明白了皇上的心思再说啊,承命侯乃是皇上的替身,老太太为难他,这不是跟皇上过不去吗!”

王夫人眉心一皱,颇有几分不赞同:

“宝丫头,你这话未免言过其实了,承命侯不过就是个虚名而已,又没有实权,还没你舅舅本事大呢,你怕他做什么!”

薛宝钗听着这话都气笑了,拿贾敬跟王子腾相比?荣国府若是跟王子腾翻脸,皇上会特地跑过来为王子腾骂她一顿?

还不等薛宝钗说话,一旁的女官已经沉了脸:“王宜人慎言,这位是薛妃娘娘,可不是您家的什么丫头,还请您放尊重一些,不然奴婢们只好去禀告皇上,到时候皇上若是怪罪下来,王宜人可不要怪奴婢不讲情面。”

王夫人有些奇怪地看了女官一眼,一时间有些茫然,以前跟薛宝钗见面的时候,她不也是称宝丫头的吗?那时候也没人说什么不对啊?

不对,那时候旁边有人看着吗?

薛宝钗叹了口气,上次见面的时候,她在宫里人眼里还是受宠的薛妃娘娘,虽然年纪还小,但却也不是好惹的,是以她不发话,一旁的宫女女官们都是装没听见的。

如今可是不同了,虽然昨天的事,这些人大概还没有胆子外传,但是自己的真正地位,到底还是落在了她们的眼里,既然知道了她这个薛妃不过是个花架子,这些人自然不可能还如从前一般拿她的话当圣旨一样。

不过话虽如此,这样的话她也绝不可能在贾家面前透露半分,只能淡淡地敛了表情:

“宫里也不是法外之地,二太太若是不懂宫里的规矩,就还是少开口为好,免得犯了忌讳,反倒不好了,想来老太太深明大义,应该能体谅的吧?”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点一点头:“薛妃娘娘说的也有道理,你如今到了宫里头,是该守宫里的规矩,不然被人家瞧见了,也会笑咱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6/14页)

家没规矩的。”

王夫人勉强点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贾母这才看向薛宝钗,微微拧眉:“方才,娘娘为何如此说?”

薛宝钗虽然不得她老人家的喜欢,但是有一点,贾母还是承认的,那就是薛宝钗确实是个谨慎的人,如果这话是没有根据的,薛宝钗肯定不会跟她这么说,现在既然已经说出口了,那必然是有个缘故的。

宝钗叹了口气,忍着难堪回忆了一下昨日皇上的话。

昨天,皇上确实提到过,让她劝劝荣国府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话,那也就是说,她适当地挑些话跟贾母说,应该是可以的:

“老太太怕是还不知道,皇上昨日来我这儿,发了好大一通的脾气,就是为着老太太在寒学上给承命侯使绊子的事儿。”

贾母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否认,毕竟这件事显然不会有什么实证,但随即就反应过来,皇上都已经说出来了,肯定就已经认准了是她干的,说不定皇上手里已经有什么证据了,再者说,就算她否认又有什么用?面前只有一个薛宝钗,她在薛宝钗面前还有必要说假话吗?

因此,贾母也没有否认,只是觉得奇怪:

“在寒学里头念书的,不过是一群穷酸书生罢了,陛下何以对寒学如此上心呢?”

居然还为了这群穷书生,原谅宁国府私自挪用敕造府邸的事,贾母真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第55章科举

第55章科举

薛宝钗看了贾母一眼,面上虽然不显,心底里却有着埋怨。

贾母这么问,就说明皇上说的是真的了。

虽然薛宝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真听到贾母承认的时候,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舒服。

这事儿原本就跟她没有关系,是荣国府自己不争气,为了一点点银子就要跟宁国府反目成仇,皇上居然还把她给骂了一顿,这上哪儿说理去?

薛宝钗又没有挨骂的瘾,既然贾母承认了,那她必然是要遏止住贾母犯浑的举动的。

“老太太怕是还不知道,皇上对宁府那边很是上心呢,宁府的折子一递到皇上面前,皇上就把这件事搁在了心上,听说昨儿因为贵府的举动,发了好大的火呢。”

薛宝钗当然不会让贾母知道,皇上的火儿都是冲着她发的,所以故意用了春秋笔法,倒好似显得她在宫里消息十分灵通一般。

她说完,看了面上犹有不信的贾母,心知自己只凭一张嘴,怕是劝不动这位老太太的,便又叹了口气:

“要本宫说,贵府上也实在是太荒唐些,好歹也是国公门第,哪里找不出那霉烂的千八百两银子来,怎么就把主意打到了宁国府的身上去?还退了人家租的房子,昧下人家的租金,这要是传出去,人家还当是本宫这贤德妃教的呢!”

“再者,有一件事我还是要同老太太说明白的,省亲之事固然是难得的脸面,可还是要量力而行的,陛下说了,若是为了让骨肉团圆,反而弄得骨肉倾家荡产,也就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本意了。”

“老太太千万把本宫的话记在心上,这可不是同您说来做耍的,陛下说了,若是再听说谁家打抽丰省亲,可就要禁了这家人省亲的资格了呢!”

王夫人吓了一跳,不由得同贾母对视一眼,又看向薛宝钗:

“宝……薛妃娘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陛下当真是这么说的?”

薛宝钗点一点头:“老太太待本宫如何,本宫心里是知道的,若不是当真听说陛下这般动怒,本宫也不会如此知会老太太。”

“据本宫想来,承命侯当初毕竟是救了陛下一命,于情于理,陛下看重他也是应该的,何况两府里本是亲戚,咱们又何苦非要同他过不去呢?”

薛宝钗后半句话,和贾母当初心里的想法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薛宝钗是拿话来劝贾母放手,而贾母却是怀揣着这个念头,认为宁国府早晚有一天会向自己服软,没想到撞到了一个硬钉子上。

虽然贾母不知道皇上昨天在宫里是什么反应,但贾政回来之后,很尴尬地跟她表示,那些联名上奏的大臣,都被皇上罚了半年的俸禄给宁国府。

人家是为荣国府帮忙才摊上这么一档子事儿的,这笔银子自然得荣国府给出,算起来差不多也得有个一千多两,贾母从宁府里坑来的银子还没捂热乎,又得添点给宁国府送回去了。

这件事出了之后,贾母心里就总觉得不踏实,皇上当日在朝上,显然是有意向着宁国府的,那荣国府在皇上心里,得是个什么地位呢?

叹了口气之后,贾母点一点头:“我原是想着,省亲之事本是陛下的恩典,宁国府与荣国府同气连枝,也该让他们沾沾光,谁知道他们竟是这般固执?既然这是陛下的意思,我们照办就是了。”

……

贾母既然消停了下来,后面的日子就顺利多了,荣国府连夜重新规划园子,采买地皮,拿钱盖房子,忙得热火朝天,也没时间管宁国府这边在干什么了。

趁此机会,惜春联系上了那边的焦大,将末世作物的种子交给了他,让他在以后播种的时候,跟普通的种子混着种下去。

按时间算算,这个时候宫里头的植物也应当长出来了,虽然按时节来算,绝大部分植物应该是没有充足的生长时间的,但只要能长出来,她就已经胜利了,这些植物会用它的体格给本朝人一点小小的科技震撼的。

既然宫里都长出了这么多神奇的植物,那她的菜园子里长出几棵惊世骇俗的东西,也是很合理的吧?

夏去秋来,眼看就是一年秋闱,因为贾宝玉还小,贾母从前对科举始终淡淡,但今年却转了主意,把贾政叫了过来:

“朝廷里头如今不知还有没有捐纳的名额了?若是还有,给宝玉捐一个贡生在身上,叫他也去考一科试试吧。”

贾政一时间听得有些愣住了,老太太为何忽然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但也只能据实回禀:“捐纳的名额自然是有,只是宝玉从小顽劣,不入正途,要他写诗作文或许还行,要他参与科考,怕是白费功夫啊。”

“就算老太太是真觉得他还有成才的希望,那也必定不是在现在,若是现在为宝玉请一位高明的先生悉心教导,以后也许会有出头之日,但若是现在便让他进场,只怕是贻笑大方啊。”

贾母冷冷地看了贾政一眼:“我自有我的道理,不与你相干,你只管说能办不能办就是了。”

贾政无奈,只得点头:“能办,能办。”

若是依着贾政,那贾母很可以不必花这个冤枉钱,若贾宝玉将来真能学有所成,便没有必要为一个区区捐监名额弄虚作假,若是不成,花了那些银子又有何用?

但贾母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贾政自然也拗不过她,只能让人平准了三百两银子,给宝玉捐了一个例监的身份在身上。

到了科举开考之日,贾母亲自领着人送宝玉进场,到了此时,贾宝玉就算是再不情愿,也知道老太太是认真的,只能认了命。

贾母坐在马车里,远远看着宝玉一步三回头地拎着东西进去了,这才在心里长舒一口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50-60(第7/14页)

目光中掠过一丝坚定。

据她看来,虽然皇上当日的确是罚了人的俸禄,也在宫里发了脾气,但这未必是冲着荣国府来的,谁知道皇上是不是觉得以薛宝钗的身份,还不配让宁国府也来巴结着她呢?

自从出了贾赦当日那档子事儿之后,贾母虽然见识到了薛宝钗的能力,但心里也逐渐有了些别的想法,正所谓狡兔三窟,把宝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变量太大。

当日贾赦启程去平安州的时候,忠顺王还是当朝亲王,皇上唯一的兄弟,等他再回来,忠顺王就已经被作践进了泥地里,可见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真等到雷霆万钧从天而降的时候,任你有千丈高楼,塌下来也只是一瞬之间而已。

所以,贾母固然希望能够沾沾薛宝钗的光,可是也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她老太太是一天老过一天了,旁人嘴上再怎么奉承她有福气,也改变不了她没几年活头的事实,到时候她老人家去了,宁国府还可以是承命侯府,荣国府呢?那时候就得是一等将军府邸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时候可就是贾赦当家了,那荣国府还能有个好儿?

贾母想得远了些,她想要趁自己还在世,给荣国府也留下些仗腰子的人。

若提到贾母的希望,那不做第二人想,必然是贾宝玉了。

这些日子以来,贾母没事儿就琢磨宝玉是怎么想的,要说正常人知好色而慕少艾,看见一个标致的人儿,一时间意乱情迷,不顾他是男是女倒还有可能,但贾宝玉也是经过见过的人了,身边的丫鬟也好,自家的姐妹也罢,都是容貌出挑,难得的美人儿,怎么他就一头扎进了男子的怀抱?

想来想去想不通,贾母最后把原因归结到,贾宝玉在家学实在是太无聊了,无聊到不得不动这方面的念头。

据贾母看来,宝玉乃是天底下第一灵秀的孩童,等闲的诗书一读就会,聪明伶俐胜过他人十倍的,让他去家学里头读书,那纯粹是杀鸡用牛刀,在这里折磨宝玉呢。

或许,宝玉早就学会了家学里教的那点子东西,在学堂里无所事事,自然只能搞一些无关的举动呢?

贾母嘴上不说,心里已经认定了就是这么回事,不独在家学如此,在寒学只怕也是如此,不然宝玉放着漂亮丫鬟不亲近,怎么同那些脏臭的浊物混在一处去?

既然宝玉已经学有所成,贾母决定,趁现在让他赶紧科举。

十三岁的例监或许并不罕见,可十三岁的举人却是凤毛麟角,现在京中勋爵人家的后代多是以恩荫入仕途,少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如果宝玉能够一举夺魁,在京中必定能够扬名立万,也许乘着这股子东风,还能重现他爷爷的辉煌也未可知。

俗话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等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贾敬人已经没了,宝玉却正值壮年,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到那个时候,宁国府还能拿什么再压荣国府一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念头贾母也盘算许久了。

若是贾宝玉十三岁中举,也就算得上是少年有为了,如此若是与林家议亲,想来林如海定是会答应得更痛快一些。

第56章发榜

第56章发榜

第56章

贾母这般想着,才一转头,忽然发现惜春居然也在考场外头。

今日秋闱,寒学的学子自然也是要来考试的,惜春作为寒学的幕后支持者,自然是要来送考的。

先前荣国府送来的银子,被惜春换成了金子之后,铸成了一百二十个“笔粽”的样式的金锞子,每见到一位学子,便送他一枚,寓意是“今科必种”,这会儿也刚刚把寒学的学子们都送进去。

瞧见惜春,贾母的脸上就不太痛快,惜春倒是神色平静,淡定地走过来给老太太行了个礼:“老太太。”

“起来吧。”

王夫人这日也陪着贾母来了,只是她和惜春一向不对付,荣国府和宁国府闹掰之后,就更是不愿意说话了,便只是将头扭过去,假装去看贾宝玉的背影,而不理会惜春。

王熙凤倒是还有心缓和关系,方才她就已经瞧见了惜春发的东西:

“亏得四妹妹有心,还给他们那些,虽然东西不多,到底是个彩头,不知还有没有剩的,给你宝二哥一个,也好保佑他‘今科必中’。”

惜春虽然是按着寒学的人头倾的锞子,但寒学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本次科举,因此的确还剩了一些,但听王熙凤的话之后,却是淡淡一笑。

“没剩了,都送给我们寒学的学子了,二哥哥还是等下一次吧。”

贾母不由得嘴角一抽,眸光中带出些怒意来。

惜春这是话里有话啊!

然而,贾母的反应其实惜春并不太在乎,她只是按自己对贾宝玉的了解说的而已。

贾宝玉其人,对仕途经济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虽然读了些圣贤,也是贾政强逼着读的,他自己并不愿意。

荣府先前为他单独请先生的时候,他隔三差五便气走一位;在家学念书的时候,又不想着读书,只想结交些相好的朋友;到了寒学之后依然故我,除了念书什么都干,这样的人若是能考中举人,那她寒学的学子就应该全员并列为状元了!

王熙凤皱着眉头看了惜春一眼,这话说得也太难听了,让她连帮忙说合都没有机会,也只能闭嘴了。

贾母深吸一口气,朝惜春笑了两声: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瞧瞧到底是你寒学那些学子有本事,还是咱们家有能耐!”

惜春没有回话,她觉得这种狠话太无聊了,回应都是对她的一种折磨。

且不说她寒学将近一百名学生入场,会不会真的一个都考不中,就单说贾宝玉,他要是能考中,那才叫没天理呢!

眼看着科举应当已经开始了,惜春也不打算久留,她当然还有她的事要做:“老太太自便吧,我先告辞了。”

惜春说完,也不等贾母有何反应,自顾自地走了。

贾母冷冷地看着惜春的背影,沉声道:“回府!”

三天之后,秋闱第一场结束,贾宝玉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虽然还不至于衣衫不整,但是蓬头垢面是少不了的,一出门就抱着王夫人哭,只说里面太苦了,自己实在受不住,把王夫人心疼得眼泪汪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