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上皇点了点头,他还当是什么事儿呢:“朕明白了,是有这样的事不错,你既知道了也不妨事,只要不去外面乱说就是了,这也谈不上什么株连九族啊。”

贾赦又没有被圈禁,没人规定他非得待在京城,去了一趟平安州就去了呗,又能怎么样?

倒不是上皇没心没肺,实在是荣宁二府那副德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算他们想要跟忠顺王合谋造反,忠顺王也够呛能要他们,一家子不是酒囊饭袋就是书呆子,要他们来帮忙造反,那不是纯粹给自己找麻烦?

惜春摇了摇头:“臣女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才这么担心的。大老爷给了这些锞子之后,还提到说他在平安州,碰见了王子腾大人,只不过对方没有承认,还说自己姓张。”

上皇这会儿越发迷茫了,贾赦碰见了王子腾算什么大事?别说那人自称姓张,还不一定是王子腾,就算真的是王子腾又能怎么样?

王子腾在出京巡边的过程中擅离职守,这也是王子腾的罪过,但这罪过也不是死罪啊?

就退一万步讲,皇上为了这事杀了王子腾,那也犯不上诛他的的九族不是?

退一百万步讲,皇上真吃拧了,为这事儿诛王子腾的九族,那也不至于诛到贾家去啊,没听说过株连九族,连外甥的全家也一并跟着诛了的,王家在京中立足近百年,嫁到各家的姑奶奶有得是,要这么杀起来还了得呢!

上皇想到这里,觉得惜春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你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把朕跟皇帝当成什么人了,朕承认,先前用你的时候多,赏你的时候少,可你也不至于把君王看得如此刻薄寡恩不是?”

惜春还是摇摇头:“小女也不是为了这个才这么说的。”

上皇顿时气结:“那你把话一次说完行不行,别这么吊着朕的胃口!”

惜春小小地无语了一下,她倒是想说完啊,那不是刚说没两句,上皇就迫不及待地插话了吗!

她轻咳两声,继续把话说了下去:

“大老爷很笃定自己看到的是王子腾大人本人,因为那人跟王大人长得一模一样,二太太也觉得大老爷不会错认王大人,所以在那里出现的一定是王大人本人,但老太太这个时候却说,世间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多了去,不说别人,就连二太太生的宝二哥,也有人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上皇是越听越胡涂,这都哪跟哪啊,那个贾宝玉他也不是没听说过,纨绔一个,有点子小聪明罢了,也没见能耐到哪里去,跟他长得一样又怎么了,犯王法啊?

要是贾宝玉跟皇上长得一样,或许上皇还可能动心思把他砍了,但也不至于为这事株连九族,所以惜春到底是为了什么,被吓成了这样?

还不等上皇想出个所以然来,就从惜春口中听到了让他意外的消息。

“那个和宝二哥长的一样的人,是江南甄家的甄宝玉。”

“听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她已经见过甄宝玉了。”

听到此处,上皇已经明白了惜春在担心什么。

调查忠顺王和甄太妃的事虽然一直是秘密进行,但是当一件事秘密的时间太长,那么它只能成为一个公认的秘密,更不必说那日惜春毁掉的本来就是窃听的符咒,虽然当时已经毁掉了,但在那之前,对方听到多少消息,完全是未知数。

既然薛宝钗手里可以有窃听符,忠顺王手里也有,难保江南甄家手里不会有。

如果甄家已经知道了自家将要大难临头,那么为了保住自家的根苗,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而就在这个时候,贾母在京城见到了和贾宝玉长得一模一样的甄宝玉……

上皇想到这里,顿时冷笑了一声。

“荣国府,还真是有几分能耐呢!”

这时候,惜春已经重新跪伏了下去,事涉全家性命,弄不好一家子全没了,她不敢再自矜身份:“请陛下开恩,事到如今,小女也不敢再为荣国府开脱,只是老太太做这事儿没跟任何人商议,连二太太都不知道,更别说我们宁府了,您要是真有朝一日清算总账,能不能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就找谁,别牵连到我们身上。”

事到如今,惜春也算是彻底认栽了,这荣国府太吓人,她自认是没那个本事保全所有人,能把宁国府保住就算是不错了。

上皇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惜春身上,在这整件案子里,惜春的确是出力良多,而且知道了荣国府可能参与其中,也是第一时间来跟他说明,可见这丫头年纪虽小,主意是不错的,知道该跟着谁混才是正道。

说实在话,他是很看得上惜春的,年纪小,识大体,本事也不差,再说这案子能破,也是多亏了惜春在里面忙活,若是结案之时,为着荣国府的一时胡涂,把宁国府也给满门抄斩,这不成了惜春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给砍了吗?

况且,有惜春今日的报信,他老人家才能知道提防不是?

最起码,他跟皇帝往后要干的事儿,也有个着手的地方了。

思及此处,上皇点一点头:“朕可以答应你,等回头案子结了,朕让皇帝给你宁国府发一份丹书铁劵,保贾代化一脉永不株连便是!”

第46章亲戚

第46章亲戚

第46章

对于惜春来说,不管怎样,保住自己都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的话,她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在保住自己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守护好自己的家人,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惜春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最起码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家人。

你拿人家当家人,人家拿你当傻子,这种“家人”她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而与此同时,三天之后,忠顺王谋逆一案也终于迎来了终局。

忠顺王谋害皇子在先,试图谋逆在后,两罪并罚,罪无可赦,姑念其为皇族血脉,所以免其死罪,贬为庶民,世代守卫皇陵,以赎其愆。

甄太妃教子无方,且又参与谋害皇子、谋逆造反,按律当斩,念其伴上皇多年有功,免其死罪,送入皇家道观出家,终身不得离开,令其余生为皇族祈福。

江南甄家以怪力弄神之术行巫蛊之事,罪在不赦,按律抄家入官,合族之中凡十六岁以上男子尽皆流放充军,十六以下男子及族中女子俱着有司依律官卖,不准自家赎回。

圣旨一下,曾经在江南煊赫百年的甄家,就这么化为乌有了。

自然,在这件案子之中,也有立功要赏的人在。

首先就是薛宝钗,在皇上的安排之下,北静王特地上了一封奏表,好好地把薛宝钗在此案中的“功劳”夸了一遍,给她定了一个头功。

既然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8/14页)

了功,自然不能把对方再当做低等宫女对待,但案子还没彻底结束,也还没有论功行赏,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薛宝钗,于是由皇帝做主,将薛宝钗暂时送还本家,等待案子结束之后,再行处理。

案子结束之后,皇上特地将薛宝钗宣入宫中,表达了想将她纳入后宫的想法,但也委婉地表示了一下,身为后宫妃嫔,如果有一个犯过罪的兄长,会非常尴尬,希望薛宝钗能处理一下这个问题,不然他也只能挥泪斩情丝云云。

至于剩下的问题,皇上觉得他不用去考虑了,薛宝钗会替他处理妥当的。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京城里便传出薛姨妈将薛蟠的牌位当街砸碎,并表示薛家无此不肖子孙,更是与女儿薛宝钗一同除去了孝服,以示与薛蟠恩断义绝。

此事一出,京城侧目,但就在第二天,皇帝便下了圣旨,纳薛宝钗入后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一时间,薛家顿时成了京城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不说别人,荣国府里,贾母这下算是开了大眼,她是万万没想到,薛宝钗那样的家世,又摊上那样兄长,居然还能一句翻身,成为宫里的薛妃娘娘!

王夫人这下可算是得了意,一扫胸中的郁气,她在得知这件事的第一时间,便去了贾母之处,满心满脸都是喜色:

“老太太,媳妇先前就同您说过,宝丫头是个有造化的,您只是不信,如今怎样?”

“要我说,您从前就是太把四丫头当一回事了,拿着她的话当圣旨,这叫什么事呢?如今回过头看看,四丫头在案子里跑前跑后忙了许久,一点儿赏赐都没得着,还不如宝丫头的能耐大呢!”

贾母脸上也有些不高兴,但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她不信。

况且,就算她心里再怎么不高兴,现在也必须对王夫人态度和缓一点——薛家又起来了,贾家如今还有仰仗得到薛家的地方。

贾赦回来的第二天,就从贾政口中得知了忠顺王被圈禁一事。

调查进行到这一步,许多事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其中就包括忠顺王被抓一事。

贾政告诉贾赦这个,只当是闲谈,但贾赦听到这个消息,却几乎要昏厥过去——他这次去平安州,是领了平安州统领孙若明的银子,要为他在京城的侄子孙绍祖谋缺,贾赦见银子数量不少,这才亲自走了一趟,再三再四地向孙若明保证,这事他办得成,孙若明这才将银子兑准了给他。

问题是,贾赦原本是想走忠顺王的门路的,他哪里想得到,就在他出京城的这一个月里,忠顺王居然就倒台了的呢?

如此一来,贾赦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那五千两银子他已还了别处的饥荒,现在哪里还有五千两银子还给孙若明呢?

贾赦这下真是有苦难言,而且事到如今,他连说自己办不到都没勇气,好不容易这一回他事情办得还算漂亮,让贾母高看他一眼,若是这会儿说出来,他事情办出了岔子,只怕贾母越发看不上他了!

虽然他才是荣国府正经袭爵的人,但孝这一个字就足以把他压得死死的,老太太说让贾政住荣禧堂,他只有点头的份儿,如今老太太若是再看不上他,往后他在贾家越发不招待见了,只怕老太太那点子家私,将来也都得教二房给得了去!

贾赦回去冥思苦想好几晚上,终于在听说薛宝钗封妃之日想到了好主意,立刻求到了贾母的面前:

“儿子原是想求忠顺王办事的,怎奈他又坏了事,可巧咱们家现有椒房贵戚,还用得着求别人么?只让二弟妹同薛妃娘娘说说就是了。”

贾母听了,一时间有些不大痛快,要求薛宝钗,那就得找王夫人说合,中间也许还赔出去她老太君的脸面,自然是不大愿意的。

但想到忠顺王垮台的确是意外之事,贾赦如今已经拿了人家的银子,也不好说事情没办成,若真是如此,银子要退回去还是小事,只怕往后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这次无论如何也得把事情办成了,只当是赔本赚吆喝了。

因此,贾母这才忍下了王夫人的话,等王夫人说得痛快了,才慢慢地将事情跟王夫人说了。

王夫人闻言,顿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老太太放心,事情只管交代在宝丫头身上,咱们家平日对她也算不错,况且如今她只有一个母亲在外面,还得咱们照应呢,宝丫头跟咱们家的姑娘们就是一样的,家里有事,她怎么能干看着不帮忙呢?”

说干就干,当天王夫人就拉上了薛姨妈,一起递了入宫请安的折子。

薛宝钗虽然与母亲分离不久,但听说母亲和姨妈来了,也不至于拒之门外,但等王夫人说明来意,薛宝钗笑不出来了。

这才叫“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呢!现在用得着她薛宝钗了,她就又成了贾家的亲眷了,几日前她还没入宫的时候,可是连在贾家多待一会儿都做不到!

现在倒好,有事求到她头上,就又想起薛贾两家的亲戚来了!

薛宝钗如今刚刚封妃,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她倒是也有心试试自己的能耐,只是若是贾家一开口,她就答应了,倒好像她很乐意给贾家办事一般。

宝钗心里打定了主意,必须得晾着贾家一阵子,免得贾家以为自己那么好支使一样。

见宝钗不太兜揽,王夫人心里可有些着急了,先前她可是已经在老太太那里把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如今宝钗这般不热心,回头她怎么跟老太太交代呢?

因此,王夫人不住地给薛姨妈使起了眼色,一面又语带暗示。

“宝丫头,你从前也说过,咱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如今家里有用得着你的地方,你可不能躲懒,不然往后这亲戚也就难做了!”

薛姨妈看了看王夫人,又看了看宝钗,试着劝道:

“宝丫头,老太太如今的确是很看重你的,连那府里那位四姑娘都要往后排,你若是能帮得上忙,就帮一把吧,只当是母亲和你姨母求你了!”

对于贾家的前倨后恭,薛姨妈心里也是很看不上的,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她从前是恨着惜春连带着恨上了贾家,现在却是想要借贾家的势力,让宁国府尤其是惜春不痛快。

虽然说都是贾家,但荣国府和宁国府不一样,贾母这等趋炎附势之人,只会跟着京里局势的走向走,从前薛家失势,贾母便会在她面前作威作福,如今宝钗入宫为妃,贾母就会笑呵呵地跟她说话,管她叫姨太太了。

薛姨妈对荣国府是有记恨,但王夫人毕竟也帮了她不少,这份姐妹真情不是作假的,至于老太太这边,薛姨妈从前对她是怨恨的,现在倒是淡然了,毕竟贾母这份趋炎附势,既能让她在薛家失势时翻脸不认人,也能让她在薛家得势之后,甘愿放低身段,重新与薛家修好。

薛家现在虽然出了个薛妃娘娘,但好花也得绿叶衬,薛宝钗再受宠,若是宫外无人照应,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皇上喜欢她时,自然是日日好,若是皇上移了心思,谁还能帮宝钗一把?

所以,薛姨妈想要的,是靠贾家与宝钗的亲戚关系,把贾家变成宝钗的后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了把贾家这条大鱼挂上钩,薛家势必要下点香饵才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9/14页)

据薛姨妈来想,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不算高,在京城里的地位估计也就那样,他都敢兜揽的事,没理由宝钗办不成,只要这件事能办成,宝钗就算是对荣国府有用的人了。

那么,就算是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荣国府也会想方设法保住宝钗在宫里的地位的。

王夫人这会儿却有些不耐烦了,她原是个不长心的人,肯跟宝钗打这么长时间的太极,已经是难得了。

“宝丫头,你给个准话吧,到底能办不能办?能办自然是好,不能办我们就托别人了,孙家那边着急得很,也不好让人家干等着不是!”

第47章省亲

第47章省亲

第47章

宝钗深吸一口气,看了王夫人一样,勉强笑道:

“姨母这是说哪里话,既然是您的意思,宝钗自然是尽力而为了。”

“只是,我说是宫里的薛妃娘娘,到底是后宫的妃子,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姨母也是知道的,我的面子,朝廷里的大人们也不一定真的就会给。”

“姨母回去之后,让大老爷去托一托锦衣卫的穆大人吧,他既是东安郡王府的人,自然原本就与府上有些亲眷,为着元大姐姐的事儿,想来此时跟府上的关系也会更近一层,若是他肯卖我这个面子,自然是好的,若是不卖,那我也没有好办法了。”

据宝钗想来,穆钟其人是上皇的心腹,倒未必是那等会徇私枉法的人,荣国府若是托他办事,想来不过两种可能,一是把事情给办了,二是不办。

若是他肯把事情办了自然是好,若是不办,荣国府也怪不到她头上来,你家正经的世交故旧,又是即将亲上加亲的人家,你亲自去托人办事,人家都不肯,能怪到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身上?

而且,如此这般,就算是穆钟参她后宫干政,她也不怕,她今日固然是见了薛姨妈和王夫人,但周围又没有宫女伺候,她们三个谈了什么,根本没人得知,就算王夫人指认是她指使的,她也可以不认——穆钟是荣国府的世交,又不是她薛家的世交,荣国府找穆钟办事,本来也不用她在里面掺和!

谁能保证不是荣国府为了把事情办好,假借了她的名义呢?

宝钗的心思,王夫人自然是一点都不知道,见宝钗愿意帮忙,心里还挺高兴的。

“还是宝姑娘懂事,不像我们那位四姑娘,看着好像老大能耐似的,其实什么都办不成!”

王夫人得了指点,兴冲冲地回家找贾政商量去了。

第二天正逢休沐,贾政去了穆钟处一趟,跟穆钟商议一回,穆钟也没给他一个准信,只是说自己考虑考虑,然后就端茶送客了。

贾政见状,还当是没指望了,回家唉声叹息一回,谁知第二日就听说孙绍祖被选入锦衣卫,顿时回嗔作喜,整个荣国府也喜气洋洋。

贾母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吃饭,一时间饭也不吃了,笑得有些合不拢嘴。

“宝丫头的福气果然是不小,往日竟是我误了!咱们家如今有宝丫头——哦,该说是薛妃娘娘,有了薛妃娘娘的庇佑,往后的日子定然是顺遂非常!”

至于惜春,贾母如今是越发不把她放在心上了,会算节气雨水算得了什么?她还算薛宝钗进宫会当低等宫女呢,如今怎样?

但还不等贾母找机会在惜春面前落落她的面子,宫里又传来了两道消息。

一道是圣旨,直接送到了宁国府,封贾敬为一等承命侯,将原本的忠顺王府改为了承命侯府,赐居贾敬。

其实以忠顺王府的规格,拿来当一个一等侯府着实是有些僭越了,但皇上就是这么下的旨,圣旨上明晃晃地写着,贾敬为皇上试药,等同于天子替身,所以虽然封为侯爵,但一应吃穿用度都比肩亲王。

与之相对的,惜春得到的赏赐在篇幅上远不如贾敬得到的多,但就是这一样东西,足以引得全京城侧目——丹书铁券。

据圣旨所言,这封丹书铁券可保宁国府贾敬一脉永不株连,问题是宁国府正经的主子谁不是贾敬这一脉来的?

而更让京城中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这封丹书铁券为何不是赐给贾敬,而是给了惜春?

圣旨一下,荣国府这边顿时五味杂陈。

若说薛家如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宁国府这又怎么算呢?

荣国府说是自家有县主,亲戚家又出了妃子,但说来说去,总是托赖着别人的福气,自家其实没多大能耐,反倒是贾敬,先前中了个毒,险些丧命,人人都觉得这是天大的祸事,谁知道一眨眼祸事便福气,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侯爷了!

还不等荣国府品出什么滋味来,薛宝钗的消息也到了。

准确来说,早在薛宝钗的消息传入贾府之前,她要说的事儿,全京城都已经听说了。

皇上下旨,准许后妃省亲。

当然,皇上的媳妇儿们省亲,肯定不能是随便找个地方跟家人见一面就算了的,简单来说就是,这地方要干净,要漂亮,要朝廷能派人看着,别随便让什么人进去,瞧见了后宫妃嫔才行。

说白了,就是让家里有钱的重新盖个别院,这才能把人接回去好好儿见一面。

薛家从前倒是有钱,但如今不比往日,现如今薛姨妈虽然衣食无忧,但要是让她拿银子盖房子,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薛宝钗既然递了消息出来,自然就是有心思想要省亲的,而且她也很有理由——先前你荣国府要办的事儿,我给你办成了,现在我有事,你难道就能干看着不帮忙吗?

贾母倒的确是有心帮忙,只是这节骨眼上上哪弄那么多银子去?

若是从自家腰包往外掏,贾母还有些舍不得,若是从别人口袋里拿——事到如今,人家口袋里的也成了自家口袋里的,银子在兜里揣了还不到半个月就要拿出去,贾母舍不得。

倒是王熙凤给贾母出了个主意:

“敬大老爷不是刚得了承命侯府吗?大老爷如今还住着宁国府,我想这承命侯府空着也是空着,若是收拾收拾,拿来当省亲别院不是正好?等咱们用完了,也算是给敬大老爷收拾好了,敬老爷搬进去住也方便些不是?”

一家子听了这个主意,都觉得不错,贾母更是笑得连连点头:“还是凤丫头有主意!”

一来这房子是现成的,今儿收拾完,明儿就能安排省亲,比那些现动工的不知道方便多少;

二来那里本就是亲王府邸,若不是贾敬命好,贾家这辈子也住不上这样规制的房子,用这房子省亲,也比那些臣下盖的别院体面;

三来这事儿是皆大欢喜,谁也不吃亏,薛宝钗在省亲里占了头一个,荣国府省了盖别院的银子,不过花上些银子,把忠顺王府再拾掇拾掇——其实也不用怎么拾掇,上个月忠顺王还在里头住着,就一个月的工夫,宅子能邋遢到哪去?

贾敬也不吃亏,他不用自个儿出银子拾掇院子了,等薛宝钗省亲完,他搬进去住着就得,省心省力。

这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儿吗?

荣国府上下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贾母派了凤姐儿去交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10/14页)

姐儿巴巴地去了半天,回来的时候脸上颇有些挂不住,吞吞吐吐地跟贾母开口:

“四妹妹说,那宅子借给谁都行,就是不借给薛妃娘娘省亲用!”

贾母原本不觉得这事儿会有什么问题,满心里想的都是等凤姐儿回来就安排人布置忠顺王府去,如今听了凤姐儿的话,好似一盆凉水泼在心头。

“四丫头是疯了吧!这样的好事儿,又事关咱们家的脸面,她这是作什么妖呢!”

见贾母有些动了怒,凤姐儿也是满脸无奈,任她好话坏话说了一筐,惜春就是两个字:“不借!”

凤姐儿也是无可奈何,但凡惜春要是能松一点儿口,她也不至于这样白白地空手而归了。

贾母深吸一口气,沉着脸看凤姐儿:

“凤丫头,四丫头都说了些什么,你原原本本地学给我听!”

凤姐儿想了想,还没开口之前就先叹了口气:

“四妹妹说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但凡聪明点的人家都知道躲着,偏咱们家硬要往上凑,打量姓薛的是什么好人家吗?凑也就罢了,还拿皇上赐的府邸给姓薛的省亲,别折死了她!”

此时贾母身旁正坐着邢夫人和王夫人,听到这里,王夫人已然沉了脸色:

“你们听听,四丫头这说的是什么话,竟敢跟薛妃娘娘死呀活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邢夫人虽然跟薛宝钗无甚交集,但薛宝钗帮贾赦办了事是不争的事实,邢夫人白白省下几千两银子来还饥荒,自然是高兴的,因此对宝钗印象也不错,听惜春这样贬低宝钗,也开口帮腔:

“可不是吗?也不知她是在轻狂些什么!若不是薛妃娘娘立了大功,忠顺王能坏了事吗?她又上哪去住什么承命侯府?不说好好儿谢谢娘娘,倒还摆她的臭架子,全家早晚要让她给连累了!”

贾母心里也极不痛快,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开口:

“她还说什么了,你一并说出来!”

凤姐儿又道:“四妹妹说,老太太若真是非要让薛妃娘娘省亲,不必打承命侯府的主意,也不必动官中的银子,可着您手里的银子去办就是了,虽说原本不一定够,但加上您最近拿到的体己也就差不多了,正所谓财是惹祸根苗,来路不正的银子,还是趁早出手为好,等到被人看出了端倪,可就来不及了!”

这话一出,贾母顿时老脸涨红,瞪着凤姐儿的一双昏黄的眼都泛起红来,不知是怒是羞:“你们听听,她说的这都是些什么话!”

第48章挨揍

第48章挨揍

第48章

王夫人觑了眼贾母的脸色,叹气道:

“老太太真是把四丫头惯坏了,连您都指摘起来,您自打入了贾家,从重孙媳妇熬到现在有了重孙媳妇,就有个万八千两银子的体己,难道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吗?四丫头居然说您的银子是来路不正,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贾母嘴角略略抽动,看了王夫人一眼,在心里暗叹这个胡涂东西。

惜春会这么说,显然就是知道了些什么,她老太太手里如今的确是有一笔来路不大光明的银子,但这银子的主人如今已经落魄到了极致,料想一时半会还要不到她头上来,若是真拿那笔银子盖房子,算算差不多也能盖得起。

贾母不痛快之处在于,这笔银子人家可是给到了她老太太的手里,虽然说的是暂存,但是贾家帮这个忙,也是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的,她就算是留下这笔银子,又有谁能说她老人家什么不是?

可惜春这般表态,就是硬逼着她老太太把银子拿出来省亲用了,可是凭什么呢?

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薛宝钗若是照拂贾家,荣宁二府都跟着沾光,既然好处是一起享,那到了要花钱的时候,难道就让她老太太一个人出吗?

贾母想用忠顺王府省亲,未尝不是希望宁国府能在薛宝钗面前出一份力,毕竟惜春从先曾经得罪过宝钗,若是借此机会能够冰释前嫌,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皆大欢喜?

没想到,惜春这丫头气性真不小,连宫里头的薛妃娘娘都不给面子!

人家可是略张一张口,就让锦衣卫指挥使安排人进锦衣卫的!

邢夫人深吸一口气,看向凤姐儿:

“叫我说,凤丫头也是误了,这样的大好事,你去找四丫头算什么,她是尊还是长?她做得了宁国府的主吗?”

“据我想来,以后这样的事,很可以不跟四丫头商议了,她横竖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再者说了,就算她有气性,难道还能对着宫里的薛妃娘娘撒气吗?她不要命,我们还想活呢!”

“要不,派琏儿再往东府里走一趟,这一次就直接去找敬大老爷,再不济珍儿也是可以的,他们两个的话,不比四丫头有用得多了?”

贾母听到此处,也觉得有些道理,她们平日里同惜春接触得更多,一时间居然忘了,贾珍如今才应该是宁国府正经的主子,惜春一个丫头片子,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做得了主?

邢夫人见众人均无异议,立刻便让叫了贾琏来,贾琏听了这话,也觉得甚是应该,连忙去宁府走了一趟。

贾珍这日却不在家,贾敬倒是在,他如今贵为承命侯,就算是自己想要避世,外面也总有一些推脱不掉的应酬,于是这几日也就没有闭门谢客,若有人来拜访,都是会接见的。

小厮领着贾琏到了寻仙阁,贾琏整理了一下表情才进门,刚要行礼,忽然瞧见贾敬身边坐着惜春,脸上的笑容顿时僵在那里。

“四妹妹也在这里啊。”

惜春淡淡地看了贾琏一眼,神色平静:“虽说皇上赐下了府邸,但宁国府仍是我家,我不在这里,又该在哪里?”

她就知道荣国府那边不会轻易善罢罢休,见她不同意,必定会再想办法,贾珍这日出了门,并不在家里,那贾敬就成了他们的突破口,因此送走了凤姐儿之后就在贾敬这里待着了,果然就堵到贾琏来做说客。

见惜春在这里,贾琏估计自己的来意已经被看穿了,但他既然已经来找了贾敬,就是对说服惜春不抱希望了,如今虽然见惜春在这里,他还是寄希望于说服贾敬。

“敬大老爷,老太太让我跟您商量一声,能不能将承命侯府暂时挪借数日,让薛妃娘娘回来省亲?等薛妃娘娘省亲完,侯府我们府上也给您收拾好了,您正好搬进去住,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贾琏是真不明白,这样双赢的好事儿,惜春为什么就是固执不肯答应呢?

贾敬却不搭茬,只是闭目打坐,好半天才吐出几句话来:

“这些事我都不大管,你只跟你四妹妹商量就是,她答应就是答应,不答应就是不答应。”

贾琏一听就着急了,这不是回到原点了吗?

他们要是能说服惜春,也就不至于想要绕开惜春单独跟贾敬谈了。

贾琏此时也是满脸无奈,不得不赔着笑脸再跟惜春商议:

“四妹妹,我也知道你同薛妃娘娘多有不睦,可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你别怪二哥说话不客气,可是薛妃娘娘尚且愿意放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11/14页)

你又在这里拿什么乔呢!难道你的脾气,比宫里头的贵妃娘娘还要大不成!”

贾琏才说到这里,忽然见惜春扫了他一眼,淡淡开口:

“你知道个什么!”

“我只问你,这些年来凡是告诉你们的话,我哪一句是说错了的?还不是你们每每贪心不足,总是不信邪,到最后才自食恶果的,如今我告诉你们的都是好话,你们偏又不听,非要等到大祸临头了,才知道反悔吗?”

贾琏原是做好了低声下气的准备,但见惜春态度坚决,料想是没指望了,一时间脾气上来,也有些不耐烦:

“四妹妹还当自己是从前的小神仙吗?眼前就有一件你没有料到的事!你口口声声说薛妃娘娘只能当个低等宫女,如今怎样?人家是正经的贵妃娘娘,倒是你成日家往宫里头跑,结果呢?到如今要份位没份位,要名声没名声,虽说是有那么一点子脸面,还是托了敬大老爷的福气!我若是你,趁早回心转意,拉下脸来巴结巴结薛妃娘娘,咱们四大家族才能同气连枝,荣辱与共!”

“你瞧瞧你如今的模样,尖酸刻薄小心眼,哪里还有半点侯府嫡女的模样!你若是实在眼热薛妃娘娘的身份,不如求求皇上去,看看皇上会不会抬举你,看你成日给这个算命给那个算命,原来是丈八的灯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见自己,你怎么不给自己算一算,看看何日能越过薛妃娘娘去!”

贾琏说完,也不正经告辞,直接一个转身,气冲冲地去了。

惜春冷眼看着贾琏的模样,摇了摇头:“大难临头不自知,我也帮不了他们什么了。”

贾敬在一旁呼吸吐纳片刻,睁开双眼,神色平静: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随他们去吧。”

惜春点一点头,看向贾敬:“珍大哥哥已经带着人去收拾侯府了,好在陛下把里面的东西都赐了下来,倒不必再额外置办什么,咱们这两日只要拾掇拾掇自己的东西,随时都能搬过去。”

贾敬点点头,又看向周围的房子:“话虽如此,这‘敕造宁国府’也不是能扔下的地方,卖又卖不得,拆又拆不得,白放着也可惜了,况且那府里见咱们不在,说不准又要惦记这边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惜春笑了笑:“这个,父亲就不用担心了,我自有安排,别说在咱们府里省亲了,我有主意让他们非新盖个园子不可。”

父女两个正说着话,外面忽然有丫鬟进来,匆匆在惜春耳边说了两句话,惜春听完,顿时冷笑一声:

“我就知道,这才叫狗改不了吃屎呢!既然他自己不尊重,也别怪我在人前下他的面子了!”

惜春说完,转身跟贾敬叮嘱了一句:“我出去一趟,父亲在家里安心歇着吧。”

估计这会儿,荣国府里也没心思再去想什么省亲不省亲的事了。

贾宝玉和秦钟在寒学里和人打起来了。

寒学。

惜春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一眼便瞧见了荣府里的马车,和寒学外被围在一处的学子们。

等她进门的时候才看到,来的还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听说宝玉被打,贾母也顾不得什么内外之别了,直接领着人到了寒学里头来,一旁王夫人正搂着宝玉直哭,凤姐儿还在一旁安抚贾母:

“您先消消气儿,别着急,我已经叫人去请五城兵马司的人了,裘大人跟咱们家也是故交,不信治不了这帮没王法的人!”

凤姐儿的话说到此处,外头被押着的读书人已经群情激愤,个个儿奋袖出臂,横眉竖目,七嘴八舌地要跟荣国府里讲个说法,只是没人理会,倒有宝玉的几个小厮领着荣国府的家人,各个手拿大竹板,瞧见谁有动作,便拿着竹板砸去。

惜春瞧见这般景象,顿时皱起眉头来:

“这是怎么回事?”

凤姐儿回头瞧见惜春,一时间也有些意外,按说她们原是不该来的,只是老太太心疼宝玉,非要给宝玉讨个公道,这才一起赶了过来,虽是有些于理不合,但既然是老太太牵头,谁又敢挑她老人家的不是呢?

只是惜春这一来,着实让人没想到,瞧着前面后面也没有个跟着的主子,难道她自己一个人便领着丫鬟跑了过来?

话虽如此,凤姐儿倒也没觉得如何麻烦,一来这寒学本是惜春出钱,她出的力,算起来两人都是背后的东家,宝玉在寒学受了欺负,她身为东家,来讨个公道也没什么不妥当的吧!

只是不知道惜春又跑过来做什么?

第49章吵架

第49章吵架

第49章

惜春看了一圈,先跟人行了礼:“老太太、二太太、琏二嫂子。”

贾母沉着脸,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你的消息倒灵通,想来是知道你宝二哥在这寒学挨欺负的事儿了?都是自家人,赔礼道歉就不必了,但这寒学之中实在太没有规矩,不分尊卑贵贱,成何体统!”

“事情的经过,我已经听凤丫头说过了,咱们这等人家世沐皇恩,上头又有薛妃娘娘照应,原本用不着你这寒学的些微名声,几千两银子虽是不多,于你家而言也就不少了,你趁早把他关了,省些银子自家花用去吧!”

惜春听到此处,不由得笑了两声,贾母该不会是从谁那里听了个删减版的真相,就拿来质问她了吧?

她且不忙着答话,只是看向宝玉和一旁的秦钟,目色微冷。

“寒学里的学生不少,却从未听说过有谁跟人起了争执的,怎么宝二哥和秦钟来了之后,就跟人家打起来了呢?偏偏你们两个认识,又偏偏人家只打你们两个,却不见有帮你们两个的人,怎么你们两个在学里能混得如此人厌狗嫌的?”

一席话说完,贾母勃然变色,大怒道:

“四丫头,你如今是越发轻狂了,连我的话都敢驳回,你眼里可还有尊长么!”

惜春眨了眨眼,朝贾母看过去,微微一笑:

“老太太且别忙着恼怒,事情若是出在自家呢,自然您怎么说就怎么对,谁又敢跟您讲道理呢?可是如今外头站着百十来个人,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难道咱们就一点儿道理也不讲,您怎么说,就让他们怎么听着吗?”

“俗话说人言可畏,外头那么多人看着,您管得了我的嘴,管得了天下的悠悠之口吗?”

“您且想一想,今儿您这一来,宝二哥的身份可就瞒不住了,他一个正经儿的国公府公子,跑到寒学来念书,虽说是不领补贴,自备束修,到底还是挤占了一个名额,落在外人眼里成了什么呢?难道咱们家就真的请不起一个先生,非要跟十年寒窗的穷书生抢么!”

“再者说了,您让我把寒学关了容易,外头那些学子,我横不能也替您挨个掐死吧?这寒学一关,他们只得四散到别的地方去读书,若是心中对咱们怀恨,就没话也编出些闲话来说了,到那个时候,宝二哥的名声只怕就更不用要了!”

惜春说一句,贾母的眉头便深一分,她老人家确实是气得有些昏了头,但还没胡涂到听不进道理去,惜春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事涉宝玉的名声,贾母不能不谨慎。

“那若是依着你,应该怎么样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12/14页)

惜春笑了笑:“自然是按规矩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既然已经打了起来,就好好问明白前因后果,谁有问题就处置谁,如果真的是咱们占理,我也有理由把闹事的人赶出去,还宝二哥一个公道,这样外面的人见咱们处事公正,愿意讲道理,也就不会说咱们的坏话了。”

“若是咱们上来就不听前因后果,一味以强权施压,落在别人眼中,有理也变得没理了,外人会想,你若是真的占理,为什么不让别人说话,就草草处置了这件事呢?还不是因为心里有鬼!”

贾母听到这里,平复了一下呼吸,看向宝玉:

“既然如此,你就把事情跟你四妹妹好好说说,然后咱们再商量如何处置!”

惜春又开口道:“既然要辨明是非,还请老太太允许外面的学子进来几个旁听,别让人以为咱们是关起门来串供,打开门来欺人的。”

贾母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在她的眼里,宝玉最是聪明孝顺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些真正出格的事情来?

从前在家学里闹的乱子,也不过是小孩子的玩乐罢了,根本不是宝玉有意为之,毕竟宝玉如今才十三岁,他能懂得些什么?瞧见别人给的腌臜玩意儿,许是还当妖精打架呢!

这会儿,惜春已经打开了门,叫学里的两位先生,并几名刚才动过手的学子一起进了屋子。

紧接着,她看向宝玉:“这会儿双方都到了,宝二哥,你把事情经过好好儿说一说吧。”

宝玉擦了擦脸上的汗和泪,满脸不甘地看了旁边几名脸上满是怒气的学子:

“他们这些人简直粗鄙不堪,就这也配说自己读过圣贤书吗?一言不合,上来便要打人,若不是我还有点子身份,这会儿只怕要叫他们打死了!”

一旁,听了宝玉的话,学子们顿时群情激愤:

“简直一派胡言!你的所作所为若是说出来,才叫侮辱圣贤之地!”

“就是,学堂里教的是圣贤文章,岂是给你们这些假凤虚凰幽会之处!”

“啊呸!你在学堂里干出来的好事儿,我们看了才要瞎眼呢,每日跟你那狐朋狗友不是眉目传情,就是吟咏唱和,一会儿什么情,一会儿又是什么爱的,真当别人看不出来吗!”

宝玉被众人群起而攻之,憋得涨红了脸:“你们懂什么?我们这是真情!发乎情止乎礼,最是干净的,是你们这起子人不干不净,瞧见人家的真情,就以为必有腌臜之事,殊不知真正浊臭逼人的是你们!”

他倒是还想再说,但已经被面如土色的王熙凤叫人捂住了嘴,不肯让他再开口了。

惜春看了眼震惊不已的贾母,似笑非笑:“原来二哥哥这是又犯了老毛病了,那这也怨不得我们寒学的学子啊,大家都是来读圣贤书的,谁是来瞧二哥哥与人谈情说爱的?”

“再者,当初我答应二哥哥进寒学的时候就说过,他来了就要守寒学的规矩,寒学的门规可是明晃晃地写着,入此门者,需得潜心学问,效法圣贤,不知二哥哥这是修习的那门自学问,效法的哪路圣贤?”

“既然他不守规矩在先,挨揍也是活该的,老太太别为了这事难为我,还是趁早把二哥哥领回去为好。”

贾母沉着脸,嘴都气得直哆嗦:

“宝玉同秦哥儿年纪相仿,虽是叔侄却亲如兄弟,也是实打实的亲戚,比常人看着亲密些怎么了?他小孩儿家家的,一时间说差了也是有的,你们这些人才是没安好心,非要给他扣上个大帽子不可!”

这话一出,其余在房间里的学子自然更是群情激愤:

“我们又不瞎,若不是瞧见了好的,谁能不顾斯文跟他打起来!”

“原来贵府上的兄弟便是这个样儿的,我们今天也算涨了见识了!”

“明明是叔侄,偏偏以表字相称,只这一条,就知道贵府上究竟是什么风气了,从前听说过府里头尊卑颠倒,长幼失序,我还当是外人嚼舌,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贾母被气得不轻,指着屋子里的这群人看向惜春,怒道:

“四丫头,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以下犯上吗!”

惜春略略笑了笑,神色淡淡:

“老太太若是觉得自己有道理,那就说服这些人好了,我看他们也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不似那等不讲道理的人,若是您也觉得自己没道理,那被人嚼舌不是活该的吗?咱们这样的人家,难道也同市井村妇一般,靠撒泼打滚就想让人觉得惹不起?”

贾母一时间竟是气怔了,显然没想到惜春竟这般不给面子,倒是一旁的学子互相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深思。

眼前这位四小姐,似乎跟老太太不是一伙儿的,听她话里的意思,倒像是站在他们这边似的。

贾宝玉这会儿已经缓了过来,听了惜春的话,有些震惊地看向她:

“四妹妹,你怎么能这么跟老太太说话!”

惜春挑了挑眉,看向一旁的贾宝玉:“那二哥哥倒是说说,我应该怎么跟老太太说话?难道要我说,你在寒学勾挑学生、谈情说爱都是应当应分的,是寒学的学生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你这等行径的高尚之处?”

王夫人捂住胸口,觉得自己憋得要昏过去:

“四丫头!这光天化日之下,你就这样颠倒黑白,红口白牙地污蔑你哥哥吗!”

惜春有些不耐烦了,她今天来是想解决问题的,又不是来跟荣国府这边扯皮的,且不说人证她有一大堆,就听贾宝玉方才说出来的话,也知道这些学子所言不虚。

她直接看向贾母,神色平静:

“既然事情已经清楚了,我也就不留老太太您了,宝二哥您自个儿带回去教导吧,我们寒学里头都是寒门学子,实在没见过这样的世面,还请您饶了他们,别吓着了他们,万一他们一时禁不住有个头疼脑热的,烧得胡涂了,什么话都出去乱说,可怎么办好?”

贾母捏着椅子扶手的手都爆出些青筋来,厉声道:

“四丫头,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惜春笑了一声:“老太太,我说的句句都是好话,是您自己想岔了,可怪不到我头上。”

“宝二哥再得您的心意,也不能在荣国府当一辈子二爷,到老都没个一官半职吧?您平日里最喜欢二老爷,难道反倒想把宝二哥养成大老爷那副样子?再者说,寒学如今也有百十来号人,怎么见得里面就一个出人头地的都没有呢?到那个时候,您让宝二哥在朝堂之上怎么自处?”

“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劝老太太您还是忍一时之气,为二哥的以后多考虑考虑,大家相安无事,大家都高兴!”

第50章算盘

第50章算盘

第50章

贾母犹豫再三,眼珠都红了,最终也只是咬着牙忍了今日之气,领着宝玉走了。

等荣国府的人离开之后,惜春也没忙着走,而是将寒学的学子都聚集到了一处: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大家,这寒学原是我宁国府牵头办的,原是想周济一下贫寒学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13/14页)

,也算是为祖宗积德,荣国府那边求到我头上来,我也不好当真冷血无情,没想到竟闹出这样的事情来。”

“不过大家不用在意今日之事,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今日之事绝不会再次发生,往后我也绝不会再往寒学里塞亲戚朋友的子侄,我寒学的门坎虽不高,却也只进该进之人。”

“诸位若是还信得过寒学,只管继续读下去,一切待遇照旧,若是觉得寒学不堪,尽可以退出,从前的花费只当是我向诸位赔礼便是。”

惜春一席话说完,见学子们都有些沉默,也知道他们大概需要时间考虑:

“今日诸位受了惊,算起来亦是我的过错,请院长给诸位学子各平十两银子做为赔礼,明日寒学休沐一天,若是诸位还愿意在寒学就读,后日咱们准时开学,一切如常,若是诸位不愿再登此门,有这十两银子和明日一天的时间,也足够再寻一个好的读书所在了。”

众学子听到此处,心情倒渐渐平静下来了,其实他们早就看出宝玉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了,毕竟他吃的用的都太过讲究,连学里的先生都比不过他,只是宝玉既然不领补贴,他们也懒得搭理他,谁知道宝玉没两日又跟秦钟勾搭在一处,到了这时,他们才逐渐接受不了的。

但,倘若宝玉和秦钟退学,那寒学就又恢复了从前正常的样子,绝大多数寒学的学子都是家境贫寒之人,既然有这么一个念书不花钱还能得钱的地界,又没坏到难以忍受,他们还是愿意在寒学就读的。

惜春交代完一切之后,让院长负责给学子们分发银子,自己也就离开了。

按惜春的设想,这事儿也就算是完了,贾宝玉被带回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主要就看贾政心里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按她的猜测,贾家大概还是会给贾宝玉单独请先生的,贾宝玉可是贾母的宝贝疙瘩,贾母怎么可能真的像把他养成贾赦那样只会吃喝玩乐的老纨绔?

至于寒学,那日虽然是大闹了一场,但贾宝玉并没有抛头露面,贾母也并没有在人前公布身份,寒学的学子倒是群情激愤,但也清楚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关系,他们吃着宁国府的饭,总不能真的去砸荣国府的锅。

一些围观的群众倒是对这件事很有兴趣,但他们大多人微言轻,声音也传不太远,最多只是在街头巷尾偶尔被人提起罢了。

不过,让惜春没想到的是,她这边想要息事宁人,荣国府那边居然开始作妖了。

第二天一大早,惜春才刚醒来,就听说寒学的院长已经在大门口等了多时了:

“怎么回事?”

丫鬟摇摇头:“奴婢听传话的小厮说,寒学的房子叫人收走了,院长说,收房子的人跟他说,是东家派人传话给房东,说房子不租了,剩下的房租也要回去了,所以他们来收房子,把东西都给扔到外面来了!”

听到此处,惜春有那么一瞬间是茫然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她仔细捋了捋,总算捋清了话里的关系,但反而更茫然了。

她就是寒学的东家啊!她什么时候说过房子不租了,又什么时候去要过银子了?

但略一反应,惜春也就明白了:“大抵是琏二嫂子干的吧。”

毕竟当初租房子的时候她没有出面,只是出了银子,其他的事都是凤姐儿去张罗的,所以房东应该也只认凤姐儿派去的人。

当初办寒学的时候,她还是想要帮荣国府一把的,谁知道现在两家居然变成了这样。

虽然寒学的房子没有了,但也正因如此,惜春反而更要把这个寒学办好,若是荣国府一出手,宁国府就认怂,往后可就没有消停日子了!

而且,这是荣国府自己作死,更怪不到她头上来!

惜春直接走到书桌前,让丫鬟拿来一张大红纸,一会儿功夫便写就一张告示:“你叫院长拿去,在寒学边上找个地方贴上。”

等丫鬟出门之后,惜春立刻叫了贴身的入画等人进来,一面又吩咐下去:

“现在,立刻通知各处收拾东西,速度要快!”

入画应了一声,有些茫然:“姑娘,咱们怎么个收拾法儿?”

惜春淡淡道:“家里的东西,能拿走的全都拿走,但是桌椅板凳留下。”

入画顿时懵了:“姑娘这是要做什么?”

惜春挑眉:“看不出来吗?搬家!”

晚膳时分,贾母领着家里的姑娘们坐在一处,眼睛却不住地朝外张望。

到了传膳的时候,凤姐儿并李纨一道来了,贾母瞧见了凤姐,立刻开口问道:

“我的吩咐,你可都做了么?”

凤姐儿心里有些发愁,脸上却还陪着笑脸:“老太太的吩咐,我哪儿敢不尽心呢?昨儿连夜去找人把房子退了,今儿派人去看,那寒学里一应物件全都被扔到大街上去了,听说院长瞧见了这幅样子,气得直接跑了,众人都说,这学是办不下去了呢。”

贾母听到这里,这才缓了神色,满意地点了点头。

惜春这丫头,越发不成个体统了,先是不把薛妃娘娘放在眼里,又跟她这个老太太耍横,她要是不把惜春摆弄了,也算白当了这个老封君!

“这样就很好,咱们家如今眼瞧着是要预备接薛妃娘娘回家,处处都要用钱,哪还有多余的银子来供那些穷酸读书?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还不如把钱拿回来,伺候娘娘要紧!”

凤姐儿其实很有些尴尬,虽然出去租房的是她的人,可这银子却实实在在是惜春的银子,贾母现在这么做,其实是相当于从惜春手里抢钱了,这也是明仗着自己是长辈,赌惜春不会来讨要。

贾母这么做,达到目的的可能倒是很大,只是未免太叫人瞧不上眼了,堂堂的国公府老太君,手里头要多少银子没有?竟从小辈的手里用这等手段抠银子出来花,这不是笑话吗!

凤姐儿的心思,贾母自然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也不关心,谁叫她是老太君,是宁国府辈分最高的长辈呢?若不是她还活着,这敕造荣国府、敕造宁国府的匾额能够挂得出去?

惜春对尊长不敬,就该给些教训,不然传出去,人家还当贾家是没规矩的人家呢!

贾母这般想着,似笑非笑地看着凤姐儿:“你若是得了空,就往那府里走走,去劝劝你四妹妹,女孩儿的名节是顶要紧的,她跟我对着干,对她没好处!”

“横竖这个寒学也没地方办了,你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来我跟前陪个不是,只要她是诚心诚意的,我老人家也不会跟她小孩子一般计较,还像从前一样疼她,可若是她自己发了疯,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凤姐儿在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是笑盈盈地应了。

要她来说,惜春也是太硬气了些,就算她平时常常面君,那也不能跟薛妃娘娘相提并论啊,惜春要是以为,仗着皇上的势力就能够在贾家横行霸道,那才真是打错了算盘,不管怎么说,老太君现在还活着呢,怎么也轮不到她这个小辈称大王啊!

凤姐儿也希望惜春能够早点醒悟,不然的话,宁国府将来可能就会有大麻烦了,她跟惜春关系还不错,实在不希望看到惜春一错再错。

贾母点了点头,忽的又想起一件事来,看向凤姐儿:“前两日,我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40-50(第14/14页)

得谁同我说了一嘴,说是咱们家要盖省亲别院的话,可以把两府里后面那些倒座房拆了,加上那一个花园子的地皮,这些地面加起来,盖省亲别院也就够了,你过去之后,就跟你珍大哥哥说一声,也能给两府里省些银子。”

虽然惜春有些放肆,但贾母并不觉得宁国府会跟她生分,惜春小孩子不懂事,贾敬和贾珍可都是大人了,就连贾蓉年纪也不小,可以主事的。

贾家摊上这么大的事儿,凡是姓贾的都应该出一份力,怎么能为着惜春得罪了她这个老太君,就让宁国府一毛不拔,擎等着吃现成的?

忠顺王府不用就不用好了,贾母事后想了想,反倒觉得那地方晦气,皇上若是知道薛妃在那里省亲,只怕也不好,还不如重新盖一个,让宁国府帮衬一些,林家那边儿也可以出些,再加上王家、史家的,荣国府真正要出的银子想来也不会太多。

惜春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了她,大概也可以算是命中注定,如此一来,她朝贾敬和贾珍要银子,也就更加理直气壮了,这两人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也该明白些道理才对!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