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1/17页)
第111章金错刀(十二)
督查院只有几名司吏当值。
见卫瑾瑜过来负责看守大门的一名老司吏十分惊诧。
迎出来问:“卫……御史是来取东西?”
今日是除夕,连在外奔波忙碌的游子商人都会赶着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没人会跑到衙门里办公事。所以司吏猜测卫瑾瑜是落了什么重要东西在院中才会特意过来一趟。
“仍用旧称呼唤我便可。”
见司吏颇有顾忌,卫瑾瑜道。
“是,卫御史您落了何物?可要小人帮忙?”
卫瑾瑜道:“不必我去政事堂。”
去政事堂。
司吏又是一愣。
还真有人大过年的不待在家里过年,反而跑出来办公啊。
去政事堂之前,卫瑾瑜先去了趟卷宗库。当值的司吏见到少年过来,亦是同样的惊讶:“御史怎么今日还来?”
卫瑾瑜是这里的常客,直接道:“我想去一趟密卷库。”
按照督查院规定四品以上御史有进入密卷库查阅卷宗的权限密卷库里封存的都是陈年大案旧案卷宗除了有特殊需求很少开启。卫瑾瑜虽早就升至四品,平日翻阅卷宗也都是从外面的乙类卷宗库中调取从未进过甲字库。
司吏迟疑片刻,点头:“虽然按着规定密卷库休沐日不开放不过既然是御史要看小人破例给御史开一次便是。”
“有劳姚司吏。”
“御史言重了。”姚司吏道:“昔时南郊猎苑里是御史仗义援手救小人于水火,让小人免于责罚。小人说过会报答御史恩情。”
“小人在这督查院里人微言轻,也就在这些事上能给御史行一二便利。”
甲字库钥匙共有两把,每次开启,需两名司吏同时到场。姚司吏先取了自己的那一把,之后又去了隔壁值房,不多时,回来与卫瑾瑜道:“御史随小人进来吧。”
密卷库铜制大门缓缓开启。
刚踏入进去,一股陈年积压的灰尘气息便扑面而来。
姚司吏手里举着一盏琉璃罩罩着的油灯,道:“密卷库里是不许见明火的,必须用这种特制的琉璃灯。”
卫瑾瑜点头,问:“我能否自己转一转?”
“自然。”
姚司吏把琉璃灯交到卫瑾瑜手里。
“申时之前都是小人当值,御史慢慢看。只是密卷库的卷宗与寻常卷宗不同,是不准许带到外面的,御史只能在里面观阅。”
“有劳。”
卫瑾瑜接过了灯。
傍晚时,曹德海亲自带着玄虎卫来到谢府,送来了天盛帝亲自赐下的烧尾宴一席。
“陛下说,今年是王爷和世子头一回在上京过年,一应宴席,必须按照最高标准,这不,御膳房得到旨意,半月前就开始筹备这席烧尾宴了,总共一百零八道菜,一半上京口味,一半北郡口味。”
天子除夕夜亲自赐宴,无论哪朝哪代,于臣子而言,都是无上殊荣。
天盛帝继位以来,这还是头一回赐宴,意义自然又有不同。谢琅亲自送曹德海出府,问:“公公是直接回宫?”
曹德海笑道:“还早呢,这才送了两席,接下来还要去卫府、顾府、韩府、赵王雍王府,且奴才只负责一部分,另有十几队人往其他官员府中送呢。”
“自然,烧尾宴只有六席。除了谢府,就只有三位阁老和裴府有此殊荣了。”
谢琅点头。
“公公辛苦。”
曹德海团团一笑:“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能为陛下办事,是无上殊荣,岂敢言辛苦。”
出了谢府大门,谢琅便见一列玄虎卫骑在马上,手中各拎着一个食盒,向来是要往其他府邸送的,收回视线,问:“公主府也会送么?”
曹德海愣了下,道:“三公子素来都是在宫里陪太后过年,那一份直接就送去太后宫里了。”
谢琅吩咐李崖取来一个酒囊,道:“里头是新温的烧刀子,最是暖身,天冷路寒,公公且带着。”
曹德海笑呵呵接过。
“世子送的酒,一定是好酒,老奴就不客气了。”
说话间,将酒别在腰间。
两个小内侍立刻殷勤牵了马过来,曹德海翻身上马,遥遥朝谢琅拱手为礼,便带着玄虎卫离开了。
天空恰在这时飘起零星雪花。
谢琅回到府内,谢兰峰正负袖站在廊下看雪。
“过来一下。”
见儿子回来,谢兰峰道了句,当先转身回屋。
谢琅跟了进去,就见谢兰峰坐在榻上,跟前小案上已经摆了一个长匣子。
谢琅走过去,好奇问:“这是何物?”
“临行前,你娘让我带给你的。”
谢兰峰示意儿子到对面坐下。
“打开看看吧。”
谢琅撩袍坐了,拿起匣子,打开一看,见里面竟是一对金环,不由失笑。
“娘何时也爱这些俗物了?”
“还不是担心你在上京没规矩。再者,这环,有团圆思归之意,你娘是想你了。”
谢琅一哑。
没再说话,握起那对金环,沉甸甸的分量压在掌心,心却暖融融的。
金环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谢琅忽问:“为何是一对?”
谢兰峰看他一眼,实话实话:“你娘让人打制这对金环时,你还没有和离。”
谢琅一怔。
谢兰峰:“你娘知道,那桩婚事你不高兴,但你娘也说了,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你,既然成了一家人,该有的礼数都得做全,不能让人指摘,更不能让人说咱们谢氏故意欺负人。”
“不过如今这只金环也用不上了,你可以只拿一个,另一只留给三郎便是。”
谢琅将两只全部收进了怀里,道:“老三又不缺。”
谢兰峰瞅他一眼。
“怎么,有情况?”
“什么情况?”
“相中哪家小娘子了?”
“没。我自己戴两个还不成么。”
谢兰峰意味深长看他一眼,没再说话。
谢琅将匣子合上,说起赐宴的事。
谢兰峰道:“天子赐宴,在历朝历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陛下御极已整整十八年,竟然今年才敢正大光明给臣子赐宴,实在令人慨叹。”
“你方才说烧尾宴共有六席,除了卫府顾府韩府裴府,还有哪一府邸?”
谢琅:“若孩儿没猜错,应是礼部尚书梁音。”
“是他。”
“爹认识他?”
“听过其名,听闻此人性情极倔,连先帝都敢顶撞,当年还冒死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2/17页)
陛下吸过蛇毒,自己险些中毒而亡。”
谢琅头一回听说这件往事。
“难怪陛下对这位梁尚书如此信任。”
又晚一些,崔灏带着苏文卿一道过来了谢府,同行的还有雍临、李梧、苍伯和几名崔府亲卫。
晚膳不必特意准备,光皇帝赐下的烧尾宴便足够吃上几顿。
家宴摆在正厅里,谢兰峰在主位坐了,让游方、李崖、雍临、李梧等人一道坐下吃,又吩咐孟祥另置了几桌宴席给两府亲兵。
游方等人起初还有些拘束,最后听谢琅道了句:“爹是觉得让你们都留在上京过年,委屈了你们,都坐吧。”众人才都坐了下去。
游方道:“若非留在上京过年,末将还尝不到这御赐的烧尾宴呢。仔细算来,倒是末将们沾了王爷的光。”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笑起来。
唯独雍临有些闷闷不乐,因半年过去了,世子仍没有松口让他回来。他跟在崔灏身边,崔灏待他虽也不错,可整日面对李梧等人,他总觉得自己身份尴尬,名不正言不顺。
吃到一半时,孟祥端了碗热腾腾的鸡汤面上来,面上还卧着一个鸡蛋。
“王爷知道,今日是文卿公子生辰,特意吩咐属下给公子准备了这碗长寿面。”
孟祥直接把面端到苏文卿面前。
这事在北境王府不是秘密。因崔灏没有妻儿,只有苏文卿一个养子,在北郡时就经常带着苏文卿去谢府过年。
苏文卿起身行礼:“多谢谢伯伯。”
“不必多礼,快趁热吃吧。”
“是。”
苏文卿笑着坐下。
**
卫瑾瑜从督查院出来天色已经彻底暗下。
街道上花灯璀璨,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全是出来赏灯的人群。
天空依旧飘着碎雪,琼玉一般,落在长街瓦檐上,并不影响出行,反而为除夕夜赠了几分朦胧的美。
“公子,行行好,给些吃食吧。”
见卫瑾瑜衣着考究,人也长得好看,一群乞儿立刻围了上来。
卫瑾瑜没有直接给他们银两,而是将他们带到了旁边的馄饨摊上,让老板一人给他们端上来两碗馄饨,两个大饼。
乞儿们狼吞虎咽吃着,见这年轻公子只看着他们吃,自己并不吃,不由奇怪道:“公子不饿么?”
“我吃过了。”
卫瑾瑜简单道。
乞儿又问:“公子怎么也不回家?”
卫瑾瑜道:“我不喜欢小孩子吃饭的时候说话。”
乞儿立刻吓得闭嘴,专注干饭。
明棠赶过来,见这情景,大吃一惊:“公子这是……”
卫瑾瑜道:“让桑行找处庄子,把他们都安置一下吧,愿意读书的读书,不愿意读书的就在庄子上找些事做。”
明棠应是。
卫瑾瑜从袖中摸出块银子,放在案上,指着明棠与众乞儿道:“跟着这位哥哥,以后都能有饱饭吃。”
乞儿们眼睛一亮,立刻将明棠团团围了起来。
“诶公子。”
明棠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上京城除夕夜最好看的花灯在东市。
卫瑾瑜直接在东市找了家临街的酒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一边赏灯一边喝酒。
“卫公子?”
喝到一半时,旁人忽有熟悉声音传来。
是两个年轻公子,一个一身普普通通的蓝色长衫,一个一身名贵锦袍,原来是同来赏灯的孟尧与魏惊春。卫瑾瑜起身一笑,同二人见礼:“孟公子,魏公子。”
孟尧看着那一案简单酒食,碗筷也只有一双,问:“卫公子也是出来赏灯么?”
卫瑾瑜道:“随便看看。”
孟尧手里提着盏兔子灯,见卫瑾瑜看来,颇有些难为情道:“这是雪青猜灯谜赢来的,形状有些幼稚,让公子见笑了。”
卫瑾瑜笑道:“我倒觉得很新颖别致。”
孟尧立刻爽快说:“卫公子若是喜欢,便拿去吧!”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花灯倒与孟公子性情很适配。”
“咳。”
孟尧用震惊的目光看向卫瑾瑜。
“怎么卫公子与雪青都这般说。”
一旁魏惊春再也忍不住重重咳了声。
孟尧看过去:“怎么,方才不是你说的么?”
卫瑾瑜忍笑,道:“二位过来,是参加鳌山灯会吧?”
“没错。”
孟尧朗然一笑,后知后觉想起正事:“听说今年彩头是鳌山顶上一盏价值千金的八仙灯,由十八位匠人花费数月时间打制,美轮美奂。”
正说着,街道上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三人低头一看,巨大的鳌山灯棚已经在东市正中央缓缓升起,高达十几丈,灯棚上悬挂着足有数百盏各种颜色形制的花灯,流光溢彩,炫人耳目,而最吸睛的,莫过于鳌山顶部,被众星拱月一般,高悬着一盏绘制着八仙图案的彩灯。
孟尧和魏惊春都是头一回在上京过除夕,头一回见如此壮观的花灯,性情稳重如魏惊春,都忍不住惊叹。“当真鬼斧神工。”
孟尧则兴致勃勃问:“这彩头要如何得到?”
魏惊春已提前做过些了解,道:“两个法子,一个是猜灯谜,一个是直接飞上去摘。”
下面人声鼎沸,显然比赛已经开始。
孟尧对这类活动很热衷,问卫瑾瑜:“卫公子可要与我们一道?”
卫瑾瑜:“在下只是随便逛逛,二位请便。”
“也是,卫公子是上京人,对这类活动应该司空见惯了,不像我们,头一回在上京过年,看什么都稀奇。”
孟尧、魏惊春与卫瑾瑜告辞,下楼往灯棚方向走去。
卫瑾瑜依旧坐回自己的位置,倚窗喝酒。
这时,下方拥堵如山的人群骤然爆发出一阵惊呼声与喝彩声。
原来真有人飞纵而上,探手摘花一般,以一个极利落矫健的姿势,将那盏八仙灯摘了下去。
“世子!”
见谢琅摘了灯下来,李崖等人立刻激动迎了上去。
“郎君好身手。”
花费重金筹办了灯会的老板亦一脸喜气,团团拱着手走了过来。
“在下这鳌山灯会办了已有整整十年,郎君还是头一个不猜灯谜,直接摘灯下来的。”
老板一脸敬佩。
接着笑眯眯问:“郎君这八仙灯是送朋友还是送小娘子?”
“怎么?这还有讲究?”
“倒也不是讲究,郎君器宇轩昂,不像是喜爱这种小物件的人,故在下斗胆一猜,郎君这灯,一定是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3/17页)
备送人的。”
谢琅不过一时兴起,摘了下来而已,听了这话,不由垂目打量起手中的灯来。
这时,谢兰峰、崔灏、苏文卿和游方一道从另一边走了过来。
游方眼睛一亮,道:“方才文卿公子正打算猜灯谜赢这灯呢,没想到被世子抢先了一步。”
谢琅抬起头:“怎么?你们也想要这盏灯?”
在谢府用完膳,谢兰峰提议去街上走走,赏一赏上京灯会。谢琅迟出门一步,并未跟着大部队。到了街上,也是信步闲游,走到了东市。
游方:“属下一个大老粗,哪里有这等眼光,是文卿公子相中了。说来今日是文卿公子生辰,世子若拿此灯做礼物,倒是再合适不过。”
苏文卿立刻道:“游将军言重了,此灯精美罕见,世子辛苦得来,文卿岂能夺爱,再者,文卿也只是随便猜猜而已。”
谢琅沉吟片刻,已伸手将灯递到苏文卿面前。
“拿着吧,权当我这个兄长的生辰贺礼。”
上一世,苏文卿毕竟于他有救命之恩,送一份生辰贺礼,也不算多。
苏文卿尚有迟疑。
还是谢兰峰发话道:“文卿,既是这混账小子一片心意,你就拿着吧,与他不必客气。”
苏文卿才将灯接到了手里,露出一丝明润笑意,道:“文卿谢世子。”
一行人走了一段,恰好遇到魏惊春和孟尧。
孟尧与魏惊春自然识得谢兰峰,立刻正色要行礼,被谢兰峰抬手止住。
“这是外面,虚礼就省了。”
“是。”
二人又与谢琅、苏文卿见礼。
如今苏文卿与谢氏的关系在朝中已不是秘密,一起过年赏灯在情理之中,孟尧一眼就看到了苏文卿手里的八仙灯。
“原来摘灯之人是世子。”
谢琅问:“二位也是出来赏灯?”
“凑热闹而已。”
孟尧手里已经提了两盏兔子灯。
有些无奈摇头笑:“只是得了一些小彩头,无法与世子相比。”
谢琅看了眼那灯上的兔子。
“这灯新巧别致,倒也不错。”
孟尧不由失笑。
“世子可是今夜第二个如此宽慰在下的了。”
谢琅便随口问:“哦?另一个是谁?”
第112章金错刀(十三)
“是——”
孟尧几乎要脱口而出但略略想了片刻,笑道:“是在下一位同窗。”
谢琅点头,也没再多问。
众人本就是街头偶然相遇简单寒暄后,便礼貌告辞,各自游各自的。
孟尧和魏惊春到了下一个赏灯地点两人同时看中了一盏七彩琉璃灯正要去里面藏的灯谜后面忽有人道:“二位留步。”
二人回头,孟尧甚是诧异:“谢世子?”
谢琅开门见山道:“还请告知,方才孟大人口中的‘同窗’究竟是何人?”
孟尧没想到谢琅如此敏锐。
再隐瞒不大妥当,便实话实说:“是卫公子。”
“哦,也许现在称萧公子更合适但之前碰面卫公子仍让我以旧称呼称他。”
果然。谢琅心一沉问:“你们在何处遇见的他?”
“望乡楼就是鳌山灯会旁边的那家酒楼。”
孟尧简单说了一下相遇的情况。
“多谢。”
谢琅转身离开了。
魏惊春看谢琅面色不好,眉间隐有担忧:“朝中都传这位世子与卫公子二人势同水火再加上清鹤山庄的事我们把卫公子行踪说出来,会不会对他不利?”
孟尧原本也是顾及此事才没将真情道出听魏惊春这般说立在原地徐徐想了片刻道:“定渊王还在京中陛下又赐了卫公子国姓,我想谢世子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伤害卫公子。”
“希望吧。若卫公子因我们的缘故被刁难倒是我们的不是。”
孟尧朝他一笑:“别想那么多了,如果真有不妥,咱们当面去给卫公子道歉便是,你我也不是敢做不敢当之人。”
魏惊春点头。
“两位公子,灯谜已经备好,请写下答案吧。”
旁边老板热情催促,二人应了声好,不再作他想。
谢琅来到望乡楼。
堂倌见他器宇轩昂,气度不凡,问:“公子吃饭还是住店?”
今夜除夕,鳌山灯会又颇有盛名,许多京郊百姓都特意跑来赏灯,望乡楼占据着最优越的地段,客房出了名的紧俏。
谢琅直接上了二楼。
负责迎客的两名堂倌不明所以,忙跟上侍奉。
临窗临街的位置只有一排,谢琅很快找到了疑似孟尧描述的那一桌,然桌上只有一碟未动的花生米,两道同样未动分毫的素菜和一个白玉酒坛。
谢琅深吸一口气,问:“坐在这里的客人呢?”
“那位出手阔绰的公子啊,刚刚已经走了。”
堂倌答。
见谢琅沉默立在原地,堂倌笑道:“那位公子瞧着秀气,没想到出手却很大方,直接请了这一街的乞丐到咱们楼里用膳呢。”
“可瞧见他往何处走了?”
堂倌为难摇头。
“今夜客人太多,倒未曾留意。不过,今日城中到处都是花灯会,一般吃完饭的客人,都会到外面赏灯去。”
谢琅没再说话,下楼,出了望乡楼,回到街道上。
他万万没想到,今夜卫瑾瑜竟然没有在宫里陪太后过年,而是自己一个人出来过除夕了。
方才临窗的雅座,正是观赏鳌山灯会的绝佳位置。
他若一直坐在上面喝酒,多半看到了他摘灯。
谢琅打听了东市其他几个赏灯地点,沿着人流走去。
到了一处灯棚下,忽见一张长案前,几个年轻的士子正援笔而书,像是在写灯谜答案,其中一个,一身素色广袖绸袍,形貌风雅,谢琅心头突一跳,立刻大步走了过去,伸手抚上那人肩膀。
对方回头,露出一张全然陌生的脸,用困惑目光望着谢琅。
“我们认识?”
谢琅缓缓松了手。
那书生说了句莫名其妙,继续提笔写自己的答案了。
行人如织,卫瑾瑜站在街边一处十分不起眼的花灯摊前。
卖灯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一边做生意一边抱着自家的孙子逗弄,见卫瑾瑜盯着那些花灯看,笑呵呵问:“公子相中哪个了?老朽在东市卖了二十多年的花灯,这一条街上,可再没哪一家比老朽的灯更便宜了,公子若要,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
卫瑾瑜一笑。
“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4/17页)
自然知道。”
老翁意外:“怎么,公子买过老朽的灯?”
眼前年轻公子衣着精致,贵气天成,显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若是光顾过他这摊棚,他不会丝毫没有印象。
况且,这样衣着打扮的年轻人,轻易看不上他的灯。
“以前有幸,和家父家母来过。”
卫瑾瑜道。
老翁恍然大悟。
“那得许多年了吧。”
“是,许多年了。”
卫瑾瑜挑了一只兔子灯和一只豹子灯,从袖中摸出一块碎银递给老翁。
老翁道:“公子这钱大,容我凑一凑。”
卫瑾瑜照旧一笑:“不用了,就当我请令孙吃糖吧。”
“这怎可以。”
老翁受宠若惊,急忙想要去扒拉铜板,抬头一看,那少年郎已经提着两盏灯,往长街另一边走了,很快消失在人流深处。
顾府府门大开。
马车络绎不绝驶进府中,今夜除夕,除了在京任职的杨清,顾氏其他子弟也陆续从外归来,陪顾凌洲这个老师一起守夜。
顾忠一整天都在忙着迎人。
算着人回来得差不多了,顾忠正要吩咐关门,忽听后方有人道:“阿翁留步。”
转身一看,就见一人提着两盏灯站在府门前。
“御史怎么过来了?”
顾忠颇为意外。
卫瑾瑜近前,从袖中取出一个匣子,道:“明日在下可能不在城中,无法亲自登门给阁老拜年,故而今夜提前过来。这是下官为阁老准备的新年贺礼,还望阿翁转交给阁老。”
匣子细长,上绘青鸟祥云图案,自有一股古朴味道。
按照规矩,明日一早,督查院及各部官员的确会登门向顾凌洲这个次辅拜年。其他六部也就算了,眼前少年郎是院中御史,这礼节的确免不了。
顾忠暗暗感叹对方办事之周全,双手将匣子接过,道:“御史放心,我会将御史心意一字不差转达阁老。只是,眼下阁老就在府中,御史何不当面呈送。”
“阁老难得与弟子团聚,下官不敢擅自叨扰,有劳阿翁。”
卫瑾瑜又从袖袋里取出一个黑色瓷瓶,道:“之前有劳阿翁照料,这是虎骨丹,强身健体最好,还请阿翁笑纳。”
虎骨难得,虎骨丹名贵,天下皆知。
顾忠:“此物太过贵重,还请御史收回。”
“此丹也是我偶然得到,可惜与我体质不合,留在我手中也是浪费,我观阿翁英华内敛,应是有内家功夫在身,想来是可以化解此丹药性的。还望阿翁莫要再推辞。”
其他东西也就罢了,虎骨丹这样丹丸,对习武之人来说,的确可遇不可求。
对方年纪虽小,做事分寸却拿捏得很得当。
顾忠便爽快收下了,道:“那就多谢御史了。之前照料御史,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还请御史勿要再放在心上。”
上京除夕夜不宵禁,城门也可自由通行。
一个时辰后,卫瑾瑜来到了位于京郊的大慈恩寺。
和上京城的喧嚣热闹相比,大慈恩寺显得庄重而清寂,除了几个固定来进香祈福的香客,通往寺中的山道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
主持了空和尚亲自引着卫瑾瑜来到静室。
“除夕夜,众生皆是往红尘去,怎么施主反倒逆向而行?”
了空问。
“那是旁人。”
“于我而言,红尘内红尘外没有区别。”
卫瑾瑜道:“我想为亡母抄两卷《渡亡经》。”
了空默了默,吩咐小沙弥去准备东西。
道:“公子直接在老地方抄便可。”
了空招待周到,除了笔墨纸砚,还另备了一桌斋食和寺中一种荷花蜜水。
卫瑾瑜展袖坐至案后,将兔子灯和豹子灯搁在案头,坐在室中安静抄经,抄到一半,静室门忽从外打开。
卫瑾瑜起初以为是寺中小沙弥,直到一道阴影慢慢投射到了案头的宣纸上,久久不动。
卫瑾瑜抬头,看到了一张意料之外的脸。
“你怎么来了?”
回过神,卫瑾瑜问。
谢琅手里亦提着两盏灯,胸口起伏了下,道:“找了七家灯会,走遍了整个东市,打听了十几家车马行,瞎猫碰着死耗子,碰巧来的。”
卫瑾瑜看着他,没有说话。
谢琅直接在对面坐了下去。
“别抄了,吃些东西,我陪你守夜。”
他道。
卫瑾瑜却摇头。
“不用。”
“我一个人习惯了,也不在乎守夜这种事。”
谢琅不动:“可我在乎。”
卫瑾瑜笑了笑,道:“你实在不必如此。你该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就算你真坐在这里陪我守一夜,我也丝毫不会领情。”
“领不领情是你的事,想如何做是我自己的事。”
“随你。”
卫瑾瑜收回视线,继续抄经。
谢琅坐着,顺手把手里的花灯放到地上,才发现案上已经摆着两只花灯。
一只绘着憨态可掬的雪白兔子,一只绘着威风凛凛的猎豹。
谢琅伸手去摸那只豹子灯。
被卫瑾瑜制止。
“不许碰。”
谢琅:“为何?”
“我的灯,自然由我做主。”
谢琅提起自己带来的两盏灯:“两盏换你一盏如何?”
“我以为你会喜欢琉璃灯,特意选了两盏。”
卫瑾瑜面无表情道:“做梦吧。”
第113章金错刀(十四)
谢琅却突然伸手握住了那只正执笔的手。
卫瑾瑜皱眉。
谢琅道:“先跟我出去。”
“待会儿我替你抄。”
他当先站了起来,直接抽走了卫瑾瑜手中的笔,又解了自己身上的氅衣罩到卫瑾瑜身上,不由分说拉着人往外走,另一只手则顺手拎起了案上那两盏灯。
今日除夕寺中灯火通明香客皆可自由通行。
谢琅手里提着灯直接带着卫瑾瑜到了大慈恩寺后山。后山是一片桃林,春日桃花竞放,夭夭灼灼,是有名的踏青郊游胜地,冬日里此处只剩一片光秃秃的桃林除了寺中和尚很少有外人过来。
山顶上有一座六角亭供来往行人歇息。
二人到时亭中红泥火炉,灯火如昼四周还围着挡风的帷帐。李崖和赵元站在外面见谢琅和卫瑾瑜过来,两人笑着行礼:“世子三公子酒食已经备好。”
“进去看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5/17页)
”
谢琅带着卫瑾瑜进了亭子里。
亭中食案上果然已经摆满热腾腾的酒食石案旁还架着两个红泥小炉一个煮着茶一个温着酒,因围着帷帐且放着炭盆火炉这些取暖之物,这狭小的一方空间里,竟薰暖如春。
“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备了这么些,你若有其他想吃的,我让他们现去准备。”
谢琅道。
卫瑾瑜已经将手抽了出来,盯着那案酒食看了片刻,道:“你敢在佛门胜地公然摆酒肉,就不怕佛祖降罪么。”
“我不信这个,再说了,今日除夕,佛祖也得过年,为了借他宝地,我已提前孝敬过他了。我可教人在大雄宝殿里供奉了整整三十坛罗浮春。”
卫瑾瑜一扯嘴角,未置一词。
谢琅收敛了神色,认真看着眼前人:“瑾瑜,看在我辛苦张罗了这一桌的份上,赏个脸,喝杯酒如何?”
天空尚在飘着细雪,李崖和赵元已经识趣退下,这梵寺后山的山顶,有一个独立于世外的空旷与安静。
卫瑾瑜出神片刻,自在案后展袍坐下,捞起案上已经倒好的一盏酒,道:“同朝为官,大家坐下来喝盏酒没什么,不过,你不该待在这里,我们三杯为限,喝完酒,便各回各处吧。”
卫瑾瑜要喝第一杯,谢琅走过来,伸手拿走酒盏,将里面的冷酒倒掉,换成炉上温着的热酒,重新放回卫瑾瑜手里。
“先吃饭再说,酒不急着喝。”
谢琅直接就着最近的位置坐下,先盛了一碗热汤羹,放到卫瑾瑜面前,又端起自己面前的空碟子,把各样热菜都夹了一些。
“我去望乡楼看过,你只喝了酒,那些菜一样未动,先吃些东西。”
谢琅把夹满菜的碟子递过去。
卫瑾瑜不奇怪。
谢琅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今日鳌山灯会,他只遇到了孟尧与魏惊春二人,谢家人也在逛灯会,多半是双方遇上,那二人无意透露了他的行踪,此人才会找过来。
“我不吃,是因为我不饿。”
卫瑾瑜饮了口酒。
“这些菜,我也不会吃,真是辜负你一番辛苦了。”
“你不用因为可怜我,而白费力气做这些。我不会感动,更不会因此感激你。”
卫瑾瑜喝完一盏酒,又要去倒第二盏。
“只喝三杯,谢你好意。”
谢琅没接话,起身,拿起那件玄色狐皮氅衣,重新罩到卫瑾瑜身上,道:“跟我出去。”
卫瑾瑜显然没有这个兴趣。
谢琅便拉起人,一道出了亭子。
雪不知何时停了,山道上一片皑白。两人踩着雪,穿过桃林,在山壁崖前停下,从上往下俯瞰,上京繁华城池和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卫瑾瑜站在崖前,沉默看着眼前景象。
谢琅却指着南面方向。
“看那边。”
卫瑾瑜循着他所指望去,原本只是随意一瞥,等看清那远处景象,视线倏地定住。
天幕广袤而阒寂,然而此刻,一盏盏孔明灯正从南郊山间林间慢慢升起,铺天盖地,犹若星辰,犹若神火,不过片刻功夫,便以极壮丽的姿态铺满半面天空。
这是一幅极震撼的画面,连不少百姓都从家里跑出来,纷纷张着脖子望向那些孔明灯。
谢琅道:“在我们北郡有个习俗,除夕夜,送心爱之人孔明灯,能让他这一生都得天神庇佑,平安喜乐。”
卫瑾瑜:“你不是不信鬼神?”
“偶尔信一信也无妨。”
卫瑾瑜没有说话,只是站着,静静地望着犹若星河铺展在夜空中的灯,久久不动。
“万般心意,以此为证。”
“瑾瑜,新岁快乐。”
谢琅道,同时伸手,轻轻握住了藏在袖管中的那只冰凉如玉的手。
卫瑾瑜终于偏头,看向那张灯火映照下俊美摄人,英姿勃发的脸。
心里禁不住想,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人。
出神的功夫,腕间忽然一凉,卫瑾瑜低头,才发现手上多了两只金环,一模一样的形制,上面镂着精致的花纹。
卫瑾瑜试着摘了摘,没能摘掉,皱眉问:“这是何物?”
若是说实话,这人肯定不会收。
谢琅道:“我特意到庙里求的,一旦戴上,就不能摘下,否则,会引来佛祖怪罪,影响运气的。”
“这金环和你尺寸正合,不大不小,也衬你肤色,果然是极好的。”
卫瑾瑜抬起左腕,盯着那环打量了几眼,不知想到什么,慢慢露出一点戏谑笑:“我倒不知,这上京城里还有能求到金银贵物的寺庙。”
“如此好物,恐怕要掏光世子所有积蓄吧。”
“我成日戴着招摇,如何过意的去。”
谢琅:“那有什么,能博美人一笑,别说是掏光所有积蓄,把这我这个人押在大雄宝殿里给佛祖当灯台都是可以的。”
“当然,此物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
卫瑾瑜随口问:“什么作用?”
谢琅:“有了它,我就永远不会弄丢你了。就算离得再远,我也能第一时间找到你。”
卫瑾瑜抬头,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一眼。
半晌,再度一扯唇角。
“你就不怕我当了卖了?”
“不怕,因为你摘不下来。”
对方几乎以无赖语气道。
卫瑾瑜眸光冷了些。
“怎么弄的?”
谢琅道:“公孙昶是天下闻名的机关大师,找他给一对金环设计机关,到底有些大材小用了。”
卫瑾瑜动作顿了下,放下腕,广袖垂落,盖住金环。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谈不上。早在清鹤山庄时,我就已经猜出来,公孙昶这样的人物,不是雍王能够驾驭拿下的。我只是好奇,你是靠什么驾驭他的。”
卫瑾瑜:“你手段这般高明,就没从他嘴里撬出点东西?”
“他是你的人,我不会动。再说,那位公孙大师,神仙一样的人物,我如何敢动。”
“看来,我还得置一桌酒席,好好感谢你。”
“不用,你肯赏脸,喝我一杯酒,我已经心满意足。”
正此时,浑厚辽远的钟声以上京城为中心,向四方城池,向旷野里回荡开来。
不少孔明灯也在城中各处冉冉升起。
旧岁已去,新岁正式开启。
回到静室,谢琅让卫瑾瑜去睡觉,他自己果真要坐到案后抄经。
卫瑾瑜淡淡道:“不用了。”
“说到做到,绝不失信。”
谢琅提起笔。
卫瑾瑜无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6/17页)
道:“这是写给我母亲的,你字太丑,我怕她眼睛受不了。”
这话其实有些孩子气。
谢琅道:“放心,我慢慢抄,保证给你抄得工整便是。”
卫瑾瑜便没有再理他,坐到一边榻上,打开窗户,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
谢琅展开经卷,意外发现经卷下压着一副图画。
图上亭台楼阁,处处精妙,环水而建,与上京宫殿形制大为不同,画旁题着五个字:「金陵四时记」。
谢琅问:“这是你画的?”
卫瑾瑜看了眼,没说话,算是默认。
谢琅问:“为何是金陵风景图?”
本以为得不到回答时,卫瑾瑜道:“因为我出生在金陵。”
谢琅意外。
“金陵?”
“嗯。我母亲与父亲成婚不久,父亲便被派往金陵任职,金陵有行宫,我母亲闲暇时经常去金陵看望父亲,期间我出生。”
谢琅极少从卫瑾瑜口中听到父母的事。
他显然也不喜欢提。
今日两人难得能心平气和坐着,面对面说这么多话,正想说话,心口猝不及防袭来一阵剧痛,仿佛无数密密麻麻的利器刺穿那一方血肉,如无数次午夜梦回时被心口无名剧痛惊醒一般。
真是奇怪,金陵二字,怎么会让他有这种反应。
谢琅用力握拳,想消解这种隐痛与不适,然而越是抵抗,那痛反而越清晰越深。
卫瑾瑜看他一眼。
“怎么,你不舒服?”
“没事。”
谢琅压住异样,平复片刻,道:“只是有些意外罢了,我从未去过金陵,只听说那里气候很好。”
卫瑾瑜点头,眼底倒无太多情绪波动。
“还成吧,我也许久没去过了。”
谢琅道:“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去金陵看灯会。”
这话让卫瑾瑜把玩茶盏的动作一顿。
他到底没说什么,只是侧眸,再度看了眼已经正襟危坐,开始认真誊写经文的谢琅。
第114章金错刀(十五)
谢琅在军中也经常要写文书写战报,字也是练过一阵子的,只是和卫瑾瑜这样世家出身的子弟没法比而已。
两卷渡亡经抄完已近三更。
卫瑾瑜已经拥着氅衣,在榻上睡了过去。
少年郎长睫纤秀,双目安静闭着一只手自然垂落在榻边那腕间的金环也展露了出来。谢琅单膝半蹲下去一错不错打量着眼前人。
也只有在睡梦中,他才有机会看到对方收敛了一切敌意和锋刺,温润明净的模样。
他多希望,他们永远能如今夜一般,心平气和地相处。
寺院的静室到底不能和京中的府邸比虽然烧着炭盆和暖炉依旧清清冷冷谢琅出去向寺中僧人借了一床被子盖在氅衣之上。
正要松手时,视线忽一定。
因看到了卫瑾瑜白皙颈间的一道伤痕。
那伤痕隐在颈窝里一般情况下有衣裳遮掩根本不会露出来,只因卫瑾瑜睡时领口松散了些才展露出来。
谢琅瞳孔轻一缩起身坐到榻上掀开被子用氅衣裹着把人抱起将那件素色绸袍慢慢褪了下去。
两道几乎贯穿半个背部的鞭伤也慢慢露出全貌。
谢琅心口控制不住紧缩了下。
卫瑾瑜也被他动作惊醒,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趴伏在一面宽阔的肩膀人,后背发凉,袖袍只松松挂在臂间,顿时警惕问:“做什么?”
“别动。”
谢琅声音里是隐忍的切齿。
他指腹极轻缓的擦过其中一道鞭痕,轻不可察颤了下,问:“谁干的?”
卫瑾瑜才反应过来他是问他背上的伤。
“是卫氏么?”
谢琅接着问。
声音里已带了浓烈杀意。
卫瑾瑜轻笑了声。
明亮眸子饶有兴致打量着眼前人:“怎么?你要烧了卫氏乌衣台,为我报仇么?”
谢琅道:“你以为我不敢么?”
卫瑾瑜默了默。
忽然想到,上一世,此人的确一把火烧光了乌衣台。
新仇旧恨,对卫氏,此人自然能毫无顾忌拔刀相向。
“不是卫氏。”
卫瑾瑜双手撑着面前人的肩,坐直一些,声音很轻,几乎是报复的语气。
“是你谢唯慎这辈子都杀不了的人。”
“所以,永远不要在我面前说替我报仇的话。”
卫瑾瑜要起身,自己拢上衣裳。
谢琅却不肯松手,依旧执拗问:“那是谁?是韩莳芳,对么?”
“无论是谁,都与你无关。”
谢琅沉默良久,就在卫瑾瑜真的觉得有些冷,皱起眉,要说话时,那固在他腰间的手终于撤下,道:“伤口有些发炎,我给你上些药。”
卫瑾瑜想了想,没有拒绝。
因为以他的体质,伤口发炎意味着可能会引起发热、生病这些麻烦事,他想过来给亡母抄经不假,但丝毫没有留在山上养病的兴趣。
“袖袋有药。”
“不用你的。”
谢琅取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外伤药,让卫瑾瑜趴伏在枕上,用指腹挑了膏体,轻缓地涂抹在伤口上。
那药膏果然有些与众不同,涂抹在伤口上,非但没有刺激到伤处,反而冰冰凉凉,有镇痛作用。
“这是冰玉膏,北境军中一名老军医研制的。”
“花钱都买不到,治疗外伤是最好的。”
谢琅道。
卫瑾瑜只听着,没有说话。
等谢琅上完药,方道了句:“有劳。”
伸手要把衣裳拢上,谢琅道:“别动。”
他把伤药搁到一边,又将炉子和炭盆都挪到榻边,让伤口晾了片刻,确定膏药大部分被吸收掉了,才帮着卫瑾瑜将衣裳穿好。
冰玉膏不仅可以镇痛,还有轻微的麻醉功效。
卫瑾瑜很快睡了过去。
谢琅将氅衣和被子都盖上去,确定人不会冻着,方支腿靠坐在榻边,对着跳跃的炉火沉默出神,垂在身侧的拳,一点点捏紧,直至发出咯吱响音。
寺中有专门供奉经书处。
谢琅枯坐了将将有半个时辰,方起身,抄起案上抄好的两卷经文,往供奉经文的慈悲殿而去。
因陆陆续续有香客来抄写经书,慈悲殿灯火彻底通明,有专门的僧人值夜。
见谢琅过来,僧人念了声佛号,问:“不知施主为何人供奉?”
谢琅沉吟片刻,道:“在下代人供奉,他姓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7/17页)
。”
“原来是卫小施主。”
僧人引着谢琅来到一处佛龛前,道:“卫小施主为亡母所供经书,都存在里面,施主既是代为供奉,便自己放进去吧。”
谢琅打开柜格,才发现里面已经足足放了五排的经卷,从上往下看,经卷渐次泛黄,显然越靠下的经卷,年份越久。
所有经卷都是一式两份。
谢琅将经卷放到最上面的规格中,忽问:“我能看看这里面的经卷么?”
僧人点头。
“自然可以。”
谢琅取出最下面规格里,泛黄最厉害的那卷经文,展开一看,上面字迹果然仍透着稚嫩,显然书写者年龄尚小。
谢琅看僧人已有些年岁,便问:“他很小的时候便来寺中抄经了么?”
“是啊,几乎每年正月初一,卫小施主都会上寺中来为亡母手抄两卷渡亡经,今年倒是偷一会除夕过来。对了,卫小施主还给寺里捐过不少香火钱呢,可是我们庙里的大香客。”
“不过,以往卫小施主都是一人过来,今年能得施主相伴,倒是极好的。”
谢琅在佛龛前站了会儿,将手中经卷放回原处,按规矩一丝不苟上了三炷香,转身之际,见大殿门口站着个老和尚,正目光复杂望着他。
老僧介绍:“那是我们主持,了空大师。”
了空道:“施主走错地方了。”
谢琅不解。
了空道:“施主这一身杀伐之气,不该出现在佛门。”
谢琅若有所思。
客气朝了空作了一礼,道:“久闻大慈恩寺的了空大师最擅解签,我身上恰好有一签文,困惑已久,不知可否请大师解惑?”
了空抬了下手,请谢琅到一边蒲团上坐。
谢琅走过去,盘膝坐下,从怀中取出那根一直贴身保存了许久的签文,递到了了空手中。
这根签,正是殿试之后,谢琅与卫瑾瑜一道在大慈恩寺求的那根。
了空视线落在那第一行字上,目中露出异色。
“施主将此签带在身上,神魂是否常受惊扰?”
这下换谢琅意外。
“的确如此,大师如何知晓?”
“逆天而行,非是常道,以刀兵之身祭问鬼神,神魂岂得难稳。”
了空又问:“那施主想要老衲为你解何困惑?”
谢琅实话实说。
“我自觉,此签与我所求之事毫无关联,故而不解。”
“而且,我总觉得此签有些不吉,是不是意味着,我终将死于非命。”
这话说出来有些残忍。
然而上一世,他便是万箭穿心而死。
这一世,即使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可这借来的命数,又能维系几时,谢琅不敢确定。
了空道:“眼下不解,也许以后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还请大师指点。”
了空却摇头:“此事老衲指点不了,但从签文来看,施主心中有很深很远的执念,困着神魂,不得解脱。若有一朝能解开这执念,窥透那因果,寻得那机缘,自能逢凶化吉,如愿以偿。”
“而且,施主那一缕神魂不稳,应当是忘记了很重要的人吧。不如好好想一想。”
语罢,了空将签文放下,念了声佛号,起身离开了。
谢琅听得云里雾里。
忘记了很重要的人。
怎么可能。
他虽重生,却未失忆,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只要是和他有关联的人,无论仇人还是朋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可能忘记。
倒是这老和尚,神神叨叨,满嘴玄话,教人怀疑。
回到静室,卫瑾瑜依旧在熟睡,谢琅给炭盆添了些碳,直接席地而坐,抱臂靠在榻边,闭目浅眠。
卫瑾瑜一觉睡到次日天亮才醒,睁开眼,就闻到了室中飘着的米香。
坐起来一看,就见炉子上吊着一个小瓦罐,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谢琅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碗筷。
见卫瑾瑜醒来,眉峰展开,笑道:“寺里不能煮肉,我就煮了些菌菇粥,待会儿尝尝。”
卫瑾瑜没说什么。
两人一道用过饭,谢琅道:“山里冷,不利于养伤,我已经让李崖准备好了马车,待会儿送你回府。”
“不必了,我自己回去。”
卫瑾瑜搁下筷子,表示自己吃好了。
“此事没得商量,一则,你自己回去,我不放心,二则,昨夜下了雪,山路湿滑,你的护卫驾车,我也不放心。”
“而且,昨夜你来这里,没同你的护卫说吧。”
一刻后,谢琅与卫瑾瑜一道出现在慈恩寺门口。
李崖已经在驾车等候。
见二人出来,忙跳下车,打开车门,道:“三公子请上车吧,车里有炭盆有热茶,还有新出炉的包子和糕点,暖和着呢。”
卫瑾瑜朝他致谢,踩着脚踏上了车,谢琅随后上去。
一路平稳顺畅,入了城,谢琅先把卫瑾瑜送到公主府,才回谢府。
到了谢府门口,却见停着辆暖轿,轿旁有锦衣卫随行。
这是阁老们才有的规制。
“是韩府的轿子。”
李崖道。
谢琅下车,要进府时,视线掠过暖轿,忽一顿。
正在轿旁低声同韩府仆从说话的人显然没料到谢琅会这时出现,抬脚就要走。
“站住。”
谢琅道了句。
那人只能停步。
转过身,笑着同谢琅行礼:“谢世子。”
谢琅打量着对方:“我当谁这般眼熟,原来是杨护卫。”
“怎么?如今杨护卫不在公主府当差,令攀上韩府的高枝了?”
杨瑞照旧不动声色笑了笑。
“世子言重,我们这些做下人的,素来是今日做东家,明日走西家,能糊口就不错了,哪里谈得上攀高枝。”
谢琅一晒。
“杨护卫本事大呀,只是糊口差事,都能对阁老府的人发号施令了。”
杨瑞笑笑,不说话,脸色到底有些不自在。
这时苏文卿从谢府出来,道:“世子一夜未归,谢伯父好生担心,正等着你呢。”
谢琅方把视线从杨瑞身上挪开,提步往府内走了。
听说谢琅回来,孟祥从廊下迎出来。
道:“韩阁老是带着圣旨过来的,正在屋里同王爷和二爷说话,听说陛下要给大公子官复原职呢,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孟祥喜滋滋道。
谢琅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10-120(第8/17页)
步顿了下。
“给大哥官复原职?”
“是。”
孟祥打量着他脸色。“怎么?世子不高兴?”
“屁话,我只是觉得有些突然罢了。”
谢琅拍了拍身上雪,径直掀帘进了屋里。
第115章金错刀(十六)
“圣上与阁老的心意本王感激不尽,然谢瑛仍是待罪之身,贸然恢复职务只怕不妥,也难以服众。”
谢琅进去时,正听到定渊王声音从内飘出。
他在隔扇前立了片刻方进到里间谈话处。
谢兰峰一身玄色蟒服韩莳芳一身仙鹤补服分坐在上首。
崔灏与苏文卿则坐在下首。
“末将见过阁老。”谢琅俯身行过礼,也在下首落座。
韩莳芳道:“昨夜飞星、流光二营在南郊放孔明灯祈福,景象蔚为壮观,引得不少百姓观望,就连本辅也饱了回眼福。”
谢琅微微低眉:“胡乱为之不成体统让阁老见笑了。”
“到底是少年心性比咱们有想法。”
“自陛下御极后很少见到如此壮丽的盛景,陛下也很是欣悦。”
说到此韩莳芳抚须复看向谢兰峰:“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五年前的事也非大公子一人之过。这些年大公子虽未直接参与战事可坐镇后方统筹粮草事宜功劳不输任何一位前线将士,无论什么过错也可功过相抵了。陛下希望能尽快听到北郡捷报,落月城以北,也能飘起大渊的孔明灯,王爷若再推辞,便是要圣心难安了。”
话已至此,谢兰峰只能道:“请阁老转达陛下,谢氏与北境军必不负陛下信任。”
韩莳芳端起案上酒盏。
“王爷离京在即,本辅恐不便当面相送,这杯薄酒,本辅提前与王爷喝了,祝王爷一路顺风。”
“多谢阁老。”
谢兰峰亦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除此外,陛下还有一道旨意,是关于文卿。”
韩莳芳搁下酒盏,又开口。
“姚广义伏罪,兵部官员出现大量空缺,陛下的意思是,将文卿从户部调入兵部任职,一来,可填补官员空缺,二来,可全力配合王爷,为北境战事提供最大支持和帮助。”
谢兰峰沉吟片刻,却道:“此事万万不可。”
“谢瑛的事,本王尚可觍颜应下,是因谢瑛是本王的儿子,身上流着谢氏血脉,为陛下分忧解难,流血牺牲,是他本分。可文卿不同。”
“文卿非谢氏人,前线战事瞬息万变,谢氏若能给他助力便罢,可若因为本王与谢氏之故陷他于危难,本王这辈子都良心难安。”
“谢伯伯。”
苏文卿起身欲说话。
谢兰峰抬手止住了他,正色朝韩莳芳道:“以文卿才华,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本事经营属于自己的仕途,而不需依附攀连谢氏。”
“此事,还请陛下务必收回成命。”
韩莳芳抚须颔首。
“既如此,本辅会将王爷意思转达陛下。”
说话间,茶也饮毕,韩莳芳起身离开,崔灏也带着苏文卿告辞。
室中只剩下父子二人。
谢兰峰方看了眼儿子,问:“昨夜怎么突然想起来去南郊放孔明灯了?”
“我在北郡时年年都放,也没见您问过。”
谢兰峰默了默,道:“我知道,你是想家了。”
“可从今以后,你要打心眼里把上京当成你的家。”
“前线战事吃紧,为父无法久留,明日就要返回北郡,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你要记得我与你说过的话,一个将军,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信念,都能成为将军。”
“这些话孩儿都明白。”
谢琅把玩着扳指,道:“孩儿只是不懂,陛下如此求贤若渴,连大哥职位都能恢复,为何不松口让孩儿回北郡去,这岂不是对北境战事更有益。”
这话乍听带着几分赌气的意味。
谢兰峰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