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滢道:“最多就是少挣一些,但推拿敷脸这些,她们都是会的,就是不能给人诊治而已。”
虽然几个小徒弟也算是勤奋好学,可虞滢可不敢让她们只学几个月就出师。
伏危思索了一下,随而道:“我也已然建议知县趁着这段时日粮食便宜,往粮仓中多存储些粮食。”
虞滢也不意外,只问:“周知县什么态度?”
伏危道:“自是应了,这事我来办,我也本想着去一趟郡治的,但你既然提起了,就一同去。”
提议的时候,周知县有些犹豫,想等着年底再收购,伏危便分析陇西郡蜀郡两地民乱与朝廷多重赋税两事。
民乱有一次便会有第二次,不可不防。一旦大乱,粮食价格飞涨,等年底的时候,贫瘠之处的官员早已看出苗头,必会大肆屯粮。
周知县远在岭南,不大清楚朝中情况,但伏危是知道的。
朝中只报喜不报忧,就像陇西郡和蜀郡,只报捷报,伤亡如何都是往低了报,绝不会触皇帝的霉头。
周知县思索过后,也开始琢磨收粮食一事,只是在玉县收是不够的,所以也安排了伏危来处理这事。
“那正好,我正愁着怎么去郡治呢。”虞滢听闻伏危所言,也放下心来了。
但随而又叹气道:“只不过现在的钱财有限,不然也能多存一些。”
伏危见她眉心忧愁,沉默片刻后,开口道:“银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虞滢抬眸瞧他:“你怎么来,不会是……”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虞滢眼神逐渐凝重。
伏危无奈:“没有的事,你别胡思乱想,我只是打算寻人借而已。”
闻言,虞滢暗暗呼了一口气,也不问他找何人借,只道:“现在还是低调些,莫让叫人抓住了把柄。”
伏危闻言:“我若贪,你不反对?”
虞滢平静的道:“形势所逼,若是明年有富人想给你送银钱保平安,或是想谋求一些你能办得到的事情,能充盈所需,有何不可?”
战乱可不分好人坏人,有自保的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伏危豁然一笑,有她的话,已然没了压力。
既然聊到了这处,伏危也问了旁的:“你可有男子服用避子的药?”
虞滢愣了一下,讶异地望向他,没想到他会这么问。
他们只有成婚那晚做过,之后七八日都没有过,虞滢只当是伏危心疼她在医馆一日疲劳,也没有多想。
伏危轻咳了两声,解释:“这两年情况不宜生育,况且你我也尚且年轻。”
大概只有过一回,虞滢真还没想过孩子一事。
现在想想,她才刚刚接受这时代,也是不想那么快考虑孩子的事情的。
她琢磨了片刻后,略微不自在的应:“我来想法子。”
后世有套子,古有肠衣,制作的办法她还真因为大学室友好奇而研究过。
因二人肌肤之亲不过只有一回,尚且算是新婚夫妻,说起这事,周遭的气氛似乎都有些不一样了。
有些热,有些闷。
伏危轻唤了一声“阿滢”后,手掌从薄衫下而入,缓缓抚着光滑细腻的后背。
不多时,便是满掌的柔软。
低哑的声音在虞滢耳边响起:“说好先不要孩子的,那些东西我就不留在你里边了,好不好?”
伏危说得含蓄得很,虞滢顿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纵使见识比伏危广,还是红了脸。
说他正经吧,但说出来的话可经不起深究。
虞滢红着脸的点了点头。
有了应允,伏危从她的耳垂一路轻吻,温柔而细致。
第123章 一二三章
虞滢安排妥当好了医馆的杂事后, 便腾出了半个月的时间与伏危去郡治。
她手上的银钱不多,准备来买粮食的有八万文。
伏危也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百两的银子,她也没有过问, 只是拿到钱的时候,暗道得加倍努力挣钱了。
现在加起来是一百八十两,按照粮食市价来算,五文一斤,那便是三千六百斤左右。
伏危是打算一路收粮,她不想节外生枝,只能是去了郡治之后再收。
翌日天色还未亮, 马车就已经候在外头了。
一同去的还有六辆衙门租用的牛车。
只六辆牛车就够了?
上了马车, 伏危才解释这些牛车是沿途收粮时用来运回玉县的, 到了郡治还要继续收粮的话会再另寻牛车。
原本三日的路程, 因要绕道去其他县城收粮,估摸得十日才到郡治。
虞滢路过之处, 发现村落和县城的百姓多为一副愁云惨淡, 眼神空洞。
往年赋税便重,也没有多少的存粮落下, 就是把剩下的粮食卖出去, 也不够交赋税的, 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想得睡都睡不着,人都快发疯了, 几乎行尸走肉。
这要是去服徭役, 恐怕没个十年八年都回不来, 且回不回得来都得另说。
玉县因得以延迟三个月缴税,百姓虽然愁苦, 却没有这般低迷。
虞滢看到马车外头的百姓,无奈叹了一声。
伏危见她愁眉不展的模样,便倾身过去把那一角帘子放下。
她在太平且吃穿不愁的时代长大,看到这些心里自是发堵的。
“难受的话就别看了。”他温声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木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