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2 / 2)

小二上完酒,拿起抹布将隔壁桌子擦净,扭头见又来了几位新客,忙笑着招呼:“几位请坐,若是不知道吃啥,我可以给您几位推荐几道,保管您吃得满意。”

姚桂芝说:“我们找人。”

小二闻言立马换了面孔,朝门外伸着手道:“那您可来错地儿了,咱们这没您要找的人,请便吧几位。”

“小二哥,你不得记得我了吗?”姚玉珠从她娘身后走出来,“金凤堂姐带我来过的。”

“是你啊,来找我家小姐的?”

“对,堂姐在……二叔!二叔我是玉珠!”

姚添福正好从楼上下来,听见门口有人吵闹,刚要训斥就见竟是大嫂一家,姚添福眉头皱起,瞧见后边跟着的姚宝财,脸色才好看了些。

“大嫂,你们咋有空过来了。”姚添福笑着将人领上楼,“宝财准备得咋样,今年二月份可是要下场?”

姚宝财点头,“去年我没发挥好,今年一定能考过。”

“好,等你考上秀才,二叔送你一份大礼。”姚添福喊来小二,“去把小姐跟夫人叫来。”

“哎。”

半刻钟后,杨翠云与女儿姚金凤,穿着一身绢布衣裳推门而入,二人头上都别着银簪,腕上戴着银镯,与她们一比,姚玉珠觉得自己穿得像个粗使丫鬟似的。

她拧紧帕子,心里羡慕又嫉妒。

“堂妹来了。”姚金凤热情地牵起姚玉珠的手,“头几日我新得了一些首饰,带你去瞧瞧,若是有喜欢的,堂姐便送与你。”

“当真?”

“自然是真的。”姚金凤摸着头上银簪,小声道,“等你嫁去宋家,这些又算得了什么,便是金簪宋家也有能力买给你。”

“可那宋员外的年纪……”

“年纪大知道疼人,最重要的是宋家银钱多,书院那些穷书生倒是生得好看,可有什么用,连根银簪都买不起。”

“堂姐说得是。”

姚玉珠被忽悠得找不到北,还当姚金凤是傻子,这样的好姻缘都不要,偏要拱手送给自己,等她嫁进宋家吃香喝辣,再开一家比悦来酒楼还大的酒楼,到时看谁还敢瞧不上自己。

姚桂芝喝了口茶,瞧着楼下的食客道:“他二叔,今日不是上元节吗,店里生意咋瞧着不太景气?”

“兴许都去瞧耍龙灯了吧。”姚添福不愿与她个妇道人家多说,喊小二给上了几道菜,便借口有事出去了。

“掌柜的,按照您吩咐,每样菜的分量少上了一半。”小二低声道。

“嗯。对了,今日来店里吃饭的食客,似乎比昨日少了些,怎么回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1/19页)

“西街有个耍龙灯的,那龙比往年竟长出一倍,我琢磨着大家可能都去瞧热闹了。”

姚添福没在意,摆手道:“忙去吧。”

“哎。”

西街这头,姚沐儿与夫君卖完竹筒豆腐,见好些食客没吃到,便让夫君看着摊子,自己回小院又炒了二十份。

“啥,又卖没了?”

“我们等这半天,一口热汤都没喝上!”

“实在对不住,新菜品试卖,担心食客不多,便没准备那么多食材,大家若是想吃明儿再来,我一定多做些。”姚沐儿安抚道。

他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连留下准备做豆腐乳的食材都用上了,这才凑了二十份出来。

“夫君,家里竹筒不够了,若是明日食客还这么多,只咱们二人怕是忙不过来。”姚沐儿收拾着摊子道,“要不你回去把娘跟青云接来吧。”

“好。”沈季青答应道,“顺道去张叔家定做竹筒,宝来叔每日都要往镇上跑,到时给点银钱,托他给咱送来。”

姚沐儿面上一喜,“这个主意好!”

第028章花灯

“竹筒豆腐暂定每日一百份,多了咱们忙不开。”

姚沐儿边往外送夫君,边说着:“竹筒能收回来一些,跟张叔每日定六十个就成。”

“好。”沈季青看着夫郎,不放心道,“我很快便回来。”

姚沐儿弯起眼睛,“嗯,等你走了我就把门闩上,谁敲也不开。”

时辰不早,沈季青没再耽搁,与夫郎告别后匆匆赶往沈家村。

姚沐儿目送夫君走远,扭身关上木门,落下木闩。

想着婆婆与弟弟应当还没吃过晚食,便先去准备食材,又烧了锅热水,将竹筒清洗出来。忙活完见时辰差不多,便进灶房着手做晚食。

“啪啪啪!”

刚把竹筒放进蒸笼,院外便传来一阵拍门声。

姚沐儿走出灶房,警惕地问:“谁呀?”

“夫郎。”

夫君!

姚沐儿心下一松,忙上前推开木栓。

“娘,晚饭马上就好,您先到屋里歇着。”

“哎。”沈氏拎着包袱进院,打量一番后道,“这院子不错,顶上咱家院子一半大了。”

镇上带院子的屋子不便宜,三百来文能租到这么大院子的屋子,已经算是捡到便宜了。

姚沐儿道:“主家着急走,便把屋子便宜租与了我们。”

“哥,有啥活要干吗?”姚青云撸起袖子,“我现在浑身是劲儿,一口气绕村子跑两个来回不带脸红的。”

姚沐儿说道:“堂屋我收拾好了,柴房只收拾了一半,你自个儿把床搬进去吧。”

“好嘞。”

沈氏解开包袱道:“娘在家滚了些元宵,待会儿煮了吃。”

“哎。”

两刻钟后,一家四口围坐在方桌前,桌上摆着三菜一汤,其中两道是没见过的菜色。

沈氏见状道:“沐哥儿,这便是你想出的新吃食?”

姚青云也瞧得一脸新奇,“竹筒蒸豆腐?那豆腐瞧着像是油炸过的。”

姚沐儿点头,夹了块豆腐放进婆婆碗里。

“放了茱萸,娘尝尝可吃得惯。”

随即又给弟弟夹了一筷子。

二人尝过后,眸子皆是一亮。

“味道不错,冬日吃正好。”

“好吃,哥你太厉害了!”

沈氏吃不了辣,倒是竹筒芋头鸡更合她心意。

小汉子则对香辣竹筒豆腐情有独钟,配着糙米饭吃了一大碗不够,又跑去灶房添了小半碗。

晚食过后,一家四口到灶房准备食材。

姚沐儿剁着肉馅儿说:“明日娘在家歇着,青云跟我到摊子上帮忙。”

姚青云应了声:“好。”

沈氏道:“娘是来给你们帮忙的,在家待着算怎么回事儿。”

“那娘帮着打骨汤。”

“哎。”沈氏笑着应下。

食材准备妥当,沈氏与姚青云便各自回房睡下。

堂屋内,夫夫二人对着油灯,将白日里赚的银钱数出来。

“六百一十二!”姚沐儿压着嗓门,激动不已,“除去本钱赚了二百三十一文!”

“夫君,好多银钱啊。”他将铜板拢在怀里,笑得合不拢嘴。

沈季青被夫郎的财迷样子逗笑,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买猪肉猪骨与竹筒花了一百一十七文,咱家还有……”姚沐儿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五两又三十八文!”

他一脸惊喜,“过些日子便去当铺,将爹送给娘的聘礼赎回来,再将家里院子好好休整休整,虽说咱们以后大多时间住在镇上,但沈家村是咱们的根,逢年过节还是回去的好。”

“都听夫郎的。”沈季青说,“夫郎先串着铜板,我去打盆热水。”

姚沐儿瞧夫君一眼,抿着嘴角默默将铜板收好。

就没见过哪家汉子,事事以夫郎为先,在姚家村没见过,沈家村也没见过,这世上怕只有夫君一人,日日给自家夫郎打洗脚水。

他心里高兴,面上摆着矜持,与夫君一道泡完脚,油灯熄灭,寻着身旁热源靠拢过去。

额角触感温软,还当夫君不小心蹭到,便没在意,闭上眼睛在夫君温暖的怀抱中,安稳睡下。

翌日一早,小院内热火朝天,一直忙活到辰时。

合力将尚未蒸过的竹筒豆腐搬上板车,一家四口一齐往西街去。

姚记食摊今日又架起一口锅,不止如此,还多了两个帮手,有些来得晚的食客,只等了不到半刻钟便吃上了,大家纷纷叫好,称赞的话一句又一句。

打骨汤是个轻松活计,即便如此,重复个几十来次,沈氏也有些吃不消。

姚沐儿见婆婆腕子发抖,忙接过活计,喊人去一旁歇歇。

沈氏知晓自己留在这也是添乱,便到对面与陈阿婆坐在一处,聊了会儿天。

“你是个有福气的,儿子与儿夫郎都这么有本事,将来只管享福就好。”陈阿婆笑着说。

沈氏也笑着道:“两孩子争气,自己把营生做得这么火红,我这是占了孩子们的光。”

“姚老板,来一份竹筒豆腐,带回家吃。”

“给我来两个馒头一份竹筒豆腐,再来一碗骨头汤!”

“客官,您要的竹筒豆腐,骨头汤马上就给您送来!”

姚青云在四张方桌之间穿梭,食客前脚走,后脚动作麻利地将竹筒收走,顺便扯过搭在肩上的抹布,将桌子擦净。

姚沐儿原本还担心弟弟累着,见小汉子越干越来劲儿,便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2/19页)

回视线将精力放到招呼食客上。

临近隅中,一百份竹筒豆腐卖出去一大半,姚沐儿将竹筐里剩下的二十来份放进蒸笼,扭头与夫君小声道:“夫君你看着摊子,我回去再做一些,上元节人多,过了明日怕是就卖不上这些了。”

沈季青道:“再做二十份就成,多了你一个人背不动。”

“好。”

隅中食客少了些,二十几份竹筒豆腐,大半个时辰才卖完。

“又没了?!昨儿就没吃到,今儿闺女发热来得晚了些,不想又没赶上!”有汉子站在食摊前,垂头丧气道。

“还有,这位大哥稍等个半刻钟,马上就好。”

姚沐儿刚好赶上,忙卸下竹筐,与夫君一起将竹筒豆腐摆进蒸笼。

今日生意好,不到晡时食摊上的吃食,便全部卖净了。

“姚老板,这才未时怎的就要歇业?”

姚沐儿笑着应:“这不上元节了,想带家人去市集里头逛逛。”

“也是,明儿可一定多做些,我还想带份回去给老丈人尝尝呢。”

“成。”

一家四口将食摊送回南街小院,便沿着市集逛起灯会。

“好大的龙灯,得花不少银钱吧!”

“这花灯真精致,嚯,竟要六十文,快赶上一刀纸的价钱了!”

姚青云逛了一圈,凑到他哥跟前,嘟囔道:“哥,镇上东西都好贵,一个糖人儿就要十文,干脆去抢好了。”

这几日物价确实要比平日贵上一些,不过一个糖人儿十文钱,怕不是被卖家坑骗了去。

姚沐儿朝卖糖人的方向望去,见买家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不由多看了两眼。

“老板,我们不要了还不成。”

“不行,这糖人儿都交到你们手里了,说不要就不要,我这东西还怎么卖给旁人?要么给钱,要么喊市监大人来评评理!”

两个小姑娘不知怎么办好,年纪稍小些的躲在姐姐身后,抹起眼泪。

“青儿,娘咋瞧这两个孩子有些面善呢,你快瞧瞧,跟你爹长得像不像?”沈氏忽然与儿子说。

沈季青仔细瞧了眼,“眉眼确实与爹有几分相似。”

沈氏越瞧越面善,尤其那个小的,跟小妹活似一个模子刻出来。

“不行,娘得过去帮忙。”

“娘,让夫君去。”姚沐儿拉住婆婆道。

沈季青人高马大,眉骨一道长疤,往那一站不怒自威,卖糖人儿的老板瞧见,二话不说拎起箱子便跑,连银钱都没要。

两个小姑娘道过谢,急匆匆走了,待儿子回来,沈氏急切道:“咋走了,说是谁家姑娘没?”

沈季青摇头。

沈氏叹了口气,“罢了。”

若真是小妹,观两个孩子衣着,这些年日子应当过得不错,也没必要上前相认,省得忆起过去那些琐事,徒增烦恼。

“娘,前头有猜灯谜的,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姚沐儿搀扶着婆婆道。

“娘大字儿不识一个,去凑啥热闹,你跟青儿还有云小子去,娘在外头等着。”

姚青云上前,露出虎牙帮着劝:“大娘去吧,瞧个热闹。”

沈氏拗不过,只好跟着一起。

“老板,当真猜中六个,送一盏花灯?”

“当真,但是需得连续猜中才作数。”

“老板,我来试试!”

“我也试试!”

五个汉子走上前在花灯前站定,老板清清嗓子开始说谜面。

“第一个是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

“咋还有字谜,俺不识字啊!”有汉子挠头说。

围观百姓纷纷笑道:“下来吧你!”

剩下四人依次上前,将猜到的谜底说给老板听,老板笑而不语,等大家都答完,才公布答案:“这位汉子答错,其余三人对。”

“太简单了,这都答不对。”姚青云在下边抱着胳膊道。

沈氏闻言,笑着问:“云小子知道谜底?”

“知道,哥你也猜到了吧。”

姚沐儿点头。

“谜底是什么?”沈季青问自家夫郎。

“是‘出’。”姚沐儿凑近了,低声说。

两人靠得极近,汉子温热的呼吸喷洒在耳畔,让他瞬间红了脸庞。

“谜底是‘出’,不知台下的诸位可有猜对的?”

“我猜对了!”

“我也猜出来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字谜:十张口,一颗心。这个难些,几位想仔细了再作答。”

沈氏瞧小汉子拧起眉头,问道:“云小子,这回可猜出是何字了?”

姚青云挠头,冥思苦想好一会儿,亮着一双眸子道:“猜出来了!”

然而台上无一人答对,围观百姓也摊着手,摸不着头脑。

“还有要挑战的没?”老板捋着胡子,一派悠闲,“才第二个灯谜就把大家难住了,看来今年的花灯送不出去喽。”

“青云上去试试。”沈季青按着小汉子肩膀道。

姚青云愣住,“我?”

姚沐儿看向弟弟,“你不是已经猜到了。”

“是猜到了,可是后边的估计更难,我怕自己猜不出来。”

“猜错便猜错,又没什么损失。”

姚青云想想也是,若是猜中还能白得一盏花灯,赚大了!

“我来!”

“老板,我想到是何字了!”

接连上去三个人,个子矮小的姚青云一上台,围观百姓皆是一愣。

“小孩儿就别上去捣乱了,下来吧。”

“下来吧,待会儿一个都猜不出,该哭着鼻子回家找爹娘了哈哈哈。”

“我不是小孩儿。”姚青云绷着张脸,“况且老板并没有说小孩儿不能参与,只要能猜出谜底,你管我几岁呢。”

“嘿,还挺狂妄!”

“书院念书的汉子都猜不出,你个小孩儿能猜中?”

“试试不就知道。”姚青云看向老板,“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老板背着手挨个听答案,轮到姚青云,先是一脸惊讶,随即笑着颔首,“四人都对。”

“哟,还真让他猜中了!”

“难不成这小汉子也在逸云书院念书?”

“娘,是嫂夫郎的弟弟姚青云!”沈秋拉着他娘钻进人群,瞅着台上的小汉子,激动道,“想不到他还挺厉害,这么难的灯谜都能猜中。”

姚翠荷也很是意外,这云小子连书都没念过,竟会猜字谜?

“又猜中了。”沈秋扯着他娘袖子,“已经第四道了,再对两道就能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3/19页)

走花灯了!”

姚翠荷看向自家哥儿,“又不是给你赢的,你这么激动作甚?”

沈秋闻言,面上一红,“娘你胡说什么呢!”

“不看了,我看糖人儿去。”说着扭身钻出人群。

反应这么大,必定有猫腻。

姚翠荷追上自家哥儿,想探探口风,谁知死孩子嘴紧得很,半句话都套不出。

她将人拽到一旁,直截了当地问:“你就告诉娘,你是咋想的。”

秋哥儿见躲不过去,食指绞着衣角,无奈道:“还能咋想啊,姚青云才十四,比我还小一岁呢。”

“十四咋了,你外公十四都有你娘我了。”

“哎呀娘,你想多了,我对他真没那种想法。”

姚翠荷蹙眉,“当真没有?”

“没有没有,烦死了老是问我这么无聊的问题!”秋哥儿绕过他娘,往市集里跑去,“我去里头逛逛,待会儿回来寻您。”

“赢了!居然全都猜中了!”

“今年有两个猜中灯谜的,老板要大出血喽~”

人群中爆发出剧烈的掌声,姚翠荷伸着脖子瞧了眼,见云小子真得了花灯,心里啧啧称奇。

转念一想,若是自家秋哥儿,真能与云小子成就一段姻缘,也挺好,可惜秋哥儿好像没那个意思,不然自个儿还能帮着撮合撮合。

姚翠荷隔着人群观望片刻,叹了声可惜。

这头,姚青云拎着得来的花灯,激动得两颊微红。

“哥,哥夫,大娘,我拿到了!”

小汉子跑下台,方才说过自己不是小孩儿,这会儿便睁着明亮的眸子,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姚沐儿与夫君跟婆婆,挨个夸了一句,小汉子摸着鼻子又不好意起来。

“夫郎,等一下。”沈季青忽然说。

姚沐儿不明所以,但还是原地等了片刻,见夫君举着两串糖葫芦去而又返,弯起嘴角。

沈季青先递给小汉子一串。

“谢谢哥夫~”

又递给夫郎一串。

姚沐儿接过糖葫芦,见夫君还看着自己,眨眨眼不确定道:“谢谢夫君?”

沈季青嘴角牵起一丝笑意,随即伸手将落在夫郎发顶的干枯落叶取下。

姚沐儿耳根一红,举着糖葫芦将目光移向别处。

沈氏不能吃甜,路过干果铺子买了些肉脯,让沈氏嚼着吃。

“都是你们年轻人的吃食,娘可不吃这玩意儿。”沈氏连连摆手,“你跟云小子吃去。”

“娘,肉脯老少皆宜。”姚沐儿往婆婆手里塞了一块,“买都买了,您尝……”

“姚青云,你没死?!”

姚沐儿看着出现在眼前的人,皱起眉头。

还真是冤家路窄,岭水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都能遇见,只能说孽缘不浅。

姚宝财瞧见沈季青便腿软,本想找个时机溜走,瞥见姚青云手里的花灯,倏地瞪大双眼。

“姚青云,你这花灯哪来的?”

“当然是猜灯谜赢来的。”

“你去猜灯谜了?”

姚青云懒得搭理,举起花灯,用手指拨弄了下花瓣。

“不可能!你个连书都没念过的,竟然能赢得花灯,定是作弊了!”

姚青云翻了个白眼,“你才作弊呢,我光明正大赢来的花灯,你若不服自个儿找老板说理去。”

“娘,咱们被姚沐儿骗了,姚青云没得痨病!”姚玉珠猛然醒悟,她就说怎么头一天刚把人接走,第二日就来家里要契书,原来是商量好的!

姚桂芝也猜到,姚青云活蹦乱跳活得好好的,哪有半点得了痨病的症状。

她死死盯着姚沐儿,将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姚沐儿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转头与自家夫君说道:“夫君,咱们走吧。”

他与弟弟早已离开姚家,即使今日遇见的人是姚兴福,他的态度也不会有所改变。

“一串糖葫芦就满足了,你们兄弟俩还真好打发。”

姚玉珠抱着手臂冷嘲热讽,余光瞥见姓沈的冰冷、不带一丝温度的眼神,身子蓦地一僵。

“玉珠?玉珠!”

“啊!”姚玉珠惊叫出声,抓着她娘胳膊,哭喊道,“娘你看到没,姚沐儿那个丧门星的夫君,刚才想杀了我!”

“他敢!”

“姐,他吓唬你的,杀人是死罪,他不敢。”

姚玉珠手抖了半晌,冷静下来,咬着嘴巴心里恨恨地想:该死的姚沐儿,竟敢无视我,等我嫁进宋家,再找你算账!

“娘,你们先回去吧,我去堂姐那一趟。”

她得去催一催堂姐,让她赶紧安排自己与宋家少爷见面。

拐进南街,沈季青借着人流,牵住夫郎手腕。

指尖被人轻轻捏了捏,姚沐儿扭头,见夫君面露担忧,笑着说道:“我没事,姚家人说什么我一点都不在乎,因为我早就不是姚家人了。”

“沐哥儿,你瞅前头那人是秋哥儿不?”沈氏问儿夫郎。

姚沐儿顺着视线望去。

“是他。”

“你这小哥儿简直蛮不讲理,我方才无意间碰了你一下,就被你当成了登徒子!”

“什么无意间,分明就是故意的!”沈秋眼眶通红,“这位大娘你刚才可是瞧见了,是他故意将手伸过来的!”

妇人闻言,忙撇清关系,“我、我没瞧见,我可不知道。”

“大娘?”沈秋愣了愣,瞧见那登徒子脸上一闪而过的得意之色,捡起一旁的棍子就要上前打。

“我打死你这个登徒子!”

“大家伙快来瞧瞧,这小哥儿诬陷我不成,恼羞成怒动手打人了!”

汉子伸出双手,刚要将扑过来的小哥儿抱个满怀,忽然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身子前仰跌了个狗吃屎。

他紧忙从地上爬起来,撸起袖子,骂道:“他奶奶个腿儿的,谁踹的老子!”

“我踹的!”

姚青云将沈秋护在身后,扬起下巴一点不怵地与汉子对视上。

“你?”

汉子不信,这小身板能把他踹倒?吹呢吧!

然而周围百姓震惊的表情,告诉他这是真的,自己被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踹倒了!

汉子面上有些挂不住,上前一步刚要揪起那小子衣领,整个人便如同断线的风筝,咻地一下被人踹飞出去。

“下次再让我撞见做这种事,就不只是踹一脚那么简单。”沈季青面无表情威胁道。

“秋哥儿,没事吧?”姚沐儿将沈秋拉到一旁,询问着。

“嫂夫郎,我没事。”沈秋红着眼圈说,“多亏你们出现及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4/19页)

不然这个亏我吃定了。”

说着抬眸看向姚青云,轻声对人道了句“谢谢”。

见对方皱着眉头不说话,沈秋还当自己被嫌弃了,鼻尖一酸,接着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掉。

“秋哥儿?”姚沐儿吓了一跳,忙给人擦着眼泪。

“我、我没事,让我哭会儿就、就好了呜——”

“别哭了,这个给你。”-

黄昏时分,南街小院。

姚沐儿靠在自家夫君怀里,想起市集上发生的事,忍不住说道:“青云竟将自己好不容易赢来的花灯送给了秋哥儿,夫君,你说青云跟秋哥儿……”

“不晓得。”沈季青捏了捏夫郎肩头,“睡吧,明儿还要早起。”

“嗯。”

姚沐儿闭上眼,又猛地睁开。

不会错,夫君亲他了!

之间几次还当是不小心蹭到,可回回不小心,也太说不过去,除非有意为之。

他抿起嘴角,额角被夫君亲过的地方,隐隐发着烫。

第029章波折

“沐哥儿,这样太麻烦,且不说这一百来份竹筒豆腐咋带去,便是烧也得烧个把时辰,咱不如带着食材现场做。”

灶房里摆满了豆腐,还有那些竹筒,摞起来比沈季青这个八尺汉子都高,沈氏瞧着便眼晕。

“若是担心配方被人瞧了去,咱可以先把酱汁熬出来,到时候直接往锅里一倒,便是酒楼里的厨子,也瞧不出个四五六。”

“对呀,我咋没想到!”

姚沐儿茅塞顿开,他正愁这些竹筒豆腐,咋往摊子上带呢。若是做个七八十份还好,百十来份可就有些难办。

婆婆一番话让他眉头舒展,勾起嘴角道:“娘,我教您熬酱汁。”

“哎。”

烧竹筒豆腐最重要的是大酱,沈氏酿的大酱与旁人酿的味道不同,跟各种香料混在一起,更难分辨配方用料。

姚沐儿将做竹筒豆腐用到的食材说与沈氏听,二人只用了一刻钟,便熬出一大陶罐酱汁来。

竹筒豆腐用不着提前做,只蒸了一笼肉包、一笼素包与一笼馒头。

四口人忙活完,卯时将将过半。

“今日是上元节灯会最后一日,咱早点将摊子支起来,趁着节日多赚些银钱,明儿还不知道能卖出多少呢。”姚沐儿与夫君说。

沈季青道了声:“好。”

将东西全部搬上板车,一家人借着朦胧月色,朝摊位赶去。

“哟,沈老板与姚老板今儿这么早就出摊了?”

路上碰上买过自家吃食的商铺老板,热情地打着招呼。

沈季青不善言辞,在外头甚少开口,姚沐儿便接过话头,笑着说道:“哎,这不是想多赚些银钱吗。”

“也是,你们食摊位置不好,早点去还能多卖上几十文。”

姚青云在一旁扶着板车,闻言皱起眉头,小声说道:“哥,我咋觉着这话怪怪的。”

何止是怪,还有些酸呢。

姚沐儿敷衍那铺子老板两句,扭头与弟弟道:“不用管,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便可。”

“你哥说得对,旁人咋样咱管不着,就是富得流油,咱也不眼红,该干啥干啥,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才是正事。”沈氏接话道。

姚青云点头,他才没工夫眼红旁人,又赚不来银钱。

几人来得早,辰时不到便将食摊支了起来。

沈季青领着小汉子摆桌凳,姚沐儿与婆婆生火蒸竹筒豆腐。

“嘿,瞧我发现了啥。”

一笼还没出锅,便来了食客。

“姚老板,今儿来得挺早。”

那食客凑上前,见竟是在现做,不由起了心思,抻长脖子偷摸瞧了半晌,仍是一头雾水。

“姚老板,陶罐里那黑乎乎的东西,莫不就是做竹筒豆腐的秘方?”

这话一出,沈家四口齐齐看向他。

“哈、哈哈,我就随口一问。”

汉子面露尴尬,自己竟一不留神将心里话说了出来,当着老板面询问秘方,与明抢无异,幸好沈老板没发火,否则今日吾命休矣!

姚沐儿见自家夫君一直盯着那汉子瞧,伸手在人腰眼儿上戳了下。

“桌子都摆好了?”

沈季青收回目光,眼神对上夫郎,蓦地柔和几分。

“这就去。”

姚沐儿点头,转身对汉子说道:“竹筒豆腐马上就好,稍等片刻。”

“哎!”

汉子擦擦额角,凳子都不敢坐,待竹筒豆腐一好,忙交了银钱拎着跑出巷口。

过了日出,市集上百姓渐渐多起来,姚记包子摊食客不断,一直到隅中,才有时间坐下歇息。

头一日现做现卖,成效甚好,原定一百五十份竹筒豆腐,多卖出去几十份,一天下来连带包子与骨汤,净赚四百六十三文。

“哥,咱们一天就赚了半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五两,照这个速度下月便能在镇上租家铺子了!”姚青云数着铜板,面色激动。

第一次瞧见这么多银钱,近千枚铜板摆在眼前,快铺满整张方桌。

姚沐儿串着铜板道:“哪有那么容易,这两日是上元节才赚得多些,明日镇上百姓得少一半,能赚上三百文便是好的。”

沈氏笑呵呵,“三百文也够了,寻常摊贩一日才赚百十文。”

沈季青接过夫郎串好的铜板,放进钱箱,“咱家本钱投得多,若是只赚一百文,除去本钱也不剩多少。”

“娘倒忘了这茬儿。”沈氏忙改口,“那还是多赚些好,明儿早早出摊,到晚晌应当能赚个两三百文。”

姚沐儿点头,转而说起五日后,书院启学一事。

“束脩每季二两银子,以物代也可,咱家没什么可替代的,到时直接交银钱,笔墨纸砚与书本也得早早准好,这些哥都不懂,只能托人帮着置办。”

念书开销大,光是束脩费用,寻常百姓便已负担不起,更别提笔墨纸砚与书本,加一起一年十两银子是有的。普通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也未必能攒下五两,姚兴福有做木工的手艺,这才能将姚宝财送去书院念书。

姚青云晓得这些,但没因费用高昂退缩。

士农工商,商排最末,唯有读书人地位最高,一族之中若有人高中,光宗耀祖,鸡犬升天。

姚青云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尽己之力,让一家人日子过得安稳些,既然他有读书的天赋,便不想浪费,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番。

“哥,这钱算我跟你和哥夫借的,将来还你。”

小汉子语气坚定,姚沐儿也顺着应下,左右都是一家人,还真能分得清楚你我不成。

“青儿,明儿把娘送回村里吧。”沈氏忽然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5/19页)

姚沐儿愣了下,“娘,您要回去?”

“咱家田地虽少,但也有三亩呢,这不开春有些日子了,娘打算回去好好拾掇拾掇,等过了惊蛰种点芋头山药,省得一直买着吃,镇上吃食可不便宜。”

“娘,这件事我与夫君商量过。”姚沐儿说道,“咱把那三亩地租种出去吧。”

“为啥?娘种得了。”

“一来留您自己在村中我跟夫君不放心,二来小院这也需要人照看,我与夫君早出晚归做买卖,回家晚了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且那几亩田收拾起来费心费力,产量还不高,不如租给别人,收的租子便留作咱们一家四口的口粮。”

“这……”

沈氏种了一辈子地,突然不让她种了,心中难免有些不踏实。

可儿夫郎说得在理儿,三亩田可养活不了他们一家四口。

“成,听沐哥儿的,娘留下给你们洗衣烧饭。”

话是这么说,姚沐儿哪能真让婆婆帮着洗衣裳,自己每日早起两刻钟便能随手搓出来,沈氏只帮着烧个饭就成。

沈季青道:“后日我回一趟沈家村,娘想好把田租给谁种,到时我好跟人说。”

“三亩地也没多少,就让你翠荷婶子家种吧。”

“成。”-

上元节过后,姚记生意果然清淡下来,日出到晡时,能卖出竹筒豆腐一百二十份左右,包子馒头差不多卖净,每日净赚三百四十文上下,比头几日少了三成半。

“今天又只卖出去不到一百二十份。”姚青云瞅着蒸笼里剩下的竹筒豆腐,有些泄气。

姚沐儿擦着桌凳,安抚弟弟:“不只咱家,镇上所有铺子生意都有所清减,咱每日还能赚上三百来文,已经算是不错。”

那倒是,前头那条巷子里的面条摊子,日中时辰只有零散几个食客,这一日怕是连一百文都赚不上。

“明日要带去书院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姚沐儿点头,从蒸笼里拿出特意留出来的竹筒豆腐,放进食盒里。

“去给廖伯父送去。”

“哎。”

沈家在镇上除了廖义平没有相熟的人,于是便托廖义平帮忙,一同去书铺挑了套笔墨纸砚。

也幸好把廖伯父请了去,姚沐儿在书铺亲眼瞧见,一对父子被伙计坑骗,几十来文的东西高价卖出,那对父子回头找来,伙计死不认账,父子俩只能吃闷亏。

姚沐儿感叹一声,将桌子搬上板车,想着明儿再给廖伯父送去一些。

北街,悦来酒楼。

姚添福让伙计挂了歇业的牌子,抱着算盘对着账本一阵噼里啪啦。

查完今日账目,姚添福眉头紧锁,面色看着难看极了。

伙计见掌柜的脸色不好,问道:“掌柜的,可是账本有什么不对?”

“这几日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竟比去年少了两成。”姚添福皱眉道。

伙计不解,“上元节刚过,食客减少不是常事?”

“哪年没有上元节,为何偏偏今年账目少了这许多。”姚添福清清算盘,“事出反常必有妖,明儿去街上打听打听,最近可有哪条街开了新酒楼。”

“哎。”

第二日一早,伙计将打听到的情况,说给姚添福听。

“掌柜的,镇上没有新酒楼开业,倒是西街前不久开了家姚记包子摊,位置在西巷里头偏得很,可生意很好,一大早便有食客上门。”

“那包子摊除了包子可还卖其他吃食?”

“卖的,好像叫竹、竹筒豆腐,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吃食呢。”

别说伙计,姚添福也是头次听说,他在岭水镇开了十几年酒楼,压根就没听说这道菜名,看来是那包子摊老板,研究出来的新吃食。

“去给我买一份回来。”姚添福扔给伙计十来个铜板。

“用不了这些,我打听过,他们那竹筒豆腐只卖六文钱一份。”

姚添福怔了下,“竟这么便宜?”

“不止如此,还免费送骨头汤呢,就因为他们,市集好些包子摊,现在都开始免费送汤水了。”

“这位姚老板倒是个会做生意的,若是将摊子开在正街,只怕整条街的食客都会被他抢了去。”

“掌柜的,我去了。”

“去吧。”

姚添福一脸凝重,镇上进酒楼吃饭的食客就那些,现下出了个便宜的新吃食,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酒楼辰时开张接客,伙计赶在开业前,拎着竹筒豆腐回了酒楼。

“掌柜的,这便是那新鲜吃食。”

还真别说,这竹筒豆腐真香,他闻了一路,肚里馋虫都快被勾了出来。

“忙去吧。”

姚添福支开伙计,用筷子将盖在上头的竹片拨开,油炸豆腐的香气,混着竹子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

夹起一块豆腐条放入口中,咸香爽辣,若是再配一碗白米饭,才是真绝。

剩下的菜姚添福没再动,喊来伙计端去后厨,让人抓紧时间研制出来。

与此同时,西巷姚记包子摊。

“哥,那我跟哥夫走了。”

“去吧,今日虽然不讲课,但还是早些去得好,给夫子留个好印象。”

“姚老板,沈老弟与云小子这是要去哪儿?”梁松啃着包子问。

姚沐儿打着骨汤道:“今日书院启学,夫君送青云去书院入学。”

“哟,云小子去念书啦。”

“这小子聪明,说不准还真能考个功名回来。”

“可不是,之前还与梁老弟做戏,把大家忽悠得团团转。”

梁松道:“你就说姚老板手艺咋样,是不是一绝?”

“的确一绝。”

梁松眉毛一挑,“那不就得了,再说那咋能叫忽悠,那叫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嘁,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食客们笑作一团,姚沐儿也跟着弯起眉眼。

沈季青与姚青云过了隅中才返回,小汉子书袋往板车里一放,撸起袖子,动作利索地擦着小桌。

“老板,来一份竹筒豆腐,再来俩馒头!”

有食客前来,姚沐儿忙招呼道:“好嘞,请问大哥是在这吃还是带回去?”

“带回去吃吧,这也没地儿了。”

“成。”

开春儿后天长了许多,姚沐儿与夫君多待了两刻钟,把剩下的十来份竹筒豆腐卖净,方才拉着板车回南街小院儿。

“这几日每天都能赚个三百四十文左右,看来是稳定下了。”堂屋里,姚沐儿数着铜板道,“青云交束脩用了二两,今儿买了二十斤细面花了六百文,再加上买猪肉猪骨的银钱,一共是二两六钱又五十七文,咱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6/19页)

还剩下四两五钱又三十八文。”

姚沐儿扬起笑脸,“比我想象得多。”

食摊只支了月余便能赚到这些银钱,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都是夫郎的功劳。”

“还有夫君跟娘,青云也帮了不少忙。”姚沐儿弯着嘴角,“是大家的功劳,我一个人可干不成这些。”

沈季青看着夫郎明媚的笑脸,眼神愈发柔和。

夫夫二人收好铜板,便熄灭油灯睡下了。

翌日沈季青帮着支起食摊,便去镇子口坐着沈宝来的牛车赶往沈家村。

姚青云一大早去了书院,食摊上只有姚沐儿与沈氏来回忙活着。

“娘,您打好骨汤搁这儿就成,我给食客们送过去。”

“哎。”

沈氏将打好的骨汤搁在一旁,又从锅里捡出两个馒头,用油纸包好。

姚沐儿给食客上了竹筒豆腐,转身又将骨汤与馒头端上方桌。

“您慢用。”

“姚老板你这吃食绝了,放眼整个北州府,就没见过哪家用竹筒做吃食的。”

“可不,姚老板的手艺真是没话说,我昨儿刚吃过,这不今儿又来了。”

食客们对姚记赞不绝口,姚沐儿心里高兴,脸上一整天都挂着笑。

日昳时分,沈季青将带回的竹筒搬进小院,便赶去西街食摊帮忙。

三人一直待到日入,见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收起摊子回了南街小院。

姚青云酉时末下学,饭桌上兴奋地讲起学堂上的见闻。

“你们书院还有水仙呢?”沈氏活了这些年,水仙花什么样都没见过。

“有的,山长在亭子外种了好大一片,不过这都快进三月了,再过几日就该凋谢了。听隔壁乙班的说,到时夫子会让大家以此为题赋诗一首,我才刚入学,连字都认不全呢。”

小汉子啃着包子,一脸沮丧。

“丙班都是些没习过字的,《三字经》你倒背如流,《千字文》也会了不少,只是入学测试,应当够用。”姚沐儿安慰弟弟。

小汉子闻言,面上一松,“说的也是。”

“今日回来路上,我在东街遇见了大成哥。”沈季青道,“他在一家粮食铺做小工。”

“青儿你没看错吧。”沈氏撂下筷子,“大成不是在妙仁堂当学徒,咋可能去粮食铺当小工?”

“没看错。”

沈氏皱起眉头,“莫不是被曾大夫赶出妙仁堂了?年前听你翠荷婶子说,药童欺辱大成,曾大夫非但放任不管,还抱着胳膊在一旁瞧热闹。”

“明儿我去问问?”

“把人叫家来吧。”

“成。”

翌日酉时,夫夫俩卖完吃食,将板车送回小院,沈季青便去东街把人叫了来。

“大娘。”沈大成站在院门口,对着沈氏拘谨地唤了声。

“哎,快进屋。”沈氏热情地招呼着。

沈家饭桌上多添了双碗筷,沈大成瞧着桌上的菜,拘束的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

“还拘束上了,小时候吃大娘奶水时咋没见你这么客气。”

沈大成闻言,黝黑的面庞霎时变得通红。

一顿饭吃完,沈大成说话放开许多,不再像刚进院那般别扭。

“听青儿说你在粮食铺做小工,可是妙仁堂将你赶了出去?”沈氏问。

“是我自己要走的。前几日曾大夫把食宿费涨到了两百文,我每月帮掌柜算账才能赚三百文,他一张口便要去大半,我不同意,曾大夫便纵容药童,使计将我身上银钱抢了去。”

说起此事,沈大成便觉得有些对不住爹娘,这才没回家,在镇上做起小工,盘算着攒些银钱再回去。

“啥?竟还抢了你银钱?!”

“我曾撞见过曾大夫给病人使假药,为了多赚些银钱,故意让药童减少用量。兴许就是因为这个缘由,曾大夫才对我百般刁难,好让我自己受不住走人。”

“这个黑心烂肝儿的!”沈氏忍不住骂道。

姚沐儿问:“大成哥,他们抢了你多少银钱?若是数目多的话,咱就去县里报官。”

“没用的,找上门理论也只会说这是食宿费。”

姚沐儿皱眉,“那就这么算了?”

沈大成一脸无可奈何,“普通老百姓哪里斗得过他们,命还在就是好的。”

妙仁堂平时只接诊富贵人家,与镇上地主乡绅关系匪浅,他一个乡下泥腿子,撞见曾大夫给病患使假药,能活下来便已是万幸,哪里还敢上门讨要银钱。

沈氏重重叹口气,“这样也好,地主乡绅哪是那么好相与的,这万一哪天一个不留神将人惹恼,后半辈子才是真的毁了。”

“大娘,哥,哥夫,你们放心,我一定考出个功名,让旁人不敢再轻易欺负咱。”姚青云攥着拳头说。

沈氏本想留沈大成在家住一晚,沈大成不肯,说是粮食铺老板给他留了住处,便没强留,去灶房捡了几个包子让他带回去吃。

夜里熄了油灯,姚沐儿与夫君说起沈大成。

“要不咱把人请到摊子上帮忙?大成哥有一把子力气,还会算账,正好接替青云。”

沈季青道:“不好,被村里人瞧见,只怕会说闲话。何况食摊的生意,咱们二人便忙得过来,没必要为了情分特意把人请来。”

姚沐儿仔细一想,觉得夫君说得有理。

“行,那就等开铺子的银钱,攒够了再说。”

“嗯。”沈季青揽着夫郎肩膀,压低声音道,“睡吧。”

额角触感湿凉,是因为夫君方才喝过水的缘故?

姚沐儿靠在汉子怀里,带着笑意沉入梦乡。

翌日卯时三刻。

“注意着点行人。”沈氏叮嘱儿子与儿夫郎。

“知道了娘,外头起风了,您快进屋吧。”

“哎。”

沈氏答应着,却站在院外,目送夫夫二人走远才回屋。

一炷香后,姚记食摊开业,食客们纷纷围上前。

“姚老板,来两个素包子跟一份竹筒豆腐!”

“姚老板,给我来三个肉包子,再来六个馒头,竹筒豆腐来两份,带回家吃。”

“哟,老刘头你这是发财了啊。”

“发啥财,闺女跟女婿好不容易来家一趟,不得弄点好饭菜招待?”

“我说老刘头今儿咋这么舍得,原来是姑爷来了。”

大家伙打趣两句,笑着散开。

“夫君,今日食摊生意,比昨日少了些。”

将食客送走后,姚沐儿拉开钱箱,粗略数了下里头的铜板。

“昨日这个时辰卖了百十来文,今日不过八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7/19页)

沈季青道:“再等等看,说不定日中食客便多了。”

姚沐儿点头,可直到日头落山,生意依旧没啥起色,带来的食材剩下大半没用。

夫夫俩拉着板车拐出巷子,迎面便与梁松撞上。

“姚老板,沈老弟。”梁松喘着粗气道,“我是来给你们报信儿的。今儿我去县里进布,回来便瞧见镇上好几家酒楼,都卖起了竹筒豆腐。我寻思你们这边生意,指定受到不小影响,便急忙过来将此事告知你们,也好早做打算。”

“多谢梁大哥。”

姚沐儿绷起面容,他就说今日食摊生意怎么少了这么些,原来又被别人抄了去。

“梁大哥,你瞧见都是哪些酒楼了吗?”

“北街的望月酒楼与悦来酒楼,南街的同福酒馆,跟西街这边的满春楼。”

沈季青道:“这几家都是规模不大的小酒楼。”

姚沐儿道:“大酒楼根本不会把一个小食摊放在眼里。”

“梁大哥,这两竹筒骨头汤,您带回去跟嫂子喝吧。”

“成,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梁松笑着接过来,“回了,明儿见。”

回到南街小院,姚沐儿让弟弟去这几家酒楼,将他们做的竹筒豆腐买了来。

一家四口坐在饭桌前,挨个品尝。

姚青云率先撂筷,“手艺真差,还没哥做的一半好吃。”

沈氏吃出问题,“这豆腐没过油,只用油煎了下。”

沈季青道:“木耳炒老了。”

“这就是他们比咱们便宜一文钱的原因。”姚沐儿放下筷子,“偷工减料,应付食客,咱们姚记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姚青云义愤填膺,“百姓不是傻子,他们做得这么难吃,下次肯定就不会再去吃了。”

“难吃说不上,那些对饭菜不怎么挑剔,又想尝试新鲜吃食的食客,还是会去吃的。”

姚青云苦着脸道:“那怎么办?”

姚沐儿也不晓得该咋办,见沈氏一脸愁容,扯起嘴角安抚道:“娘,您别太担心,总会有法子解决。”

“夫君,抚娘回屋歇息吧。青云也去睡,明儿还得早起去书院。”

沈季青把人送进房,回到堂屋将钱箱搬上桌,与夫郎一起数了出来。

“二百一十七,比昨日少赚一百二十文。”姚沐儿蹙着眉心道,“若是能稳住收入还好,怕就怕日后卖得更少。”

一语成谶,第二日只卖出去六十份竹筒豆腐,净赚一百七十文,比昨日少了整整两成。

姚沐儿忧心忡忡。

放在以前每日赚个百十文便知足了,但现下青云要念书,要付院子租金,过些日子还得交田税、夏税、人头税,杂七杂八算下来,每月需得支出二两四钱,若每日只赚百十来文,忙活一整年怕是也攒不下多少银钱。

“想要留住食客,还得继续推出新菜才行。”沈季青道,“姚记味道好,这是咱们的优势,短处便是吃食过于单一,镇上糕点铺子,有十来种样式供食客挑选,咱们不必做那些,两三种便可。”

姚沐儿舒展眉眼,“夫君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我想添一道荤菜,素菜成本低,那些小酒楼可以跟咱们打价格战,荤菜本钱高,就算想打怕是也打不久。”

第030章大虫

“听说没,姚记明儿要出新菜!”

“可算出新菜了,天天吃竹筒豆腐都吃腻了。”

“老林我可听见了,明儿去了别让我瞧见你点竹筒豆腐。”

“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点啥管得着么你!”

市集最繁华的地段,两个汉子你一句我一嘴,将姚记要出新菜的消息,大声宣扬出去。

“几位慢走,你们可知姚记明儿出什么新菜色?”有吃过姚记的百姓,叫住二人。

个头略高,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汉子,开口道:“沈老板说是道荤菜,一份只卖十文钱,分量与竹筒豆腐一般多!”

“一份荤菜竟只要十文?!满春楼一份素菜都七八文呢,也就新研制出的那道卖五文。”

个头矮些的,抱着胳膊满脸不屑,“什么新研制的,分明是从姚记那偷来的!”

“就是,偷都偷不明白,味道差那么多难吃死了。”

“你这年轻人,说话未免太难听了些,你不爱吃不代表旁人不爱吃,老朽我就觉得味道尚可。”

“大爷,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给自己吃点好的吧,就多出一文钱的事儿。”

“你!”

老汉险些被气了个仰倒,两人见状忙携手溜了。

“戏过了啊,差点惹祸上身。”林松柏抄着双手道,“万一被你气出个好歹,你那成衣铺子可不够赔的。”

梁松翻了个白眼,“你当我傻,那老头身子骨瞅着比我都结实,我俩要打起来指不定谁输谁赢。”

林松柏衣袖一甩,“粗鲁。”

“好大的儒酸味,熏死我了!”

“何不以溺自照!”

梁松:“……”

虽然听不懂,但肯定不是啥好话!

而此时,西街姚记食摊,夫夫俩正准备收摊回南街小院。

“待会儿去赵屠户那定几只鸡,家里还有些芋头,应当够用几天,若是卖得好再找人收购。”姚沐儿与夫君说着,“我记着二嫂家去年留了好些芋头,到时问问二嫂卖不卖。”

沈季青应了声:“好。”

今日只做了七十份竹筒豆腐,晡时未到便卖净了,姚沐儿先与夫君将板车送回家,紧接着便去了赵屠户那。

“卯时是吧,没问题,保准给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是定钱,您收好。”

“成,慢走啊姚老板。”

一只鸡三两斤,能做八到十二份竹筒芋头鸡,姚沐儿在赵屠户那定了五只,明早卯时来取。又去杂货铺买齐各种香料,挑了两个膝盖高的陶罐,将需要用的物件儿都置办齐全,腰包瘪了一大半。

姚沐儿捏着钱袋子,表情严肃,“得加紧赚银钱了。”

沈季青配合着点点头,嘴角浮现出笑意。

翌日一早,沈家四口寅时刚过,便起来忙活开。

蒸包子、熬骨汤、炸豆腐、炖芋头鸡。

芋头鸡炖至八分熟,到时盛进竹筒,上蒸笼蒸个半刻钟便可。

姚青云帮着烧了半个时辰火,眼看要误了时辰,忙背上书袋一溜烟似的跑出院子。

小汉子走后,姚沐儿与夫君将陶罐搬上板车,拉着去了西街。

“姚老板与沈老板来了!”

“是鸡汤,我闻见香味儿了!”

“还有芋头,难不成是芋头鸡?”

刚到摊位,便有食客在巷口等着,瞧见二人一双双眸子泛起绿光,宛如饿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8/19页)

“今日推出的新菜是竹筒芋头鸡,只烧了五十份,先到先得,来晚的食客只能等明儿了。”姚沐儿边与夫君支着食摊,边笑着说。

“什么,只有五十份?!”

“姚老板先给我来一份!”

“也给我来一份,再来俩馒头,一碗骨汤!”

“沈老板,竹筒豆腐还卖不?”

沈季青道:“卖,跟芋头鸡一样,只有五十份。”

姚记生意红火,竹筒豆腐往日卖出两百份,还有那吃不到的,如今每样只卖五十份,食客们听后生怕自个儿抢不着,银钱掏得更快了,夫夫俩竹筒还没蒸上,已经被预订走了三十份。

过了早食时辰,街上百姓少了些许,姚沐儿与夫君忙活大半个时辰,总算有了歇息时间。

“夫郎,喝水。”沈季青打开竹筒塞,将水递给夫郎。

姚沐儿接过去喝了一大口,随即掏出帕子擦擦额角,瞥见夫君额头上也沁着汗珠,踮起脚帮着擦了擦。

“小两口感情真好。”

忽然听见陈阿婆声音,姚沐儿吓了一跳,红着脸颊将帕子收了起来。

“陈阿婆,这些日子怎么没见您来镇上卖菜?”

“老了,身子骨不行了。”

陈阿婆瞧着,面容比之前憔悴了许多,姚沐儿猜出陈阿婆染了病,见人不想说便没细问,让夫君打了一碗骨汤来。

陈阿婆连连摆手,“使不得,我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可没少沾你们夫夫的光。”

“阿婆,骨汤不值钱,您就收下吧。”

陈阿婆要给韭菜,姚沐儿没要,谁知晚上回到小院,在空掉的竹筐里发现了一小把韭菜。

“沐哥儿买韭菜了?”沈氏瞧见随口一问。

“没有,是陈阿婆送的。”

沈氏闻言,叹道:“陈大嫂是个好人,可惜摊上了个不孝顺的儿子。”

见小院里气氛不对,沈氏忙笑着道:“不说这个,家里还有些鸡蛋,正好可以用来炒个韭菜鸡蛋吃。”

“哎。”

姚沐儿转身要进灶房,沈氏叫住他道:“娘来。娘手艺虽没你好,炒个韭菜鸡蛋还是成的。”

“娘做的面条好吃。”

“明儿就给你做。”

姚沐儿弯起嘴角,“好。”

与夫君清洗完竹筒,扭头望了眼燃着油灯的柴房。

夫子留了功课,弟弟一回家就将自己关进柴房,已经小半个时辰没出来了。

“我去看看青云。”他起身道。

姚沐儿进屋将今日买的果脯抓了些,走到柴房门口,叩响木门。

“青云,哥进来了。”

里头窸窸窣窣一阵,见弟弟没拒绝,姚沐儿推开门迈进柴房。

“哥。”小汉子有气无力唤了声。

姚沐儿见弟弟没什么精神头,还当人病了,伸手探了下额头。

“没烧。”

“我没病,就是被夫子教训了一顿,觉着有些丢脸。”姚青云垂头丧气道。

“因为入学测试?”

姚青云点点头。

“你刚入学,连怎么作诗都不知晓,测试没做好情有可原。”姚沐儿安抚弟弟。

“我晓得。”想起学堂上发生的事,小汉子纠结再三,还是没能说出口。

他朝自家哥哥笑了笑,“哥我没事,只是教训两句,睡一觉醒来便忘了。”

“没事就好,若是在书院被欺负了跟哥说。”姚沐儿揉着弟弟脑袋道。

“哪有人欺负我,书院同窗们都对我挺好的。对了哥,我还瞧见姚汉林了,他在甲子班,今年要下场考秀才呢。”

姚沐儿眼里露出一抹困惑,“姚汉林?”

“二叔家的姚汉林啊,跟我年岁一般大,你忘了?”

姚沐儿想起来了,二叔自从考上童生便很少回家,听姚桂芝说好像娶了镇上哪家小姐,逢年过节倒是回过几趟老宅,后来跟爹与后娘不知何事生了嫌隙,便再也没回过姚家村。

“咱们都好几年没见过姚汉林了,没想到你还记得他呢。”姚沐儿笑着说。

小汉子挠挠头,“其实我也不记得了,是他主动来找我说话的,还把自个儿用不上的书本借我看呢。”

“哥,姚汉林去年考中童生了。”

“去年,十三岁便考中童生了?”姚沐儿很是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二叔也是童生,表弟能考中也就不足为奇。

“是啊,听说排名还很靠前,若是今年考中秀才,就可以去县学念书了。”

姚青云一脸向往,“今年是不成了,来年我一定要考中童生,然后参加后年院试!若是能考中廪生那就更好了!”

廪生每月有廪食拿,还不用交束脩,能省下不少银钱买书本。

姚沐儿知弟弟心中所想,没再打扰他温习功课,只叮嘱两句累了便起来走走,随后起身出去了。

日入时分,一家四口吃过晚食,各自回屋歇息。

姚沐儿与夫君在堂屋,对着油灯收整今日赚的银钱,每数出一百文便用麻绳串起,一共串了九串铜板,还余六十四文。

姚沐儿心头一喜,因为激动面颊微微透着抹粉色。

“去掉本钱今日净赚三百八十九文!”

好多银钱,这是姚记食摊支起来,赚得最多的一日!

沈季青将沉甸甸的银钱装进钱箱,转身见夫郎坐在床边,眸子发亮地瞧着自己,身子不由一顿。

他装作无事发生,走到床边将夫郎抱进床里头。

忽然被汉子拦腰抱起,姚沐儿吓了一跳,怕掉下去摔着,忙抬手勾住汉子脖子。

“铜板太多钱箱装不下了,明儿收摊我拿去钱庄换成银子。”

姚沐儿面上一片通红,侧身对着墙壁,低声应了句:“好。”

身后汉子一阵窸窣,屋内随即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虽已开春,天儿仍旧阴冷,夜里姚沐儿手脚冰凉,往日在夫君怀里暖着,小半个时辰便能暖和过来。

今日刚被夫君抱过,说什么也不好意思再往人怀里钻,合上眼眸正准备入睡,肩膀便被汉子握住,一只大手搭上腰际,稍一用力便将他整个人带入怀中。

脊背靠上汉子滚烫的胸膛,姚沐儿顿时觉得身子一暖,他弯起嘴角,攥着棉被在汉子温暖的怀抱中安稳睡去-

翌日,沈秋坐着牛车来了镇上,他知晓车上那筐竹筒是季青哥跟嫂夫郎定下的,便坐着牛车一同去了南街小院。

“秋哥儿来了,许久不见你娘,身子可好?”沈氏招呼人进院,问起自己的小姊妹。

沈秋笑着应:“我娘挺好的,大娘您呢?身子可好些了?”

“都好都好,回头让你娘别惦记,大娘身子骨好着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9/19页)

“哎。”沈秋在院里扫了一圈,装作不在意地问,“怎么不见嫂夫郎的弟弟?”

“你说云小子啊,他去书院念书了。”

沈秋怔了怔,忆起上元节姚青云两三下赢下花灯一事,一股失落袭上心头。

“秋哥儿来得正好,刚蒸了包子快过来吃。”姚沐儿端着一碟包子从灶房出来,对沈秋说道。

沈秋道:“嫂夫郎,我吃过早食了。”

见沈氏有些吃力地挪着竹筐,忙过去帮着把东西往院里搬了搬。

沈氏道:“再吃口,尝尝你嫂夫郎炖的骨头汤,香着呢。”

沈秋摆手,“不了,大娘。”

沈季青被征兵走的那几年,沈秋与他娘经常拎着吃食到沈家跟沈氏一起用,后来沈季青回来,又娶了夫郎,沈秋跟他娘就来得少了。

如今沈家开了食摊,又搬到了镇子上,两家差距逐渐拉大,沈秋就更不好意思往沈家跑了,今儿来是有事要告知大娘一家。

沈氏拉下脸,“这孩子咋这么轴,赶紧的,不然大娘生气了。”

沈秋脖子一缩,忙抬脚跟在嫂夫郎身后进了堂屋。

刚开始还有些拘谨,小口啃着包子喝着汤,桌上的竹筒豆腐与芋头鸡都不好意思夹,姚沐儿给他夹了一筷子,尝过后眸子咻地一亮。

“好好吃,嫂夫郎你手艺太棒了!”

姚沐儿勾了勾嘴角,“那就多吃些,这么多呢,咱几个也吃不完。”

“哎。”

美食在口,什么面子里子,统统可以不要,沈秋放开手脚,捧着陶碗吃了个肚圆。

“糟了,差点忘记正事儿!”

沈秋面上一热,掏出帕子擦了嘴,对着三人一脸严肃。

“昨日有村民在后山瞧见大虫了。”

沈氏听了,蹙着眉头道:“哪家不知死活,往深山里跑?”

“没进深山,是在山脚下瞧见的,这不天气转暖,还下了几场雨,山上冒出不少地皮菜,有几家日子过得不那么好的,上山挖菜跟下山的大虫碰了个正着,要不是那大虫后腿有伤跑不快,人或许已经没了。”

“那头大虫可有什么特征,比如尾巴少了一截?”

“季青哥咋知道?”沈秋一脸诧异,“那大虫的尾巴确实少一截儿!”

姚沐儿看向自家夫君,听到汉子说见过,心里头咯噔一声。

沈季青说:“这不是虎王,应该是从别的山头过来的。”

沈秋闻言,瞪起眸子,“意思是后山不止一头大虫?!”

姚沐儿与沈氏也面露担忧。

大虫下山意味着沈家村不再安全,虽然只是一头没争过地盘,受了伤的大虫,可人的力量与之相比,九牛一毛。

“秋哥儿,回去告诉长寿叔别上后山砍柴了,宁可走远些去宁家村附近的那片山头,也别心存侥幸。”沈季青面色凝重道。

“知道了。我今天来镇上就是爹让我来的,他让我告诉大娘,最近没事儿少回村子,万一路上遇见大虫可就糟了。”

“大娘这边让你爹娘放心,我们在镇上没事,你们当心着些。”

沈氏心里不踏实,拉着沈秋叮嘱了小半刻钟,才把人放走。

“秋哥儿,等等。”姚沐儿拎着食盒追上来,“这个带回去吃。”

“哎。”

沈秋以为只是几个包子,出了巷口打开食盒一瞧,里头竟还有一筒竹筒豆腐,与一筒竹筒芋头鸡。

“嫂夫郎真舍得,这些得要十来文呢。”

刚吃过饱饭的小哥儿,嘴饱心不饱,盯着香喷喷的美食,险些流出口水。

“坏了,娘交代的事情还没办呢!”

说着提着食盒,急匆匆朝东街跑去。

小院这边,夫夫俩将所有东西搬上板车,出了门。

“姚老板,给我来一份竹筒芋头鸡,再来俩肉包子!”

“姚老板,骨汤还有吗?你看咱都是老熟人了,又点了这么多吃食,多给打一份成不?”

姚沐儿面上挂着笑,“成,您稍等,待会儿让我夫君给您端过去。”

“姚老板,我们也是回头客,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大家别急,只要是姚记的老熟客,汤水管够。”

姚沐儿往锅里添了半陶罐水,又加了些盐,只等烧开就好。

第一锅骨汤味道浓厚些,第二锅味淡,对吃食有要求的食客早早便来等第一锅,只图温饱的食客,自然不会在意这等小事。

姚记生意如日中天,短短几日便赚了近三两银子,将姚青云交的束脩都赚了回来。

岭水镇几家小酒楼陆续推出一样的菜色,奈何味道差得太多,又舍不得减少利润,将吃食价钱定低些,故此没有多少食客买账,几日过去,姚记靠着这两样吃食,在镇子上有了一席之地,生意渐渐稳定下来。

二月初三,沈秋又坐着牛车来了镇上,这次不止他,姚翠荷与沈长寿也来了。

一家人特地挑了饭点儿后,小院内只有沈氏一人在。

“大姐,我来看你了。”

姚翠荷让自家小哥儿将猪肉条放进灶房,拉着想要阻拦的沈氏,往堂屋里走。

“秀梅姐就收下吧,大成的事儿还没感谢季青小子帮忙呢。”

沈氏一头雾水,“帮啥忙?”

“大姐不知道?”姚翠荷意外道,“季青帮大成在镇上找了个活计,每月能赚六百文钱呢。”

沈氏闻言笑着道:“这是好事儿啊。”

“可不。”想起儿子这些年在妙仁堂受的苦,姚翠荷咬牙切齿骂道,“曾有仁那个老东西,早晚遭报应!”

两人说了会儿话,姚翠荷便提起今日来镇上的第二件事。

“昨儿又有人瞧见大虫下山了。”

沈氏心里一沉,“那畜生又跑下山了?”

姚翠荷点点头。

“村里头人心惶惶,连夜将族长请来,共同商量此事该如何处理。族长的意思是,村里年轻力壮的汉子站出来,合伙把那大虫制服,省得出来祸害村子。”

“倒是个法子,只是让人跟虎斗,怕是没几个人愿意站出来。”

姚翠荷扯起嘴角,苦笑道:“大姐说得是。”

沈氏见姚翠荷欲言又止,一副犹豫纠结的模样,哪里还不知晓一家子此行的目的。

“翠荷妹子用不着为难,我跟青儿也是沈家村人,沈家村有难自然得帮,只是这事儿我做不了主,还得他们小两口商量才成。”

姚翠荷面上一松,“哎,有大姐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