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19页)

第025章开张

腊月三十,夫夫二人起了个大早。

镇上开食摊需要提前挑选摊位,这两日正是赚钱的时候,两人不打算错过,一早便背上竹筐来了岭水镇。

街上各种摊子挨挨挤挤,夫夫俩沿着市集从头走到尾,总算瞧见一处空地儿,只是位置不太好,在市集尾巴拐角处,若是不往里拐,甚至都不会发现里边还有个小摊子。

沈季青看着夫郎,道:“再看看吧,不行就回来。”

姚沐儿点头。

这个位置太偏僻,能留到现在说明没人愿意过来摆摊,只有个衣着陈旧,还打着补丁的卖菜老妇,无精打采倚靠在墙根儿。

姚沐儿与夫君又去北街逛了逛,结果与西街一样,没人挑选的几处位置,要么环境太差,不适合做吃食营生,要么过于偏僻,百姓鲜少驻足。

夫夫二人商量一番,决定回西街。

“小哥儿,你跟你夫君还是另寻别处吧,在这儿摆摊可赚不了几个银钱。”老妇见他们二人返回,佝偻着身子好心提醒。

姚沐儿笑着道:“多谢阿婆提醒,我们已经去牙行交了市金,定下位置了。”

“哎,还是太年轻。这犄角旮旯一天到晚没几个人过来,能赚十文钱都是好的。”

老妇直摇头,随即又问起二人做何营生。

“我跟夫君打算在这开个小食摊。”

“啥?小哥儿你糊涂啊,在这儿开食摊怕是连本钱都赚不回。”

老妇此时瞧二人的眼神儿,跟败家子无甚区别。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瞧这边也没几家做吃食生意的,若是好好经营,不愁卖不出去。”

“旁人都嫌地方偏不愿过来,你这小哥儿反倒上赶着。”老妇心里实在不看好,上个这么说的撑了不到五日,不知这个能撑几日。

姚沐儿笑了笑,捡来几块石头摆在老妇对面,随后与夫君一同去往粮食铺。

做吃食营生需得用细面,一斤细面三十文,能出三十来个包子,十来个饼子。

夫夫二人先买了十斤细面,又去肉铺买了五斤猪骨三斤猪肉,猪骨一斤三文,猪肉一斤二十二文,共三百八十一文。

最后去车马行,花一百四十六文,买了架半新板车。

“这会儿天冷,猪肉能放住,等开春儿落了雨就不行了。”回村路上,姚沐儿与夫君聊着小话,“到时在镇上租个便宜房子,小点没关系,能生火烧饭就成。”

沈季青拉着板车说:“方才在镇上我跟牙人打听过,离市集远些的房子,两三百文就能租下。”

一天十文,倒也不贵。

姚沐儿觉得价钱还成,等食摊开起来,手里有了银钱,就去找牙人看房,若是有合适的便租一个。

“哥,哥夫!”

姚青云站在院前,瞧见两人身影,小跑着迎上去。

“食摊明儿就要开张了吗?”小汉子激动地问。

见自家哥哥点头,忽然想起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哥,哥夫,食摊名字还没起呢!”

姚沐儿愣住,这两天忙着做食摊跟竹筒,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扭头正要与夫君商量,就听汉子开口道:“姚记。”

姚沐儿再次呆住,不该是“沈记”吗?

“我跟娘商量过了,娘也同意叫‘姚记’。”

为什么要叫“姚记”,是因为自己吗?

姚沐儿悄悄瞄一眼夫君,嘴角不自觉翘起。

一旁的小汉子瞧见,与哥哥有几分相似的眉眼,慢慢瞪圆。

哇,发现大哥的小秘密了!

时辰尚早,到家准备好明早要用的各种食材,姚沐儿与婆婆沈氏,翻出一块合适的布,准备给自家食摊绣个招幌。

食摊位置不好,把招幌支在巷口,定能吸引不少食客注意。

花了近三个时辰,招幌终于做好了——上边绣着“姚记”,下边绣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包子白白胖胖,瞧上去食欲十足。

姚青云朝他哥竖起拇指,“哥好厉害,绣得跟真的一样!”

沈氏摸着招幌道:“沐哥儿绣活是我见过最好的。”

沈季青也道好看。

一家三口对着招幌赞不绝口。

姚沐儿已经习惯被家人吹捧,闻言勾着嘴角,将招幌收了起来。

“今儿大年三十儿,咱吃点好的,沐哥儿去菜窖把猪肉取来,汆肉丸吃。青儿领云小子洒扫院子,顺便将桃符跟春牌挂上。”沈氏发话道。

姚沐儿应着:“哎,这就去。”

“我去拿新买的桃符!”小汉子一阵风似的跑进堂屋,片刻后又一阵风似的跑回院子。

旧符换新桃,贴门神挂钟馗,净庭院祭先祖,除夕夜家家户户皆如此。

沈家小院落在村尾,平日里煞是安静,只能听见一两声狗叫。

今日除夕夜,沈家村百姓全村出动,年长的洒扫庭院、准备年夜饭,年幼的携着爆竹,与小伙伴嘻嘻玩闹,沈家村在一阵阵爆竹声中沸腾起来,连带着沈家小院也比往日热闹几分。

灶房里,姚沐儿听着外头不时响起的爆竹声,剁肉馅汆肉丸,待肉丸全下锅,往灶膛里扔了两根木柴,大火烧开后,肉丸的香味儿瞬间飘满小院。

将肉丸盛出,怕热气散了用陶碗扣着。

腊肉片炒菘菜、木耳鸡蛋、清炒蚕豆、芋头烧鸡,外加骨头汤,不到晡时三刻,便手脚麻利地将五菜一汤端上桌。

除夕夜饮岁酒,祛邪防病、吉祥长寿。

这饮屠苏酒也是有讲究的,年幼的先饮,年长的后饮。

沈季青先给年纪最小的姚青云倒了半碗,小汉子从未饮过酒,还当是什么好东西,端起陶碗豪饮一大口,陶碗移开,一张脸皱成了苦瓜。

姚沐儿弯起眼睛笑话弟弟,轮到自己时也忍不住拧起眉毛。

又苦又辣,花椒与肉桂的味道直冲脑门儿。

反观自家夫君,竟饮得面不改色,姚沐儿瞪圆眼眸,心中暗自佩服。

沈氏身子不好,只小小抿了口,便放下陶碗,招呼大家动筷。

“哥,芋头鸡好香,等以后酒楼开起来,都可以用来当招牌菜了!”

姚沐儿故意逗弟弟,“肉丸子不香吗?”

“也香。木耳炒鸡蛋也好吃,只要是哥烧的菜,就没有不好吃的!”

沈氏笑着道:“这话没错,不管啥菜,经过沐哥儿的手,都能变得又香又好吃。”

姚沐儿面颊两侧挂起梨涡,等吃过年夜饭,从屋里拿出夫君买的爆竹,一家四口也到院子里放起爆竹来。

沈季青将爆竹插进土堆里,把火折子递给夫郎。

姚沐儿直摇头,“我不行,还是夫君来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2/19页)

“一起。”

沈季青将火折子塞进夫郎掌心,握着夫郎手腕,点燃引线。

“哥,哥夫快跑!”

姚沐儿第一次点爆竹,心里本就忐忑,听见弟弟激动的叫喊声,慌乱之下一头扎进身后汉子怀里。

“嘭”的一声,爆竹在空中炸开,姚沐儿扭头,只瞧见一片拇指大小的烟云,随风散开。

“吓到了?”

汉子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姚沐儿这才发觉,自己竟与夫君抱在一处。

他面上一热,忙从汉子怀里退出来。

“还放吗?”沈季青又问。

“不了,让青云放吧。”

沈季青点头,将爆竹与火折子交给跃跃欲试的小汉子,转身回到夫郎身旁站定。

姚沐儿见状抿起嘴角。

夫君这是在担心自己吗?

手指忽地被汉子牵住,他眨眨眼刚想去瞧自家夫君脸色,便听见“嘭”的一声响,爆竹再次在空中炸开。

这回他没被吓到,而是扬起嘴角,带着满腹欢喜望向星空。

“娘,您回房歇息吧,我跟夫君留下守夜。”

放完爆竹,姚沐儿扭头对婆婆沈氏说。

“哎。”

沈氏睡下后,夫夫俩领着过了年节便十四的小汉子,在堂屋围着火盆烤起黄豆。

撒了粗盐的黄豆,又香又脆,抓上一把能吃上许久。

火盆里木炭添了又添,直到过了丑时,姚沐儿起身去灶房忙活起来。

沈氏听见动静,拎着油灯起来帮忙。

灶房里灯火通明,姚沐儿熬骨汤,沈氏揉面,沈季青剁肉馅,姚青云烧火,一家四口分工明确,卯时不到两笼香喷喷的包子陆续出笼。

带着肉香味的骨头汤,飘荡在村子上空,熟睡中的沈家村百姓,不约而同做了同个梦,早上出来拜年与街坊四邻一说,纷纷称奇。

“东西可都装上车了?”沈氏问儿子。

沈季青将最后一筐竹筒搬上车,“装上了,娘您回屋歇着吧,忙活一早上了。”

“哎,路上当心着点。”

“晓得了。”

沈家村到岭水镇约么十八里路,平日走着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到,今日拉着板车,脚程慢了些。

摊位对面的陈阿婆见夫夫俩迟迟不到,还当后悔不来了,直到瞧见二人拉着板车拐进巷子,浑浊的眸子动了动。

“小哥儿来了。”

“陈阿婆,您这么早就来了?”姚沐儿笑着问。

这才刚入辰时,市集好些商铺尚未开张,自己与夫君来得早,是因为住得离岭水镇太远,不想这位年近古稀的阿婆,竟来得比他们还要早。

“人老了睡不安生,不如早早来守着,兴许还能多卖上几文钱。”

陈阿婆见板车后头,跟着个手脚麻利的小汉子,不由问道:“这是?”

“我弟弟。青云,这是陈阿婆。”

“陈阿婆。”姚青云跟着唤了声。

“哎。你们忙,不用理我这个老婆子。”

担心骨汤洒出,姚沐儿早上只熬了半锅,这会子支好食摊,往锅里倒了半陶罐水,用木炭小火煨着。

“夫郎,招幌挂好了。”沈季青走过来道。

姚沐儿侧目,见挂在巷口的招幌被风吹动,向上勾了勾嘴角。

“糖果子嘞,香喷喷的糖果子!”

“春牌桃符、烟花爆竹嘞!”

“新出的面脂瞧一瞧,姑娘用了貌美赛天仙,哥儿用了倾国又倾城!”

“卖包子嘞,香喷喷的大肉包子!”

……

随着日头升起,岭水镇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大街小巷叫卖声不断,只有姚沐儿这条巷口,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这样不行,咱也得吆喝起来!”

姚青云一脸严肃,从地上蹲起身,走到巷口学着听来的叫卖声,大声吆喝道:“包子,香喷喷的大包子!肉馅儿三文一个,素馅儿三文两个,买两个送一竹筒香喷喷的骨头汤嘞!”

“买包子送骨汤?”

“肉馅儿的三文一个,价钱没变还送骨汤,还有这种好事儿!”

“卖包子的在哪儿呢,我没记错的话,咱这条街好像没有包子铺啊。”

“在巷子里!”

“哎?咱们这儿何时开了家姚记包子摊?”

姚青云的吆喝起了作用,平日里出门便往外走的百姓,闻声而来。

“这位夫郎,你这当真送骨头汤?”

“这骨头汤好香,闻着竟比悦来客栈的,还要香几分!”

“胡扯,悦来客栈一碗骨头汤就要四文钱,这不要钱的指不定用的啥骨头,喝了不会得病吧?”

见十来个百姓围上前,姚沐儿半点不慌,勾着嘴角一一回应。

“没错,买两个包子就送一竹筒骨头汤。至于用来熬汤的骨头,是我与夫君昨天晌午从赵屠户那买的。”

“大家放心,我们姚记包子摊用料绝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过用来装汤的竹筒,需得大家花钱买,镇上竹筒两文钱一个,因着是自家做的,便只卖一文。”

“不是白送吗,咋还要花银钱买了?”

“就是,俺家又不是没竹筒,就算只要一文钱,买回家除了装水,也没啥别的用处。”

“你们买不买,不买让让。”先头夸骨头汤味道比悦来客栈香的汉子,挤进来道,“老板,给我来两肉包子!”

“好嘞,您稍等。”

姚沐儿接过铜板扔进钱箱,随即掀开蒸笼,捡了两个肉包子出来。

“嚯,好香的肉包子!”

“个头也大,寻常汉子来俩肉包,再来碗骨头汤,准能吃饱。”

大家纷纷说道。

这头沈季青从身后拿了个竹筒,打了勺骨头汤递给汉子。

那汉子买完肉包没走,当着众人面,拆开油纸包咬了口,又打开竹筒喝了一大口骨头汤。

“香!”汉子竖起大拇指,“老板,明儿我再来哈!”

姚沐儿听了,笑着说:“下回来记得把竹筒带上,就不用再花银钱买了。”

“成!”

汉子一脸高兴地走了,方才还有些犹豫的食客,瞧见锅里骨头汤不多,连忙从腰间掏出银钱。

“老板,给我来两个素包子!”

“我也来两个素馅儿的!”

“我要一个肉的两素的!”

“老板你这骨头汤绝了,单独买你这骨头汤成不?”

“骨头汤不单卖,您要是爱喝下回再来照顾我们生意。”

……

小半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3/19页)

钟后,将这一批食客送走,姚沐儿扣好钱箱,偏过脑袋与自家夫君小声道:“夫君,你猜我们方才卖出去多少包子?”

“十三个肉馅,十八个素馅。”

“没错。”姚沐儿弯起眼睛,“照这个速度,不到晌午就能全部卖完。”

第一天开张,再加上今儿是年节,下午需得去大伯家拜年,便只做了一肉一素两笼包子,一笼三十二个,如今刚支起摊子便卖出去一笼,姚沐儿心里兴奋又激动,同时又有些小遗憾,早知如此就该多蒸两笼。

“沐哥儿,你这法子真不错。”

陈阿婆见夫夫二人当真把营生做起来,实打实跟着高兴,前来买包子的人多了,总有一两个不愿舍近求远,到她这买菜的。

然而高兴得太早,巷子里就那么几户人家,镇上百姓见市集后头没什么摊位,少有再往里头走的,又卖了几个包子后,生意慢慢冷清下来。

“包子嘞,香喷喷的包子,买两个送一竹筒骨头汤,包子……咋没人过来啊。”姚青云喊半天,见没几个人过来,垮着脸走回食摊。

“哥,这边人太少了,要不我去市集里吆喝?”

“不行。”姚沐儿拒绝得干脆。

弟弟虽有十四,但长相瘦小看上去跟十一二岁的小汉子似的,独自一人上街吆喝,难保不会被卖同样吃食的盯上,年节当口,万一有人借着人多眼杂,起了歹心咋办?

他不敢冒险,只让弟弟在瞧得见的地方叫卖。

然而两刻钟过去,只卖了三四个包子,正发愁之际,头一个买肉包的汉子竟又回来了。

“老板,再来两个素包子!”汉子将银钱与竹筒一并递过去。

姚沐儿接过来,笑着说道:“瞧大哥这么高兴,家里可是有什么喜事?”

“可不,我媳妇儿身子骨不好,怀上孩子家里没少给她炖汤补身体,可她闻见肉味儿就吐,但是却喝得了你这骨头汤,你说我能不高兴吗哈哈哈哈。”

姚沐儿闻言顿时有了主意,“大哥,这包子钱我不收你的了,另外再多送您一竹筒骨头汤,只要大哥帮我一个小忙即可。”

汉子一听不用花钱,搓着手憨笑道:“成。”

小半刻钟后——

梁松与姚青云挑了个人最多的地儿,开始表演。

“叔,你这骨头汤好香,一碗得要不少银钱吧?”

“不要钱。”

“啥?不要钱?!”

“可不,西巷开了家姚记包子摊儿,买两个包子送一竹筒骨头汤,这么香的骨头汤,别说白送,就是花银钱买我也乐意!”

两人夸张的对话,引来不少百姓注目,有几个离得近的,闻见香味儿顿时馋得只咽口水。

“这位兄弟,你说的可是真的,那骨头汤当真不要银钱免费送?”

“当真!我媳妇儿自打有身孕以来,胃口一直不好,今早我拎着骨汤回去,怕她闻着又要不舒服便准备拿去灶房喝,谁知转身拿个包子的工夫,那骨头汤已经被她喝光了!”

梁松拎着骨头汤道;“这不,又赶紧跑回来买了一竹筒,那姚记第一天开张熬得不多,去晚了可就没了!”

“哎哟,那我得去瞧瞧!”

“对了,你家若是离得近可以回去取个竹筒,若是没有也无妨,姚记老板自己做的竹筒,只卖一文钱。”

那人闻言,眉头便是一皱,“咋还得花银钱买,不是说免费送吗?”

梁松一瞧便知道是个惯爱占便宜的,也没惯着,眼皮子一掀,翻着白眼道:“镇上竹筒最低也要两文钱,人老板只卖一文已经够良心。占了便宜还嫌不够,连包子也白送你得了。”

“我说徐三儿,你一个开粮食铺的,一文钱都舍不得出,也忒抠门了些。”

“就是,一文钱一个竹筒,跟白送也没啥区别。”

“哎,你说的包子摊在哪儿啊?”

“瞅见前头那棵树没?往里走左拐就是了。”

梁松给一群人指了路,提着竹筒悠哉哉往家走。

姚青云半道与他分开,跑回巷口一瞧——嘿,成了!

食摊被赶来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盏茶的工夫便卖了个精光。

十来个没喝上骨头汤的百姓,神情颇为遗憾。

“这位夫郎,可还有骨头汤?”有不知情的妇人问。

姚沐儿笑着说:“大娘,骨头汤已经没了,今儿熬得少,明儿您再来,保证能让您喝上。”

妇人听后,惊讶道:“明儿还送?”

“送的,只要来我们姚记买包子就送。”

“一直送?”有百姓问。

“对,一直送,不过竹筒得花银钱买。”

“买买买!这么香的骨头汤光站着闻味儿了,明儿我一定早早便来!对了老板,你们几时开张啊?”

“您日出后来就成。”

“行!”

待百姓们离开,姚青云从一旁的大树后窜出来,帮着一起收拾摊子。

“哥,都卖光了?”小汉子双眼明亮。

姚沐儿看着自家弟弟道:“你不是都瞧见了。”

后者嘿嘿一笑,动作麻利地将竹筐搬上板车。

“沐哥儿,这把韭菜你拿回家吃去。”临走前,陈阿婆抓着一把韭菜放进竹筐。

姚沐儿忙道:“阿婆,我们不能要。”

冬日里时蔬少,韭菜这种没法成活的,需得在屋里养着才成,一把韭菜就要三四文,比肉包子都贵,又是陈阿婆辛苦种出来卖银钱的,他哪好意思要。

“收着吧,我这老婆子沾了你们的光,今儿竟将十把韭菜卖净了,老婆子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这把韭菜就当是谢礼了。”

见陈阿婆坚持,姚沐儿只得将韭菜接了过去。

“那就谢谢阿婆了。”

“谢啥,该我谢你们才是。”陈阿婆笑着道,“快家去吧,今儿可是年节。”

“哎,那我们就先走了。”

来时板车上满满当当,回去轻松不少,未时三刻便赶回了沈家村。

等在家中的沈氏见三人这么早回来,还当出了啥事,可观几人脸色又不像,一番询问下,得知包子竟全卖了出去,高兴得不得了。

“你翠荷婶子说得没错,沐哥儿果然是咱家福星。”

从小到大姚沐儿听得最多的就是丧门星,如今被婆婆说是福星,不由愣了下。

“先别忙活了,灶房里温着热水,快去洗洗。”

沈氏说着,扭身回堂屋冲了三碗红糖水。

待三人歇够,一家四口拿上节礼,去沈老大家拜节。

“大娘,我在家看家吧。”姚青云扣着手指头说。

沈氏将人拽出屋,“看什么家,院门锁了就成。”

沈老大家人丁多,孙子辈的就五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4/19页)

姚沐儿一行人到时,正好瞧见二房沈季海家小哥儿,被大房沈季山家的小子欺负。

“哭哭哭,就知道哭,鼻涕虫一个。”沈庆宝嗦着手里的糖葫芦,见倒在地上的安哥儿想爬起来,伸手将人重新推倒。

“呜……”

手掌在一块尖锐的石子擦过,疼得安哥儿眼泪掉得更凶了。

“安哥儿!”

姚沐儿拦住还想使坏的沈庆宝,俯身将趴在地上的小哥儿抱起来。

“小叔么呜哇——”

四岁的安哥儿抱着他脖子,放声大哭。

“安哥儿不哭,叔么给你吹吹就不疼了。”

怀里小人儿掌心透着血迹,姚沐儿心疼地皱起眉头,抓着安哥儿小手朝伤口处轻轻吹了吹。

沈安的哭声,将沈家人全部引了出来。

姚丽娘见自家安哥儿哭得厉害,紧忙放下手里活计跑出来瞧,见安哥儿掌心有血,眼眶便是一红。

“安哥儿,娘在呢。”姚丽娟抱过安哥儿,扭头一掌拍掉沈庆宝手里的糖葫芦。

沈庆宝愣了下,回过神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我的糖葫芦,你赔我糖葫芦!”

“弟妹这是干吗,当着我面欺负我儿子,当大房一家是死得不成?!”沈月兰道。

“大嫂怎么不瞧瞧,我家安哥儿被欺负成啥样了。”姚丽娘拍着安哥儿背,抬脚将糖葫芦踩得稀巴烂。

“糖葫芦!我的糖葫芦!娘,婶婶把大哥给我买的糖葫芦踩烂了!”沈庆宝抱着他娘大腿,哭嚎声传出去二里地。

沈有德嫌丢人,让儿媳把孙子弄回屋。

“三弟妹也进来吧。”

沈老大家在村里算富裕的,光堂屋就比沈家大出一倍,十几口人坐在里头,半点不嫌挤。

“娘,我的糖葫芦!”

沈庆宝揪着他娘衣裳,不依不饶。

沈有德用力拍了下桌子,总算知道害怕闭了嘴。

“年节还没过完就闹成这样,是想让全村人看咱家笑话不成?”

沈月兰一脸不服:“爹,是弟妹踩烂了庆宝的糖葫芦,庆宝才哭闹的。”

姚丽娘抱着哭累的安哥儿,道:“你家沈庆宝平时没少欺负我家安哥儿,今儿更是把安哥儿推到地上摔伤了手,心思这么歹毒大嫂还不知道好好管教,将来养成沈四狗那个德行,大嫂就高兴了。”

“你儿子才……”

“行了,都少说两句!”

“老二家的先抱孩子去处理伤口,别再做下疤。老大家的,庆宝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七岁了还只知道到处闯祸,为了一根糖葫芦撒泼打滚。”沈有德黑着脸说,“依我看也没必要送去书院念书了,沈家丢不起这个人。”

沈月兰不敢与公公呛声,只拿眼神恨恨地盯着二房一家。

“老大家的领庆宝回屋换身衣裳,瞧这造的,往后再有不如意躺地上打滚,衣裳也不用穿了,省得浪费水洗。”赵秀菊语气淡淡。

她向来看不上大儿媳,早先给大儿子说的姑娘,大儿子死活不同意,转头让她去沈老蔫儿家提了亲。

沈月兰人长得不错,性子却随了母亲沈春娟,精打细算又抠门,最重要的是没脑子,遭人挑拨猜忌自家人的事儿没少干,要不是肚皮争气生出个会念书的大孙子,早使法子整治了去。

“老三家的坐吧,你这身子骨可不能久站。”

瞥见沈季青搁在桌上的节礼,又道:“人来就行了,带那些东西干啥。”

“自家晒的干货,不值几个钱。”沈秀梅笑着说。

长辈们说话,姚丽娘担心姚沐儿兄弟俩嫌闷,便把人叫去西屋,陪两个孩子玩耍。

沈季青也被二堂哥叫去,兄弟俩聊起军营里的事儿。

姚沐儿进了西屋,便瞧见安哥儿噘着小嘴儿,一脸委屈地坐在床上,边上大他两岁的哥哥沈庆平,正拿着一只竹编蚂蚱哄弟弟开心。

姚沐儿勾起嘴角,从荷包里掏出两块饴糖,分给两小只。

沈庆平接过饴糖,道谢:“谢谢小叔么。”

安哥儿有样学样,“谢谢小叔么。”

嗓音软乎乎,听得姚沐儿心都化了。

在沈老大家待了小半个时辰,沈秀梅见时辰不早了,便说先回家,改日再来探望大哥大嫂。

赵秀菊本想留人吃晚晌饭,听沈秀梅说两孩子在镇上支了个食摊,得提前准备出明早做吃食用的食材,这才没拦着。

姚丽娘跟婆婆在灶房整理节礼,竟从干货底下掏出一条猪肉。

“你三婶儿就这样,旁人对她一点好,都得加倍还回来。”赵秀菊说道。

这头,沈氏从大嫂给自己的篮子里翻出一包糖果子,她摇头笑了笑,随即让儿夫郎拿去,三人分了吃。

姚沐儿捡了三块,吃完便开始忙碌起来。

日入时分,沈家小院一片宁静。

西屋里,夫夫俩燃起油灯,将白日里赚的铜板数了出来。

“一百九十七,去掉买骨头跟肉的银钱,还剩下一百二十八文。”

姚沐儿数出二十八文,剩下的用绳子穿好,让夫君放进钱箱里。

“去掉本钱今儿赚了六十二文。”

姚沐儿一脸欣喜,与夫君商量着,明儿再多蒸两笼包子。

沈季青答应下来,去灶房打了热水,夫夫二人先后泡了脚,便准备躺下歇息。

姚沐儿有些睡不着,索性跟夫君聊起天。

“幸好头两日青云多做了些竹筒,不然明天一准儿不够用。”

沈季青揽过夫郎腰,动作自然地将人搂进怀里。

“过几日姚记名声打出去,就用不着做竹筒了。”

“也是。”姚沐儿枕着自家夫君手臂,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翌日卯时,三人拉着板车到摊位时,已经有好几位食客等着了。

“姚老板,你们可算来了!”

“好香的骨头汤,我都闻见肉香味儿了。”

“姚老板今儿我带了竹筒,是不是就不用花银钱买了?”

“姚老板给我来两个肉包,再来俩素包!”

姚沐儿安抚道:“大家伙别急,等我们把食摊支起来的。这位大哥带了竹筒,自然不用再从我这儿买。”

等待食摊支好的片刻工夫里,又来了十来个百姓,巷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急着赶去上工的几个汉子,频频朝里张望。

“老板好了没?我们兄弟几个赶时间呢!”

几人都是北街来的,听一起上工的兄弟说,西巷这头开了家送骨头汤的包子铺,这才绕路赶了过来,不想老板竟来得这么晚,眼看快到开工时辰才到。

“马上就好。”

姚沐儿让夫君往炉里添了些木炭,等骨头汤烧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5/19页)

对一直等着的食客们,带着歉意道:“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姚老板我是第一个来的,给我来两个肉包两个素包!”

“我第二个!我来两个素馅的,沈老板我带了竹筒,用我的!”

“我要两个肉馅的,我也带了竹筒!”

……

姚沐儿收银钱,姚青云打包,沈季青盛骨头汤,三人忙活了一炷香的时间,将这一批食客送走,总算有了喘息的机会。

沈季青见夫郎累得捶起胳膊,开口道:“这会儿人不多,你跟青云到一旁歇会儿,我能应付得了。”

“好。”

姚沐儿知他体力好,这点强度对夫君来说九牛一毛。

跟弟弟歇了会儿,两人便回到食摊,将汉子替换了下来。

“沐哥儿?”

声音有些耳熟,姚沐儿没注意,“请问要肉……薛三婶儿?”

见是帮过自己的薛三婶,姚沐儿不禁露出笑容。

“我还当瞧错了,没成想真是你!”

薛三娘挎着菜篮子,等食客走了,才上前道:“昨儿听宅子里下人说,西巷这边开了家送骨头汤的包子摊,我寻思正好没事过来瞧瞧,想不到竟是你们夫夫二人。”

薛三娘表情诧异,“几日不见竟在镇上开起食摊了,着实让我震惊。”

“我与夫君一早便商量好了,只是当时还没攒够银钱。”

姚沐儿让弟弟包了两个肉包并两个素包,又打了一竹筒骨头汤。

“这是我自己做的,婶子带回去尝尝。”

薛三娘知道自己推辞没用,便笑着接了过去。

“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方才就闻着这骨头汤香得很,回头可得好好尝尝。”

“婶子若是喜欢明儿再来。”

“成。”

骨汤实在太香,薛三娘没忍住,回宅子路上便喝了个干净。

她咂摸两下嘴,挎着篮子原路返回,跟姚沐儿又买了一竹筒。

“沐哥儿,你这包子跟骨汤味道没得挑,只是这位置不太成,马上便是上元节,岭水镇十来个村子的百姓,都来镇上逛灯会,将食摊开在这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巷子里,只怕要少赚不少银钱呢!”

姚沐儿道:“那也是没办的事儿,我们来得晚,好位置都被挑没了。”

“也是。”薛三娘点头,随即想起个法子,“镇上有些商铺会将门前一小片空地儿租给摊贩,你们抽空可以去问问。”

姚沐儿杏眸一亮,“多谢婶子告知!”

第026章打压

包子卖完时辰尚早,姚沐儿让弟弟留在巷子里照看摊子,自己与夫君到镇上市集逛了个遍,然而问了不下十家商铺,都说不租。

姚沐儿有些失望,在心里安慰自己现在也不错,若是每日都能卖上四笼包子,不出半年便能攒够租铺面的银钱。

“哥,怎么样?”姚青云与陈阿婆说着话,见二人回来站起身问。

姚沐儿摇头。

小汉子见状,失望地耷拉下脑袋。

“没事,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姚沐儿对弟弟笑着说,“走吧,回家。”

“阿婆,我们回去了。”

“哎。”

今日包子卖得快,两个时辰便卖完了,若是有精力还可以多蒸两笼,奈何沈家村离镇上太远,蒸四笼包子每日都要寅时起,再多身子怕是会熬不住。

路过猪肉摊,买了两斤猪肉,五斤猪骨,三人便拉着板车回了家。

当天夜里,沈家西屋又燃起油灯。

“今儿卖了四笼包子,再加上卖出去的竹筒,共三百零八文,买猪肉跟猪骨花了五十九文,剩二百四十九文,去掉本钱赚了一百三十五文!”

姚沐儿取出麻绳,与夫君一起串好铜板,将零散的三十一文留做家用。

算好账收起钱箱,姚沐儿疲惫又高兴地靠在自家夫君怀里,小声与汉子说着话,食指无意识地在汉子胸膛前划拉着。

“刚开张那天手忙脚乱的,这才两日就已经上手了,包子馅儿跟面已经提前弄好,明儿可以多歇息半个时辰。”

沈季青抓住夫郎作乱的手指,捏着指尖说:“青云年纪小,跟着跑了两天,眼下已经有乌青了。”

“明儿就不让他跟着去了,咱俩也能忙活开。”

“好。”-

沈家没啥亲戚,除了沈老大与沈长寿家,没什么走亲戚的必要,正因如此姚沐儿夫夫才能将心思,全部放在开食摊上。

元旦是大元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上到文武百官,下至书生学子,皆有三日休假。

今日正月初二,也在休假时间之内,夫夫俩一早到了岭水镇,市集上已经有百姓到处闲逛。

“姚老板可算来了。”

“沈老板,你们生意这么红火不该早点来吗,有银钱都不赚,傻的嘞。”

有百姓抱怨他们来得晚,姚沐儿听见笑着解释:“谁不想多赚些银钱呢,只是我与夫君住得实在太远,每日寅时就得起来忙活,若是再早,只怕会吃不消累倒,到时岂不是一文都赚不上,还得搭百十文药钱。”

“嚯,寅时便起了!”

“姚老板说得对,赚钱固然重要,但也得有命花不是。”

“镇上有租铺面的,若是银钱不够,姚老板与沈老板可以先租间屋子,作为临时落脚,到时六七天一回,也比日日往返折腾强。”

“我与夫君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

“年节当口干啥都不方便,也就是吃食多,姚老板你们多留意着点,说不准便能寻到合适的住处。”

“哎。”

“姚老板,你弟弟今日咋没来?”

“有些累到,在家歇着呢。”

“原来如此。这孩子真懂事,小小年纪就跟着一起吃苦,换做我家那小子,非得睡到日上三竿不可。”

“这话说的,若是有那条件,谁又愿意让孩子跟着吃苦受累呢。”

有那热情的食客,边等骨汤烧开,边与姚沐儿夫夫搭话。

半刻钟后骨汤好了,食客们不再多言,忙掏出银钱与竹筒,争先恐后挤上前。

岭水镇百姓一日吃三顿,包子最好卖的时辰便是食时、日中与晡时,姚记食摊虽只摆了几日,但已有了固定食客,再加上闻信儿赶来尝个新鲜的,每日不到晡时便能全部卖光,偶尔晚个半炷香、一炷香的,再正常不过-

时值正月十一,姚记包子摊已经在镇上摆了一十二天,包子每日倒是都卖净了,只是收摊时间却一日比一日长。

“沐哥儿,季青小子,我先回了。”

“好,阿婆您路上慢着点。”

“哎。”

目送陈阿婆拐出巷口,姚沐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6/19页)

捶着肩头,与自家夫君说道:“今儿倒是比昨日早收摊了两刻钟,不过跟刚开张那几日比,晚了不少。”

“新鲜吃食刚开张,是会卖得好些。”沈季青拾掇着摊子说,“这几日差不多都是这个时辰收摊,说明生意已经稳定下来了。”

姚沐儿点头,歇了片刻便与夫君一起收拾好摊子,拉着板车往沈家村方向赶。

开春儿后下了场雨,路上泥泞不好走,两人花了一个半时辰,带着一脚烂泥进了院子。

“哥,哥夫,我烧了热水,你们快进屋洗洗。”姚青云帮着将东西搬下板车,说。

小汉子这些日子在家,除了上山砍柴便是温习功课,每回见他哥与哥夫携着一身疲惫回来,都想跟去帮忙,但是哥哥不许。

待两人洗刷干净,小汉子再次凑上前。

“哥让我去呗,我能帮上不少忙呢。”

“我跟你哥夫两个人忙得过来。”姚沐儿手掌放在弟弟脑门上,将人往后推,“等过了上元节,镇上书院便开课了,到时送你去书院念书。”

小汉子闻言,眸子咻地一亮。

“真的?”

“真的。”姚沐儿搓洗着衣裳,对弟弟说,“摊子的事不用你操心,多把心思放在念书上,若是念得好,兴许明年便能考上童生了。”

“我会好好念书的!”姚青云攥着拳头,一脸激动。

他现在《三字经》倒背如流,前几日哥给他买回一本《千字文》,虽没习过,但姚宝财过去为了向他炫耀,没少在他面前摇头晃脑地诵读,按着记忆也能对上个七七八八,就是不知道对不对。

他不敢瞎背,怕到时错了不好纠正,只有明确对得上号的地方,才敢熟读背诵。

姚沐儿对弟弟还算放心,闻言笑着说道:“去帮你哥夫刷板车吧。”

“哎!”

小汉子一溜烟跑了。

姚沐儿搁下衣裳,抬起胳膊活动两下。

这一幕正好被沈氏瞧见,心疼道:“沐哥儿可是累着了?”

姚沐儿唤了声娘,“不累,就是有些抻着了,活动活动就好。”

天天早出晚归,哪有不累的,尤其儿夫郎,来沈家半月有余,人瞧着竟比在姚家那会更瘦了。

沈氏心疼儿夫郎,扭身到屋里冲了碗红糖鸡蛋水,待姚沐儿晾好衣裳,刚好能喝。

“沐哥儿,来。”

姚沐儿被婆婆叫进堂屋,接着手里便被塞进一碗红糖鸡蛋水。

这几日红糖水没少喝,搁鸡蛋的还是头一次。

“娘,咋还放了鸡蛋?”

“娘特意放进去给你补身子用的,哥儿不比汉子,身子若是亏空得厉害,将来可不好要孩子。”沈氏担心儿夫郎多想,又道,“娘不是在催你,只是不想你累着自己,免得日后落下病根儿。”

姚沐儿捧着陶碗,看着顶上飘着的鸡蛋花,红了眼眶。

娘在世时也给他冲过红糖鸡蛋水,只是八岁以后再也没喝到过。

“知道了娘,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他轻声说道。

晚晌饭是沈氏做的,味道虽然差了些,但分量足,一家四口吃了个肚饱。

姚沐儿夫夫泡了脚,回到屋里点燃油灯,开始每日必做之事——数铜板。

“今儿赚了一百三十二文,算上之前赚的,差一文够四两四钱。”姚沐儿串着铜板道。

沈季青点头,瞧着夫郎眼下越来越重的青色痕迹,提起在镇上租屋子一事。

“我正要与你商量呢。”姚沐儿扬起嘴角,“如今生意也算稳定下来,咱们手里也攒了一小笔银钱,是该想想租屋子的事了,再这样两头跑下去,就算是夫君,怕是也会吃不消。”

沈季青将钱箱塞进床下,解着衣带道:“明儿到镇上瞧瞧,有合适的便租下。”

汉子精壮的上半身赤.裸在眼前,姚沐儿像被烫到一般,别开脸对着床头点点下巴。

“睡吧。”

“嗯。”-

翌日辰时,姚记包子摊准时出摊。

到了隅中,食客渐渐少了,一人便能应付来,姚沐儿便让夫君去牙行打探消息。

“姚老板,今儿怎么只有你在,沈老板没来?”有来得晚的食客见沈季青不在,还当没来。

姚沐儿打着骨头汤,回道:“夫君去市集了,过会儿便回来。”

“我就说嘛,姚老板与沈老板感情这么好,沈老板怎么可能放心让你一人来。”

类似的话姚沐儿没少听,刚开始还会不好意思,现在已经习惯了。

他笑着将竹筒递过去,“您的骨汤,拿好了。”

“哎,姚老板回见。”

见包子卖得差不多,姚沐儿开始陆续往板车上装东西。

往常卖剩下的骨汤会送陈阿婆一份,今日陈阿婆没来,便装了两竹筒,准备待会儿与夫君看房子渴了时喝。

待沈季青回来,最后几个包子刚好卖完。

一起将食摊搬上板车后,姚沐儿问自家夫君:“如何,可有适合的?”

沈季青拉着板车道:“有几处屋子还不错,等放了板车我领你去瞧。”

“好。”

镇上有停放板车的地方,两文钱可以停一天,二人交了银钱便出了市集,先去瞧坐落在西街的屋子。

这间屋子离食摊位置近,缺点是灶房是露天的,碰上好天气还成,但凡阴天下雨便没办法使用。

接着是南街,这间屋子倒是不错,灶房跟院子都很大,用来睡觉的卧房也收整的干净利索。

“这屋子不便宜吧。”姚沐儿心里满意,可若是价钱太高,再满意也是不成。

“一月三百四十文。”

果然,西街那间屋子只要两百二十文。

沈季青道:“去北街瞧瞧,那边有两处瞧着还可以的。”

姚沐儿点头。

于是夫夫二人又去往北街。

这趟没白走,姚沐儿看上一处大小与价钱都合心意的,与夫君满心欢喜去了牙行,却被告知半刻钟前被人定下了。

心思落空,姚沐儿垂下眉眼,神情很是失望。

“就租南街那处屋子吧,地方宽敞环境也好,离着食摊也不远,用不上两刻钟便能到。”沈季青安慰夫郎,“省出的时间多蒸两笼包子,一来一去还能赚上不少。”

姚沐儿仔细一想,觉着夫君说得有道理。

若是住在南街,每日卯时起来便可,不仅能多歇一个时辰,买东西也方便,出门便是粮食铺,离赵屠户的肉摊也近,能省出不少时间。

且柴房足够宽敞,日后弟弟到书院念书,还可以隔间屋子出来给他住。

在书院住宿是要交银钱的,每月两百文,快赶上租一处屋子的银钱了。

姚沐儿越想越觉得划算,生怕屋子又被抢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7/19页)

去,紧忙扯着夫君找牙人定下来。

签完契书,心中可算踏实了-

沈家小院,姚青云将沥干水的竹筒塞紧盖子,搁进竹筐内。

“青云,你哥他们还没回来?”沈氏站在堂屋门口问。

“没呢。”小汉子拧着眉毛,生出一丝担忧。

“大娘,我去村口瞧瞧。”

话音刚落,院外便响起车轮轧过泥土的声音。

姚青云面上一喜,“回来了!”

“沐哥儿,今儿怎么晚了这许久,可是遇见难处了?”沈氏到院子里问。

“娘,您别担心,我跟夫君好着呢。”姚沐儿笑着说,“收摊后我跟夫君到镇上租了处屋子,这才回来晚了些。”

小汉子一脸激动,“哥夫,你们在镇上租了房子?”

沈季青点头,“给你留了位置,等日后去书院念书,可以过去一起住。”

“谢谢哥夫!”

沈氏闻言也露出笑来,“总算不用来回折腾了。”

“青儿,沐哥儿,你俩先歇会儿,娘去给你们热包子。”

“不用忙活了娘,我与夫郎已经吃过了。”

“成,我给你们烧锅热水,待会儿好好泡个脚。”

姚青云忙道:“大娘您回屋歇着,我来烧。”说着撸起袖子,抱起一捆柴进了灶房。

“这孩子。”沈氏摇头失笑。

“外头有些凉,我扶您进屋。”姚沐儿扶着婆婆进了堂屋,“娘,要不您跟我们一起到镇上生活吧。”

“娘去干啥,在村里待着挺好。”

“您不是总说一家人就要待在一处,再者等上元节一过,青云也跟我们走了,家里就剩您自己,我跟夫君放心不下。”

“那也不去,镇上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多憋得慌。”

姚沐儿见自己劝不动,便给夫君使眼色,让他帮忙劝说。

沈季青微微颔首,扭头对他娘道:“这几日食摊生意不错,我跟夫郎打算再多蒸两笼包子,只是我们两人怕是忙不过来。”

沈氏听了儿子的话,果然有些犹豫。

“租的屋子挺宽敞的,堂屋收拾出来,支张床板也能住人,到时您住主屋,我跟夫郎睡堂屋。”

姚沐儿趁热打铁,“夫君说得对,这屋子是租来做营生的,不讲那么多规矩,只要有睡觉的地儿就成。”

夫夫二人轮番上阵,沈氏最终被说动,点头答应下来。

“成,等屋子收拾出来,娘便过去给你们帮忙。”

“哎。”

翌日寅时刚过半,夫夫俩便拉着板车出了门。

正月十三,距离上元节还有两日,岭水镇已然挂起灯笼,市集口敲锣打鼓、舞狮舞龙,好不热闹。

姚沐儿与夫君来得早,驻足瞧了会儿热闹,卯时快过才拉着板车,往西巷方向去。

拐进巷口,姚沐儿皱起眉头。

“夫君,今日来的食客少了一大半。”

往日巷口少说也有二十来个百姓等着,今天竟只有六七人。

沈季青也察觉出不对,好些个天天来他家喝汤的食客,今日一个没见着,只瞧见一个梁松。

“沈老弟你们来了!”

梁松走上前,一边帮着推板车,一边说起镇上发生的事。

“市集里好几家包子摊也开始送骨头汤了,虽然味道跟姚记没法比,但好些百姓并不看重这个,只要能喝就成。”

“原来是这样。”

姚沐儿并不是很意外,这种事迟早会发生,只是没想到几家包子摊,同一时间做起外送生意,若说是巧合,未免太巧了些。

“姚老板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有人爱喝泔水,自然就有人爱饮佳酿。”

梁松抠抠耳朵,“我说老林,就别卖弄你肚子里那点墨水了。反正不管别人咋样,我跟我媳妇儿永远支持姚记!”

“你懂个屁!我这叫打比方。”

“那你继续打,姚老板给我来两个肉包子,跟两个素包子!”

“嘿,你个后来的抢什么抢!”

今日生意难做,姚沐儿与夫君一直待到酉时,眼瞅着日头快落山,这才收摊回家。

肉包子还剩下十一个,素包子卖得多,只剩两个。

姚沐儿步伐沉重,路过肉摊,只买了一斤猪肉,三斤猪骨。

镇上几家包子摊合伙打压,如今四笼包子卖不出去,只好少蒸两笼。

幸好有老食客照顾生意,否则食摊只怕就要开不下去了。

回到落脚处,夫夫二人也没开火,就着骨汤吃了两个包子,将明日要用的食材准备好后,洗洗进了卧房。

数铜板是姚沐儿最喜欢的活动,今日却沉默少言,将铜板一个个串好,摸着沉甸甸的银钱,轻轻叹了口气。

“做生意好难啊。”

“若是简单,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穷苦人家了。”

还以为夫君会安慰自己两句呢。

姚沐儿噘起嘴巴,趁汉子不注意,悄悄将一枚铜板攥在掌心里。

汉子串铜板的动作未停,似乎并没有发现。

姚沐儿捏着铜板,心情好了些。

还跟青云吹嘘,自己是军营里警惕心最强的,结果铜板少了一枚都没发现。

“夫郎。”

姚沐儿眨眨眼,见夫君起身朝自己走来,心中莫名有些紧张。

汉子在自己跟前站定,就那么一直盯着自己瞧也不说话,姚沐儿实在有些坐不住,吞咽着口水道:“怎么了?”

“做生意的确很难,百年老铺都有歇业的一天,何况姚记才刚刚起步。”

沈季青抓过夫郎手腕,五指摊开,取走带着余温的铜板。

“我们一起努力,想办法让姚记渡过这次难关。”他握着夫郎的指尖道。

“扑通!扑通!”

姚沐儿觉得自己大概是病了,不然胸口为何跳得那般快?

脸颊也烫得厉害,害他都不敢抬头跟汉子对视。

“去睡吧,这里我来收拾。”

指尖被人温柔地捏了下,姚沐儿心尖一阵酥麻,这下不止脸颊,整个人都跟着烧起来。

等沈季青将铜板收好,转身便瞧见夫郎将自己蒙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双含着水汽的漂亮杏眸。

沈季青脚下一顿,漆黑的眸子在油灯映照下,越发幽深可怕。

这回姚沐儿没躲,鼓起勇气与眼前的汉子对视。

别人家的哥儿十五六便已嫁人,再晚些十七八,像他年纪这么大的哥儿,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夫君比他还大三岁,今年二十有四,虽说婆婆没与自己提过,但想来应是急的,只是他这副身子太过瘦弱了些,若是当真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8/19页)

上孩子,也不知留不留得住。

棉被一角被掀开,汉子甫一进入被窝,姚沐儿便下意识朝那股热源靠拢过去。

沈季青展开手臂,动作娴熟地将夫郎揽在怀里。

“火盆熄了,若是冷我再去点上。”

姚沐儿摇头,侧脸贴在汉子胸.前,紧张得呼吸都轻了几分。

两人一直维持着这个姿势,谁都没动。

好半晌之后,姚沐儿身子蓦地一僵。

搭在腰间的大掌,动作稍显粗鲁的,摩挲着腰间一小片皮肤,直到微微发起烫,方才停下动作。

姚沐儿抿起嘴角,说不上庆幸还是失落,闭上眼睛正准备睡去,背上那只大手划过脊背落在肩头,汉子高大的身影随之压上来,鼻尖贴着他面颊,沉重的呼吸一下下喷在他颈侧,烫的他身子直发抖。

“夫郎……”

汉子声音低沉沙哑,粗重的呼吸,宛若一头等待释放的野兽。

姚沐儿心尖发颤,尽管怕得厉害,仍旧伸出双手义无反顾勾上夫君脖颈。

第027章新菜

“夫、夫君。”

姚沐儿咬着唇瓣,瑟瑟发抖。

沈季青抬手一下下抚摸着夫郎发顶,用隐忍的口吻问:“可是难受?”

“疼唔……”姚沐儿攥紧被角,忍不住痛呼出声。

听见夫郎的抽泣声,沈季青停下动作。

“不折腾你了,睡吧。”

姚沐儿还后怕着,僵着身子被夫君拥进怀里,汉子滚烫的掌心在脊背上轻轻拍着,好一会儿才缓和过来。

“夫君,我、我可以的。”

“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到,哥儿不比女子,这种事上还需得借助外物才成,否则容易受伤。”沈季青唇瓣在怀里人额上擦过,“睡吧。”

姚沐儿却是有些睡不着,借助外物是什么意思?夫君为何懂得这么多,男欢女爱也懂,难不成是经历过?

想着便有些难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一样,闷得很。

“夫君。”他没忍住,低声唤了句。

“你跟旁人……”顿了顿,小声道,“做过这种事吗?”

沈季青道:“没有,军营里听来的。”

姚沐儿闻言胸口忽地一轻,情不自禁扬起嘴角。

“我想知道你在军营里的事,夫君可以讲来听吗?”

沈季青见他想听,便挑着讲了几件趣事,战场上的无情与血腥,半分没吐露。

“六十来岁的老汉健步如飞?”姚沐儿一脸怀疑,“夫君,你在诓我吧。”

“真的,杨头儿自小习武,体格比寻常汉子还要结实,听说家里给他娶了两房媳妇儿,都因他身强体壮吵着要和离。”

姚沐儿面上有些发烫,还当夫君在讲荤段子,后来听夫君又说了些杨头儿的英勇事迹,这才敢信。

“听说北地常年飞沙走石,那你们出门是要蒙面巾吗?”

“嗯。”

姚沐儿对夫君的军营生活很是好奇,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直到挨不住困意,方才枕着汉子肩膀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夫夫二人将剩下的竹筒装上板车,出发去往西街。

路过一家包子摊,见他们又做了新吃食,姚沐儿心下一沉,直觉不好。

果然,今日生意又差了许多,两笼包子快过日中才卖完。

“姚老板,可还有骨汤?”梁松喘着粗气跑进巷子。

姚沐儿打着骨汤道:“还剩下一些,便送与梁大哥吧。”

今日没瞧见他,还当也被旁的摊子吸引了去。

“哎哟,那多不好意思。”嘴上这么说,脸上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嘿嘿笑着将骨汤接了去。

“市集几家包子摊今儿又送起鸡汤来,姚老板与沈老弟若是再不想想办法,生意只怕会越来越差。”

食摊位置本就偏僻,若不是为了免费骨汤,好些百姓压根不会来这西巷,如今不止骨汤,鸡汤也能在市集里免费喝到,何必再跑到这犄角旮旯来。

梁松真心替二人担忧,不过瞧姚老板神色,似乎已经有了主意。

“姚老板可是想出了啥新吃食?”他搓着双手问。

“是有些想法。”姚沐儿笑着说。“我打算做些竹筒豆腐卖。”

“竹筒豆腐是啥?用竹筒炖豆腐?”

不止梁松,沈季青也是头一次听说这种吃食。

姚沐儿向两人解释道:“这吃食咱们北州府没有,是南边才有的吃法,香辣可口还带着竹子的清香,就米饭跟馒头吃味道一绝。”

“都把我说馋了。”梁松双眼放光。

他平日没啥爱好,唯独对吃食上心,镇上哪家研制出新菜,只要不是太贵都会买来尝尝,那几家包子摊送的骨汤鸡汤也去尝了,与姚记比味道着实有些一般,还是姚老板的手艺对他胃口。

“姚老板,你说的那竹筒豆腐,何时开始卖?”

“明日,到时免费请梁大哥试吃。”

“还有这种好事儿?”梁松斜眼去瞧沈季青,“沈老弟,我咋觉着弟夫郎是在给我下套儿呢。”

沈季青收拾着摊子说:“梁大哥想多了,即便真是套儿,也得有人愿意钻才成。”

“嘿,你们夫夫这是合伙激我呐!”梁松面上挂着笑,“得,套儿就套儿吧,姚老板你说说看,这回又想让我演戏还是啥?”

姚沐儿轻勾了下嘴角,“想让您帮着把姚记出新菜的消息宣扬出去,最好说一半留一半,勾起大家伙的好奇心。”

“成,这事包在我身上。”梁松一口答应下来,“不是我吹,这镇上大半百姓都认识老哥我。”

姚沐儿还以为梁松是走街串巷的小贩,问过才知竟是西街前头那家成衣铺子的老板。

待人走后,他扭头与夫君说:“梁大哥天天穿成这样,我还当他家境很普通呢。”

梁松一身粗布麻衣,性格大大咧咧,不像老板倒像哪家长工。

“人不可貌相。”沈季青将东西搬上板车,“要去买做竹筒豆腐用的食材吗?”

姚沐儿看向自家夫君,“你不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做南方菜吗?”

“可是因为娘?”

姚沐儿点点下巴。

“我娘以前是富家小姐的丫鬟,后来那家人遭了难,不想我娘跟着受苦,便将我娘嫁进了姚家,苏绣是我娘教我的,不过竹筒豆腐我只瞧娘做过,若是做不出来可就糟了。”

“我信夫郎,即便做不出一模一样的,味道也一定不会差。”

姚沐儿被夫君的话安抚到,带着买好的食材与香料,信心满满回到南街小院儿。

“做竹筒豆腐要用的竹子需得侧面开口,咱们之前做的那种竹筒用不了。”姚沐儿将自己要用的竹筒样式说与夫君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9/19页)

幸好家中还有两棵没用上的竹子,不然还要赶回沈家村一趟。”

沈季青道:“交给我。”

“好,我去炸豆腐。”

姚沐儿返回灶房,先将木耳用温水泡着,又将豆腐切条焯水,捞出放在一旁沥干,大蒜跟葱切好待用。

忙活完探头朝院里一瞧,夫君已经做好十来个竹筒,正在逐个冲洗。

他勾着嘴角,缩回脑袋。

木耳泡发需要一刻钟左右,姚沐儿先将豆腐炸香,等油沥得差不多,木耳也泡好了。

锅中撒油,放入自家酿的大酱炒香,随即下入木耳,翻炒两下后将油炸过的豆腐倒入锅里,最后加入花椒、大蒜、茱萸与酱油。

“夫郎。”沈季青将清洗干净的竹筒送进灶房。

姚沐儿见状,朝汉子笑出一对可爱梨涡。

“刚好要用呢。”

说着将菜盛进竹筒,搁入蒸笼中。

“好了,小火焖上个一刻钟便能吃了。”

夫夫二人在灶房等了一刻钟,待竹筒豆腐出锅,姚沐儿屏住呼吸,一脸忐忑地盯着自家夫君。

沈季青夹起一块色泽金黄的豆腐条,仔细品尝过后,评价道:“好吃。”

姚沐儿神情一松,动手举起筷子,“我尝尝。”

“还不错,虽然跟娘做的味道有些不一样,但是好像更符合咱们北州百姓的口味。”他咽下豆腐,一脸高兴,“冬日天冷,正是吃辣的好时节。”

“先拿竹筒豆腐试试水,若是卖得好还可以做竹筒芋头鸡,竹筒兔肉,再过几月家里的小兔崽儿们就长大了,到时候就有兔肉吃了。”

姚沐儿杏眸发亮,想起家中那些毛茸茸的小兔崽儿,仿佛看见白花花的银钱,正往自己钱袋子里钻似的。

“如今在镇上租了屋子,是不是可以弄几张桌子,用来招待食客?”沈季青说道,“明日便是上元节,竹筒豆腐只怕不好携带,若是住处离得近还好说,离得远用手捧着吃似乎有些不雅观。”

“夫君说得有道理,上元节灯会十里八乡未出嫁的姑娘跟小哥儿,定然会穿得漂漂亮亮的,让他们站着吃确实不太妥当。”姚沐儿拧起眉毛,“可是这会儿再去找木匠打桌子,怕是来不及。”

“来得及,北街那头有个杂货铺子,有现成的桌子、凳子卖,我这就过去瞧瞧。”

姚沐儿精神一振,“娘给咱带了半只鸡,等夫君回来给你做个竹筒芋头鸡尝尝。”

竹筒芋头鸡跟竹筒兔肉,都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菜名,既然豆腐可以用竹筒做,其他菜自然也可以。

沈季青应了声“好”,随即拿上银钱出了门。

“季青小子?”

刚拐出巷子便被人叫住,回头一瞧,竟是廖义平廖大夫。

“廖伯父。”

廖义平颔首,问道:“来抓药的?我记得你娘的药,还剩两服没用才对。”

“廖伯父,我不是来给我娘抓药的。”

沈季青将自己与夫郎,在镇上做吃食营生的事告知廖义平,后者听后惊讶道:“姚记是你与沐哥儿开的?”

沈季青点头。

“想不到沐哥儿还有这手艺。”廖义平捋着胡子说,“昨日药童一大早从西街买回几个包子与一竹筒骨汤,味道确实不错,只是今日味道似乎变了,莫不是沐哥儿改了配方?”

“配方没变,廖伯父今日喝的骨汤,应当不是从姚记买的。”

廖义平明白过来,自己竟被小药童诓了。

“劣徒,回去非罚他抄十遍《伤寒论》不可!”

得知沈季青要去北街,廖义平道巧了,他正好要去北街给人瞧病,于是便一同朝北街去。

“如今你与沐哥儿在镇上租了住处,日后若是遇见难处便来医馆寻我。我与你爹是故交,当年在书院没少受你爹照顾,其间发生的事,说一句过命的交情也不为过。”

“爹从来没提过在书院念书的事。”

沈季青问起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爹好好在书院念书,忽然就被山长打了顿板子退了学,因为这件事沈家村百姓开始怀疑他爹品行,脏水更是没少往他爹身上泼。

想起当年之事,廖义平嗟叹道:“那件事已经过去多年,如今逸云书院的山长也换了人,告诉你无妨。”

“当年我与你爹意外瞧见山长草菅人命,便急忙赶去源阳县报官,谁料宋鸿早与衙门之人有所勾结,我们还未进县衙大门,便被衙役抓住扭送回书院,后来宋鸿命人将我与你爹打了一顿,扔出书院。当年若不是你爹及时将我送去医馆,我也活不到现在。”

沈季青面色阴沉。

原来这便是爹不许他去书院念书的原因。

“季青小子,你可别犯糊涂,逸云书院可不是咱们平头百姓惹得起的,何况宋鸿那老家伙早已卸任多年,书院现今的山长并不是他们宋家人,应当没有参与当年之事。”

“廖伯父放心,我不会上门自找麻烦的。”

“那便好,过去的事便让它过去吧,多想想你娘与你夫郎,将眼下的日子过好才是重中之重。”

“晓得了。”

两人在北街分开,沈季青去街尾的杂货铺挑了四张小方桌并八条凳子,与送货的汉子一道回了西街小院儿。

将桌子板凳卸到院里,沈季青掏出剩下的银钱交给夫郎。

“这些都是别家铺子开不下去低价卖掉的,掌柜要七十二文,被我砍到了六十文。”

“好便宜!”

姚沐儿原以为要花百十文,没想到夫君六十文便拿下了。

“夫君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好。”

晚晌饭是带着竹子清香的竹筒豆腐与竹筒芋头鸡,姚沐儿特意蒸了半锅米,配着吃格外下饭,连胃口小的他都吃了一大碗糙米饭,剩下的被沈季青一人包圆儿了。

饭后夫夫二人一起将明日要用的食材准备出来,躺在床上说了会儿小话,相拥着睡下。

第二日卯时不到,便起来忙活开。

姚沐儿蒸包子、熬骨汤,沈季青泡木耳、买豆腐,忙活了一个来时辰,总算赶在辰时前将吃食全部做了出来。

“卖炊饼嘞!”

“卖花灯,好看的花灯嘞!”

“糖人儿,卖糖人儿!”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娘,是龙灯,我要看龙灯!”

正月十五上元节,岭水镇一大早便响起叫卖声,街上往来商贩络绎不绝,百姓划旱船、赏花灯、猜灯谜,可谓是热闹非凡。

姚沐儿一路过来还有些忐忑,担心大家都去市集看耍龙灯,无人问津自家食摊,与夫君赶到西巷,瞧见梁松正与一群人闲聊,悬着的心忽地落了地。

“姚老板,听说今日有新吃食?”

“什么新鲜吃食,快快拿出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25-30(第10/19页)

!我可是老饕,别说岭水镇就是源阳县的大酒楼,也是进去吃过饭的,昨儿梁老板把姚记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待会儿若是叫我吃不尽兴,可别怪我说话不中听。”

梁松笑声爽朗,“姚老板的手艺老哥你就放一百个心,保准香得你连舌头都恨不得一起吞进肚子里!”

“嚯,评价如此之高,那我可就等着了。”

一群人大多是与梁松相识的,说笑起来毫无顾忌。

姚沐儿见不用自己与夫君招呼,便先将摊子支起来,动作麻利地摆好桌凳。

“蒸豆腐?姚老板这就是你说的新鲜吃食?”

“好香!我闻见豆腐的香味儿了!”

“姚老板这个蒸豆腐咋卖?给我来一份尝尝!”

姚沐儿一掀开蒸笼,方才还在闲聊的食客,嗅着飘过来的香气纷纷围上前。

“这是姚记新推出的菜品,竹筒豆腐。”姚沐儿用筷子将竹片扒拉到一旁,露出里边炸得金黄的豆腐,“用料十足,一份只要六文钱。”

“这豆腐是热油炸过的吧,里边还放了那些木耳,这么一盘菜若是拿到悦来酒楼,一份卖十文钱都不为过,姚老板竟只卖六文?”

“这算啥,明玉轩一盘炒木耳就敢要十五文!”

“这话说得,到酒楼吃饭图的就是清净、优雅,且酒楼里的厨子可是老板花高价聘请来的,价钱自然贵上一些。”

“明玉轩的饭菜我可吃不起,我还是吃姚记吧,更何况我觉得姚老板手艺不见得比酒楼里的厨子差,起码这竹筒豆腐明玉轩就没有。”

“也是,姚老板给我来一份竹筒豆腐,再来两个素包子!”

姚沐儿道:“今日蒸了馒头,与素包子一个价,若是有想配馒头吃的,与我夫君说。”

“那给我来一个馒头一个素包吧!”

“成。”

竹筒豆腐分量足,两个成年汉子配上四个包子吃得饱饱的,有那互为相识的食客,结伴要上一份,省钱又划算。

“梁大哥,这是您的那份。”姚沐儿抽空给梁松这桌上了两份竹筒豆腐,与一盘包子跟馒头。

梁松咂摸咂摸嘴,“嘿,多谢姚老板了。”

光看着旁人吃,自己已经馋得不行,这会儿菜上桌,哪还顾上吃相,抓起一个大馒头便是一口,再来一口香辣的竹筒豆腐,心情不要太美。

“嘶,爽!吃完整个人都热起来了!”

“辣度刚好,豆腐也炸得恰到火候,姚老板手艺果然不错,与酒楼里的厨子有得一拼。”

梁松表情得意,“那是自然,我还能坑老哥你不成。”

西巷向来少有百姓驻足,今儿忽然围了一大圈人,有好事儿的百姓瞧见,耐不住好奇心上前去瞧,发现是自己没见过的新吃食,也花银钱买了一份。

一来二去,姚沐儿今早做的五十份竹筒豆腐,一个时辰不到便全部卖了出去。

日中时分,来岭水镇逛灯会的百姓逛饿了,正欲寻铺子吃饭。

“这位老哥,你这吃食在哪家酒楼买的?”

“不是酒楼,西巷有家姚记包子摊,在那买的。”

“老哥别是诓我,西巷那么偏的地方,傻了不成去那开食摊。”

“说谁傻子呢,你这人穿得人模狗样,想不到说话这么不中听。”

姚兴福问个吃食,却被人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西巷能有什么好吃的,一个破竹子还当宝贝似的护着,当谁稀罕。”姚玉珠翻了个白眼,挽着她娘胳膊,撒娇道,“娘,咱去二叔那吃,堂姐说酒楼出了新菜色,说是很好吃呢。”

姚兴福不同意,“去老二那干啥,随便找个摊子吃一样。”

姚桂芝瞪起一双三角眼,“一样啥,咱一家五口随便找家摊子最少也要花三十四文,去老二那吃饭一文钱都不用花。”

“娘,我想吃肉。”姚宝书抱着他娘大腿说。

姚桂芝抱起儿子,“成,咱去找你二叔,让他给咱宝书炖肉吃。”

“要去你们去,我不去。”姚兴福转身在一旁的面条摊子上坐下。

“不去拉倒。”姚桂芝懒得理,领着儿女朝悦来酒楼方向走。

“客官,您要的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