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怡做的很是巧妙,她隐身后摸到智勇房间里,用新世界的金手指将《兰亭集序》复制成三份,每一份都保证是一模一样,不管是暗记污损还是纸质都保证和原版没有差别。
当李二的人将其中一个复制版本偷去后,木怡又将真迹放了回去,另一份复制版本就留在了木怡手里。
后来木怡对智勇稍加提点,智勇闻弦歌而知雅意,不再将《兰亭集序》向外人展示,也就造成后世《兰亭集序》真迹下落之谜。
木怡用这金手指可是复制了不少字画孤本,让木怡大呼爽快。不过木怡厚道的是带走的都是复制本,深以为做人不能太贪心。
褚遂良的书法名帖木怡得到的也不少,至于李二的字那更是多了,毕竟两个人算是混的很熟了。
李二还曾经写过诗词送给木怡,在木怡看来是佶屈聱牙,又不太敢问别人,于是就当做一半的珍贵礼物收藏在“逍遥派空间”的家里。
自从和欧阳询套上关系,欧阳询曾看过木怡写的字,颇为惊异并连连赞赏,若非木怡已有了老师,欧阳询甚至动过收徒的念头。
木怡如今已拜师虞世南十年之久,日日练习无论多忙都不曾停止,论书法,木怡甚至可以自信未来谈到初唐时的书法家,必有她的位席。
所以说28世纪的人很让人羡慕,他们学习十年的成就未必比不上别人苦练二十三十年。
虞世南隶、行书堪为一绝,李世民擅长隶书。木怡隶书行书都写得非常好,但唯有楷书能列入绝品之列。
这也是和28世纪有关,28世纪的官方字体便是楷书,学生从小练习的也是楷书,木怡用楷书二十余年,本来在28世纪也算是有时候能被人称赞的好字,所以现今楷书写的尤为好。
楷书又叫正楷、真书、正书,由此便可看出楷书地位如何之高,故而后世多以楷书为通用字体。楷书特点是规矩整齐,紧扣法律严谨之妙处又追求形体优美,且趋于简单规范。
而欧阳询正是以楷书闻名,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不过欧阳询还精通篆体,飞白更是冠绝天下。
欧阳询与木怡在后来亦师亦友,于楷书上的造诣木怡并不逊于他,两人时常在一起谈论道理。
至于时人女子常用的卫夫人所创之《名姬帖》字体,后人赞之为簪花小楷,木怡也曾练习。毕竟有了雄厚的基础,簪花小楷木怡也能模仿的七八分像。
木怡不仅在这十年里弄到了几帖卫夫人的真迹,连《名姬帖》她都在向其主人借来在会客室现场观摩之时复制了一份收藏在“逍遥派”的家里。
在木怡不惜资源、将复制来的“真迹”给昭珺临摹,如今昭珺练得最好的是簪花小楷,其次是取法王羲之的行书。
君子四艺的琴棋书画,琴和书木怡是没有问题的,画画也算不错,毕竟书画相通。
可惜就是下棋,虽然木怡的军事素质不逊于任何一位将军,甚至敢说是冠绝天下,可偏偏在下棋上犯憷。
木怡也不曾畏惧困难。下棋上天赋不够,木怡便四处收集棋谱,看人下棋,甚至举行棋艺比赛。背了十几本棋谱、珍惜棋局,木怡不敢说是大家,具有中上等的水平还是可以说的。
说到画画,在此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二的弟弟李元婴。这个拥有18个孩子的风流子弟出生于李二登基之后,为了表示兄弟友爱,李元婴也会过得不错。
李元婴受封滕州故称为滕王,因在封地横征暴敛民怨极大,被贬到苏州。在洪州建立的规模宏大的行馆滕王阁,因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
大概李元婴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后世重要的画系流派,即“滕派蝶画”
滕派蝶画用料极为考究,常以佛赤(即真金粉)、泥银(真银粉)以及珍贵的檀香、沉香、芸香、降香等为原料制成。
蝴蝶的技法也极为细致、工整,诸凡蝶须、蝶眼、蝶足、蝶翅纹理毕现、线条流畅,蝴蝶的举止形态,如动、止、飞、恋、吸饮、啜粉,无不逼真又各异其趣,故有:“滕王蝴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的赞誉,由此可见“滕派蝶画”在当时人们眼中的份量。
唐朝朱景云赞赏“滕派蝶画”说:“能巧之外,曲尽情理。”
相传,当时在滕王府做幕宾的梁太尉,因常伴湛然作画,留心此道,悟得精髓,遂得滕画真谛。
说来也是巧,木怡有此进宫碰见幼童状的李元婴,那时无意间发现这孩子在画画上很有天赋。后来也是不经意间查了下李元婴,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在后世画画领域上贡献极大,滕派蝶画也是极为有名的一个派系、
木怡本也打算在李元婴练习画画的时候偷师,可惜李元婴现在还太小,不过只有7岁,等了几年,木怡就放弃向李元婴偷师,只打算在他技艺大成后弄几幅蝶画珍品来。
滕派蝶画以佛赤、泥银表现蝴蝶翅上的鳞片,用各种名贵宝石粉着色,用五种珍贵檀、沉、芸、降香等为颜料,使蝶画富丽华贵、光耀夺目。
用料昂贵也有昂贵之好处。其独特的颜料和特殊的技法,能使蝶画保持百年仍不减初作时的风采,故而被各朝代上层社会视为珍品,引以为家私荣耀。
不过也因为用料昂贵加之制作人身份不凡,一副蝶画往往能价值千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酒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