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陛下才是君王(1 / 2)

第944章陛下才是君王

在借由洛君薇送信,不多日,武曌便得到了洛苏送来的一枚美玉,虽然洛苏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武曌却知道自己果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政治的关键就在于站队!”

这是二十多岁的武曌所品察出的道理。

在认为一切时机都已经准备妥当后,武曌悍然的向皇后宝座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当然,她现在只是一个召仪,虽然有天子的宠爱,但依旧缺乏有效的对付外朝的手段,所以她依旧要从天子李治身上下手。

而武曌早就选好了赛道,便是——为天子李治夺回皇权!

既然长孙无忌不愿意还政,那便直接抢过来,

从皇后和太子开始依靠长孙无忌维持地位开始,只要长孙无忌一倒,皇后自然就会失势,新的政治势力,一定会将皇后和太子皮扒掉。

毕竟没有经历过六部职务,也没有经历过弘文馆、集贤殿等文职的锻炼,也没有在地方任职政务,难以对朝政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治反应过来了,他的皇位终究是需要军队的支持才能够做的稳,而长孙无忌就算是再嚣张,没有兵权,又能掀的起什么大风浪呢?

武曌在这方面的天赋比李治更高,再加上,之前洛君薇就暗示过她不少东西,她几乎是立刻就体会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不是亲生的儿子,这个问题很大啊。

雍国公府。

虽然有洛氏庞大的关系在,没有生死危险,但如果被贬还是难以避免的,要知道当初洛玄辰也被两次罢相,在这个政治场上,只有皇帝一个人,是难以被废黜的。

如果再不走的话,那可能就走不了了。

李治心中颇为焦急,所以他很快就到了椒兰殿,他到殿中的时候,恰好洛君薇正在殿中。

一下子为两个凌烟阁功臣加三公职衔,而且同时真正拜相,而后缓缓肃然道:“陛下他敢?”

李治的性格有些暗弱,但武曌可没有,她是真正的一旦决定了某件事,那就一定要做到,想要让她回头,除非她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从别的身份上,洛君卓都不惧长孙无忌,但凌烟阁第一是洛玄夜,第二就是长孙无忌,这一点上,就让洛君卓很是被动。

一想到要对长孙无忌发起进攻,李治又有些犹疑了,对李治颇为了解的武曌,见状直接说道:“陛下,难道您甘心一生都如此吗?

那本来就是您的东西,拿回自己的东西难道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吗?

洛君薇此刻手中的女史职位被卸下,转而担任另外一个女官职位,清教院祭酒,这是武曌上书设置在宫中,为皇子、公主们蒙学教导礼仪等的女官。

亲生的和不是亲生的,能一样吗?

李治在武曌的鼓动下,悍然对长孙无忌集团的大将出手了,褚遂良,在一个秋意萧瑟的早晨,黯然离开了长安,他被贬到了洪州,他的车架刚刚走到洛阳,就有从长安而来的官吏,又向他下达了新的旨意,那就是将他贬到广州去。

当然有!

而且还实在是不少,在政坛上,从来就不缺乏投机的人,也不缺乏冒险上位的人,虽然历史证明这些人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好,当初是怎么得到的地位,最后就会怎么样失去。

从周郡王洛玄夜开始,洛玄星,洛玄凌以及洛玄云,以及之后的洛君成,洛君骏,洛君烈,洛君卓,都是武将。

他感觉到这一次的被贬,似乎和上一次不一样了,上一次他被贬到秦州,就在关中的长安旁边,完全就和被贬没有丝毫的关系,就如同是休假一样。

那就是典型的皇帝已经完全不能插手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对,包括刘邦的所有近臣,而且洛吕的实力过于强大,强大到刘邦也绝望的地步。

一直以来都是长孙无忌在排斥异己,而在外朝中,没有触手的李治只能被动看着,而现在他纠集了一大批为他冲锋陷阵的大臣。

礼崩乐坏了这么多年,就算是收拾旧河山,也不可能彻底破镜重圆。

长孙无忌的势力的确是非常强大,他这个级别的相权,从古到今都非常的少见,但究其根本,这还是相权!

就说我洛氏在天下是什么声望,为诸夏做了多少贡献,你和我一个档次?

我洛氏无论到了哪里,就算是西域、辽东、草原,一亮圣痕,就能身居高位,你长孙氏有什么东西能和我洛氏比?

真是狂的没边。

身为天子,直接用各种无理的态度去对抗长孙无忌,用越过政治规矩的手段,那雍国公是不会支持他的,但其他人可不是如此。

长孙无忌有废黜李治的能力吗?

完全没有!

其次,便是诬陷之事,目前为止,还没有诬陷洛氏的人,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就连御史弹劾的时候,都不会风闻奏事,毕竟洛氏对名声很是看重,如果没有真凭实据就构陷的话,那下场可不会好。

但大臣们同样比较硬气,皇后现在无子,但不代表以后没有,无子虽然是七出之罪,但皇后才二十多岁,你怎么就知道,皇后以后不能生,而且你皇帝都不和皇后睡,皇后要是真的怀孕了,才是真的大问题。

在政治斗争中,为了搞死政敌,经常会有诬陷的事情发生,或者是抓住一个平日里根本就不算是大事的问题,把人往死里整。

一直以来都硬顶着天子的长孙无忌,在感受到洛玄凌表态的那一刻,就有些想要撤退了,这次他是真的想要走,因为他知道,武曌成为皇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洛氏实际上已经参与进了这一场战争,无论是洛君薇还是洛君卓,都已经在事实上站到了李治和武曌阵营中。

现在听到武曌的这番话,李治心中对于长孙无忌的所有愤恨都激发了出来,他想到了自己无数次想要做些事,都被长孙无忌打了回来,他想到自己身为至高无上的天子,却在帝国中,被臣民所忽略。

洛君薇是这一代洛氏子弟中,在政治方面最杰出的一个人,洛苏将她送进宫中,就有女主天下的考量,既然是新时代,那没有洛氏的女子,自然不美。

“长孙无忌太过狂妄,陛下很是生气,愤怒是个好情绪啊,人只有在愤怒的时候,才会做许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武曌没有将刚才她所想出来的那些事情说出口,而是带着略微的厉色道:“陛下,不仅仅如此,您才是真正的君王,拔擢或者贬斥,都由陛下您做主。”

妾身认为不是,一定有许多人都对长孙无忌不满,而这些人中,有没有能力卓越,能够为妾身和陛下所用的呢?”

除非相权能够完成升级。

而夺权这件事的难点实际上在于,天子本身的想法。

洛君卓离开太极殿,转过一道回廊后,表情瞬间就凝了起来,身为李治的近臣,在不少人看来,他就是第二个周郡王洛玄夜,但洛君卓自己知道不是这样。

武曌微微眯着眼,“长孙无忌惹恼了陛下,陛下感觉到自己就一层层的蛛网缠绕,几乎难以呼吸,他奋力的想要挣扎,挣脱这层由长孙无忌以及他的同党所编织的网,而雍国公和英国公就是能够斩断蛛网的利刃。”

礼法虽然严格,但自古以来,却多有出现大事的,人心却不能不考虑。”

用天子的权力来压制天子,这长孙无忌可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比如相权成为摄政之权,或者相权彻底压在皇权之上,无论是哪一种,实际上都只是一件事,那就是要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力,只有这个权力在手中,才能够在和皇权的斗争中,占到上风,以及最终胜利。

当洛玄凌说出这句话时,长孙无忌人都懵了,礼法上是儿子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血缘上也是?

但大多数人依旧趋之若鹜,认为自己会是比较特殊的那一个,认为自己会永远都站在胜利者的那一方。

有没有呢?

是啊。

李治的眼中同样出现了厉色,这就是君王,几乎天生就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朝廷上不是铁板一块,他就总能找到那些想要上位的人,一次次的对长孙无忌发起攻击。

长孙无忌这样的聪明人,不也陷入了骄狂之中。

你长孙氏是什么东西,不提历史的传承悠久,也不提血脉这种没用的东西。

当褚遂良得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极度的失魂落魄,直到现在,他都不明白,为什么天子会突然强硬起来,而且这些诏令,竟然真的能下达。

到了那个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费劲去做什么。

这天下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臣子吗?

天子和皇后关系差,天子和太子关系差,太子没有母族,皇后又不聪明。

当初太子就是被逼着立的,现在还用这件事来挑衅他,李治怒气冲冲而走,大臣们也不欢而散。

而现在的长孙无忌呢?

他甚至都没有军队里面的盟友,仅仅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竟然就自不量力的想要和天子对抗。

三省的制度,并不能真的反驳天子的诏令,想到这里,褚遂良突然感觉有些恐惧的味道。

知道这件事后的洛玄凌,当时就冷笑一声,觉得长孙无忌真是取死有道。

郡主,昨日我已经和陛下说过,要将雍国公擢升为司徒,英国公也将被擢升为司空,雍国公加尚书右仆射,英国公加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这礼法不是你洛氏先祖所制定的吗?

而且这些年,长孙无忌把持朝政,政事堂中,是他的一言堂,真的把洛君卓送过去,那完全是白白被压一头。

他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废黜李治,从内心深处来看,长孙无忌是个忠臣,只不过他的想法和李治不一样。

但他内心深处却知道,自己和当今天子的关系,是不如自己父亲和先帝的,差了那么一丝丝。

让天下人都知道,朕要换掉皇后,立武曌为皇后,看看朝中有没有为朕说话的人。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