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1)

穿到民国做裁缝 西枫 1104 字 2个月前

骆明煊一见他打开的那匹料子,脸上携带的几分笑意顿时就收敛了起来。

“这个嘛,自然有我的渠道,您放心,它绝对是好货……”

骆明煊闻言这后槽牙就咬紧了起来,一句脏话在嘴巴里转了几圈又生生咽了下去。

骆明煊暗暗劝说自己,觉得这会儿能忍住不发脾气,他还真是成长了许多。

金小姐的单子急迫,插队是必然的,但冯敏君和叶叔桐手上的单子也不能拖延,所以这套黑色礼服就只能由他负责制作,调擅长手针活的田阿娟来做个助手,这阵子多加加班了。

“何止啊,不仅找齐了,还找到了多余的呢。”

“什么多余的?”

纪轻舟闻言侧转身体,瞧了两眼他手里的布料,从脑海中翻找出记忆:“我们新出的料子?”

“什么意思,”纪轻舟稍加思索,就领悟了他言外之意,“这是盗版货?”

接着咬牙切齿道:“诶呦,想起这件事我就来气,这料子就是棉料里掺杂了少许的桑蚕丝纺织的,次得不能再次了,说它是丝绸,我真是牙都要笑掉。

“我后来又去几家常去的店逛了逛,发现不少有洋货出售的布店里都出现了类似的仿版货。我们若出的是丝绸,他们就在棉料里掺点蚕丝,我们出的若是纯棉料子,他们就用次等的纱线纺织,总之是压低成本,非要卖得比我们便宜一半不可!

“后来,果不其然!从一个熟识的老板那打听到,那些假货都是从几家外资的纺织厂和印花厂出来的。

“我说最近新货怎么越来越卖不动了,还以为是哪些老对家暗中使坏,原来是被这些不干人事的洋商给阴了,那些个洋鬼子怎么就没掉进粪坑里淹死!”

纪轻舟听着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画报上出现的图样,那些厂商自然是想抄就抄,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当然不是,摆明了那些个外商阴险得很,知道你出的图样新鲜受欢迎,就盯着咱们的新货抄,同吸血的蚂蝗一般,恶心得很!”

“难不成今后咱们每出一款新花色,就只印个几百匹,卖半个月就收手?这样岂不是连雕刻花筒的成本也挣不回来?轻舟兄,你想个办法啊……”

“打广告?”骆明煊眨了眨眼,“我们泰明祥还需要打广告吗?”

纪轻舟轻笑了声,从围裙口袋抽出剪刀剪去多余的坯布边角,边忙活边不紧不慢说道:

“假如是你,要买新鲜花样的料子,难道会去那种以传统花色和面料出名的绸缎庄吗?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首选洋货店吧?你不打广告,有几人知道那些新货的正版是你们泰明祥的?

“可是……”骆明煊有些扭捏地挠了挠头皮,“这样会否算是消费那些爱国人士的热情呢?”

“我问你,你们泰明祥是不是最最正统的苏州绸缎商?”

“那我这个图案设计师是不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我们所印染的面料是不是正版原创?”

“那些洋人的布料商生产出售盗版,以次充好、扰乱市场,是不是很可恶?”

“那既然在这种处境里,我们打广告宣扬支持国货、支持正版,是争取我们应得的利益,这有问题吗?能算是消费爱国人士热情吗?”

“那些个洋商用这种恶心手段不知挤对迫害了多少传统布商,这回碰上我铁骨铮铮的骆家大少,算是被他们踢到铁板了!我这就去砸钱联系各家大小报社,将我们的广告登满全上海的报纸!”

“注意避开那些外资报社,还有,要是缺广告费,我可以资助你一些。”

“你这牙缝也是够大的。”

他那广告不知是否找人指点润色过,写得都挺委婉有意思,并非那种直白的强求人家“支持国货”,不买正版就是洋奴之类的容易激起矛盾的广告词,总体而言,效果还不错。

不过肯接这种广告的多数是小报社,最大的一家也就是《沪上日报》,估计是信哥儿看在骆明煊面子上才接的。

起初,纪轻舟以为广告打到这份上也就差不多了。

“我说泰明祥怎突然开窍了,最近几月出了好些花纹新鲜的料子,原来都是你提供的图样?”

“可不是嘛,就在这底下呢。”沈南绮将报纸拿给他指了指。

只见版面的最下方一个小版块上,赫然登载一条广告词:

下方还有一条详细解释:“泰明祥绸缎庄已签定《摩登时装》主画师纪先生为图样设计师。追求时新面料,崇尚正品国货,请光临泰明祥绸缎庄。”

骆明煊这小子,怎将他也给编进广告里了?

第100章 校服设计

纪轻舟尚沉浸在骆明煊把他编进广告词的震惊中,听沈南绮这么一说才反应过来,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将报纸还给沈南绮,拿起公筷给解予安夹了点小菜,缓缓解释道:“其实是我和骆明煊合作出的新面料被一些外商给抄袭出了盗版, 他才不得不花钱在这本埠销数最多的报纸打广告宣传。”

解见山闻言,倏而笑了笑:“听闻骆家那小子死活不愿接受家里定的亲事, 独自搬出去租房居住了, 把他爹娘气得给他断了生活费, 估计这才不得不想办法挣钱了。

“您年轻时也离家出走过?”纪轻舟有些八卦地询问。

“但这却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解见山笑着感慨道, 眼神看向了身旁夫人,“否则……”

“你好好吃你的, 别胡乱接话。”沈南绮稍有些羞恼地瞥了他一眼。

“苏州那边应该是有一些新货的。”纪轻舟先是回答, 尔后好奇问:“您学校还办运动会?”

沈南绮口吻随意地说道,“不过项目不多,主要就是赛跑、体操这些,毕竟不像爱国女学那般,还有个体育专科。”

“说到学校,我想起来了,”解见山突然看向他开口,“有一项工作,或许你可以试试。”

“我们同乡会筹资创办的私立女中学,明年便开始招生了,你既然擅长此道,做个校服的设计应当没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