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会不会越发激怒蝗神爷(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林桑自觉不是职业告状的,虽然她刚才在临场发挥在看司马爷眼里,算得上合格状师。

证据链严谨,措辞客观,没有放过对方的罪证,但也没有揪着往死里打。最难得是没有夹带私人情绪,做状师的职责不就是阐明客官因果,然后等府衙判案么。

但世上没有女状师。

虽然前朝出过女帝,曾一度宽泛了女子的人生,甚至拔高了一部分女子的野心。但就算这样,也没有因此拓宽女子的职业道路。

由于家中母亲的缘故,杨司马没受时代局限,对寡妇有天然的刻板印象。但就算如此,他也从未想过女子走出后宅,去胜任某个职业。

杨司马更没想到,林桑交上来的是一本薄薄的册子。

“《蝗灾防治汇总》?”

这是林桑翻阅了大量神书,再结合目前的一点经验做的汇总。

其实经验有限得很,大多是纸上谈兵。她信不过自己,但信得过穿越神书啊,这才敢硬着头皮编纂。

若等她真的从这次蝗灾实践中积累丰厚的经验,估计百姓早饿得奄奄一息。

林桑有点忐忑,但杨司马看得很认真。

“蝗虫天性喜干燥炎热,大旱后会让地里的虫卵大量繁殖。如果田地出现密集的蜂巢小孔,那就是蝗灾出现的征兆。书里说要让农户格外留意田地的状况,干热天气往往导致虫卵增加,引发新一年的蝗灾?”

杨司马也是农户出身,他不是不懂种地的门道。这本书从蝗灾的源头说起,提倡将虫害扼杀在摇篮里,杨司马觉得很有道理。

接着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先旱后蝗,你,你是说今年——”

林桑点头,她很高兴看到司马爷能有这样的反应。

唉,她实在不想做个只报噩耗的黑鸦,但是没办法,迎着杨家母子惊异的眼神,她不得不点头,还硬着头皮拖过一筐泥巴。

外面的雪已经将整个村庄厚厚裹上了一层,这是钱三带着俩娃拨开积雪挖回来的。

这母子俩人多年未种地,但庄稼人的属性都还在。土里一定有古怪,他俩各自操起一把泥土,并很快找到裹在土囊里的虫卵。

杨家母子不是本地人士,没有亲身经历睦州十几年前的蝗灾。

那个时候司马老爷还没有走上仕途,而是个十几岁的读书郎,在宣州乡下过着他的耕读生活。

宣州紧邻睦州,睦州最宽的那条白沙江,上游正是从宣州蜿蜒而出。

两州之间隔着几百里路,当年睦州的蝗灾,连百里之外的读书郎都有所耳闻,可见那年灾情有多重。

宣州也是受过蝗灾的,那时杨大娘还没出嫁,在她的记忆里,几乎每过几年庄稼就会遭遇一次蝗虫啃食。

虽不如睦州那一年灾情严重,但也足够耗去庄户半条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