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5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一十五天
差不多是两人吃过饭,又说了一会儿话的功夫()•(),就有防合回来禀报事情已经办妥了。
有阿妍的描述和指路,善斗的防合与熟路的巡逻坊丁们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那群海贼的藏身之所㈧()()•(o),将之一个不落地全擒了。眼下人都已经送去了京兆府,只待明日细审。
“查清之后,那些新罗人会被送回家吗?”姜菽问。
温朝:“若按以往惯例,官府会派人将他们送回新罗。不过如今新罗灾情深重,民不聊生,他们回去也未必是好事,怕是会另作定夺。”
他注意到姜菽收回来的小板架,问:“食肆要招人手?”
姜菽:“是。不过今日才放出去,虽有人来问,还没有很合适的。温少卿有推荐的人?”
温朝:“某认识几名伤退的士兵与烈士遗孀,若小郎君有意,我可帮忙问问他们的意愿。”
姜菽一愣,随后笑应:“好啊!”
平日谁也没刻意提过,他都忘了温府收养烈士遗孤、照拂退役伤兵的事了。能让温朝推荐过来的,想必品性上没得说。
待各处收拾妥当,姜菽与刘大方树他们说了一声,便搭了温朝的顺风车回去小院。
目送姜菽和金错进了院门,温朝回到温府,没如往日一般回房准备休息,而是自己执了一盏灯,在园中慢慢散步消食。
那窝鸱鸟已经出来觅食,见到他来,咕咕咕地叫了几声,温朝将从厨房带来的一小碟肉放到架子上,它们便依次过来取食了。
此时夜深人静,若有似无的说话声顺风飘来,温朝转头望向小院的方向,那边一片漆黑,但姜菽和金错显然还没睡。
“今天的玉尖面好吃,小郎君明天还做吗?”
“想吃就可以做呀。不过今天吃了发面的,明天可以做灌汤包换换口味,和今天的皮子不一样,也好吃。”
“好!可以配上次的肉羹吗?”
“西湖牛肉羹?那我明天去市场上瞧瞧有没有牛肉卖,要是没有的话……皮蛋瘦肉粥怎么样?”
“也好!”
温朝听得一笑,难怪金错天天爱粘在姜菽那里,这般纵容,真是……
“不知道郎君是不是又在园子里散步。”风又传来金错的声音,还伴随哗啦的泼水声。“他上回在小郎君这里吃多了,回去就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安歇。”
“嗯?还有这事?”姜菽的声音明显比方才更惊讶。
“有啊。郎君很好养的,一般都不剩饭,先前小郎君送的吃食,郎君每次都会吃完的。我看小郎君今日准备了那般多吃食,还以为郎君吃不完呢,没想到也吃完了。”
“……倒是我疏忽了,下次会多加留意。”
“那小郎君要上墙头看看嘛?(OvO)”
温朝:……
正巧此时旁边的鸱吃完了肉,温朝默然地端起小碟,转身如来时一般安静地走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嘿笑,靠着桌沿看姜菽包包子。
姜菽动作利索自如得很,一把擀面杖恨不得运出花来,棋子样的扁剂子咻咻地就擀成了圆片片,一个接一个地落在面案上。等攒上十来个的量,姜菽就放下擀面杖,唰唰唰地开始包——竹片往馅里一刮,再往皮子上一抹,他还没瞧过来呢,他就一手提着边,另一手转转转,掐出一圈精细匀称的褶子来,最后在收口处一捏,一只鱼嘴小笼包就出来了。
蒸笼里已经提前铺了笼布,姜菽把小包子一只只地摆上去,摆满一笼就放去旁边的锅上,接着又回来包下一笼。
金错看了一会儿,觉得自己看会了,就要帮姜菽来包,结果歪歪扭扭地弄出来只四不像,挫败地也放去了锅里。
见他实在有心帮忙,姜菽安慰了他两句,又教了他新手好学的包法,金错练了几个,差不多就能包出像样的了。
有金错帮忙,两人不多时就包完了全部,正好面光馅光。
今日做的灌汤小笼包是死面包子,皮子又薄,比昨日的发面包子好熟些,十来分钟就能好,姜菽这边全蒸上笼屉,那边便开始做西湖牛肉羹,等羹汤好了,那边的包子正好可以出锅。
姜菽掀开锅盖,水汽呼地一下升起,遮得人都一眼看不清内里的包子,好一会儿才散开些。
大圆蒸笼里,一只只薄皮包子乖乖地排在笼布上,中间小山一般鼓起,边缘薄薄扁扁,沾着水汽的晶莹皮子贴着内里的馅,底部边缘的一圈皮瓤松松的,像是兜了些许水的水囊——正是里面兜了高汤的缘故。
可以准备吃饭了!姜菽对灌汤包的状态很满意!(OvO)
-
方树也是有妹妹的人,刘大则早心有所属,与方花和朱小娘子年龄相仿的阿妍很快融入了大伙,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隔阂,每个人都吃得嘎嘎香。
若说昨日手心大的发面包子多在北地常见,这精致漂亮的薄皮灌汤包就更偏向南方一些。
发面包子有讲究皮薄馅大的,也有讲究皮馅适中的,但无一例外都要求有个发得正好的面皮,要宣软中有着筋道,不能一味地蓬松失了嚼头,更不能发黏发瘪,叫人要么如吃黏糕,要么跟没吃一样——那就是糟蹋了好馅。如果连馅也调得差劲,就直接是糟蹋了粮食,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而半烫面的薄皮灌汤包,虽说中原汴京的灌汤包也颇为有名,主阵地还是在长江以南。或许是因有这出身的缘故,蒸好离火的灌汤包若是晾去水汽,面皮就会变得若透未透,像是浸透了江南油纸伞的风韵,欲说还羞地兜着内里的馅料和汤汁。
用筷子夹住汤包顶上的鱼嘴尖尖,就像是钓起一尾不愿上钩的鱼,包子底与笼布难分难舍,要小心又耐心地用指尖或者筷尖压住笼布,一点点地将两者分离。等最后汤包肚下的那一点“啵”地分开,晃悠悠地上下弹着,如同一只挂在筷子间的水袋,只等人从顶上咬开筋糯的皮子,然后将里面的汤汁吮个畅快。
姜菽还额外配了些姜醋,等咬开了顶、吸过了里头的汁水,就可以淋几滴香醋进去,然后把余下的面皮肉馅一口闷下,大口品尝其中的鲜美。
其他人都是头一次吃这样的玉尖面,哪怕吃的时候颇为谨慎,偶尔失手的时候也会扯坏几只皮子,轻则露馅流汁,重则当场掀飞“包子盖”,叫人对着平白流走的汤汁哀叫连连,恨不得直接将笼布剪下来,垫着入嘴了再撕。
他们在这吃着包,忽然有人乐乐呵呵地走进了食肆,不等姜菽看是谁,就先听对方道——
“哎呀姜小郎君!几日不在公厨见你,你竟背着我等在食肆里吃这般美味的玉尖面!”
姜菽转头,见焦录事正痛心疾首地站在食肆门口。
第116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一十六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