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72章来到大唐的第七十二天
小小宣泄过心中豪情,姜菽整个人就像是浇了水的葱()•(),觉得浑身都是劲。直到跟温朝坐去席上,还在滔滔不绝说着自己对未来的畅想。
温朝静静地听着➶()_[(.)]➶()•(o),时不时回答几句,把食盒中的糕饼布好,又把菊花酒煮了头滚,给他们二人各舀了一小盏,另加了蜜渍青梅进酒釜中煮第二滚。
姜菽说累了,捧着酒盏暖手,小口小口地啜饮。烧滚过的菊花酒几乎没有酒味,味道甜淡,若有似无的菊花香气飘出来,像喝热饮料似的。
温朝是不爱喝酒吗?姜菽偷偷看他。
每次和温朝喝酒,喝的都是煮到没酒味的甜水,难道是什么习惯,怕喝醉了影响查案?
两人带出来的灯笼被温朝放在旁边充当照明,烛火摇摇晃晃,朦胧昏黄,照得温朝面容越发神秘不凡。
姜菽收回目光,心虚地抿了一口酒,都说灯下观美人,老祖宗诚不欺我。
温朝尝了一口糕,问道:“今年的重阳糕吃着与往年不同,是小郎君做的?”
姜菽应:“我做了一部分,怕不合长安风味,多数还是和别业师傅们一起做的。”
重阳糕并无特定的制式模样,几乎各家都有各家的做法,温府往年的做法是拿蒸熟的糯米加糖捣成米糍,或是内包各色糖渍馅料,或是在外面点缀蜜饯果脯,吃起来甜糯粘牙。
他在后世苏式糕团和沪式松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动了点,做出来的糕团粘糯,松糕香软,很得别业大伙喜爱。
温朝嗯了一声,将手中松软的糕饼吃净,道:“松而不散,甜而不腻,甚好。”
糕应是用米粉蒸的,小小一方分了四层,两层粉糕一作蔷薇红、一作米香白,中间夹着软绵的紫红豆沙,豆沙是粗捣的,偶尔能抿到些许未散开的沙绵豆粒和豆衣,吃起来别有一番趣味;顶端撒着油香的松子、甜软的栗仁块、脆香的桃仁碎,还有些蜜枣丁、葡萄干、果脯丝之类,吃起来口感极为丰富。
往年府中也创新过重阳糕,只是翻来覆去还是那些做法,加之要顺应祖母口味放大量的糖与蜜,吃起来如食蜜浆。若不配茶,他进不了几块便要生腻。姜菽所做这糕口味更清淡些,配菊花酒刚好。
姜菽也拈了块糕团吃了,做苏式糕团的米粉糕底蒸好后还要揉制,因此跟口感松软的沪式松糕相比,更加筋道弹牙。
做这糕团用的全是好食材,除却顶上的各色干果碎,放的青红丝也不是后世那种用染色橙橘皮做的,更不是萝卜丝冬瓜丝等等,而是正儿八经的青杏脯丝和糖腌红玫瑰丝,杏脯酸甜粘糯,玫瑰丝花香充盈,吃起来满口生香。
姜菽晚上吃得很饱,出门时又喝了一大碗牛奶,是以只吃了一块糕就有点撑,干脆捧着酒盏小口喝,光瞧着温朝吃。
瞧着瞧着,他想起中午一群人捞不着鱼的事来,当趣事与温朝讲了。温朝略一思索,言他知道另一处鱼肥虾多的所在,提议不如明日众
()•(o)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来点笑意,秋月冷不丁地扑腾翅膀,呼啦啦把那群鸟都吓跑,然后又昂首挺胸地飞回来,继续让姜菽抱着。
“吵死啦!”它叫道。
姜菽好笑地摸了摸它的脑袋,跟温朝一起往回走。
天色大亮,别业里的众人也渐渐醒了,烟火气重新在此间升腾出来,姜菽闻了闻,总觉得闻见了包子的味道。
-
吃过早饭,他们收拾了野炊野钓的用具,准备去往温朝所说之地。
姜菽没乘车,到底是在温朝的教导下,骑上了那匹汗血宝马。
许是还记得他上次的胡萝卜之情,马对他的反应很温和,还会专门屈下前蹄方便姜菽爬上马背,骑动间根本不需要姜菽做什么,自己便跟着队伍慢慢前进。
山间路道,车队走得不快,对这马来说与散步无几,姜菽坐在鞍上,一开始还紧张得放不开手脚,后面渐入佳境,两手抓好缰绳,也敢抬起头来欣赏四周景色了。
道路两旁,天生地长的原始山林如同连绵的调色盘,红橙黄绿遍布,色彩斑澜鲜艳。
随着他们前进,明亮的红枫,暗红的鸡爪槭,橙红的黄栌,朱红的白蜡……形形色色的高矮树木,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地把绿山作红妆,入目皆是喜人的艳色。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姜菽随手接住一片飘落下来的红叶,在指尖轻盈地转了转,像是拨动了一整岁的时光。
坐爱枫林晚,叶红二月花。他上次在温府的小院中赏了一番园中秋景,如今又见着漫山遍野的混彩,算是把这长安的秋彻底踩实了。
又一阵凉风拂过,摇动了树梢上依依惜别的彩叶,叫它们蝴蝶似的飘扬下来。姜菽搓了搓自己被风吹凉的耳垂,在纷纷扬扬的红叶间,望向车队前方温朝的身影——他在马背上坐得挺拔,一身枫红的胡服仿若燃烧的火焰,应时应景,又叫人移不开眼。
-
温朝所说的地方是一片溪流浅滩,离别业不算远,两岸是山林,一条数丈宽的浅溪布满大大小小的卵石,经过一处落差不大的矮瀑布,在更低处汇成一面翡翠似的潭水,然后继续往看不见的地方流去。
溪水清澈透亮,若是踩着石头过去流水中心,最深处也不过刚没膝盖。姜菽领着金错和一众想玩的丫鬟小厮,挑好位置,布上渔网和虾笼,然后各自拎着小网小桶,另寻地方玩捞鱼。
姜菽看了,水里的鱼多是野生的小鰟鮍,大的也不过巴掌大小,没什么肉,虾倒是有些个头,用竹签串了来烤,无论是刷酱还是撒盐都美得很。
他和数只一抽一抽飞动的赤蜻蜓擦肩而过,绕过翩翩飞起的凤蝶,踩着大石头回到岸边,准备拿个小桶去捞虾。
他们人多,来的时候就带了山下田庄送的鸡鸭羊鱼虾蟹,各色菌子瓜蔬也有不少,吃肯定是够吃的。但来都来了,总要凑一凑山间野趣的热闹,哪怕就捞只指节大的虾,也比昨日空手而归来得强。
姜菽拎了桶,没想到温朝跟了过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来。
“温少卿也捞?”姜菽看看手里的的竹杆小网,总觉得和温朝不太搭。
“不,我从旁协助。”温朝笑笑。
姜菽不明所以,直到看着温朝利落地踩着大石去往溪流中间,然后缓步往外走……一群又一群的大鱼肥虾就逃命似的往他这边来了?!
姜菽欲言又止,对温朝不招活物待见的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有人形赶鱼器还是好的,几乎不用姜菽怎么费事,就能捞上来一尾又一尾的鱼,并且条条都是盘靓条顺,仿佛看见红烧鱼块和酸菜鱼肉汤在向他们问好。
估摸着差不多够了,姜菽就让温朝回来,那边金错他们还在抓,多少还会有些收获,算上带来的食材,肯定够他们所有人吃了。
别业的大厨们已经生起火来,姜菽带着鱼虾一过去,那边人手就一起来帮忙处理。
收拾的功夫,姜菽瞧见旁边还放着两筐野生的锥栗刺球和松塔,一问才知道是刚刚去林子里捡的。
锥栗和油栗板栗还不太一样,锥栗一个刺包里只有一枚果子,水滴似的嘟儿圆,无论烤着吃还是煮汤炖菜做甜点,入口都是细腻香甜,软糯中带着隐隐的脆。
松塔是红松塔,仔细看还能瞅见里头饱满的松子。姜菽剥了一个尝了尝,鲜甜而有油香,和炒熟了吃是截然不同的口感。
松子能当大家解闷的零食,栗子等下可以炖鸡,也可以在火边上烤成火烤栗,实在吃不完,拿回去做成栗子泥糕点或者风干栗慢慢吃都行。
鱼多,姜菽就跟别业大厨们起了三口大锅,分别炖上了奶汤豆腐鱼、酸菜鱼片和红烧鱼块,鱼头也没浪费,被姜菽挑合适的另做了一大锅鱼头泡饼。
如烤虾、烤栗之类,都不需厨师们出手,谁想弄了就自己围到篝火边上,撑数根签子去烤就是了。
金错的虾笼逮了不少大虾,他一一开背串了,糖葫芦似的拿来跟姜菽分享,俩人蹲在篝火旁,左手栗子右手虾地烤了一会,忽然听见“啵”地一声,一枚栗子的外壳爆开,露出里面金灿灿的栗肉。
像是得了个信号,接下来栗子噗噗噗地爆皮,不多时就闻见烤栗子的甜香味。
不过栗子到底不比河虾好熟,这边烤虾都快熟过三轮了,又是盐烤虾又是酱汁虾的,外皮烤得酥脆而内里脆弹,吃得大伙嘴鲜舌甜,那边的栗子才刚出第一轮。姜菽嘶哈嘶哈地吹着气吃了一个,栗肉细腻,栗香浓郁,遂拿了几颗去给温太夫人尝尝。
温太夫人也作利索打扮,将一柄长枪舞得飒飒生威,姜菽给她送栗子时围观了片刻,发现若是换成他来,恐怕做不了三个动作腰就要闪,难怪温太夫人日日精神矍铄,多加锻炼,身体硬朗健康,才是养生长寿之道。
很快,鱼肉炖透了,那边带来的菜也都该烹的烹了,该热的热了,众人便就着潺潺水声和无边秋色用起饭来。
姜菽坐在矮凳上,正好面对着流淌不息的溪水和五彩斑斓的山林,远处不知名的鸟成群结队地飞起又落下,像是起起伏伏的韵律。
天光正好,他撞上不远处温朝的视线,开怀一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073章来到大唐的第七十三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