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46 章 来到大唐的第四十六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2114 字 6天前

('

第046章来到大唐的第四十六天

全家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自己身上,陈涛拉不下脸承认他是叫人乔装才买到的菜,更不敢说因为自己风评太差,在牢里时高至善一句话都没跟他说过,只好僵硬地点点头,表示崔澜说得对。

陈尚书喜上眉梢,难得愿意看看这个不成器的二儿子,道:“高至善是他家独子,高相公和高淑妃捧在手心里的亲孙儿、亲外甥,若你能与他交好,无论是于你阿耶我在朝堂,还是于你长姐在宫闱,都是好事一桩!”

陈昭容也道:“高至善自幼在弘文馆致学,得诸多大儒赞赏,若你能随他读写诗书经史……”她笑笑,颇为欣慰,“不说考取功名,至少能多明白些事理,日后若想再与你荫官,阿耶和我也都好开这个口。”

顶着父姐或探究或期许的目光,陈涛越发不敢说出真相,唯唯诺诺地应了声,含糊其辞地将事情糊弄过去,然后就怂鸡似的缩在自己的座上,整场宴席都没再怎么开口。

高至善非但没有和他交好,还跟那个卖小食的庶民相谈甚欢,甚至对秦正阳都“和颜悦色”。——这种话,他怎么说得出呢?

旁边的崔澜见他这般心虚,心满意足地勾起嘴角,放他自己在旁边悄悄反省去了。

等宴会结束,趁陈昭容和府中夫人们说体己话的功夫,陈涛赶紧拉着崔澜去了安静无人的角落,上来就急道:“舅舅为何害我?你明知我与那高至善并无来往,也知道这菜是如何来的,扯那般谎作甚!”

崔澜好整以暇地摇摇扇子,反问:“那你为何不否认?我又没将话说死,你若不想由着他们那般想,直接否了就是。”

“分明是你自己也想让他们那般觉得,何必来怪我呢?”

陈涛磕巴道:“那是、那是……”

崔澜晃着扇子,笑得像只狐狸:“论身世,高至善能与白身的姜小郎君为友;论品行,秦二在长安的名声也不比你好,而且他是实打实冒犯过高至善恩师的,如今也能‘当街抢人’了……你自己想想罢,你比他们差在哪里?”

陈涛默然,崔澜也不急着催,转身哼着小曲儿走了。

悟已往之不谏,方能知来者之可追啊!

-

陈涛如何愁肠百结,姜菽是一点不知道,他一早收完摊后,跟着彩云在家舒舒服服睡到过午才醒。简单下了碗菠菜蛋面,就着酥鱼和泡萝卜热乎乎吃了,然后趁着太阳好,将衣服洗了,被褥晒晒,最后美滋滋地发了一大盆面,准备蒸些红枣花馍糕。

金错说,去城外那座善堂的路上,能经过一处年头很久的道观,如果姜菽信道的话,可以顺路去拜一拜。

姜菽原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怪力乱神之事最多只信到高考要用孔庙祈福的笔,如今一朝穿越,对此类事便多了几分敬畏。

他情况特殊,所求之事估计不大好办,除了力所能及的香油钱外,就想着带几座枣花馍馍糕过去当供点。

枣花馍馍是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刚刚听带路的中年女子所言,这座善堂并非是官府公办,乃是几位长安城里的贵夫人所创,专门收养孤儿与残障幼童,赡养孤寡老人的,平日不仅接收好心人的银钱物资,也接受人来善堂中义务帮忙。

大约和后世的志愿者差不多,姜菽想。

得知姜菽的来意后,萧珠淡淡一笑,有些感慨道:“阿娘说得没错,姜小郎君果然是个妙人儿。”

有金错这个小唢呐,姜菽和陈涛之间的事萧珠也略有耳闻,是以姜菽说自己是替陈小郎君来捐钱的时候,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阿娘?”姜菽疑惑,萧珠母亲认识他?

萧珠浅笑道:“萧七娘子与朱娘子,便是我母亲与阿娘。”

姜菽他们走后当天,朱娘子便趁她们回去探望的功夫,和她们讲了姜菽的事,意思是难得见到这么有趣的小郎君,若是她们在外头遇上了,能帮一把帮一把。

那些个开食肆的姐妹为痛失一员干将扼腕,萧珠则想起此前在温府帮厨的那名小郎君似乎就叫“姜菽”。

萧珠没将此事说出,而是选择默默观察姜菽一段时日,发现他确如朱娘子所言,是个踏实良善的人,并且小食摊生意兴隆后,才回去和姐妹们说了此事。

想要招揽姜菽入伙食肆的姐妹们更是心痛,任谁都能看出,以姜菽如今的势头,早晚会卯劲儿开自己的食肆,别说加入她们,日后别成生意对手就算万幸了!

姜菽以前只猜到萧珠或与朱娘子有关系,没想到关系如此密切,不禁感慨世界真是小啊,拐来拐去都是熟人。

这一层窗户纸说破后,萧珠又道这间善堂就是当年萧都知和朱娘子,拉拢了一批相熟的朋友开起来的。她们捡来的非乐籍的孤儿孤女,大多也都会送到这里来抚养。若是姜菽日后有兴趣,欢迎来这里帮忙干活。

两人又简单聊了几句,萧珠便因还要洗菜,继续去忙活了。姜菽跟着中年女子去登记了钱财名录,做好手续交接后,这场捐赠才算结束。

记名的时候,他瞧见这页开头处的名字字迹,手上动作一顿,想了片刻才继续若无其事地在页尾写上自己的名字。

今日上午来捐款的善客很多,与他相隔十几个名字的开头处……赫然写着温朝的名字。

姜菽仔细看了好几遍,确定是他认识的那个温朝字迹,府门也并未有差后,思道果然如金错所说,温家与此处善堂颇为相熟。

他来时未见温朝的车马,不知道人是不是已经回去了?

-

从善堂出来后,姜菽去了道观。

道观离善堂很近,站在善堂门口就能望见,门口停着不少马车。

姜菽徒步过去,隔着墙都能闻见里头悠扬温暖的香火气。古树蓊郁的树冠越过布满岁月痕迹的砖墙,沙沙地探出一点圆润的枝桠,上头竟然还被人系了写有字的红绸。

姜菽大眼一瞧,是求保佑发财暴富的。

姜菽不禁好奇地想道,这都挂到道观外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头来了,还能保佑灵验吗?而且这灵验了算什么,偏财?

姜菽继续往前走,发现那红绸并非个例,越靠近道观大门的,枝桠上系的红绸越多,什么求姻缘求子、求功名求健康的,数不胜数。

红绸的色彩深浅不一,有些明显有了岁月也仍未撤去,大约道长们也懒得管了吧。

他跨进门,下意识地先朝挨墙的树看去,果不其然,观内的树上但凡能被挂许愿绸的地方,都已经被系得满满的,风一吹,大片的绸带柳条似的飘扬,瞧着极为喜庆。

嗐,这不比许愿池里的铜钱看着壮观多了!让愿望随风飘扬,不比沉在水底强?

姜菽这般想着,结果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口池塘,里面没乌龟,只有几条锦鲤,被扔满了铜钱。

……

姜菽默默地从钱袋子里取出一枚铜钱,拿在手里认认真真许了个愿,然后咻地一下往前一抛,砸出个小水花。

然后又掏出一枚铜钱,继续许了个愿,又一抛。

他掏出第三枚铜钱的时候,旁边的小道士终于忍不住咳了两声,制止了他的动作。

小道士抱着扫帚,幽幽道:“小郎君,做人不能太贪婪……”

若是一枚铜钱就能叫人人心想事成,世上哪还有骗子?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啊小郎君!

姜菽掩饰地咳了两下,将钱袋收了起来,然后把枣花馍馍拿出来,询问小道士能否上供。

小道士本还想再教育姜菽两句,但瞧见那模样漂亮的花糕时,眼睛都睁大了,忙不迭地点点头,抓着扫帚就往后头跑去,应当是去询问前辈的意思了。

很快,小道士折返回来,将姜菽请进去。

大殿里有一位老道,鹤发童颜,瞧着慈眉善目,见姜菽进来,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道:“小郎君前脚刚走,怎么后脚又来?”

姜菽不明所以,直言自己才刚刚进来道观。

老道这次是真笑了,摇头道:“罢了罢了,时候未到,缘不在此。”

他看向姜菽手中捧着的枣花馍馍,叹道:“小郎君手艺精湛,这花糕做得忒精致。”

姜菽总共做了三座花馍,一者是仿宝相花纹,一者是仿如意连纹,还有一是仿莲花纹,都是盘子大小三层高、布满捏花叠边的,瞧着就像是一座座红枣白面做的花塔。

都不消姜菽开口,老道直接叫小道士取来供盘,将花馍摆上去。

姜菽不太懂这之间是否有什么流程,就按自己的理解认真拜了拜,希望神仙能保佑自己早日回家,再不济,保佑姜稻一辈子平平安安。

等他拜完,老道让他去一旁的签筒上抽根签。

他抽出一根,看了一眼,直觉不是什么好词,就递给老道等他解签。

老道只扫了一眼,就将签子抽走丢在桌上,然后重新从中拿出一根,口中振振有词——

“且看贫道为小郎君你逆天改命!”

姜菽:……

等等,逆天改命是这个意思吗!?

老道拿着那根新签子,玄之又玄地在上头摸了又摸,转身对姜菽笑道:“小郎君,前尘种种非了断,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姜菽一愣。

老道将签子递到他手中:“镜花水月梦中梦,眼前人非世间人。”

“方才那枚签子不属于你,眼下这枚才是。”

姜菽低头一看,上上大吉。

第047章来到大唐的第四十七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