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危言(2 / 2)

璧之魇 灯巷曲直 1984 字 2024-02-28

这话冯广略已听出茧子了。他永远不可能想到,有蒋相毅的打点,这案子永远也不会有进展。

“郑二娘也是一点音信都没有吗?”冯广略又问道。

掌刑官便顺势将话题引向失踪者:“既然有人说看见凶手劫持一女子离去,可见郑二娘应是在凶手手里,找不到凶手,便找不到郑二娘。说起这郑二娘,她的失踪倒很有些古怪,三更半夜的为何会在假山?”

冯广略茫然:“这个……在下也不知。”

“恕我直言,冯公子的这位未婚妻似乎……有些古怪。反正,依我之见,公子回去可好好回想一下她的所作所为,兴许能找出点启发。哦,恕本官还要唐突一次:这位郑二娘为何尚未过门就已住在冯府?”

“她只是暂住,想不到才来五天就出了事。”

有司立即追问:“有关这位郑二娘,可否再详尽些?”

憨厚的冯广略于是老老实实把郑楹的身世遭遇一五一十说给这位掌刑官。

掌刑官听罢,惊异道:“在下进京奏报令尊遇刺一案时,听到宫里当差的故人说起此女,说圣上慈悲,封其为公主,还欲接姐弟二人进宫,但不知为何他们接了旨后竟齐齐不见了踪影,原来是去了贵府……这就更叫人想不通了。”

冯广略一听,差点惊掉下巴,回家的一路上,脑子里如同裹着一团乱麻:难不成楹娘真有古怪?可这又怎么可能呢?她一向是那么的秀气柔弱。冯广略左思右想,几天下来始终也没想通这一切。

因怕日后被追究隐瞒不报之罪,冯广略一走,掌刑官立即将此案中被劫女子或是焦邑公主之事上奏永正帝。

————————————

永正十一年八月十八,就在冯广略准备携全家回老家础州时,突然来了旨意。接到圣旨,冯家终于不再人心惶惶了——皇帝得到冯?F死讯,为显朝廷恩泽,直接赏了冯广略一个六品京官做。冯家人本来已打点了行装准备回老家,这样一来,全家便直奔京城。

走之前,冯广略也不忘去找掌刑官,给了不少钱财,托他多多上心父亲的案子,并尽力找寻未婚妻郑二娘的下落,无论生死,皆有重酬。掌刑官满口答应着,待冯广略全家一走,就将案子的卷宗束之高阁。

——————————

冯广略决然想不到,他心心念念担忧着的未婚妻此刻正在另一个男子的陪护下平平安安地赶路。

不过,郑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会和后的头三天,詹沛不曾给过她一个好脸一句软话。她只能跟在后面,战战兢兢,轻易不敢吱声,不得不说的话也要想三遍才敢启口。

说起来这也许是詹沛与生俱来的一个“本事”——脸上只要不带笑意,面无表情也能不怒自威,很是唬人。不管是同僚、手下,抑或是郭满和郑楹,一看他敛了笑,立马就想要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更何况郑楹这种天生怂的,常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詹沛当日一看到郑楹平安出现,心口一松,火气随即消下大半,怒斥之后更是再没半分不悦,之所以继续装怒,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两人会和那天,郑楹已因行刺之事连续两夜未眠,见面后又被詹沛一顿数落哭了许久,一路上身心俱疲,头昏脑涨,又不敢开口,只能一直撑着。

晚间詹沛找了间客店准备过夜。走进堂中,詹沛借着细弱灯火看出同行女子已困顿至极,便让她先去客房休息,自己牵马去后院马厩拴了,回来后刚上到二楼,便发现郑楹的屋门半开,人却趴在床榻上已然睡熟。

“连门也不知道闩。”詹沛在心里责备了一句,走入郑楹房里,准备唤她起来闩门。

就在离床榻只剩几步远时,男子忽然鬼使神差般地停下脚步,屏住呼吸,借着朦胧月色去窥看熟睡的女子。任他平日里再怎么少年老成,但也绝非圣贤,又年轻健壮,只这么一看,心便砰砰狂跳不止。

他赶紧用仅存的一点理智克制住冲动,唤醒熟睡的少女,令她闩门,而后步出房门,听郑楹在里面闩好门后,便立刻转身回房。

第二天,郑楹对昨夜之事一无所知,詹沛却仍是心有余悸,看到少女便有些眼神躲闪,生怕自己定力不足,于是故作愠怒,使少女躲自己远远的,他便可对自己更放心些。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