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说明事由(2 / 2)

把找出来的三套衣裳,在家里匆忙换上身,姐妹三个各自抱着,自己的脸盆等洗漱用具,往井边跑,准备到哪里去打水洗漱,这样能节省一点时间。

余瑞羽动作要比程家姐妹快上一些,湘芷她们换好衣服跑到井边的时候,余瑞羽已经到了这里,并且已经将水打了上来,见湘芷姐妹三个也过来了,就将自己打上来的水跟她们一起分了,四个人在井台边洗脸刷牙,将乱蓬蓬的头发梳理成发髻发辫。

将各自木盆里面的脏水倒掉,四个人总算是有了点干净的模样,虽然是又累又饿,但还是有了一点精神。

将木盆等洗漱用品放回家里,余瑞羽扶着爷爷,湘芷带着两个妹妹,五个人一起往杨家走。

杨家老两口等的抓心挠肝的,恨不得出去直接去找余瑞羽跟湘芷她们,想从他们口中问问自家的两个孩子为什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但他们一个行动不便,一个还需要留在身边照顾,也就只能干等着,好在湘芷她们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程、余、杨三家,是围绕着唯一的那口水井盖的房子,虽然彼此之间相隔有一段距离,但并不太远,也就十几二十米的样子,走上几步路也就到了,就算是因为余爷爷年纪大走不快,也用不了几分钟他们就到了杨家大门口。

“杨大叔,我们来了!”

湘芷站在杨家大门前朝里面叫了两声,并没有自己推门进去,就算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但也不能,不问一声就闯进别人家里去。

“你们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杨大叔听到喊声,急急的从屋里出来,小跑着到自己木栅栏门前,将余家祖孙跟程家三姐妹让进门来,他跟老伴等的脖子都伸长了,要是在不见人过来,他都要过去挨家请人了。

湘芷等人从栅栏门进来后,被杨大叔请进自家屋里。

杨大婶虽然一直靠坐在屋子里,但门外的说话声她听的很清楚,知道湘芷她们过来了,这会儿见人进了屋,立刻就要张嘴询问自家一双儿女的情况,杨大叔却猛向她打眼色,意思是现在先别急着问,先不说他们两口子跟余家老爷子,湘芷他们四个孩子脸色都有几分憔悴,一路赶回来肯定是吃不好睡不好,到家这么一会功夫有忙着洗漱换衣裳,可以说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喝口水就过来了,肚子一定是饿了,还是先让他们坐下来,安安稳稳的把饭给吃了,等吃饱了再问也不迟。

湘芷跟余瑞羽他们四个人也的确是饿坏了,在路上这几天,根本就没有好好吃过饭,就算是想坐下来吃饭,因为环境因素,也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赶指出来的杂粮饼子而已,当时只能想着到家就有好吃的,现在好不容易到家了,饥饿感仿佛一下子被放大了好多倍,尤其是在走进杨家的屋子,闻到饭菜的香味时,他们几个肚子里饥肠辘辘的馋虫们更是大闹起五脏庙,咕噜咕噜的响个不停,要是再不吃饭,就要饿昏了。

“孩子们快坐下,喝口热乎水,把饭吃了,你大叔给你们做了热汤面,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吃了面也就到家了,快坐下!快坐下!”

杨大婶也是一时着急乱了分寸,经杨大叔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忙叫湘芷他们上炕来吃饭,几个孩子的脸色的确不太好,路上肯定是受了不少罪。

“唉!”

四个人异口同声,本来就已经够饿的,炕桌上摆放着的面条还那么香,哪里受得了忍得住,急急的爬上炕到炕桌边去端碗拿筷子。

湘芷他们也的确是饿了,这几天为了能快一点到家,他们天不亮就起床赶路,晚上直到天彻底黑下来,再也看不清楚路才停下来休息,如果晚上的月亮光够亮,能够依稀看清楚路的话,他们也会接着赶路,知道困的眼睛睁不开才停下来休息。

除了晚上睡觉之外,基本上一整天都在驴车上颠簸,除晚饭能就地找点野菜野果子换换口味外,早午两餐都是啃自带的干饼子,吃了好几天早就吃腻了,杨家的午饭虽然也没什么,但杨大叔给他们四个人,一人做了一碗热汤面,每碗面里还加了一个荷包蛋,撒上翠绿色的葱花,再滴上两滴麻油,别提多香、多诱人了,这会儿正好赶在饭点儿上,肚子早就咕咕叫个不停,他们也不跟杨大叔杨大婶客气,端起碗来呼噜呼噜的吃起来。

杨大叔做饭的手艺相当一般,但摆在湘芷余瑞羽四个人眼前的面条却异常美味,胜过任何山珍海味,吃得四个孩子头都不抬,一个个恨不得将脑袋都要埋进面碗里。

杨大叔、杨大婶老两口虽然心里着急,但见四个孩子这般吃相都很心疼,也就没有提起别的,等着几个孩子吃饱喝足之后在问。

余爷爷也很心疼,一看就知道自家孙子这几天受苦了。

湘芷、余瑞羽他们四个都饿得够呛,有美味的面条摆在面前,自然是只顾着埋头呼噜噜的吸面条,速度上可是不慢,就连最小的湘芪也是,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自己面前的面碗里面,一口接着一口的吃着,四个人的嘴都塞的满满,鼓鼓囊囊的腮帮子,就跟四只小松鼠似的。

吃过饭后,湘芷姐妹三个帮着杨大叔将锅碗瓢碰收拾干净,这才大家伙坐下来,说起杨家兄妹为什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还有救治草叶的事情,一一讲给杨大叔跟杨大婶老两口听。

余瑞羽不能说话,湘苓跟湘芪年纪又小说不清楚,只有湘芷来担任解说员。

“杨大叔、杨大婶,事情是这样的……”

湘芷口齿清晰,声音清脆,将她们离开家到“寒水城”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逐一告诉杨大叔杨大婶跟余爷爷。

别的事情倒还好,只杨大婶一听儿子将自家卖粮食的钱,全部都用来跟韩家人赎买草叶,并且还向余瑞羽借了不少银子后,脸当即就变了颜色,嘴唇也抿紧了,大家伙一看就知道她是不高兴了。

湘芷这才觉得自己最太快了,不该将杨树跟余瑞羽借钱的事情这么快说出来,先不说别的,杨大婶肯定会对草叶产生反感,觉得够怪她,才使自家儿子背上债务。

杨大叔对杨树的自作主张也有些不满,尤其是买东西的来的银子对他们家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儿子不跟他们商量就花出去实在是太大胆,但是,儿子并没有将银胡吃海喝糟蹋了,而是救了韩家那个可怜的童养媳,怎么说也是救人一命,做了一件好事,虽然莽撞,却也是心善纯良。

韩家那个瘦瘦小小的童养媳,杨大叔是见过的,明明比他家巧儿还要大上两三岁,身量却要比自家的巧儿矮上一头,脸上也瘦的没有几两肉,脸色也是常年灰黄,一看就知道是吃食跟不上,再说都住在一片区域,大家伙彼此之间都十分了解,更何况韩家那般奇葩的人家,想不知道都难,对着那么小的女娃娃不是打就是骂,还每天推给她那么多的活儿干,那小童养媳能活到现在可是不容易,儿子救了她,也算是一段善缘、一份功德,只是儿子的自作主张是要不得的,等回来之后他的好好说说杨树才行。

这么一想,杨大叔的不满情绪倒也消除了不少,不过他打算等儿子他们回来之后,好好说说儿子,以后可不能在这般冲动,先不说未曾与父母商量就动用自家银钱,居然还向外人借贷,真真是胆大包天,要知道,他活了这么几十年都从来没有跟别人开过口借钱,一想到儿子身上背着外债,杨大叔就觉得自己的肩膀上像是压着千金重担一般沉重。

余瑞羽是真的把杨树当成自己的朋友,所以在杨树开口向他借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借了,他是绝对不会逼着杨树还钱的,再说杨树借钱又不是去吃喝嫖赌,是为了救人,他自然是要伸把手帮忙的,此时见杨家夫妇面色有异,眼珠一转便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是不高兴,于是便悄悄的去拉了拉余爷爷的衣角,跟他偷偷的打眼色,意思是让余爷爷帮着杨树说几句话,别让杨家夫妇生气。

“杨树这孩子就是心善,杨树他爹,你真真是好福气呀!有这样有菩萨心肠的好儿子,杨树以后肯定能好生孝顺你们夫妻,你们以后可是享福了!”

余爷爷也觉得杨树擅自做主有些莽撞,不过救人一命终究是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再说自家孙子又一个劲儿的给自己打眼色,便笑呵呵的夸起杨树来。

“哪有!哪有!您老太抬举那臭小子了!”

天下有哪个父母不愿意听别人夸奖自家的儿女,这会听余爷爷这个年长,又识文断字的老人家夸奖自家儿子,杨大叔跟杨大婶的脸色好了不少,想来杨树回家后也能少挨点骂。

为了安抚杨大叔杨大婶老两口,湘芷他们几个人一直在杨家待到吃过晚饭才各自回家,接下来他们还有事要做,而且得尽快赶回“寒水城“去,杨家兄妹跟重伤的草叶还等着呢!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