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三天后废路荒山路口大树下
“你们可算回来了!呵呵呵!”
如同之前预料的一样,虽然湘芷等人没有在“寒水城”逗留太久,但留守在家中的长辈们依旧非常担心,尤其是余爷爷,他家孙子不会说话,与人共同起来比较麻烦,这倒没什么,他最怕的就是孙子别别人欺负,要不是自己这副老骨头实在是折腾不起,他那里会让孙子这次去“寒水城”。
就因为整日担心孙子个其他几个孩子,岳爷爷每天吃过早饭后,就从家里拿过小板凳,带着程家的小狗小尾巴,一起到路口这边的大树下面来等着,从天亮等到天黑,就是想能早点看到孩子们回来,这几天每天如此,白白等了这么好几天,今天总算是让他等到了,见到孙子他们回来,可把老爷子给高兴坏了,住着拐杖从凳子上站起来,急急的迎了过去。
余瑞羽因为要赶车,坐在驴车的最前面视野最好的位置上,因此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看到,等在路口大槐树下面的爷爷,他一时着急快速挥舞了两下鞭子,使拉车的大耳朵加快了速度,等快要到近前的时候,也顾不得驴车还没有停下来,就将手里的鞭子扔给坐在后面的湘苓,自己从驴车上跳下来,一路小跑着到余爷爷身边,伸手扶住爷爷的胳膊,裂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显然见到爷爷让他很高兴。
余爷爷见到孙子眼睛都笑眯成一条缝,一手住着拐杖,一手不断的摩擦着孙子的手,虽然孙子已经十几岁了,眼看就到了加冠的年纪,但是还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睛,就算以前他被万家辞退,可以就三不五时的去偷偷看余瑞羽,像这样分开还是第一次,从孩子门启程那一刻开始,他这颗老心就提得高高的,现在总算是平安回来了,他这颗提到嗓子眼儿的老心,总算是可以放回原位。
“余爷爷,我们回来了!”
驴车赶到余家祖孙跟前,程家三姐妹分别从驴车上下来,走过去异口同声的向余爷爷打招呼。
跟着余爷爷的小尾巴看到自家的三个小主人开心的冲过来,蹦蹦跳跳摇头晃脑,那个欢快劲儿就别提了。
看到自家的小狗这么欢快,程家三姐妹也跟着开心起来,因为赶路儿带来的疲惫仿佛也消失了一样,尤其是小湘芪,她跟小尾巴可是好朋友,好几天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个小朋友可是想坏了,这会儿忙蹲下将小尾巴抱起来亲热。
“平安回来就好,看看这一个个小脸瘦的,这回回来了可得好好给你们几个小孩子补养补养。”
老人都是这样,见到外出归来的晚辈总是觉得他们消瘦了。
湘芷姐妹三个抱着小尾巴笑眯眯的听着余爷爷的唠叨,余瑞羽更是扶着爷爷不撒手。
“咦?巧儿跟树儿他们两个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回来。”
余爷爷在余瑞羽的搀扶下坐上驴车,这才注意到杨家兄妹不再,怎么孩子们没有一起回来呢?于是便开口问起来。
“咱们先回家吧,等到了家再说吧。”
湘芷开口说道,距离家里也没多远了,还是到了家,加上杨大叔、杨大婶,人都到齐鲁再说比较好。
“那咱们快走吧,眼看也到了吃午饭的时辰了,树儿他爹这会儿应该是把饭都给做上了,你们也都饿了吧?咱们回家就吃饭去!”
余爷爷也觉得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再说孩子们赶路回来一定都饿了,还是先回家去,让几个孩子吃饱饭后再说也不迟。
湘芷她们也的确是饿了,小湘芪的小肚子还配合的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余瑞羽将爷爷抚着这驴车上坐稳,程家三姐妹也善良驴车,余瑞羽则前者大耳朵往家走,显示将程家三姐妹送回家后,再扶着自家爷爷,那些采买的东西回到自己家。
到家之后,湘芷先打发小妹到杨家去送信,然后便跟二妹一起卸驴车,把大耳朵牵到棚子里,喂料喂水,这才腾出手来给自己梳洗换衣裳,身上穿的这身衣裳依旧脏的不成样子,换下来忙放到洗衣服用的木盆里,撒上皂角粉,倒水浸泡。
杨家
杨大叔已经做好了今天的午饭,依旧跟平时一样,几个早饭时吃剩下的杂粮馒头跟一盆子稀粥,正几个茄子土豆拌上自家做的大酱,在普通不过的农家饭菜,别看不沾油星儿,却也非常美味可口,他们家平时午饭就这么吃,忽然见小湘芪来送信说他们回来,杨大叔忙又动起手来做起别的东西来。
老话说过。“出门的饺子,入门的面”,凡是家里有人出门都是要吃顿热乎乎的饺子,但办完事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吃上一碗热汤面才可以,杨大叔就是动手来给湘芷她们几个做面条。
杨家的条件不如程家跟余家,不过在家里还是能找出几斤白面的,给几个孩子每人做上一碗热汤面是绰绰有余。
杨大婶虽然腿脚不能动弹,但上肢活动自如,她也想帮忙做点什么,所以杨家像是做面食的时候,和面的工作都是交给她来做,这会做面条也一样,她在炕上做着和面,杨大叔在灶间清洗蔬菜做浇头。
夫妻两个配合默契,没一会面团跟浇头就做好了,杨大叔手脚麻利的将妻子和好的棉拖擀成面片,再往擀好的面片上撒上干面粉,然后折叠上几层之后用菜刀切成尽量均匀的面条,将折叠着的面条抖落开来,然后放入烧开水的大锅里面,用勺子轻轻的搅拌,防止面条沾到锅底。
当面条在锅里翻起大水花,放进去的面条也都浮到面汤上来的时候,面条就已经煮好了,用漏勺将面条从锅里盛出来,分别放进四的大腕里面,将事先做好的浇头盛一些倒在面条上面,趁着锅里的水还在翻滚打四个鸡蛋进去,等煮熟之后放进四个面碗里,四碗“进门面”就大功告成。
远行归来的人,回到家之后必须吃上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才算到家。
这些年因为杨大婶瘫痪的关系,虽然有女儿杨巧儿打理家务,但灶台上的事,杨大叔也做过不少,做起饭来手法相当娴熟,动作也很快,虽然菜品单一味道一般,但还是很不错的。
将做好的饭菜摆上了炕桌,碗筷也都拿上去,杨大叔用围裙擦着双手,时不时的就跑到自己家门口去张望张望,看看孩子们过来了没有。
杨大婶下身瘫痪不方便行动,没法子跟杨大叔似的跑到门口去张望,不过她也无法干坐在炕上等着,尽量用手将自己的身体向外边挪一挪,挪到炕沿最边边的地方去,再也没有可挪的地方才停下手,这里虽然距离门口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在这根本看不到门口那里,但她还是尽可能的伸长脖子向外瞧,希望能早一点看到孩子们过来。
刚才小湘芪听姐姐的吩咐,跑来杨家报信,但并没有说的太清楚,只说她们从“寒水城”回来了,杨树跟杨巧儿兄妹并没有跟着一起回来,他们俩要暂时留在“寒水城”里,等她们回去,具体是因为什么这样安排却没有说,杨家老两口都着急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自家的一双儿女没有跟着一起回来?
余瑞羽跟湘芷两个人也怕杨家老两口着急,各自回到自己家之后,梳头洗脸换衣裳都尽量快一些,但不管他们如何快速,也是得用上十几分钟才行,毕竟现去井边打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都想到都是直接在井边打水上来,就地洗脸梳头,至于衣裳则是打算在家里换好在到井边梳洗,但即使如此也挺费时间的。
程家姐妹三个在家里,从装衣裳的箱子里面,找出三套现成的换洗衣裳,因为太着急,把箱子翻找的很乱,但这会儿没有时间收拾,只能等从杨家回来之后再说。
将身上换下来的脏衣裳,扔进洗衣裳用的大木盆里,等从杨家回来之后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