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了晚自习,赵小冬又来到教室门口等她。过了会儿,陈秋白他们也来了。朱宜春之前没怎么跟这帮人打过交道,根本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好在赵小冬一路耍宝,大家嘻嘻哈哈地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信用社。
几人一起进了大院,绕过营业楼,到了台阶前,她往仓库的方向走,陈秋白、夏宇、赵小冬和周小敏他们上了台阶,往家属楼那边走。
朱宜春听见他们吵吵闹闹地聊着天,回头望了一眼。她莫名想起上周的英语课。英语老师讲到 middle class,说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大班级,处于中间的那些人就是中产阶级。
大院里没有中产,但阶级是一目了然的,它通过一段阶梯直白地显露出来。阶梯上面是陈秋白、夏宇、赵小冬、周小敏,阶梯下面是她。
朱宜春回过头来,望向家的方向。回家的这段路没有路灯,母亲怕她害怕,晚上总是开着门口的灯。
朱宜春默默朝那边走着,心里很平静。
他们家只有两间屋。但再寒冷的夜晚,母亲也会为她留着一盏灯。
第十八章 文学少女
陈秋白是初二下学期开始写小说的。
上了初二,语文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练笔,叫他们每周写三篇日记。因为日记是要当成作业交上去的,极少有学生直抒胸臆。陈秋白有优等生包袱,写出来的东西更是假大空,最后越写越没边儿,她自己都觉得离谱,干脆开始遍故事。
那会儿《灌篮高手》正是最火的时候,镇上的孩子尤其是女生都对这部动漫十分痴迷,陈秋白也不例外。当时最受欢迎的角色是流川枫,但陈秋白却唯独喜欢藤真,为了多看他一眼,她把翔阳的戏份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还专门跑去隔壁镇子买了一堆海报和卡片。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追星,这种高昂的热情也直接推动了她最初的文学创作。
当然那时候她并不知道什么叫同人文,只是太喜欢藤真,不甘心他在《灌篮高手》里只有边边角角的戏份,所以让他在自己的故事里成了主角。
那是一篇长达两万字的玛丽苏小说,男主是藤真,女主以她自己为原型,名叫慕容露雅,长得花容月貌,人见人爱,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八,但是弹跳力惊人,是学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扣篮防守都不在话下。
虽说人设剧情天雷滚滚,但这本小说却在年级里广泛传阅,火得一塌糊涂,每天都有别的班的女生慕名前来借她的日记本,女生们在课间聊的也都是她的小说,流川枫的铁粉周小敏甚至愿意花钱请她写一本以流川枫为主角的小说。
陈秋白已经很久没被这样追捧过,暴涨的人气让她不禁有些飘飘然,忽然间,她在学习上失去的光环又在其他地方找了回来,这让她对小说创作的兴趣越发浓厚。
李丽君觉得这事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帮助,于是也没有过多干预,只叫她以学习为重心,不要过度沉迷写小说。
陈秋白嘴上答应着,但写小说这事一旦上头就很难停下来,再加上她心思细,想法多,灵感像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她被创作热忱驱使着,课间也写,吃饭也写,上完晚自习回到家里,也要写两段才睡觉。
语文老师李青松乐见陈秋白对写作感兴趣,起初十分鼓励她的小说创作,评语也写得很认真。但随着陈秋白的文章越写越长,字迹也越来越太潦草,李青松读到一半就头疼,评语越来越短,最后也懒得通篇看了,只写了个“优”。
那年四月,青丘县有个主题征文比赛,陈秋白在老师和妈妈的鼓励下报了名。征文要求写一段人间真情,故事要贴近生活,感人至深。陈秋白左思右想,写了一篇《我的老师》,以语文老师李青松为原型,虚构了一个去大山支教的乡村教师,为了感人至深,她直接把老师给写死了。因为怕老师多想,她特地在故事末尾加了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李青松看见了,心情有些复杂。
班主任蔡丰在一旁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不写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吗?”
李青松依旧有些郁闷。但陈秋白的故事的确写得挺好,于是他也没叫她重写,只改了些文辞和语法错误,就帮她寄到了县里。
两周后,比赛成绩公布,陈秋白拿了三等奖,县里奖励了 100 块钱和一张奖状。陈秋白兴奋极了,一拿到奖金就给爸妈、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买了小礼物,又请全班同学吃零食。同学们收了好处,天天围着她奉承,陈秋白心里骄傲不已,走路都带风,着实风光了好一阵子。
春天有场运动会,算是学校里除了元旦晚会之外最大的活动。初三的学生都忙着准备中考,只有体育生会参赛,一二年级自然就成了运动会的主力。
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每个班都要选一名高挑漂亮的女生当引导员举牌子。陈秋白虽然长得好看,个子却有点矮,本来班里应该是周小敏举牌,但那会儿陈秋白征文获奖的热度还没过去,最后班里的同学还是选了她。
引导员的统一着装是白衣黑裤白鞋,陈秋白选了件荷叶边娃娃领的白衬衫,收腰束脚的裤子和白色旅游鞋,早早搭配好了,只等着运动会开幕式精彩亮相。
然而那阵子她的新小说刚起头,人物众多,情节离奇,她每天灵感爆棚,写得如痴如醉,一不小心运动会那边就掉了链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