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玉兰被小儿子逗得笑出了声:“你怎么这么稀罕露露姐姐啊?”
陈秋白僵硬地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面的次卧门忽然开了条缝,赵小冬趴在门口看了会儿,又关上了门。
李丽君看出女儿不自在,也生怕她一不小心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所以也没多留,坐了几分钟就走了。
孙玉兰把母女俩送出了门,赵小寒追着陈秋白要下楼,又被妈妈和姥姥抱了回去。
“回去,回去,姐姐有空再来找你玩。”孙玉兰哄着儿子,又冲陈秋白喊说:“露露改天来家里吃饭啊。”
陈秋白答应了一声,心情有些复杂。
回到家里,陈秋白趴在书桌上写了会儿作业,突发奇想拿出了下学期要学的生物书,壮着胆子翻开遗传病那章看了眼,那几张病人的照片依旧十分可怕。她被吓得心口一紧,连忙合上书本,丢进了抽屉里。
次日,李丽君带着女儿去了趟凌河村看望冯友娣。冯友娣虽说自己家里不富裕,但对李丽君向来大方,李丽君自然也要礼尚往来。
这天早上,她先是去供销社买了些饼干、点心、零食,又去赶了个集,买了几斤生猪肉和熟食猪头肉,拎在手里又是大包小包一大堆。
陈秋白也给凌云带了点礼物。她不知道凌云喜欢什么,于是买了蜜枣和巧克力,都是她爱吃的。昨天孙玉兰给她的可乐她也带上了,凌云肯定没喝过。出门前她想起上回看见凌云的文具很便宜,又去小卖部给他买了几支好一点的圆珠笔和笔芯。
元旦过后,她跟凌云走近了一些。虽然她有时依然会在学习上嫉妒他,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把他当敌人了。毕竟,他为了她可以当众丢脸,可以挺身而出,甚至连危险也不顾,她如果继续仇视他,那就是恩将仇报了。
母女俩照例是骑车去的。陈秋白手里拎着两个袋子下了车子,踏进门槛喊了声“姨”。
冯友娣正在院子里刷锅碗瓢盆,听见声音,扶着腰站起来,看见陈秋白进门,喜盈盈地说:“了不得,我大闺女来了。”接着侧了侧身子看向她身后,又说:“李老师来了,大过年的,您家里这么忙,还过来做什么?”
李丽君笑说:“哪有什么要忙的?您那天送了那么多年货,我都不用做什么了。”晃了晃右手的袋子,又说:“我去集上割了几斤猪肉,您留着年五更胶东话,除夕夜。包餶飵胶东话,饺子。吃。还有点猪头肉,您把它敞开晾一晾放起来。”
冯友娣忙说:“家里有猪肉,您快带回去自己吃吧。”
两人客套着往堂屋走,冯友娣打量了一眼陈秋白,说:“我看着露露高了。”
李丽君说:“高什么?班里还是数她最矮,以后可别长得还没我高。”
冯友娣说:“她这才几岁?过两年就长开了。”
李丽君一抬头,看见凌云从堂屋里迎了出来,说:“凌云是真的越长越高了。”
冯友娣看了儿子一眼,说:“也别长太高了,太高了不好看。”
凌云上来问了声“李老师”,麻利地把堂屋的餐桌收拾干净,又给李丽君和陈秋白倒了两杯水。
冯友娣跟李丽君寒暄了两句,说:“吃了晌午饭再走哈。”说完可能是怕李丽君有顾虑,又补充了一句:“他爸没在家,走亲戚去了。”
李丽君不想拂了她的热情,便答应了。
陈秋白跟着凌云去了里屋,把带来的礼物给了他。礼物都装在了一个纸盒里,陈秋白一件件往外拿,向凌云介绍着:“这是巧克力和蜜枣,这是可乐,你尝尝好喝不。这是我一直用的原子笔,特别好用。”
凌云接过去,说了声“谢谢”,脸上有些羞赧,别扭地问了句:“你寒假作业写完了没?”
陈秋白说:“还没有,你呢?”
其实凌云已经写完了,但想了想也说没有。
陈秋白不知道跟他说什么了,翻了翻他的寒假作业,顺手捡起一支圆珠笔转了起来。
凌云看出她有点无聊,提议说:“我带你去凌河玩吧。”
陈秋白说:“好。”
凌云出去跟冯友娣和李丽君说了一声,到院子里去推三八大杠。冯友娣有些不放心,追到堂屋门口,叮嘱了一句:“别站冰上玩,去逛逛就回来,一会儿就得吃饭了。”
凌云答应着,叫陈秋白坐在车后座,骑了十分钟,来到了村口。
陈秋白看见街角有个老人守着个小车卖杂货,问凌云那是谁。凌云说,那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因为年轻时闯过关东,村里人都叫他关东客。
关东客打了一辈子光棍,也没攒下多少钱,因为生活拮据,天天推着一个鸡笼一样的小车子在村头卖货,有雪花膏搓手油之类的日用品,也有零食文具和玩具。村里的大人都嫌他脏,不让孩子们在他那里买东西。但凌云从不介意,隔三差五照顾他的生意,圆珠笔和作业本都是在他那里买的。
凌云骑车来到关东客的小摊前,跳下了车子,陈秋白也跟着下来了。快过年了,关东客图喜庆,自己做了糖葫芦,插了满满一垛,树在货摊后面,但临近中午了也没什么人买。
看见有孩子过来了,关东客缩着脖子问了句:“看看要点什么?”说话间左手缩在袖子里,右手搭在膝盖上,手指黢黑,指间夹了支旱烟,头上戴了个黑色棉帽子,看上去脏乎乎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