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的史书上经常记载,“无双侯发神庙军两千,战万余骑兵,敌溃,奔袭千里杀其首。”
周尚拱手作揖沉声道:“尚领命!”
在周尚确定投效之后,洛楚就从吴郡动身来到丹阳郡,他是来检阅周尚麾下的一支精兵,丹阳兵!
丹阳军的名声早在邦周时期的吴国攻楚中就已经颇为体现,只不过当时还不叫丹阳郡而已。
洛楚的背后是江东本地的士族以及流寓而来的看好他的士人,孙坚背后则是豫州汝南袁术以及他自己的班底。
您是丹阳郡太守,又不是那些被士族架空的傀儡,何况那些丹阳士族难道就不愿意投奔公子楚吗?”
周瑜知道是什么事,无非就是将那些不愿意投靠公子楚的人,或流放或斩杀而已。
要知道就算是韩信韩武穆都有一班高皇帝的老兄弟作为偏将带兵执行命令,强如他的大伯父洛霄,也有一众太平军渠帅执行命令。
谁将成为江东的主人?
大多数都看好洛楚,不看好孙坚。
这都是标准流程,每次一地被占据,都会有大批士人逃亡就是这个原因。
士族这种阶层守土的时候是相当坚决的,就像是当年败则死,弃地则亡的最初代贵族一样,战斗力相当的强悍。
周尚手中同样有一支三千左右的丹阳兵,洛楚来到丹阳郡之后,他就颇为自豪的说道:“三千丹阳兵,皆是悍勇之士,可力战万余士卒不退不败!
若是孙坚真的胆敢来犯,定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江东铁壁。”
周尚的速度很快丹阳郡很快就改旗易帜奉洛楚为扬州牧,不承认孙坚身上由长安朝廷所册封的扬州牧。
公子楚是想要我作为臣子还是藩属呢?”
周瑜闻言沉声道:“叔父,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世间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到利益。
在汉王朝的战争之中,丹阳兵一直都是抽调的重点,无论是北上抗击匈奴,还是南下剿灭山越蛮夷,都有丹阳兵的身影。
等真的到了那一天,有些事,他不想做也要做啊。”
击败了孙坚,袁术要不要一战?
刘表要不要一战?
为了守卫江东,就要守好长江,为了守好长江,就要守好淮河,拥有了淮河,西面又觉得不安全。
西凉军阀那么蠢,但是有西凉铁骑在,现在还过的相当逍遥。
他猜到洛楚是要等到和孙坚这一战打完之后再做计较,周尚也觉得现在维持原状是最好不过的。
他投靠洛楚,洛楚真的想要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还真的不太容易,在这扬州之中,除了州牧的位置外,比太守更高的职位还真是不容易寻到。
敢战士号称天下第一强军同样是因为能承受极高的战损!
这些丹阳军当然不可能达到敢战士和神庙军的水平,但洛楚知道以后这就是自己守卫江东的王牌之一了。
周尚作揖道:“公子坐断江东,庐江周氏皆仰慕公子,若不是身居要职,这郡中数十万百姓割舍不下,当日公子下达招贤令时,某便挂印而去了。”
周尚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敢肯定,自己这个侄子的这一番话一定没有和公子楚说过。
我麾下那些追随我的佐吏,他们是否愿意投奔公子楚呢?”
还有与周泰同来的蒋钦同样是一员虎将,这让洛楚颇为惊喜,他麾下现在文臣谋士已经不算是缺了。
周尚望着周瑜笑道:“看来你是真的很认可这位公子楚了,竟然就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本州会率领吴郡大军在后压阵,至于后勤粮草不需要担心,全部由吴郡一力承担,立下功劳的士卒都按照规定奖赏,阵亡的士卒都一一发放抚恤。
“二牧之争”是发生在诸夏大战期间的一场为了争夺江东主导权而进行的局部战争。
洛楚端起酒樽遥遥和周尚相碰,饮下之后便说道:“周尚公,孙坚率军想要进入丹阳郡,伱镇守丹阳多年,就依旧由你来率领军队抵抗。
公子楚恐怕实现不了你这样的愿望吧?”
不过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北上中原和天下英雄一决高下吗?
我是两千石的太守,在这扬州之中,什么位置能安排我呢?
周瑜开诚布公的希望周尚能够投靠公子楚,献上丹阳郡,周尚闻言只是说道:“自古以来,率地而投的,都能够作为一方藩属。
战争的结果是洛楚挫败了孙坚进入江东的战略目标,迫使孙坚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转而向中原发力,并且影响了徐州和荆州的战略目标。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对持续数年的第一次诸夏大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二牧之争”对战争局势的影响是第一次诸夏大战时期所不容忽视的。——《东汉末年战争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