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琼枝 第51节(1 / 1)

醉琼枝 狂上加狂 3725 字 2024-02-20

('可偏有太子一党的几府人随声附和,故意哈哈大笑,顺带要看看小妇人被挤兑得羞恨难当的脸。

什么狗屁的管事?满京城就没见有女子能当这差使的!

就算谁家府里有管事婆子,也无非是管管内宅丫鬟,看顾着女主人的几个妆奁箱子罢了。

有谁看见过内宅的婆子上这等交际席面的?

一个下堂妇人,靠着几分姿色去了光棍官员的家里卖弄,再挂着管事的名头出来,也配跟他们同席?

那司徒晟将来若有了正经的主母,第一个发卖的恐怕就是这个勾人的女管事了!

见战火挑起,之前默默低头饮酒的人也纷纷抬起头,饶有兴致地看着八卦,看着楚琳琅的眼神晶亮,全等着看笑话罢了。

楚琳琅不想跟太子府的人有冲突,她痛快了嘴巴,岂不是要给司徒晟惹麻烦?

所以她依旧假装听不见,起身要走。

可就在转身时,却看见四王妃领着六王妃,连着一众丫鬟嬷嬷,锦衣云裳相携而来。

楚琳琅还记得自己跟谢家结下的梁子,看见六王妃就把头一低,打算不显山不露水地悄悄走人。

四王妃知道楚娘子大闹了谢二千金的婚礼,所以她得了四皇子的授意,特意让管事将楚琳琅留下吃酒。

而现在,她借了赏花窖鲜花的名义,将六王妃也一起引过来,是别有居心的。

四皇子得了司徒晟的言语点拨,终于帮助母妃咸鱼翻身,扳回一局。对于司徒晟其人,四皇子如获至宝,势在必得。

可惜老六有些没眼色,还想着跟恩师重修旧好。这不明摆着要跟他抢人?

四皇子觉得无妨,可以在司徒晟的身边人那下下气力,让六王妃这蠢妇得罪一下司徒府的总管。

那楚娘子如此美貌,搞不好就是司徒晟枕边柔风一缕!

现在楚娘子和谢家结怨甚深,正好利用一下!四王妃再借机解围卖好,讨女管事一份人情,也算以后在司徒府上安插了能用的眼线。

当楚琳琅给二位王妃行礼时,四王妃长袖善舞,巧笑嫣然地对六王妃道:“弟妹,看在我的面子上,今日可莫要为难了楚娘子。她也是个苦命的人,我们四殿下让我好生款待她呢。”

这话看似说和,实则挑拨。若真是好心,就该干脆不提谢家婚闹的事情!这么人前挑破了人家六王妃的家丑,叫人怎么接?

依着四王妃的设想,心眼子不太多的六弟妹一定会下不来台,面带愠色,冷若冰霜地对待楚娘子,搞不好,还要出言讽上几句。

到时候,她再做个好人温言维护,更衬托出四王府对楚娘子的平易近人。

谁知六王妃猛然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了十分的笑,亲切地拉住了正要施礼的楚琳琅,笑吟吟地对四王妃道:“看四皇嫂说得什么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楚娘子才是旧识。要知道,我跟着六皇子在寂州那会就跟楚娘子相熟了,我和六殿下还去过她家,吃她亲自做的菜呢!我也是跟她整日绣花闲聊,一见如故得很啊!”

说完,六王妃转头对楚琳琅笑道:“总是吃你的家宴,上次你来我府上,招待不周,竟没留你吃饭。今日倒是好,我借了四嫂子的宴,正请你吃一杯水酒了。”

楚琳琅万万没有料到,上次还在指责她败坏谢家名声,不肯原谅的王妃,这一次却恍如失忆了一般,跟她如此和婉说话。

饶是机智如她,都有些回旋不过脑筋,只能任着六王妃拉她的手,尴尬地微笑。

同样被闪了一下的还有四王妃。

她两头卖好,和稀泥的说辞全都堵在了嗓子眼,只能讪笑看着六王妃,想看看这蠢弟妹今日行的是什么路数。

而一旁坐席上的各府看客们也暗自吃惊。

因为先前周随安婚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前妻还指使人大闹了周郎中的婚礼,到处败坏六王妃妹妹的名声,害得六王妃谢东篱也跟着丢脸。

司徒晟不怕事大,居然还收留了这泼辣货色,一看就是怨恨六皇子辱骂了他这个老师,狠狠地抽打了六皇子的脸!

这样的仇怨,至死方休啊!

可万没想到,六王妃人前见了楚氏,恍如久别姐妹重逢。这叫一堆看戏的人情何以堪?

再说六王妃,之前受了六殿下的训斥,早就理顺了厉害干系。

她如今嫁给了刘凌,自然是以夫君的利益为先。

既然夫君要与恩师重修旧好,那么这司徒府上的女管事,就是比亲妹妹还亲的闺中密友。

想到这,六王妃竟然是一人笑着撑住了全场:“楚娘子,你还记得在寂州时教我的绣花样子吗?那时我还会,可是跟你分开久不练习,竟然忘了大半,一会吃酒时,你可得好好跟我说说针法……哎呀,你怎么在这坐着吃酒,谁安排的?满桌子都是男人,多不自在。走!跟我前厅饮一杯去!”

六王妃也是个实惠人,只一心记住了夫君要她善待楚娘子。全然没有察觉,自己方才的话,将四皇嫂装了进去,简直是在影射四嫂慢待楚娘子,故意将她扔在男人堆里饮酒一样。

四王妃笑得愈加僵硬,同时心里暗惊: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六弟妹竟然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她一时大意,竟然被这蠢货弄得下不来台。

四王妃得了四殿的嘱咐,要笼络大理寺少卿,自然不能落在人后。

于是她迅速调整了表情,面上带笑,说见了楚娘子这般美人谁人不爱?连她第一次见都觉得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四嫂说得对,且得让楚娘子去前厅饮酒,好好聊一聊。

如此热闹的闺蜜认亲盛况,一旁的各府管事们自然插不上话。

原本奚落楚琳琅最厉害的太子府总管,更是面色精彩,带着几分被冷落的难堪。

他方才还嘲笑楚琳琅不敢见六王府的人,殊不知,这楚娘子竟然与六王妃私交如此深厚?

夺夫之仇,辱妹之恨,居然都能在妇人们优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女子这等胸襟大气,倒显得他们这些乱嚼舌根的男人们有些吃饱了撑的!

于是,原本准备低调走人的楚琳琅便在各府总管的瞠目结舌里,以六王妃寂州故交,四王妃一见如故闺友的身份,转眼就上了主人家的女眷席位。

楚琳琅面上带着得体的笑,从容不迫地应酬着,心里却十分懊恼自己今日出门没有摇龟壳。

这是什么神鬼情形?她当初是官夫人的时候,也上不了这么大的席啊!

她现在不过是少卿家的小总管,却被两个王妃左右护法,簇拥着上了女眷主桌,敬过来的酒水也是一杯接一杯地饮。

眼看着一众花枝招展的贵妇们面露疑惑地看着她,楚琳琅只是饮酒间隙得体地微笑,想寻个由头赶紧扯呼走人!

而在这坐满了女眷的院子里,还有一个人怒火中烧,不敢置信地瞪看这一切,那就是跟着夫君前来吃酒的谢悠然。

上次她看见楚琳琅出入祭酒大人的府宅子,心里愤恨,故意派人找茬,想让楚琳琅当众丢丑。

谁知这妇人巧舌如簧,却反将了一军,还在祭酒大人面前狠狠露了一把脸。

当她派去的婆子摔了一跤,一瘸一拐地回来时,谢悠然真是后悔自己没有亲自过去,当众撕了那楚氏。

就算父亲不准她回门,她也管顾不得,当天晚上就带着周随安回了娘家

等回门到家的时候,她便迫不及待想寻母亲,问问她,为何府衙迟迟不抓败坏她名声的罪魁祸首。

可是寻了半天,不见母亲,问了下人才知,母亲被父亲禁入了佛堂思过,就是女儿回门也不能见。

谢悠然一时懵了,不知母亲犯了什么错,然后父亲突然出现,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只面色铁青地将女婿周随安叫入书房。

等再出来时,周随安的面色如纸,仿佛受了什么惊吓。

第47章慈师之心

她问周随安怎么了,他却不肯说。

而父亲脸色依旧铁青地告诉谢悠然,她既然嫁入了周家,便是周家的人,自有她的夫婿管教她。

以后家里没有递信,不准她总往娘家跑。

谢悠然来不及发作,就被周随安急匆匆带回家。

等回周家后,谢悠然不过是抱怨了父亲几句,说想去找安姨母打听情况,周随安却是突然暴怒,指着她说,以后不准再找楚氏麻烦,更不可再与她那个惹祸的姨妈有来往!

她问周随安,父亲到底说了什么,可是周随安却不肯明示,又撇下她,一个人回书房过夜。

谢悠然又气又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加之看不到母亲,只能寻机会去找安家姨母问个明白。

可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出去送信的丫鬟神情失色地回来,偷偷告诉她,安家开锅了!

先前还算好,不过是谢老将军去兴师问罪,说谢家丑闻是从安家的院子出来的。

如此揪出了听墙根泄密的两个侍妾,全都打了板子被安姨母发卖出去。

可安家姨父的亲侄儿——那个管河道的安峰,也不知怎么的,被谢胜叫去问话后,在回来的路上,竟然掉进了河道。

等发现的时候,尸体泡发得不成样,官府查了一下,便以失足落水结案。

可是安峰的父亲,也就是安姨父的胞弟却不信,几次跑到安家来闹,说是什么嫂子惹祸,谢家害人,要让兄长去谢家讨公道。

安姨母不服气,冷言嘲讽了几句,却不去想想,人家死了儿子,怎么禁得起火上浇油?

结果她被小叔子用一块地砖打得脑袋开花,鲜血直流。

那小叔子说,自己死了儿子,便也不活了。他儿子以前也奉公守法,要不是受了安苏氏毒妇的挑唆,胆子越发的大,也不会贪赃枉法,到处拉扯大旗,惹来杀身之祸。

总之那日,安家差点闹出了人命,最后还是族长出面,才将人给按住。

紧接着,安姨母突然身染“恶疾”,被姨父连夜送到了老家农庄,据说这几年都回不来了。

谢悠然听到这,惊得张了半天嘴。

依着她的脑子,是怎么都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

于是她去书房找周随安,想要问个明白。

一门书房门却看见胡小娘给周随安送补汤,胡小娘因为怀孕而略显丰腴的身子挨得周随安太近了些。

当下醋坛子又翻了,谢悠然冲上去照着胡小娘的脸就是一巴掌。

胡小娘吓得连连后退。她入门这么久,一直都受着赵氏的宠爱。先前的正室楚琳琅也待她和善,从不给她立规矩,甚至有些好的吃食,也都先紧着她这个孕妇。

这新入门的夫人还名门大户的千金呢!好没教养,哪里有这样入门不说话,就亲自动手打人的?

当她这个正经良妾是几两银子买来的丫鬟?

胡氏受不住了,挺着肚子捂着嘴,哽咽哭着跪在了周随安脚下,恳请他准了自己归家,免得一尸两命,被磋磨死在这深宅大院里。

最后闹得赵氏和小姑子都来了,小姑子扶起胡氏,回了自己的屋子。

赵氏从成亲那日就对新妇存着怨气,现在总算有了发难的正经名堂,便问谢悠然,她也怀着身孕,该有慈悲心,怎可对家里的妾这般刁横?周家虽然赶不上谢家,可她儿子也是正经六品的官员,家风岂容她如此败坏?

而周随安则是大发雷霆,骂谢悠然善妒,竟然如此对待先过门有孕在身的良妾,全无正室风度!

老娘儿子齐上阵,气得谢悠然抱着肚子要撞柱子,最后还是丫鬟婆子拦下,各自劝解。最后让胡氏过来,跟夫人谢氏道歉,才算各自下了台阶。

可如此一来,新婚的夫妻又是冷战数日。

如今周随安简直拿了书房当卧房,几乎都没有回过新房。

原本按着周随安的品阶,都不够格入四王府喝这杯水酒。

谢悠然有心在周随安那卖弄自己的人脉,证明那些流言蜚语对她毫发无伤,特意求人去要的请柬。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