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红论——障碍(2 / 2)

如果明白但还是不能够跨越,那么想象那些极限运动员。比如:极限攀岩,在大量外国大片引进情况下那些人的活生生展示了人生跨越的过程。那些巍峨的山峰被人们征服在脚下,依然是靠一步一步实现的,中途甚至要有转折、有放弃。艰险也好、平和也好,人生一个个台阶自脚下而过直至到达目标。

错误的人生目标是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这时候,主要是要分清责任,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去逾越社会的规矩范畴,要分开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界限。否则,这样的目标依然是负担。

偏离人生目标同样会出现在前进的征途。这是说:人们会为生活中的“假目标”吸引,从而忘记自己的初衷导致障碍产生。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后期,有名的群雄破珍珑棋局和闹少林桥段,金庸先生以生花笔法从头至尾诠释如何从偏离的人生目标实现跨越的过程。以闹少林为例,金庸先生详解了突破知见障的方法。像少林方丈玄慈修炼故事书中写道:“鸠摩智最后所使的‘袈裟伏魔功’,玄慈方丈毕生在这门武功上花的时日着实不少,以致颇误禅学进修,有时着实后悔,觉得为了一拂之纯,穷年累月的练将下去,实甚无谓。但想到自己这门袖功足可独步天下,也觉自慰,此刻一见鸠摩智随意拂袖,潇洒自在,而口中谈笑,袍袖已动,竟不怕发声而泄了真气,更非自己所能,不由得百感交集。”这是偏离人生目标的典型事例。至后来,藏经阁扫地僧的诠释是少林以佛学为本,修武耽误禅修却是本末倒置了。所以,及时发现偏离人生目标不为之所迷是打破障碍实现跨越的关键。

最后,强调人力有其穷、不可妄自菲薄。说这一点是因为人生前进路途中确实存在“高原现象”,有的时候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前进一步。像学生考学先天潜能也罢、后天努力也罢,有时候自己成绩考高1分也是困难万分。这时候,人们要保持一颗前进的心,不懈怠、不气馁,耐心寻路,以图前进;这时候,可以缩小人生目标过一段时间再去看人生的大目标,看看有无方法突破;这时候,可以不再去看人生目标,像生活常见的那样散散心、走出去,承认自己放下负担,又何尝不是人生选择。

写这些是源于思忖:曹雪芹先生著书遇到过障碍吗?

应该是有的。像孔子那比肩门生颜回因贫病早夭,曹雪芹先生从留下的记述看虽然他箸有《废艺斋集稿》私人生活依然不免于贫困交加,但他依然安贫乐道凭借个人的努力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后人引为楷模记心学习吧。

2016.6.25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