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滞留土台村(2 / 2)

董晴气恼我这么大的事不同她通气,现在铁上心地与我叫板。

“董站长,我们俩已经有过明确分工,我负责实地采访,你负责收集信息。你是不是越权了。”

“我们之间是有明确分工,但更需要合作,更需要多沟通。这么大一件事情,你一声招呼不打就跑来了,这是合作吗?这里不需要没有团队精神的人,我已向总社打过招呼了,总社新派的记者晚上七点就会赶到这里。”

“那别的记者到来之前,我们之间还是有分工的,现在请你回到你自己的岗位上去。”

“莫友明,你看看我还能回的去吗?现快艇只能乘载20人,现在仅女性就23人(董晴没有包括自己,当时在场的女性应该是24人。这姑奶奶一直是骑着驴找驴的主。),作为一个记者,是坚守岗位重要,还是把危险留给自己重要。”

我这才明白,董晴在快艇上就已计算出了今天滞留村里的人数,她已决定把自己滞留在村里。而我不让她下快艇,却是在计算出今天滞留村里的人数后,想法阻止董晴不下快艇,那么滞留在村里的就不会是董晴。

同样是面对危险,我选择了把安全留给了同伴;而董晴却选择了把安全让给素不相识的百姓!

马干部和老大爷听到我们的争论后都站不住了。马干部上前与开快艇的师傅交涉能不能拉上董晴,快艇师傅来了一句,“按标准,快艇只能装下20人,现在都已挤上了23人,如果再多拉1人,出了问题只要你敢负责我就拉。”

马干部吓得马上闭嘴。

老大爷冲着快艇上的妇女们喊,“你们下来一个,让这个女娃上去。”

快艇上真的有人站了起来。

董晴赶忙阻止,“大爷,不是我不想走,我是专门来采访你们的,这是我的工作。”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我也不能太偏心董晴,只好对老大爷说:“她是省报驻镇州记者站的站长,她不想走就让她留下吧。”

老大爷没想到这么个女娃竟然还是个官,兴奋地说:“孩子,放心,63年的洪水都没淹到土山上去。今天晚上,我保证你会没事。”

我挥手让快艇赶快出发,然后拉住老大爷的胳膊往村里走。董晴一瘸一拐地与马干部紧紧跟在我们后边。

路上,我对老大爷说:“大爷,你能不能给我搞瓶白酒?”

(后记:本人设计董晴决心留到土台村这一情节,决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去美化董晴,而是想让她代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女士向广大记者朋友们说一句:在危难关头,记者不应该是个看客,不应该不顾他人的生命去作报道,生命才是第一位的。有关曹爱文女士的事迹及相关报道,请点击《目录》——《作品前言》——《河南女记者救人.人性化新闻课》、《记者是应该先救人还是先采访》)

最新全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