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楚大将军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为儿女选的联姻对象,一个比一个身份高。真是早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啊!他们悔啊!只能牢牢抓住眼下的机会,可不能日后再后悔了。“我们当然要规劝皇上了!”“是啊,江山社稷为重啊!现在我们云霄国日益壮大,若是皇家子嗣凋零,岂不是让他国看了笑话,引人觊觎?”“这也对不起老祖宗啊,太上皇,太上皇定也不会同意的。”提到太上皇,众人心思各异。当初皇上说太上皇的精神出了问题,日后可能认不得人了,可后来也没听说太上皇出什么问题。若太上皇的身子康健,精神尚可。此事,他们是不是可以请太上皇出山做主?君子枫被吵得脑袋嗡嗡作响,当事人君凌云和楚家,却一个也不在场,他只好差了人去芳华殿请人。毕竟这件事儿,他可做不了主,也不好插手。他若是明确说赞同皇上不纳妃,说不得激动的大臣们,还会将矛头指向他这个浩王府世子。参他一个心怀不轨,觊觎皇位。那他岂不是冤枉?还是留给君凌云自己处置吧。“皇上驾到!”太监一声高唱,大殿中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各自归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君凌云于龙椅之前掀袍坐下,一派威严。“众卿平身。”“谢皇上!”大臣们起身以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着让别人先开这个口。不料他们之中还没有人开口,倒是君凌云先开了御口。“朕一言九鼎,说出的话,就是圣旨!绝不可能食言而肥。”朝臣们的眼珠骨碌碌地转,皇上如此决绝,他们该怎么劝说好啊?礼部尚书想着,不如与皇上聊聊孝道?“皇上!”“朕的话还没说完!”君凌云一句话,吓得刚出列的礼部尚书,扑通就跪在了地上。“皇上恕罪。”打断皇上说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可方才,皇上明明已经半晌无言了!他可真是倒霉。君凌云这才继续道:“历朝历代,无论有多少皇子,最后能撑起一国大业的,也唯有一人。”朝臣们又是心中腹诽,话虽是这么说,可那一人,却是经过惨烈的争夺,最终活下来,且得了朝臣们支持的,才能登上帝位。与自始至终独独一个,哪里能一样?万一这一个夭折了呢?又万一,将来长成草包了呢?那将来云霄国,岂不是岌岌可危了?只是这话,他们该怎么说?似乎怎么说,都有些大逆不道。君凌云又道:“朕与皇后都还年轻,定会努力为皇家开枝散叶!”这,皇后一个人,怎么生得过后宫佳丽三千?皇上这可是,强词夺理了。只是,还有跪在地上的礼部尚书,作为前车之鉴,朝臣们只能偷偷看看皇上,到底说完了没有?说完了,他们也好说上几句啊!君凌云却似是故意的,每每停顿到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插话了,又会继续说下去:“朕知道,众爱卿都是为国劳心,并不是私心想为自己的家族谋利,更不是想要借助自家女儿,左右朕的决策!众爱卿的忠心,朕领受了!”朝臣们冷汗涔涔,这后宫,本来就与前朝脱不开关系,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历代皇上又岂能不知?皇上左右朝臣,朝臣也左右皇上,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君臣和谐。哪里有如君凌云这般,将这种事情摊开来,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还道他们大公无私,这让他们如何接话?难道要自打嘴巴?“众爱卿,可还有话要说?”君凌云终于允他们开口说话了。跪在地上的礼部尚书,尴尬无比,他若不说话,恐怕皇上都不记得要叫他起身了。可他若说话,皇上会不会记起来降罪于他?好在,曹丞相先一步开口了。“皇上,不知您这个决定,太上皇是何看法?”曹丞相向来会审时度势,今日为了他的家族,他也算是违逆了君凌云。只不过,曹丞相说出的话,还是留有余地,温和得很,却让君凌云无法回避。云霄国以孝为先,皇上又怎能行不孝之事!朝臣们都是偷偷去看君凌云的表情,不知道提及太上皇,他是否会震怒?君凌云却平静道:“父皇说:只要你们夫妻二人,能将云霄国放在首位,朕便不再干涉你们的决定。”什么?太上皇竟然同意了?这怎么可能?太上皇行事,一向将云霄国放在首位,任何会影响云霄国壮大的因素,太上皇都定会铲除。这次怎么会,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不过以皇上的为人,也不可能会假传太上皇的话。皇上到底是怎么说服太上皇,同意他不纳妃的?只是朝臣们不知道,太上皇的原话是对楚云溪说的:“你别在朕这里耍嘴皮子了,走吧走吧,只要你们夫妻二人,能将云霄国放在首位,朕便不再为难你们。”只怕就连太上皇自己也没想到,他这话,会被君凌云断章取义,用于拒绝纳妃之事上。第645章楚大将军解甲归田!朝臣们本来对太上皇抱以厚望,没想到希望就这么破灭了,实在是晴天霹雳。为今之计,也只能从楚家下手了。“皇上,您难道忘了萧家的前车之鉴吗?如今的楚家,已经比萧家的权势更为庞大了。臣等只是盼着皇上,能防患于未然啊。”果真是权利迷人眼,就连人称刚正不阿的刑部尚书,也无法割舍巨大的家族利益。只是刑部尚书的话音刚落,大殿外,便传来了楚大将军高亢的声音。“臣,楚正南,求见皇上!”正主竟然来了,大臣们都往殿外看去。君凌云也顿了一下,他让楚家父子回家团聚,就是不想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他岳父怎么还是来了?“宣。”君凌云薄唇轻启,就见楚大将军双手举着一个小木盒,面色冷凝地走上前来,跪到了地上。“皇上,微臣深受皇恩,为云霄国守住北境二十余年。如今北蛮已灭,北境平定,微臣愿交出虎符,解甲归田。”朝堂上的大臣们心思急转。楚大将军的虎符,可是北境二十万大军啊,他竟舍得交出来?解甲归田?楚大将军该不会是,与皇上联手做戏给他们看呢吧?“楚大将军,你这是作何啊?可没人说过要你辞官,你难道是为了皇后娘娘,要以辞官逼迫皇上和我等吗?”刑部尚书豁出去了,反正他方才说的话,也已经被楚大将军听了去,不在乎多说一句了。其他朝臣也纷纷附和。“是啊,楚大将军,难道皇上还真能苛待你这个功臣吗?”“如今讨论的,是皇后娘娘独占后宫的事儿,楚大将军可不要胡搅蛮缠。”他们就不信,楚大将军真的能舍弃手中的权利,解甲归田。定是做做样子罢了。楚大将军冷哼一声。“楚某是个武将,可不懂诸位大人那些弯弯绕。楚某所言,句句出于真心。至于以后,朝廷会如何对待功臣之女,端看诸位大人的良心罢了。”朝臣们腹诽,真不真心,还得看皇上同不同意楚大将军的辞官。君凌云也是沉眸思索了一瞬。正如楚大将军所说,北蛮已灭,北境已定。北境大军,早晚是要削减的。现在楚大将军主动将虎符交出来,功成身退,还能换得世人称赞。总归岳父交出来的兵权,到不了别人手里,自有楚文忠接手,果然是一步好棋。“国丈之忠义,感天动地,你的诉求,朕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