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骗人,上次我去陈兴家,陈叔说,野蘑菇在市里要一块多一斤呢,要是去bj买更贵呢。”温暖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开春后,陈爸爸就去了bj打工,听说是在一个大型建筑工地,刚去两个月,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让他自己筹建一支队伍,陈叔叔便在村里、镇上招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工人。当时温爸爸也动心了,可是鱼池活太多,交给温妈妈一个人不太放心。为此,温爸爸还闷闷不乐了一阵子,温暖却暗暗高兴,原来老爸也有一颗向往外面多彩世界的心呀!
“哦(2声)...”回答的有点漫不经心,温暖窃喜,对于自己的话,爸爸是有所触动的。
“爸爸,我问陈兴怎么赚钱,他告诉我是低买高卖,这是什么意思呢?”温暖又加了把火。
“让我想想...大儿子,爸要给你小姑写信,你自己揉着。”仿佛刚刚开了窍,兴奋的语调都有点发颤。
对于是否成功,温暖不担心,一是现在的经商环境真是太好了,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百业待兴。二是温爸爸性格谨慎,头脑灵活。(温暖臭屁状:也不看是谁爸!)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背后有咱这位重生人士呢,想赔有点难吧?!
温爸爸也是为行动派,短短2个星期,就确定了基本思路。由温小姑代收山珍,要求野生一等品,价格以当地市价为准(当然低些更好),每斤温小姑抽成5分。至于销路,由温大舅牵线联系了市里的两家大型的山珍批发店。由于样品品像好,两家店都承诺,如果能保证这个质量,价格不是问题,有多少要多少。刨除路费、人工,温爸爸算了一下,每斤黑木耳差不多可以赚0.8毛,每斤榛蘑、元蘑每斤可以净盈利1.2毛,猴头菇每斤的差价在1.5毛左右。因为本钱有限,又是第一次做生意,温爸爸有点试水的意思,只投入了2000多元,不到一个月,纯收入335元。看到轻轻松松一个月赚的钱是自己小半年的收入,温爸爸便彻底下定决心,把这个买卖做下去。离过年还有近2个月,温爸爸决定趁人们买年货的时机在年前大干一笔,可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那么多钱,把家底都抖落出来,再加上和七大姑八大姨临时拆借的,也才9000多。愁得温爸爸嘴里起了好几颗泡。
“爹有事,闺女服其劳!”这时不上何时上。当然,温暖只是在幕后指挥,某天傍晚,温家来了位陌生的客人,是来找温爸的。和温爸在东屋谈了近一个小时,才珊珊告辞。当晚,温爸破天荒的自饮自酌了一番。
来的客人正是宋金虎,称了解到温先生有批品相极好的山珍,想要购买。为了表示诚意,每斤价格增加一层。而且只要温先生同意,可以先交全款。但为了保证双方利益,要签订合同。实际这也是温暖的策略,温爸可不笨,对于老天掉馅饼这种没谱的事是不会相信的,太过示好反而会引起怀疑。所以,主动要求签订合同,显得更加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