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了周边几个学校后,温暖又打起了价格战,买一赠一,即买一毛钱的大的粘贴赠一小的,至于小的一毛钱三个,虽然这样整张粘贴收入锐减,但蚊子腿在小也是肉呀。
一转眼,一个月多过去了,温暖决定收手了,算了一下,共收入437.5元,刨除成本19.2和坐车去县里的车票钱(陈兴半票,温暖不起票),还有去周边学校时,在外边的吃饭钱,当然还有一点零钱共计31.2,纯收入406.3元。虽然上辈子温暖每月的工资加奖金都是以万打底的(熬到管理层后),但现在是87年呀,在这个小镇,工人每月普遍工资还不到60元,打零工的每天2——3元,一个农民家庭一年也就攒300——500元。
看着手里的“巨款”,温暖已经有了打算,老话不是说“要想富先修路”么,修路什么的倒和温暖没多大关系,实际这句话以温暖的理解就是,要想挣钱,要有信息量,要有便利的交通,当然还要有运输力。至于前两样,温暖一时也达不到,只能从运输力想办法,没错,温暖想买个自行车,二手的就成,(考虑到陈兴的个头问题,还是买女士坤车吧!)财不露白的道理温暖还是明白的,趁去县里进货时已经看好了,凤凰牌女士坤车新的大概在110-130元之间,买个6-7层新的大概要60-80元,后来温暖拍板买80元的,样子虽然不是最新的,可前后带都是新换的,这不就是内秀么。(温暖原话,这车表面看不出来有什么好,可禁用,跟我一样,都内秀呀。)
村里人问起,标准答案:“这是2手的,跟新的没法比,便宜呢,才50元。不过把卖粘贴赚的和我爸给留的20多都搭进去了还跟我舅舅要了点。村里人一估摸,陈兴这娃没少挣呀,一个多月挣了20多元,顶半个大人了。
至于为什么又弄到陈兴身上,理由很简单,他两卖粘贴这事败露了。你想呀,一个镇有多大呀,都是沾亲带故的,早有那好事的将此事当笑话讲给温爸温妈听了,“大中午,两小人在张家小学门口一个吆喝,一个收钱,无比和谐!”
温暖给的官方解释:“陈爸爸给陈兴留了点应急钱,陈兴看到别人卖粘贴赚了不少,也起了心思,至于自己是小童工,每天工资20颗汽水糖。”
温妈给了评语:“一没出息的吃货!”
几乎一晚过后,整个村都知道6岁的陈兴赚钱了,比较自己的孩子8-9岁了还玩泥巴呢,这差距也太大了,为了找原因,最近村里的“座谈会”话题一直是这个。后得到结论:这是人家根子好,陈老大(陈爸爸)就是个脑子活的,要不然当初自己孤身一人在村子落了脚,也没谁帮忙就挣下一份家业,还娶了邻村的一枝花——陈妈妈,不过第二胎超生加上这第三胎,罚款可不是小数目,估计也没啥了吧。陈家的的20亩地已经承包给了他小舅子。要回来最早也得的12月份了,那时候也没啥营生了(北方冬天人们讲究猫冬),养这三个孩子加上今年要交的预留款也不是小数目呢
现在的陈爸陈妈干啥呢?正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因为宝宝身上多了个器官——小JJ。陈爸爸大手一挥,陈家老三有了个很潮的名字——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