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布局天下(2)(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武平卫指挥使自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一直由宿松石良一家世袭任职。石良在朱元璋率兵攻克江州时,率宿松义勇赴九江支援朱元璋,被授以统兵元帅而留镇宿松,之后又在“鄱阳湖之战”中协助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明太祖朱元璋亲下诰命,敕封石良为武德将军,充任指挥,镇守亳州。

百年前,石良后代子孙石玺任职武平卫指挥使时,与宁王朱宸濠书信勾结,朱宸濠叛乱平息后,石玺被流放,其子石坚承袭了武平卫指挥使一职,后因故被治罪,石玺在押运途中被混乱的百姓踢死,石坚也自缢于狱中。

武平卫指挥使一职转为石家旁系承袭,自此一直低调不敢生事,唯恐被人抓住把柄丢了官职,平时不管事、不干事,是典型的“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官员。

宋洪福之前通过贿赂武平卫指挥同知赵无极进行了上下运作。商丘县的宋集百户所原来世袭百户本来就是姓宋,原来百户去世后无子嗣,正好直接安排宋洪鹏冒充原宋集百户的族人承袭了百户之位,正六品。

亳州境内与商丘县边界的是牛集百户所,武平卫指挥同知赵无极找个由头调动了原来的百户到其他百户所,让徐丁刀以试百户的身份统领牛集百户所,从六品。

明代的卫所兵制,是吸取中国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制度是好的,但是实行多年后,早已崩坏。普通军户的屯田被大量侵占,底层军户与奴隶并无多少区别,他们不但要将辛苦一年所得收成中的大部分上交给卫所上级,还要在战争时期蒙受致命风险与敌人拼杀。卫所军人生活越来越困苦,逃兵也越来越多。

明代郑若曾《筹海图编》卷三《广东兵防官考》就有记载,在嘉靖年间,有些卫所逃亡军士已达到在籍军士70%左右。

到了天启年间,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只剩下一半。宋集百户所和牛集百户所的军士也早已逃亡过半,余下的人也是生活艰难困苦,随时还会有人继续逃亡。

以上种种,导致卫所的军官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不被重视,中低级军官官职也就并不值钱,宋洪福送出去一部分珠宝首饰,就把两个百户所拿下了。

宋集百户所里还剩几十个姓宋的族人在抱团过活,宋洪福拿出粮食物资一诱惑,对方就上赶着认祖归宗,全员并入宋洪福所在这一支宋氏宗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