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徐旭有着后世的见识,知道历史的走向,深知情报的重要性。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记载,白莲教“徒党输金钱称朝贡,飞竹筹报机事,一日数百里”,《明史》又记载白莲教“蔓延畿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说明白莲教是有自己的情报传递途径的,有着自己的情报人员。
徐旭问了徐丙虎、徐丙辉、徐丙斌以及杨子雨、李泰等人关于情报站所和潜伏人员的事情,只有杨子雨、李泰追随徐鸿儒20余年,跟着四处传教,知道部分详情。
原来白莲教确实发展了部分太监、士绅、书吏、差役等入教,但是层次都不是很高,主要通过当地的教徒们一个接一个的接力传递记载着情报的竹筹,一日就能传递出数百里远。听说教主徐鸿儒本人掌握着几个高级间谍,但一向都是其本人直接负责,其他人并不清楚。
徐旭提议建立飞筹司,由徐丁启担任主官,称为飞筹司司长,优先挑选人手,负责各地的情报联络、管理和汇总。杨子雨和李泰配合徐丁启,尽快接收白莲教在各地的情报系统,和各地教众搭建沟通联系的方式方法,但需要注意保密管理,轻易不要泄露各地主要人员的身份,以防老的情报系统被人渗透。
飞筹司目前重点工作是,尽快联系上派往各地的徐丁汇、徐丁计等等徐家家丁死士,以他们为骨干,搭建飞筹司全国情报系统。在京师建立情报收集系统,往湖广派人,重点建立郧阳地区情报站。
同时研究情报传递加密系统,比如按情报人员不同选取特定的不同书籍,写数字来表示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徐旭决定亲自培训第一批情报人员学写阿拉伯数字。
徐旭早有意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为主要指导进行练兵,之前人数少还能随便凑合,现在人数多了,有两千多人了,有必要整正规点了,赶不上戚家军的战力,但也要像戚家军看齐努力啊,更何况徐旭还有商城这个大优势在手。
徐旭前世只是网上和人论战时翻过《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略懂点皮毛,半桶水都不到的水平,好在现在手下还有不少将领,集思广益,大家商讨下,先按《练兵实纪》部伍编制进行整编部队,一步一步来了。
斥候队什长陈石勇原来就是木匠出身,心灵手巧,又想出个办法,拿布条给合金连发弩绑上后相当于背带,可以把连发弩背在肩上,极大的方便了持弩战士。徐旭马上进行了全军推广。
戚家军的基本作战单位就是小队,12人即可摆出鸳鸯阵,鸳鸯阵里的二个伍还可以各变5人组成的小三才阵。
鸳鸯阵其实是步兵小单位的基本战术养成,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神化阵法,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实战应用阵形。小可用于个人与行伍,大可用于万人对阵。
鸳鸯阵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武器装备,其次才是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