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武安大营(1)(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把总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从军多年,行伍经验丰富,手下带着的是营兵,是招募的壮勇训练成军,是大明的职业军队,不是卫所那种农夫兵。刘泽清治军有其一套手段,把手下管治得服服帖帖的。

郓城武安镇飞集村官军大营是个伐木立栅而成的木寨,对外称呼为“武安大营”,营寨呈四方形,寨墙高达4米,只开了南北两个小门作为出入口,四面各有5米多高的?望塔两座,上有几个弓箭手轮班值守。寨墙进行了加宽加厚,架有木梯,可供士兵攀登寨墙巡逻防守。

把总刘泽清所部五百人在大营北门驻扎,乡勇部队在南门驻扎约千人,东西两侧寨墙下各五百人,北门靠着刘泽清所部驻扎约五百人。白莲教起义军俘虏被围在营地中间位置。

把总刘泽清看不上协守大营的乡勇部队无组织无纪律,时不时就有打架斗殴引发群架还得自己出面调解,营寨南北两个出入口都安排了手下营兵轮流值守,严加盘查。安排乡勇部队在营内看守白莲教俘虏,又怕乡勇坏事,特意叮嘱只给俘虏一天一碗清澈见底的稀粥吊着命即可,省得俘虏暴动闹事,真是为乡勇操碎了心。

落日时分,一队队的乡勇,向营寨汇聚回来,有肩扛手挑着鸡鸭、米面等粮食的队伍,有兴高采烈赶着被反剪着手绑成一串充作“白莲教奸贼”的老百姓,也有两手空空骂骂咧咧,怨运气不好的。

《郓城县志》、《邹县志》、《滕县志》等山东多个地方县志记载,明末镇压徐鸿儒白莲教起义时,多地“杀戮无算,横尸蔽野”,“芟除俘戮,盖以山积”,平叛官军“即指为奸细,杀而夺所有”,到处“流亡壁立少炊烟”的破败景象。

徐旭带着近卫营将士身着乡勇服装,拿着简易刀枪,挑着几担装着稻米、小麦、大豆等粮食的竹筐,押着20几个宋家村青壮,一行一百余人慢慢向官军大营南门靠近。

“站住,口令?”把总刘泽清所部守门军官厉声喝问。

“北马归巢。”徐丁御靠上前去,先出示了一个乡勇身份识别令牌,递过手里的一只老母鸡,“将军辛苦了,今天我们运气不错,这鸡孝敬给将军尝尝鲜。再放下一担稻米,犒劳各位兄弟。”

日夜轮流守门本来是个苦差,无法出外创收,把总刘泽清示意营兵官军在看到收获好的乡勇回营时可以故意刁难截留点,多少也算个进项,也好勉励官军勤于值守。大明官兵的薪水本来就很低,还经常拖欠着不发,平时混个温饱都勉强,打仗时,缴获就没有上交国库的习惯,基本都是各级官兵私分,谁缴获的归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