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休整定策(中)(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刘泽清是山东总兵杨肇基的下属,后来随着杨肇基援守辽东,在抗击后金军时屡立战功,开启了升官快车道。后在南明时,被封为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跋扈自雄。

据说刘泽清学习过诗文、经学,喜欢吟诗、歌咏,开府淮安后,府第的规格类似王府,经常召集幕僚宾客一起饮酒唱和,还在他的府中养了两只猿猴。

有一天,刘泽清设宴招待一位朋友家的儿子,把酒斟到金制的杯子里,叫猿猴手捧酒杯跪着递给客人。因为猿猴的样子过于凶恶,客人害怕得浑身打颤,犹豫着不敢接。

刘泽清笑着说:“客人,这样就害怕了?”

接着传令手下带来一名囚犯,在堂下当场剖出他的心脏,放在酒杯里和酒。让猿猴捧到跟前来,刘泽清一边喝着,嘴里还一边嚼着心脏,脸色一点都没改变。

徐旭现在手下也就是一百多人,因为商城商品的购买数量限制,目前只能是走人少的精英路线,怎么打得过将近三千的明军啊?

徐旭突然想起一事,又追问徐丁御,“可有前白莲教教主王森之子,我的师叔王好贤起义的消息?”

徐丁御出去召集众斥候再三询问,回来禀报,“没有王好贤起义的消息。”

徐旭沉思,前世看资料时就觉得王好贤不对劲,徐鸿儒与王好贤、于弘志等约定于天启二年中秋节于北直隶景州、蓟州和山东郓城三方同时起义,结果徐鸿儒起义之前就有叛徒告密,不少起义骨干被官府逮捕,不得不提前于五月就发动了起义。于弘志随后起义响应,失败被杀。王好贤却一直没有动静,后来才在扬州被捕押赴京师处斩。

后世史载:“森死,遗赀巨万,子好贤藉其资以结客,有异志”。看样子,曹操评价袁绍的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拿来评价王好贤也是极为恰当的。

甚至想的更黑暗点,徐鸿儒当上了白莲教教主,王好贤这个前教主之子对此不服气,做出些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徐旭召集众将议事,让徐丁御给大家通报了情况。

众人为起义军的战场胜利纷纷叫好,徐丙虎、徐丙辉更是激动的提出“马上向邹县转进,和皇上大军汇合”。

徐丁御则冷静的提出,“皇上大军之前是在郑家堰渡过运河而东进邹县,现在明军大军集结,在邹县外围严防死守,重兵把守各交通要道,郑家堰更是看守的重点,凭我们这点人手怕是轻易冲不过去。”

徐丙斌沉吟后道:“武安镇大营关押的我教兄弟得先想办法救一救啊。我们兵力不足,若能联系其他起义军部队,一起联合攻打武安镇明军大营,或有希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