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好了,大家先喝点粥吧。”宋洪娇一手端着一碗粥过来,招呼大家吃饭。先给了老族长宋长富一碗,再把另一碗递给了徐旭。
“九妹,怎么没有我的啊?”宋洪福在边上打趣道。
“不会自己去盛啊?”宋洪娇有点着恼了。
徐旭道了谢后接了过来,只见碗中飘着几根野菜叶子,米粒占了不到一半,是碗大半都是汤水的稀粥。徐旭喝了几口,没有什么咸淡味儿,略微有点野菜的苦涩。
虽然商城中有食盐,但当着众人面不好直接拿出来,就当体味农家乐了,大口大口的吃着,一会就见底了。热乎乎的粥水下肚,徐旭觉得整个人都舒服了很多。
宋洪娇见徐旭碗里空了,“徐公子,把碗给我吧,我再去盛一碗。”
徐旭中午还没购买白面馒头吃饭呢,就等着搭伙吃点热乎的,也没客气,一边把碗递了过去,一边道谢“麻烦九姑娘了。”
徐旭觉得在屋里干坐着也没意思,跟在宋洪娇后面,向外走去。
“九妹,那小子咋么这么能吃?一碗那么厚的粥还不够啊?就这么点粥哪够大家分的啊?嫂子她们一人都还分不到一碗呢!”不知是哪个宋氏族人在厨房念叨。
“我不吃了,把我的那份给徐公子吧。咱们熬粥的大米可都是人家徐公子给的。”这是宋洪娇的声音。
“哎,大家都吃,再下锅做点,要保障一人一碗粥。给徐公子管够。咱们自己必须省点,这些米也撑不了几天,后面还不知道能弄到多少吃的。”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妈,还是你说的对。”宋洪娇撒娇的声音。
徐旭才后知后觉的深刻意识到粮食对明末百姓的重要性。得好好想想办法,合理的多弄点粮食出来给队伍了。
注:
①“冻骨无兼衣,饥肠不再食”出自《明史》卷二二六山东参政吕坤奏疏
②“民相食,骨肉不相保聚,流之载道”出自黄维瀚等《巨野县志》卷二
③“人相食”出自李兆霖等《滋阳县志》卷六
④“??者枕藉于道”出自王政等《滕县志》卷五
⑤“诸将多杀良民冒功”出自《明史》卷二五七
⑥“出金数万,募勇助剿”出自李兆霖等《滋阳县志》卷六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