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 / 2)

重回1978奔小康 虞六棠 33643 字 8个月前

骆小龙跟周小凤汇报他昨天傍晚和骆谦说了什么话,周小凤回归平静,抬眼看傻乎乎的儿子。

诶,傻儿子,你真当骆谦害怕他哥嫂通过老宅那边占他便宜?

他和他爹娘离心了。

“二四原话是今后他不怎么待在村里,就靠你打理菜地,所以重新跟你谈分成?”周小凤问。

骆小龙点头:“他就是这么说的。”

“我估计二四搬家了。”周小凤说。

骆小龙一愣:“那菜地里的菜怎么办?”

“你再看看合同。”周小凤说。

骆小龙掏出合同一字一句朗读:“……地,凡是需要出钱的,骆谦一方提供,骆小龙一方主要职责是管理菜地,骆谦一方主要职责是出售菜,去掉成本(注:种子、竹竿、塑料薄膜、尼龙绳等),即是盈利,骆谦一方六成,骆小龙一方四成……”

“娘,二四管卖菜,他还会回来的。”骆小龙重新获得主心骨。

周小凤点头:“你留在这里好好看菜,我找你爹商量一点事情。”

“好。”骆小龙坐好。

周小凤走到大路上,回头看了一眼她小儿子的后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到坝坡上找骆清川。

“……就是这样。小龙已经答应了二四,还在合同上按了手印。”周小凤说。

骆清川来回踱步:“我估计三弟、三弟妹对我们二房产生了怨言。”

“小龙已经和二四签了……对,合同,小龙撕毁合同,他要赔二四一台牡丹黑白电视机,你替小龙赔。”周小凤赌气说。

“不和二四合伙种菜,你拿绳子勒死我,我也掏不出钱买黑白电视机。”骆清川说,“跟二四干三四年,我估计我能买的起黑白电视机。”

“反正小龙跟二四干,我其他儿子跟小龙干,他们兄弟能挣到钱,我高兴。”周小凤撂下这句话就走。

骆清川蹲在地头挠头,一边是兄弟感情,一边是儿子们的前途,他最终选择儿子们。

画面转到余郢。

那天骆谦到工商局办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叫他给家具厂、种子店起名字,骆谦随口取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幸福家具厂,一个叫喜气洋洋小店,并做了两个牌匾,一个钉在200平房子的门头上,一个钉在50平房子的门头上。

李谣和她家新房子首次见面,被气派的新房子惊艳到了。

她留意到两个牌匾:“幸福家具厂,喜气洋洋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免费看。小店。”

李谣念出来,她便感觉到了幸福和开心。

兄妹仨从被窝里钻出来,集体喊:“哇。”

锅盖、虎妹:“汪。”

躺在被窝里的两个奶娃子:“噗。”

李谣下车,骆谦掏出一串钥匙撂给李谣,李谣接住钥匙,打开大铁门,入眼的就是六堆木板,她穿过木板,打开通向后院的门。

李谣:“!!!”

这不是庭院吗?

这真的是她家的农家小院吗?

李谣吞咽口水,颤颤巍巍打开所有房间的门。

骆谦把拖拉机开进来,停在不碍事的地方。

“爸爸,我要下来。”兄妹仨张开手臂。

骆谦把三个孩子搂在怀里,兄妹仨抱住他们爸爸的脖子,骆谦抱起他们,把他们放在地上,兄妹仨脚沾地,嗷嗷叫四处探险。

锅盖、虎妹一跃而下,兄妹仨跑到哪里,它俩就跟到哪里。

骆谦把婴儿车搬下来,又把两个奶娃子放到婴儿车里:“文子、修子、莹子,过来推小妹、小弟参观新家,锅盖、虎妹,你们盯着他五个。”

“好。”兄妹仨哒哒跑过来。

“汪。”锅盖、虎妹蹦跳着过来。

骆谦往其中一间新房子里搬木板,他数了一下木板的数量,数量对的上,他开始安装床、衣柜、书桌、椅子。

李谣走遍了所有房间,她对新家有了大致的了解。她开始干活,搬一个高凳子到骆谦在的房间,又爬上拖拉机翻出了一个包,她拎包到房间,从包里掏出一个窗帘,她踩到高凳子上安装窗帘,她又到浴室安装窗帘。

骆谦叫人起了双灶台,台面上贴了白色的瓷砖,他重新置办了锅碗。

李谣轧一桶水,拎到锅屋,开始洗洗刷刷。

“诶娘,好大的狗。小骆、小李,你俩在吗?拿一个碗出来,我把糍粑倒给你们。”余本顺退到路上喊。

第057章

李谣舀一瓢水冲手,边拿毛巾擦手,边往外走,她刚要呵斥两个大狗狗,就看到文子左右拥抱,锅盖、虎妹眯眼蹭文子的脸,文子快活极了,但是他没有忘记教育锅盖和虎妹:

“这是村长伯伯,你和虎妹不可以凶村长伯伯哦。”

“村长伯伯,锅盖和虎妹是英雄狗狗,专门凶坏人,不凶好人。”骆筠文摸锅盖的头,又摸虎妹的头,两个狗狗屈膝给骆筠文摸。

余本顺惊奇的嘿了一声,他试探向前走两步,两条又凶又高的猎犬懒散地打了一个哈欠,他又向前走两步,这时,骆筠文跑回后院推婴儿车,两条猎犬蹦跳追骆筠文。

余本顺大胆走进后院,就看到李谣擦着手朝他走来。

“小李,小骆呢?”余本顺递给李谣一只碗。

李谣接过碗,指着骆谦在的屋子说:“他在那屋组装家具。”

“我过去看看。”余本顺进屋。

骆谦已经组装好了床,正在组装衣柜。

这是一套八开门衣柜,隔层多且大小不一,可放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9/14页)

被、衣服,也可挂衣服,还有多个小抽屉。

骆谦还在两扇柜门的后面钉了两块大镜子。

余本顺目睹骆谦怎样把一块块木板组装成一套大的衣柜,衣柜保留了木材的本色和纹理,仅仅运用了涡旋曲线技艺,让人一看,嚯,即雅素又大气。

“真好。”余本顺感慨道。

余本顺觉得两个字难以概括衣柜的好,赶紧补充说:“可比金闪闪的条子做包边,在看不见木料的衣柜上贴一层光溜滑的跟塑料一样的板子强太多。”

村支书余占贤把盛了红枣的碗递给李谣,他还没进屋,就听到余本顺吐槽县里流行的家具,他接上余本顺的话,说:“现在的家具厂把家具弄得花里胡哨的,专门骗要结婚的小年轻,我觉得还是实木家具看着舒坦。”

隔壁一个年轻的嫂子端了一碗红糖蒜瓣递给李谣,听到村长和村支书吐槽姑娘小伙买新式家具,她忍不住说:“本顺叔,占贤叔,人家用的是玻璃烤漆工艺,老时髦了。我妹子结婚要了一套米白的底子、紫色圆点的新式家具,她的婚房老靓丽了。”

余郢村民陆陆续续端一碗东西过来,在院子里争论是玻璃烤漆家具好,还是实木家具好。

直到太阳下山,他们也没有争论出结果。

他们拿空碗回家。

骆谦打开电灯,屋子里照的跟白天一样亮堂,兄妹仨、大狗狗嗷呜叫,在几间亮灯的房间来回跑。

骆谦铺床,李谣擦衣柜、桌子。

今晚,两人没有时间做饭,就下了一盆面条。

饭后,他们简单洗漱上床睡觉。

翌日。

骆谦、李谣到县里买了糖果、瓜子、花生,还买了一叠油纸。骆谦把东西装麻袋里,把麻袋绑到二八杠上,骑车载李谣回家。

到了家门口,李谣从车上跳了下来,掏钥匙开大铁门。

骆筠文睁开眼睛,翻个身趴在床上打哈欠,他见小妹、小弟、修子、莹子睡得香甜,他悄悄的从床上滑到地上,穿上鞋出门推各个房间的门,没有找到爸爸妈妈,他坐到台阶上。

锅盖、虎妹摇了摇尾巴,走到骆筠文身侧蹲趴下来。

“咔哒。”

骆筠文眼睛一亮。

锅盖、虎妹嘚楞一下挺直身子。

李谣推开大铁门,又打开通向后院的后门。

“妈妈。”骆筠文哒哒跑向李谣,一把抱住李谣。

“汪。”锅盖、虎妹奔向李谣。

李谣摸骆筠文的脑袋,又摸锅盖和虎妹的脑袋:“你们什么时候醒的?”

“刚刚。”骆筠文依恋地抱着李谣的腿不撒手。

“汪汪。”锅盖、虎妹蹭李谣的掌心。

“你带他们包回礼,我去熬稀饭。”骆谦停好洋车,把麻袋搬到窗户底下,他又从车篮里拿出用油纸包的包子钻进锅屋。

李谣闻言拿出一张竹篾席子,把它铺在院子里,又解开麻袋的扎口,掏出一包糖果、一包花生、一包瓜子,还有一叠油纸。

这时,骆筠修、骆韵莹揉着眼睛跨越门槛,他俩注意到他们妈妈、大哥、锅盖、虎妹坐在席子上,面前竟然有一堆好吃的,两人顿时清醒,跑过去脱掉鞋扑到好吃的上面。

“昨天叔叔婶婶送给我们家好多东西,是不是?”李谣问。

骆筠文点头。

骆筠修、骆韵莹爬到他哥身侧,跟他哥一样盘腿坐直,嗯嗯点头。

“叔叔婶婶送给我们东西,我们是不是也要送给叔叔婶婶东西?”李谣继续问。

兄妹仨点头。

“妈妈给你们一块糖,你们帮妈妈忙,就是你们负责抓三把糖、六把花生、六把瓜子放进油纸里,妈妈负责包,包完了,咱们一起送给叔叔婶婶好不好?”李谣说。

“好。”兄妹仨大声喊。

“汪。”两个狗狗喊。

李谣给兄妹仨、两个狗狗一块糖,兄妹仨往油纸里放糖、花生、瓜子,两个狗狗趴在兄妹仨身边守护他们。

骆谦做好了饭,喊他们吃饭。

他们吃好了饭,继续包回礼。

包好了回礼,李谣把回礼放进婴儿车里,她推婴儿车,带着兄妹仨、两个大狗狗挨家挨户送回礼。

李谣带兄妹仨、两个大狗狗回家,骆谦组装好了货架,李谣带他们把种子放到货架上。

“我叫李一生送两车木料过来。”骆谦推洋车出门。

李谣探出头:“你打算骑车回镇上?”

“村委有电话,我打电话叫李一生送木料。”骆谦坐上车座。

“爸爸。”兄妹仨跨过门槛,哒哒跑过来,拽住骆谦的裤腿往上爬。

骆谦把兄妹仨拎到二八杠上。

“走咯。”骆谦积攒着劲,正要蹬脚踏,车身突然晃了一下。

骆谦扭头。

虎妹瞅了骆谦一眼,脚踩着车后座动了两下,半蹲下来,十分淡定扭头,似乎在寻找骆谦看啥呢,反正骆谦不是看它。

骆谦:“……”

骆谦嘴角动了动,蹬车去村委。

李谣锁上种子店的门,到后院打扫其他房间,锅盖一直跟着李谣。

晌午,李谣做好了饭,爷几个还没有回来,她把两个小奶娃子放进婴儿车里,带上锅盖,推婴儿车出门找爷几个。

爷几个就在不远处。

他们看电线杆、电线看入迷了,忘了回家。

李谣得知原因,又好气又好笑。

她仰头看涂了黑油的电线杆,电线上的麻雀,烟囱里冒出的青烟,一望无际的田野。

一家九口静静地望着远方。

下午,李一生送来了两车木料,还有四床十斤重的新棉被,骆谦给李一生打了欠条。

骆谦组装好了上下铺,就开始干活。

李谣也没有闲着,她到县里买四床被里子和被面,洗了一水,晒干后,她把被里子和被面罩在棉被上,开始缝棉花被。

缝好了棉被,她把四床棉抱到太阳底下,晒了两个太阳,她开始铺上下铺。

兄妹仨知道这是他们的房间,总是跑到房间里瞅一眼,并信誓旦旦跟他们爸爸保证晚上他们睡自己的房间。

到了晚上,骆谦、李谣躺下。

“咚咚咚。”

骆谦下床开门。

三个小屁孩、两个狗狗泪汪汪看他。

骆谦:“……”

是谁说自己是大孩子?

又是谁汪汪自己是成熟的狗子?

“你们想进屋睡?”李谣问。

兄妹仨:“嗯嗯。”

两个狗狗:“汪汪。”

“那你们什么时候可以自己睡觉?”骆谦不死心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10/14页)

骆筠文:“我们睡午觉自己睡觉。”

骆筠修、骆韵莹:“对哒。”

两个狗狗:“汪汪。”

“进来睡吧。”李谣说。

兄妹仨跑到隔壁屋,抱一个枕头跑出来,从他们爸爸的胳膊底下钻进屋里,借助椅子爬到床上。

两个狗子扯骆谦的袖子,把骆谦拉到隔壁屋,冲着它俩的床:“汪。”

骆谦抹一把脸,把床搬进他屋里,两个狗狗进屋,骆谦关上门,一脸郁闷躺回床上。

李谣翻身背对骆谦偷乐,她猜到兄妹仨会回来睡觉,只有骆谦信了小屁孩说的话。

骆谦自言自语:“下年开春叫他们睡隔壁屋。”

对,天气渐冷,三个小屁孩睡隔壁屋,他也不放心,所以他允许小屁孩跟他们多睡几个月。

他可真是一个好爸爸。

得亏李谣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否则李谣一定唾弃他。

又过了几天。

骆谦组装好一套床、大衣柜、电视机柜、梳妆台、实木沙发、大餐桌、写字桌、衣架、脸盆架、鞋柜,他到后院干活,李谣在店里给这一整套家具做养护。

就在昨天之前,他们路过幸福家具厂,进来瞅一眼,店里堆了十来堆木板。

今天他们路过幸福家具厂,他们进来瞅一眼,直接愣住:“这……我们没有走错地方吧!”

全是实木家具。

图案雅丽,工艺精湛。

“了不得,真了不得!”

“小李,没个一千,买不下来一整套吧!”

“一千?你做梦呢!”……

“可以不买一套。”李谣指着没有组装的木板,“这一堆可以组装大衣柜,跟组装好的衣柜用的是一批木料。”

“这套大衣柜怎么着也得大几百。”村民说。

李谣点头。

村民们稀罕地靠近大衣柜,没有用手摸,只是用眼睛看。

他们看够了衣柜,又看其他家具,到了中午,他们兴奋离开。

李谣刚要回后院做饭,就听见有人激动说:

“幸福家具厂,喜气洋洋小店,对了,就是这里。骆同志,你的营业执照下来了。”

李谣闻言跑到后院喊骆谦,她没有等骆谦,急急忙忙跑回店里。骆谦拿毛巾弹掉身上的木屑,洗了手,匆忙到店里。

李谣刚请他们进店里,骆谦就到了店里。

“诶呀,真好。”戴眼镜的男人凑近实木家具感慨。

主任收起震惊,把骆谦拉过来:“小骆,这是本市晨报主编张主编,张主编,这是骆同志。”

杨主编依依不舍收回视线,伸手:“你好,骆同志。”

“你好,杨主编,这是我妻子李谣。”骆谦跟他握手。

杨主编跟李谣打了招呼,开始说他的来意:“是这样的,我听刘主任说你响应国家号召,一下子办了两张营业执照,必须得表扬你们两口子,所以我今天过来采访你,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你办营业执照,你拿到营业执照,你有什么感想?你别紧张,你心里想什么,你就说什么。”

骆谦正在想怎么回答杨主编问的两个问题。

主任把骆谦拉到一边,递给骆谦一张稿子:“小骆啊,我理解你,你第一次面对主编,你肯定紧张,你一紧张,大脑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我提前给你准备了稿子,你就照着稿子念。”

第058章

骆谦激(/)情朗诵稿子:“……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个体户带着美好的憧憬,发家致富奔小康……时代在发展,祖国在强大,个体户办营业执照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我要做一个跟得上时代的个体户,所以我到工商局办营业执照,工商局的领导和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激动,我有幸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之一,我内心异常的激动。我爱祖国,我响应了dang的号召,为祖国强大添砖加瓦,我是一个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张主编把记事本揣进包里,热烈鼓掌:“好!说得好!”

主任擦眼角:“我们工商局的领导和同志就是这么实诚,能为百姓做实事,我们心里踏实。”

张主编火速掏出记事本,提笔刷刷记录主任方才说的话:“刘主任,您再多说几句。”

主任从他们接待骆谦的细节论证工商局全体干事是人民的公仆,一心一意为人民。

张主编对主任肃然起敬,他用双手和主任握手,两人齐齐扭头;两人背对家具,寻找适合的角度握手;两人让骆谦举着两张营业执照,一左一右站在骆谦身侧微笑。

摄像记者“咔”、“咔”、“咔”按快门。

骆谦:“……”

他还没有从读稿子的羞耻中缓过来。

李谣:“……”

破灭了!

“小李,你过来,咱们来一张合照。”主任安排他俩举着营业执照站在幸福家具厂门口,他注意到一对长得和骆谦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双胞胎,还有一个扎了冲天辫的小女孩,把三个孩子安排在骆谦、李谣前面,他和张主编站在一家五口两侧,微笑面对镜头。

“咔。”

摄像记者比了OK的手势。

主任和张主编握手寒暄离开。

摄像记者扛着仪器离开。

骆谦从羞耻中缓过来,他把两张营业执照裱起来挂在两个屋里,每天早晚到报亭买报纸。

李谣也是,她每天来回翻几遍当天的报纸,甚至到县里转几圈。

这天,骆谦到县里买报纸迟迟不归,李谣隔半个小时到大路上眺望县城。

“幸福家具厂,诶,就是这里。”一个挎了单肩包、烫了卷发的姑娘跳下洋车,她把报纸装进包里,走到店门口,探身往里看,“你快来看,比照片上的多。”

一个穿着厚毛衣的男人锁好车,跑过去。

一男一女走进店里。

李谣听到“照片”二字,就知道幸福家具厂登报了,广告的效果来了。

她进去,问:“请问你们买家具的吗?”

一男一女被李谣吓了一大跳,两人拍胸口看李谣。

“你,我认识你。”姑娘掏出报纸,指着报纸上的图片,激动说,“老板娘,上面的人就是你。”

李谣看报纸,嗯?大合照里怎么有锅盖、虎妹?

“老板娘,你家家具分不分开卖?我想要这个书柜。”姑娘一眼相中书柜。

这个书柜是骆谦后来加的。他搬到余郢那天,老多人说玻璃烤漆工艺,他就想了解一下什么是玻璃烤漆工艺。他嫌弃在县里遛达没意思,就抽空到市里转一圈,他不仅了解了玻璃烤漆工艺,还知道最近出来了一种玻璃浮雕工艺,他买了一批浮雕玻璃带回来,用樱桃木打了几个书柜,全安了玻璃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11/14页)

姑娘又腼腆指着梳妆台:“我还想要梳妆台,椅子和梳妆台是一起的吗?”

椅背竟然是蝴蝶结形状,一下子戳中姑娘的少女心。

“可以单独卖。”李谣热情说。

“那你给我算一下多少钱。”姑娘掏出钱包。

李谣跟她说了单价,又告诉她总价,随后又说:“送货的人刚好不在,你可以留下地址吗?等他回来,我让他给你送去。如果你确定要,你可不可以付一下订金,你收到货再付尾款。”

“好。”她爽快付了订金,留下地址。

李谣送走了第一波顾客,陆陆续续接待好几波顾客,他们手里都拿了一份报纸,他们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骆谦是下午三点多回来的:“登报了。”

他把报纸递给李谣,到后院打水洗脸。

李谣站起来,把报纸放到椅子上,靠在后门的门框上,打量他清淤的嘴角,被擦伤的手背:“你和人打架了?和谁?”

“……碰巧遇到许仁民他弟许仁信,一言不合跟他干了一架。”骆谦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李谣。

听到骆谦提许仁信,李谣的脑袋就像被人拿针刺了一下,她揉太阳穴走进屋里拿药水。

李谣拿了两根棉签和一瓶紫色药水到院子里,她没有看到骆谦,便到店里。

李谣进屋的时候,有人到店里买家具,骆谦到店里接待顾客,顺手操起笔记本,他边翻笔记本边和顾客交谈。

顾客选好了要买的家具,骆谦叫顾客先付订金,问清楚顾客的地址,他在李谣的字迹下面写下顾客的地址:“晚上七点之前,我把你订的家具送到你家。”

“麻烦你了,老板。”顾客离开。

李谣上前给骆谦擦药水:“你自己送家具行吗?”

“行。”骆谦龇牙。

李谣给他涂好了药水,盖上瓶盖子,把药水瓶揣进兜里,下巴对着骆谦手里的笔记本,跟他说她今天卖了哪些家具。

说完,她顺便感慨一下:“你看出来了吗?咱们家的家具在村里不吃香,一是他们稀罕玻璃烤漆家具,二是咱们家的家具不便宜。”她庆幸说,“幸亏咱们搬到余郢,也幸亏照片里出现了家具。”

“这叫啥,这叫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骆谦往车里搬木板、玻璃。

他用卖玻璃老板告诉他的方法护住玻璃,带上笔记本,开拖拉机送货去了。

骆谦送货期间,李谣又接待了两波顾客。

骆谦第二天早晨去送货,他回家刚停好拖拉机,李谣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就是她又做成了两单生意,紧接着告诉他一个坏消息,就是木制沙发、书柜、梳妆台断货了。

骆谦趴在拖拉机扶手上,琢磨了一会儿:“我们找两个学徒,还是找一个只负责送货的工人?”

“找学徒吧。”李谣思忖道。

“找谁?”骆谦挠头。

李谣不考虑沾亲带故的人。

“我的意思是先找一个送货的人,慢慢找学徒。”骆谦说。

李谣说:“你想好找谁送货?”

“余红武。”骆谦脱口而出。

“他会开手扶拖拉机,人挺稳重,也实诚。”骆谦补充道。

李谣知道余红武,她家房子就是余红武带领他兄弟盖的:“也行。你给他按件计算工钱,送一件多少钱,组装一件家具多少钱,我也不知道行情,你自己看着给。”

“你这个主意不错。”骆谦猛地直起身体,跳下拖拉机,推车出门找余红武。

“娘,你去我屋了?有没有看到我的小人书?”

“啥小人书?”

“就是手掌这么大的书。”

“哦,我拿来垫桌腿了……诶,你这孩子冲我瞪什么眼,你要去哪?不吃早饭了!”

余红武低头走,试图用手抚平桌腿压小人书,在小人书上留下的痕迹。

“铛铛——”骆谦拨车铃铛。

余红武抬头,把小人书装进兜里,小跑到车头前,乐说:“老骆,你搬来那么久,我头一回看见你在村里遛达,不容易呀。”

“特意找你的。”骆谦说。

余红武:“?”

“是这样的,我缺一个送货的,你要是不忙,就过来给我送货,送一件家具,我给你五毛钱,组装一件家具,我也给你五毛钱,”骆谦顿了顿,“八开门大衣柜太大了,你组装它,我给你1块钱,你干不干?”

余红武激动点头:“干。”

“喂,喂,我是余郢村长余本顺,大圩子有一堆牛粪,村民们想要牛粪,请前往大圩子……”

余本顺的声音突然出现,骆谦被他吓了一跳,他抬头看了一眼喇叭,嘀咕:“有两个喇叭,还怪方便的。”

骆谦又听了一会儿,叫余红武坐上来,他载余红武回家,带余红武搬木块、玻璃,跟余红武仔细说注意事项,带余红武走了几趟,组装几套家具给余红武看,他就让余红武自己送家具。

如果顾客订了余红武没有组装过的家具,骆谦在家里组装一遍,叫余红武自己拆了家具,给顾客送去。

余红武专门给顾客送、安装家具,骆谦在后院做家具,他给余红武十天结一次账。

骆谦骑车买早饭,回到后院还没有停稳洋车,就喊:“谣妹,下霜了。”

李谣拿着勺子从锅屋出来,她一脸的困惑:“?”

这个气节不下霜才不正常!

“地里的菜。”骆谦提醒道。

李谣拍脑门:“对,咱家还有菜,你打算怎么卖菜地里的菜?”

骆谦把早饭拎进锅屋,坐到灶台底下,往灶膛里添柴火。他拿火棍挑火焰,另一只手敲打膝盖。

“喂,喂,我是余郢村长余本顺,隔壁钱大巷老孙家开始做红薯粉丝了,想要做红薯粉丝的村民可以去了……”

骆谦暴出惊天动地的笑声。

李谣探身看灶台底下的他,兄妹仨、两个大狗狗跑进锅屋,一脸担忧看骆谦。

骆谦放下火棍,窜了出去:“你们先吃饭,别等我。”

四人两狗:“?”

骆谦疯狂踩车,刚到村委,就看见余本顺锁门,他大喊:“本顺叔,等一下,我用一下电话。”

余本顺打开门,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坐在一旁等骆谦。

骆谦拨通了镇上小学的电话,骆谨在上课,陆小梦在,他麻烦陆小梦跟骆谨说一下,叫骆谨回村通知骆小龙明天拔萝卜、砍洋白菜,他着重强调叫骆小龙把萝卜和萝卜叶子分开,事先捆好萝卜叶子,20斤一捆。

第059章

激昂、欢快的声音顺着电话线爬到陆小梦耳畔。

陆小梦差点脱口而出你打错电话了,幸好对方及时提骆小龙的名字,她才相信对方是骆家村的骆谦。

“嫂子,我后天回村拉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12/14页)

暂时就说这些,我挂了呀。”骆谦挂断电话。

陆小梦盯着话筒,数不尽的问号朝她袭来。

她记忆里骆谦虽然爱笑爱闹,但是骆谦笑和闹都是‘浅尝辄止’,他就是一个内敛稳重的木匠。

难道是她的记忆出现了差错?

还有,她只不过两个月没有回村里,也不算太久吧,咋就听不懂骆谦说的话了?

那头,陆小梦有了危机感,决定下午放学和她家那口子带上两个儿子回村,这头,余本顺放下茶缸,拿锁头锁门,他打算到地窖里扒红薯,拉到老孙家做红薯粉丝。

今年他家多做一些红薯粉丝,天寒地冻吃上一口大白菜炖粉丝,小日子过得贼有滋味。

余本顺把钥匙装进兜里,一只手突然进入他的视线,两指之间夹了一包红双喜,余本顺抬头看手的主人。

骆谦眯眼笑,把烟装进余本顺兜里:“叔,大圩子、钱大巷离咱村挺远的,你竟然能及时知道哪家有牛粪,哪家开始做红薯粉丝,你消息挺灵通的嘛。”

余本顺的视线从鼓起来的衣兜上移开,睨骆谦一眼,他啥也没说回家。

骆谦眼珠子转了一圈,笑着跟着余本顺。

余本顺扛了一把铁锨到屋后的菜地,他扒掉土包上的稻草,拿锨铲掉一层土,露出一块木板,他掀开木板,露出一个大地窖。他缓慢地抽了一根烟,把烟头扔进地窖,火星没有立即灭,他回家扛了一个梯子回来,把梯子放进地窖里,爬梯子下地窖,他媳妇赵素芬带了几个男人过来。

余本顺在下面往麻袋里拾红薯,几个男人合力把麻袋弄上来。

骆谦卷起袖子,抱起一麻袋红薯甩到肩膀,把红薯扛到院子里。

“小骆,厉害呀。”几个男人笑说。

骆谦咧嘴笑了笑,又扛起一麻袋红薯。

有一个男人爬梯子下了地窖,跟余本顺一起往麻袋里拾红薯,其他男人拉麻袋喊口号:“嘿呦、嘿呦……”

余本顺装了十五袋红薯,就停了下来,他爬到地面上,其中一个男人把梯子扛在肩膀上:“叔,我用好了给你送回来。”

几个男人说笑离开。

余本顺开始封地窖入口:“我熟悉的村子并不错,也就熟悉附近二十来个村子吧,和村子里的手艺人、村干部是朋友。我消息也并不灵通,就是每个月至少和他们联系一次,免得感情淡了,赶巧听到一些消息。”

骆谦:“……”

他只有几个朋友,做不到每个月都联系一次,余本顺是怎么做到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的!

骆谦收起震惊,抱稻草盖在土包上:“叔,能不能请你的朋友帮忙在村里宣传一下我家的青皮、红皮萝卜,还有洋白菜?”

余本顺扛起铁锨回家,骆谦跟在后面说他家萝卜、洋白菜的储存方法,以及它们能做出什么美食。

余本顺把铁锨竖在墙壁上,喊骆谦过来抬麻袋。

十五袋红薯躺在车斗里,余本顺爬上车斗,把红薯堆到车头,他开拖拉机到余占贤家。余占贤这次装了十八袋红薯,他在麻袋上做了记号,喊人和他一起把红薯抬到车斗里。

余本顺又去了其他亲友家,捎上他们家的红薯,拉到钱大巷老孙家。

骆谦回到家,李谣喊他洗手,把早饭端到他面前。

骆谦把毛巾搭在脸盆架子上,挑眉看冒热气的包子、稀饭,被劈成两半的咸鸭蛋,蛋黄往外冒油。

骆谦的虎口夹住包子,小拇指和无名指颤抖着夹住咸鸭蛋,他咬一口包子,战战兢兢吞比米粒还小的蛋白。李谣搬一个凳子坐到他对面,不错眼观察他的表情:“我跟王翠平买的,买了60个,今天煮了4个,各个流油,不错吧?”

“确实不错。”骆谦夹了指甲盖大小的蛋白放进嘴里。他以前吃的咸鸭蛋齁咸,犹如在吞盐粒子,吃半个咸鸭蛋能吃三张饼,连续喝一壶茶,李谣买的咸鸭蛋咸淡恰到好处,他一口包子一口咸鸭蛋。

李谣心满意足站起来:“我去店里看店。”

骆谦端了一碗稀饭靠在门框上,环视院子:“咱家孩子和狗子呢?”

李谣一只脚踏进店里,闻言,转身跟骆谦吐糟:“他仨听余红武说会计家清塘抓鱼,余红武走到哪里,他仨跟到哪里,小嘴啪啪的说红武叔叔我们没有看过鱼塘,红武叔叔鱼长什么样子呀,红武叔叔鱼好吃吗,红武叔叔你不帮会计叔叔抓鱼吗,你和会计叔叔是好朋友吗……他仨最后一句话戳中余红武要害,余红武就带他仨看抓鱼,咱家两个狗子趁我不注意跟去了。”

完了,她居然有一丢丢想去看人抓鱼:“你看一下店里,我过去看看他仨和狗子。”

骆谦没有错过李谣眼中一闪而逝的兴奋,他:“……”

“我刚出去办成了一件大事,解决了你最惦记的大事。”骆谦低头喝稀饭,坐等李谣跑过来笑眯眯追问他用了什么办法解决菜的销路难题。

虽然余本顺没有明确答应帮他忙,但是余本顺使唤他使唤的那么顺手,他凭此笃定余本顺一定帮他忙。

骆谦盯着空碗,他抬头,一串感叹号从他脑门飘过。

她来晚了,岸上围满了人,她找不到地方观看人家抓鱼,让她就这么回去,李谣又不甘心,她可是舍弃骆谦来看人抓鱼的。

卖给李谣咸鸭蛋的王翠平扭头跟人说话,意外瞥见李谣:“小李,你过来。”

王翠平给李谣腾了一个位置,李谣走了过去。

会计余朴家已经把池塘里的水舀到田里,十几个男女拎桶下池塘抓鱼,草鱼、鲫鱼又滑溜,劲又大,一条草鱼从一个小伙子手里逃脱,跳到浑水里,跳跃拍尾巴,溅小伙子一脸泥,小伙子身边的大叔也跟着遭了殃,大叔拎桶远离小伙子,“呲溜”,他脚底板打滑,一屁股坐在泥坑里,泥水四溅,他周围的人全跟着遭殃。

岸上的人捂住肚子大笑。

塘里的人跟着大伙儿一起笑,也没有忘记抓鱼,往上运一桶又一桶鱼。

拖拉机斗里放了一块塑料薄膜,在里面注了水。余朴和他弟把桶里的鱼倒进车斗里,鱼在里面蹦跳。

王翠平拉李谣站到拖拉机驾驶座旁边的横杠上,指车斗里的鱼:“小李,你要哪条鱼,叫向红嫂子拿网兜捞。”

余朴媳妇李向红闻言打趣李谣:“我给你捞最小的,给人小李捞最大的。”

“那可不行。”王翠平指最大的一条鱼,使唤李向红给她捞。

李向红笑骂王翠平,却给她捞了她指着的那条鱼。

“嫂子,我要这两条。”李谣指了两条鲫鱼。

李向红给李谣捞鱼,她没有秤,掂了两下,估了一下重量,问李谣要八毛钱。

李谣给了她钱,心情美好拎两条鱼回家。

骆谦听到脚步声,他合上账本,支着下巴看向门口。

李谣咧着发酸的唇角进屋,一眼就看到骆谦趴在柜台上笑不叽叽看她,李谣低头匆匆回后院。

她把鱼放进盆里,突然一道亮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13/14页)

从她脑海里一闪而过。

她似乎出门找孩子和狗子的。

孩子呢?狗子呢?

李谣:“……”

到了晌午,余红武把孩子和狗子送回来。

兄妹仨、两狗子异常兴奋,李谣面对骆谦就没有底气。

下午,大概两点钟,大喇叭里传出余本顺的声音:

“……本村村民李谣家有一批萝卜、洋白菜。她家的萝卜是新品种,有红皮萝卜、青皮萝卜,水分少,适合晒萝卜干,可以炒着吃,也可以拌着吃,是冬天一道难得的美食,萝卜叶子可以腌成咸菜,清脆又爽口,她家洋白菜可以放地窖里,也可以腌着吃。

村民们,想要买的,请后天下午到幸福家具厂买。

再次提醒本村村民,周边二十来个村子都知道李谣家卖萝卜、叶子、洋白菜,如果你们想买,请后天下午到幸福家具厂买。”

余本顺重复读稿子。

李谣惊呆了,这就是骆谦办的大事!确实是大事!

骆谦从李谣眼皮底下走过去。

骆谦:“?”

咋没反应!

骆谦进屋倒一杯茶,从李谣眼前走过去。

李谣跑进屋,拿一盒茶叶,揪几片茶叶放进茶缸里:“我觉得必须在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前面加上你聪明果敢。”

第060章

骆谦从李谣身侧走过去,轻抿一口茶。

要不是李谣眼尖注意到他耳垂染上了一层薄红,还真以为他心里和表面一样平静。

幸福家具厂和喜气洋洋小店店前有一片空地,也铺上了水泥地板,李谣要打扫一遍,明天骆谦拉菜回来,直接把菜倒在这里。

李谣问村里人买了一把竹梢做的大扫帚,她扛着大扫帚回家,穿上围裙,戴上套袖,把头发扎起来,编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脑后,她回后院轧了一桶水拎到前院,拿葫芦瓢舀水泼地。

她把空桶放到角落里,抓住大扫帚卖力扫地。

锅盖站在店门口一动不动看李谣,几分钟过后,它摇了摇尾巴,叼住桶把手哒哒哒跑进后院。它把桶放到洋井出水口的地方,歪头看了一眼埋头干活的骆谦,它扭头丢给骆谦一个背影,又哒哒哒跑到店门口站着。

李谣拄着大扫帚,掐腰喘气。

“小李,你过来。”

说话的是她家隔壁邻居,叫谢白云。谢白云骑在她男人余大志肩膀上摘柿子,她早就注意到李谣,但是李谣一直忙,她没有喊李谣,现在她见李谣停下来休息,喊李谣过来给李谣熟透了的柿子。

李谣把大扫帚竖在墙壁上,走过去接住三个柿子。

“你拔掉柿子尾巴上的小蒂子,掰成两半。”谢白云从余大志肩膀上下来,她示范给李谣看,吸溜,半个柿子滑进她嘴里。

李谣有一丢丢淑女包袱,她浅浅的笑了笑,没有当场尝试,她打算回到家尝试,孩子、狗子、骆谦是内人,当着他们的面干粗鲁的事,不碍事。

谢白云昂头指被尖嘴贼啄了一个坑又一个坑的柿子,恼火说:“咱家树上挂的果子多,全便宜小麻雀(qiǎo)了,想做柿子饼都做不成了。”

“咱村的西面有一个土岗子,有好多野柿子树。”余大志突然开口。

“你怎么才说。”谢白云气呼呼说。

“你只说你想吸溜柿子,我寻思咱家树上的柿子够你吸溜,你要说你想做柿子饼,我肯定带你到土岗子……”

余大志还没有说完,谢白云挽着李谣离开,余大志:“……”

谢白云解释道:“我刚嫁过来没两个月,所以不知道土岗子的事。”

李谣姨母笑:“=W=”

难怪两人超甜,新婚燕尔呀,理解理解。

李谣过来人看小菜鸟的表情不要太明显哦,谢白云被她闹了个大脸红。

谢白云甩掉李谣的胳膊,没走两步,她跑回来重新挽住李谣:“我要到土岗子摘柿子回来做柿子饼,你要不要一起?”

“一起。”李谣气场强大说。以前她反应慢,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现在她恢复正常,她什么都想尝试。

谢白云:“……”

倒也不必释放王八之气。我们去摘柿子的,不是去抢地盘的。

“小谢,我回家告诉骆谦一声。”李谣小声说。

“别忘了带一个背篓。”说着,谢白云撒开李谣,跑回家拿背篓。

李谣用围裙兜住柿子,另一只手扛起大扫帚到后院。她把大扫帚立在墙上,掏出两个柿子放到窗台上,留一个柿子走到骆谦面前,她蹲下来,扯平围裙,黄橙橙的柿子躺在深蓝色的围裙上,十分的诱人。

骆谦坐到木板上,拿起柿子放到胡桃木小圆桌茶几上,茶几的腿用了多边形的创意,柿子静静地躺在上面,凸显时尚又营造出岁月静好的氛围。

李谣眼睛和嘴巴一个形状:O。

老天爷追着给他饭吃吧。

他没上过学,却识不少字,会心算,初高中数学课本里出现的几何他都能无师自通。她记得他曾带她到国外治病,好像说了俄语吧。除了这些,她又发现他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李谣合上嘴巴、眯眼睛,她能说出几何,说出一大堆赞美骆谦的词语,全依赖她跟随扫盲班老师学了几年,这么说来,她也挺有出息的。

“土岗子上面有好多野柿子树,谢白云喊我去摘野柿子,我答应了。”李谣到锅屋的门后面拿背篓,她一抬头就看见砖头缝里插了一把小巧的镰刀,她拔出镰刀放进背篓里,背上背篓出来,“你留意店里,也别忘了屋里的两个吃奶的孩子,我摘了一篓柿子就回来给你做柿子饼。”

骆谦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嗯。”

还在骆家村,李谣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自打搬到余郢,李谣左一个朋友,右一个朋友,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

跟她打一声招呼的人都被她归为朋友。

下次见面,她就跟人家玩到一起。

你就说可不可气吧。

骆谦气的肺疼,当他看到茶几上的柿子,他又笑出了声音。

李谣站在谢白云家门口的大路上等谢白云。谢白云跑过来,递给李谣一把南瓜子:“我问清楚了路线,你跟我走。”

李谣信了谢白云说的话。

王翠平站在会计家门口跟人聊天,李谣和谢白云忽然闯进她的视线,她吆喝:“小李、小谢,你们去哪儿?”

“我们到土岗子摘野柿子做柿子饼。”谢白云喊。

“你俩等我一下,我回家拿个背篓。”王翠平跑回家拿背篓。

李谣、谢白云站在路边等她。

她俩等到了王翠平,同时也等来了好多人,包括李谣家的三孩子和两个狗子。

锅盖一直跟在李谣后面,骆筠文兄妹仨和虎妹在不远处跟新朋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重回1978奔小康》 50-60(第14/14页)

玩,新朋友的妈妈要去摘野柿子,新朋友跟他们妈妈一块去,他仨和虎妹跟了过来,他们看到了李谣,跑上前抓住李谣的手蹦跳。

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土岗子。

土岗子是一座不高却很宽、很长的小山。

他们还没有到山脚下,就遇到一片长在路边的野柿子树。

野柿子长得不大,只有骆韵莹的拳头大。

王翠平摘熟透了的野柿子分给身边的人,大伙儿摘掉蒂子,掰开野柿子吸溜,柿子肉软绵,还能吃到脆脆的滑溜溜的肉。李谣喉咙滑动,她忍不住动手摘一个野柿子,摘掉蒂子啜一口,一块Q弹的肉滑进嘴里,跟她上辈子吃的果冻类似,不过一个柿子只有几牙Q弹的果肉,其他都是软绵绵的肉。

李谣摘两个塞进狗子嘴里,又摘三个给她家的孩子,教他们怎么啜柿子。

一行人走一路吃一路,遇到野菜和野菌菇,他们拿粪铲刨了扔进背后的背篓里。

一行人花了老长时间终于到了山脚下。

“哇!”

“汪!”

土包子骆筠文、骆筠修、骆韵莹、狗子被漫山黄澄澄的小柿子惊住了。

李谣绝对不承认她刚刚跟孩子们一起哇。

“据老一辈说,大概是二几年,有一个军官在土岗子种了几千株柿子苗,没过几年,那个军官死了。”王翠平说起漫山柿子树的由来。

会计媳妇李向红玩笑说:“我听余朴太奶奶说,那个军官是本地地主家的孩子,喜欢上了千金小金,他在山上种几千株柿子苗,就是等到现在这个时候,树叶落完了,树上挂满了柿子,他向千金小姐求婚。”

“我还听我家那口子的太奶奶说,二几年平城有钱大老板来土岗子种柿子树,后来这里打仗了,老板跑了。”一个嫂子说,“也不知道哪个传言真。”

“别聊这些有的没的,赶紧上山摘野柿子。”

有人说完,大家上山。

李谣把兄妹仨留在山下,叮嘱狗子看好他仨。

两狗子:“汪。”

王翠平叫她儿子余磊磊带兄妹仨、两狗子在山下玩,不许她儿子上山,也不许她儿子带兄妹仨、两狗子乱跑。

余磊磊:“!!!”

他在家玩弹珠玩的好好的,老母亲喊他,说带他玩好玩的,这就是老母亲说的好玩的——!

李谣、王翠平追上大部队。

李谣摘没怎么熟透的野柿子放进背篓里,篓子快满了,她在上面铺上一层熟透的野柿子。

谢白云捧着一捧子黑木耳给李谣看:“你别光顾着摘野柿子,也要看一看四周和脚下。”

李谣笑着点头。其实她看了,啥也没有看到。

一行人下山。

两个狗子走在最前面,孩子们追狗子,大人们负重前进。

进了村子。

有人家就在村尾附近,他们和李谣等人挥手回家。

越往前走,队伍里的人就越少。

快到会计家门口,队伍里只有谢白云、王翠平、李向红、李谣,以及孩子们和狗子。

“小谢、翠平嫂子、向红嫂子,我家明天卖萝卜叶子洋白菜,人手不够,我打算找几个人,你们明天有空吗?”李谣问。

三人当场愣住。

“要从早上忙到晚上,你们可能中午没有办法回家做饭,不过工钱高,一天三块钱。”李谣补充说。

三人闻言倒抽一口冷气,三块钱是她们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那没啥,我让我婆婆过来帮忙做一顿中午饭。”王翠平说。

谢白云、李向红点头。

“我跟大家还不怎么熟,没认识几个人,能不能麻烦你们帮我再找三个人。”李谣不好意思说。

“没问题。”三人一口应下来。

“爸爸。”

“汪。”

李谣扭头看正前方,仨孩子、狗子狂跑,骆谦推婴儿车朝她这里走来。

骆韵莹突然蹲下来,不愿意跑了,小哥俩、两狗子还在狂跑,扑进骆谦怀里,骆谦带着他/它六个朝李谣走过来,途中遇到喊累的骆韵莹,骆谦单手抱她,另一只手推婴儿车。

“这两孩子一直哭,我就推他俩出来遛弯。”骆谦把李谣肩膀上的背篓摘下来,背到自己肩膀上,把推车递到李谣手边,他抱起又蹲在地上的骆韵莹。

李谣观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眼角没红,她不动声色狐疑打量骆谦,骆谦抬头看她,李谣直视前方,推婴儿车跃过骆谦。

骆谦走在后面。

一行人到了村头,谢白云喊:“小李,我回家了。”

李谣转身跟她挥手,目送谢白云回家。这时候,骆谦追上了李谣,跟李谣肩并肩站在一起。

“我不仅给你弄来了一篓子好吃的,还找到了六个人手。”李谣的手插进骆谦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你来回一趟要三个小时,拉的不够我卖的!”

说完,李谣推车就跑。

“我让余红武帮我联系拖拉机户,拖拉机户帮我拉一天,我给五块钱。”

骆谦夹杂笑意的声音钻进李谣耳朵里,李谣的身体一僵。

就在这时,余红武送货回来,他把拖拉机停在门口,熄火下车。

“余红武,你帮骆谦找了几辆拖拉机。”李谣笑着问。她根据拖拉机一趟拉多少货,给她们分配工作,防止到时候乱成一团。

余红武:“?”

“我送这批货之前,老骆让我帮他找拖拉机,我还没有来得及找呢。”余红武想了想,“本村有四个拖拉机户,他们拉一天菜,老骆给他们五块钱,就是本顺叔都愿意拉,我觉得其他三家肯定愿意。”余红武又嘟囔,“老骆说能拉三天,半年的花销有着落了,傻子才不干。”

他拍了拍口袋里新入手的小人书,跑到大路上:“我去找人了啊。”

李谣看着骆谦:呵。

李谣开锁推开大铁门,使唤骆谦把背篓放到水井旁。

她把婴儿车放到窗户底下,搬一个凳子到水井边,把最上面一层熟透的野柿子放到小竹篮子里,她坐下来削柿子皮。

骆谦过来帮她削皮:“我想叫骆小龙过来,咱们卖多少钱,他心里有数,免得因为钱最后产生矛盾。”

骆小龙和他二伯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哪怕是亲人,他也不对人家指手画脚,不掺和别人家的事,也不爱打听事情,除了对他媳妇、他娘,别人问他什么,他死也不说。

所以骆谦不叫他二婶或者骆小龙媳妇,叫骆小龙过来。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