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几人转身朝着汤和奔去……两个时辰后。萧山大营。一道罡气长虹掠过天宇,然后落在大营外面,显出了身形,营寨外巡逻的人看去,连忙向返回的傅友德行礼。傅友德在回来的时候,已经掠过了不久前还在厮杀的战场,战场上大量的宋军兵卒,正在夏军兵卒的看管下打扫战场。一队队的俘兵,在清理和焚烧尸体,以免造成瘟疫。饶是如此,方圆数百里的大地在浸满了兵卒鲜血和战场煞气后,至少在几年内无法耕种,生长出来的草木也会蕴含着煞气,间接的影响生长其中的飞禽走兽,让它们变得更加狂躁嗜血。等几年过去,风吹日落,草木凋零,来回几次之后,这些残留的煞气才会被自然消化。傅友德关注的不是这点。他主要是观察战场的遗留情况,不久前他带着众人追杀徐达朱标,把指挥大军的事情交给了韦睿,现在看来韦睿事情做的很不错。“禀陛下,末将傅友德前来复命!”傅友德在营帐外报了名字。当然,以王景的强大神魂力量,早在对方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但傅友德依旧要宣名求见,这是军中的规矩,也是理清上下的礼仪。“进来吧!”王景说道。傅友德进入营帐,对王景拱手行礼,说道:“陛下,臣和檀道济、王僧辩等将追击徐达朱标等人,路遇方腊所部,臣和方杰等人联手,徐达、汤和、俞大猷宁死不降,最终陨落!朱标自刎身亡!”王景微微点头,心中有数。刚才他也注意到虚空连续出现好几次白日星陨的异相,便知道傅友德已经追击成功。“徐达……俞大猷!真是可惜了!”王景心有预料,但听到禀报后,依旧有些感慨,他现在的情绪和不久前的傅友德差不多,并且还更加浓郁。毕竟他才是大夏之主,大夏要是能多出徐达、俞大猷这样的名将,能立竿见影的提升实力啊。徐达这位大明开国第一元勋,明代武将第一,在整个历史上也能排在前列。死了一个,神州世界的顶尖名将就少一个。还有俞大猷,这位剑圣和戚继光的关系还算不错,王景还打算通过他的关系,来劝降还关在金陵的戚继光呢。如今这打算也破灭了。这时候,傅友德起身来到一侧,看到营帐内高熲、张居正、刘伯温、辛弃疾、张九龄以及韦睿的神色都有些不对。便低声的向韦睿询问起来。韦睿看了看王景,嘴唇微动,向傅友德传音。原来在一个时辰之前,赵宋数十万败兵被看管押解之后,韩世忠就在被看押的营帐内自刎了。“这……”傅友德心中一震,面色顿时发生了变化,又是一个大将陨落。还是比很多武庙名将更厉害的名将韩世忠!大明破灭,有徐达、常遇春、俞大猷、汤和这些人为之殉死,宁死不降,赵宋气断,也有韩世忠这样的忠臣以身报国。傅友德除了暗中长长的叹气外,没有任何的想法。他也不能说韩世忠的选择不对。韩世忠的名字是什么?世忠!世代忠良!顶着这样的名字,韩世忠能有脸面背叛赵宋,安心自在的投奔其他势力吗?并且赵宋对他仁至义尽,历史上执掌过大权,年老受到赵宋奉养,死后追封为王,生前大权在握,死后极尽哀荣,做臣子的能有这样的结局,已经非常不错了。南宋一朝由于常年面临北方兵锋,对武将的打压不算太严重,除了岳飞的冤案之外,其他的武将都还不错,只是政治地位不高。韩世忠选择为赵宋殉葬,大夏文武就算再惋惜,也无可奈何。好在孟拱没有为赵宋赴死,还在帮助大夏兵马梳理赵宋的俘兵,十分的老实。“好了,韩世忠的事情不用再提了,既然他选择当赵宋的忠臣,咱们也拦不住,既然如此,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再将之厚葬,也算是成全了他的君臣之义!”王景说道。高熲说道:“陛下明断,臣附议!”“嗯,还有宁波的事情,史万岁已经派人传来了军报,赵昚自焚宫中,虞允文、吕文德等人被擒,赵宋的气数,就此断绝!”王景拿起了木案上的军报,说道。“恭喜陛下,大夏以百万之众南下,连战连捷,击破赵宋都城……如此军威,必可震惊天下!赵宋乃大国,如今覆灭我军之手,东南各地也会望风而降!”高熲笑着恭贺道。张居正、刘伯温等人也站出来恭贺。营帐内本来的低压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变得喜气洋洋。王景也放下了心中的惋惜,脸上露出了笑容。的确,长江以南的地界,除去荆州之外的其他地界,只有赵宋能在大夏兵锋之下挣扎一段时间。其他割据南方的大小势力,没有一个得到气数眷顾。也就是神州世界过于广大,大夏的疆土也无法在保证稳固统治的基础上,一下子扩土数万里,要不然大夏兵锋一出,定然能横扫四方,所向无敌。“望风而降……希望如此吧!”王景说道。在听到赵宋覆灭后投降的势力,只会限定在温州、处州以及仙霞关以北的各地,过了仙霞关,大夏王朝的名号就不那么有用了。王景也没有想着,能凭着覆灭赵宋的余威挺近福州地界。如今夺下的土地,就足以设置两三个行省,再迅猛的向南扩张,必然会留下极大的隐患。并且再往南多崇山峻岭,扩张的收益很小。还是等西面九江、江夏的事情解决了,再去考虑也不迟。“昭玄,你带人坐镇临安,朕要率亲卫前往宁波!”“张居正、张九龄!你们统计一下我军伤亡,还有大军各部的功劳簿,做好赏赐和抚恤大军的准备!”王景吩咐道。“是!”高熲和张居正,张九龄三人连忙站出来领命。这次亲自前往宁波,也是准备安抚人心,让赵宋残留下来的军民放弃抵抗。所以王景准备带着辛弃疾、杨再兴,还有投降的孟拱等人一同前往,除了他们之外,还有韦睿、甘宁以及亲卫大将文鸯。就和王景、高熲说的一样。在赵宋数十万大军溃败,宁波被史万岁攻破,赵昚身死的消息传出后,温州、台州各地的大小城池,纷纷向临安派人献表。大夏和赵宋的大战,牵动着整个东南的人心。无数有心人都在关注大战的胜负,尤其是赵宋的一些官吏,都准备在赵宋大败的第一时间向夏军投诚。大夏王朝的军威,在南下之后,连续覆灭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四朝,覆灭东吴,灭亡大明之后,就已声震天下,无所不知。所有人都感觉赵宋很难挡住大夏的进攻。但当赵宋大军溃败,真的灭亡后,这些有心人还是免不了心中震动。连赵宋都被攻灭,可见大夏王朝在东南真的彻底奠定了无上根基,任何势力的兵马来到东南,都不可能动摇。大捷的消息,也在大夏王朝内部的各大行省、府县快马传递宣扬。尤其是最接近临安的苏州、湖州等地。几乎是在第二天,苏州城内的军民,就知道了陛下御驾亲征,已经攻灭赵宋的捷报。街道上,无数百姓、商人士子,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神色。还有商铺在门前燃放了爆竹。城池内外,一片欢腾。他们是为了大夏王朝越发强盛而欢呼,同时也为身为大夏子民而感到自豪。这就是民心,也是大军所向无敌所带来的强大向心力。任何亲自感受到这种情绪的人,都会慢慢的融入大夏。成为真正的大夏子民。苏州,这个被大夏统治了两三年的城池。城内的百姓在短短数年间,就已经忘了东吴时的景象,数年前的动荡,恍如隔世。在听到街道上热闹的声音后。客栈内的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在有些黯然的同时,也做出了最后的决断。……车架滚滚向前。黄伞华盖,一杆杆威严的旗幡树立,在五万军容齐整的亲卫大军护送下,王景正乘坐御撵,带着一众文武赶赴宁波。路上,一匹快马急奔而至,递送上一个紧急情报。第148章招降纳叛语中暗示王景打开情报看了一眼,微微有些惊讶,此时跟在身边的刘伯温、谢晦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猜测后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们看看吧!”王景随手把奏疏递给了刘伯温、谢晦和韦睿等人。此时他所乘坐的御撵,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宫殿一样,通体绽放着淡淡的灵光,被道正司的众多道人炼制成了一件法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