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end】(第1/2页)

第46章

小陈博从出生起,就一直是陈江林在照顾。

作为新手奶爸,刚开始的时候还手忙脚乱,经过王秀英和余妈妈从旁指点,陈江林很快进阶了。

换尿片、洗澡、喂奶、哄睡、拍奶嗝,样样都练习的十分熟练。

小陈博是八月的时候断的奶,刚开始喝奶粉的时候,怎么都不愿意喝,哭的小脸涨红。

全靠陈江林日夜照看,才渐渐好了起来。

等长到一岁多点,小陈博已经开始可以黏黏糊糊说一两个字了。

由于吐字还不是很清楚,除了一直照顾孩子的陈江林外,没人能第一时间理解小陈博的意思。

因此小陈博也更亲陈江林,但是陈江林教会他的第一个词却是妈妈。

两岁多会走路了,陈江林才带上余渺和小陈博回了一趟江城探亲。

同行的还有赵和平和王秀英,两个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说是要趁还能走动的时候,回去看看乡亲们。

要不然等将来老的不能动了,再想回去看乡亲们,也有心无力。

开始陈江林留两个老人在京市养老的时候,俩人还不太愿意,觉着这事本该是两个儿子的任务,怎么也不能让外孙承担。

陈江林先跟两个舅舅那边通气,京市这边医疗条件更好,要是两个老人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就医也更方便。

舅舅们自然是同意这点的,陈江林也不想让那边以为就此就能当时甩手掌柜,提前跟他们打了预防针。

赵和平王秀英要是生病去医院,两个舅舅得共同出医药费,要是需要住院,还得来人日夜伺候。

陈江林倒不在乎那么点钱,却也不想让人把自己当冤大头。

这几年,江城的变化也很大。

汽水厂改革后,从国企变私企,赵建民高低升了个小组长,工资又加了不少。

孙玉干脆把家里的地给大房种,带着儿子一起进城,专门给人家上门打扫卫生。

赵建国包了弟弟家的地,又包了村里其他人家种不了的地,借钱盖了许多大棚,开始种大棚蔬菜。

当初陈江林随口跟他提了一嘴,回去后赵建国还真琢磨上了,跟妻子商量后,就准备干。

苏小芳怕丈夫一个人忙不过来,从陈江林店里辞职,回到丁家洼帮着赵建国一起种大棚蔬菜。

赵小虎念书不行,混了个初中毕业,就开始在家帮赵建国干活。

赵小海倒是念了个高中毕业,后来上了个中专,毕业后学了们手艺,也能养家糊口。

赵小娟是唯一考上大学的,念了个本省的农业大学。

赵建国哪怕种地经验在丰富,大棚蔬菜跟平时地里种菜也是有不小区别的,许多事情他研究不明白,就打电话问女儿赵小娟。

赵小娟知道的就会跟赵建国说,不知道的会在下课后问老师,有时候还会买一些农业方面的书,寄回去给赵建国。

二房两个孩子相比起赵小虎、赵小海兄弟,就比较出息了。

赵小龙跟赵小娟同一时期上的大学,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将来毕业好歹也是个大学生。

赵小强前两年高考,只差几分,没能上大学,去念了大专。

孙玉倒没觉着有什么,反正毕业还包分配,大学还是大专那不都差不多。

除了两个舅舅家日子越过越好,表叔陈光云最近也是红光满面。

前阵子经人介绍,又找了一个媳妇。

陈姗姗也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不理解父母离婚的原因,对于父亲陈光云再婚,她反而表示支持。

女方是个寡妇,带着一个儿子。

寡妇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对方结了婚,有自己的家庭,只有逢年过节上门看看老娘。

陈姗姗的工作也在外省,一年也就回去一两次。

一年到头,家里也只有陈光云和寡妇两个人。

俩人年纪也都不小,早就过了意气冲动的年纪,平时别说吵架,连拌嘴都没有过。

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的,感情说不上轰轰烈烈,倒有些细水长流,相互扶持的感觉。

家属院的房子已经是二三十年的老房子,陈江林在江城另外买了房,一家人偶尔会回来住几天,回来前都会请人先打扫一番。

在江城住了几天,看过了亲戚,陈江林就带着小陈博在江城四处玩。

中间王民有一家也回来探亲,据说是王民有的奶奶身体不太好,陈江林还带了东西上门看望。

次日,王民有夫妻带着孩子上门走动。

师徒俩聊天的时候,王民有说起了周江伟。

当初周江伟做的事可不地道,贪心不足,为了挣更多的钱,逼走陈江林,把王民有当孙子训。

陈江林走后,周江伟那个店生意就不如从前了。

后来王民有被陈江林带出去,他们都没怎么关注周江伟,还是这次回来,听亲戚们聊八卦才知道周江伟的店发生了那么多事。

刚开始有人抱怨菜不新鲜的时候,周江伟就开始用一阵子新鲜食材,等过段时间没人说了,就又换上不新鲜的食材。

时间一长,人家也不来了。

周江伟就开始采取降价,也有图便宜的,经常光顾周江伟的店。

就这么着,周江伟的店一直这么久都没倒闭。

前几年,一个经常在周江伟店里吃饭的老顾客,忽然食物中毒,也不知道是食材不新鲜,还是卫生不过关。

送进医院,说是血热,也就是说店里的食材被老鼠啃过,又做成菜给顾客吃了。

周江伟赔了不少钱,连店都给关了。

后来不管他再开什么店,都是开一个黄一个,折腾个几年,把家底子都折腾进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