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直击痛点!咱们还有形象可言?(2 / 2)

“俱乐部层面抵挡青少年人才流失的办法不多。刘良斌说:我送去西班牙培训的孩子,根本不敢让他们在国内露面。必须要有制度防范经纪人挖墙脚。”

“虽然足协出台了青训补偿制度。但是华超球员一年补偿50万,10年500万,和球员被挖走的损失相比差很远。此外另一青训大户培训机构负责人说,虽然青训补偿制度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追索难度依然很大。”

“一是阴阳合同、虚报转会费依然存在。培训机构没有官方渠道查询转会费,补偿金额与实际存有较大偏差。二是有些俱乐部对培训机构的青训补偿诉求置之不理。三是对恶意规避支付补偿的处罚不明确。”

“他建议:尽快与国际接轨,待完成补偿支付后,再办理转会手续。对于未按规定支付补偿或拒不配合的,尽快明确具体处罚措施。严厉打击阴阳合同及规避高额转会费行为。”

“第四点就是竞争平台存在断层。高质量的比赛是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的重要基础。华国足协去年开始推出青超联赛,旨在增加青少年比赛数量,提高竞赛水平。”

“近一年来,青超多次出现悬殊比分,引发关注。某华超俱乐部副总经理介绍,这与许多低级别联赛俱乐部梯队现状有关。华国足协要求建设五级梯队参加青超。”

“很多中甲、中乙俱乐部为了准入,就随便拉了一些学校队伍来参赛,或直接弃权。华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中小俱乐部不设梯队,只有通过硬杠督促他们完成梯队建设。”

“青超的完善要一步步实现。目前各种名目、不同单位组织的比赛多了起来。但高质量比赛还是少,个别国内顶尖青训俱乐部只有花钱到日本、韩国去打比赛。”

“除比赛质量外,恒大足校皇马外教团队竞训总监里卡多说,华国的青少年比赛在赛事组织和赛程安排上有欠缺。在欧洲,赛程安排提前很长时间就出来了。但在华国,比赛快开始了,可能还没拿到赛程。”

“鲁能足校副校长李学利反思,为什么足校没有培养出顶尖球员?结论是:球员培养从18岁到进入成年队这个阶段有断层。”

“球员18岁离开足校进入一线队,这个阶段需要有压力、有对抗、打高水平比赛。但球员在这个阶段基本在一线队坐板凳。预备队联赛质量又很低,在人才拨尖的过程中没有高质量比赛过渡。”

“最后一点,是评估体系需要改变。华国青训为什么难做?其实很多一线教练都有自己的看法:

“青训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是带队取得成绩,而是培养出优秀的球员。”

“少年培养有阶段性。以成绩为导向很容易陷入误区:错误的力量训练、过早固定球员位置、年龄造假。”

“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校长支持发展校园足球。自然希望学校取得名次,作为教练压力很大。”

“领导重视当然是好事,但领导天天追着你要成绩。问为什么没拿到冠军。让人很苦恼。”

“现在全运会足球金牌增加了,年龄梯队变小。地方体育局有成绩压力。有些措施可能会揠苗助长。”

“我们考察利物浦俱乐部的青训,他们的负责人曾向记者介绍,他们并不看重带队成绩。而是通过长效机制跟踪球员成长,以评估教练的工作成绩。”

“而我们评价青训教练的工作成绩是看他执教的队员在未来是否能为职业队、国家队效力。而不看他是不是拿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