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掌柜有些为难:“咱们不是没有过相声攒底的规矩不是。”
傻二爷呵呵乐了:“要我说,大鼓攒底也不是天生的,没大鼓的时候谁攒底啊?凡事都有个第一次,你要实在过不去这个坎儿,没事,那坤你攒底的时候就说一段《学大鼓》得了。”
傻二爷的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陈掌柜一拍大腿:“得!老子我也破回规矩,相声攒底就攒底,正式攒底!从攒底开始,那坤和沈小全你们包银涨到五百。”
虽然攒底定下来了,而且创造了相声行业的历史,但沈小全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这五百块钱能跟咱们刚来的时候比吗?那时候二百块钱能买十袋子面,现在五百块钱也就够买八袋子面的。”
那坤摇摇头:“不,五百块钱能买八十袋子面。”
“啊?啥袋子啊?”
“牙粉袋!”
“好包袱!”
最后陈掌柜决定在那坤沈小全的攒底包银基础上再增加二百块钱菜钱和一百块钱水钱。不管怎么说,相声在戏院的正式攒底将从那坤沈小全开始了。
第二天的水牌一出,天津的曲艺界相声界再次震动了,相声少爷和浪子在燕云戏院攒底!这是曲艺界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虽然从现实上看,那坤沈小全具备了攒底的能力和影响力,但毕竟这是破天荒头一遭,肯定还是备受瞩目的。
而那坤则在选择第一天攒底的段子上犯了难,不论是说《数来宝》还是三个穿越相声,按理说肯定是够的,但是第一天攒底就说这个似乎会让观众有些失望,当然,如果返回去再说以前的老段子那就更没有号召力了。第一天攒底,一定要有个新字,要让观众耳目一新,要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
临时攒新段子肯定来不及,就算傻二爷在旁边能拿出几个那坤没说过的段子,但不代表别人没听过没看过,对活时间不够,如果说不好岂不是要砸锅?
思来想去,沈小全提出一个建议,把三个新段子放在一起连着说,这虽然是一个可行的建议,但操作起来那坤的体力和嗓子恐怕受不了,而且这么简单的串联似乎也缺乏诚意。
这时候,傻二爷给提了一个新的主意,实在新段子拿上去费劲的话,那就换新人。
换人?换谁?把沈小全换掉?
傻二爷摇摇头:“说群口相声《文训徒》。”
“这个段子是老段子啊,再说了,您来逗哏,我来腻缝,三弟捧哏,这么搭似乎也没有多少新意。”
傻二爷一笑:“当然也不是我糟老头子上了,谁爱看我这个老傻子。”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