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自己没有选择。勿具罗立刻说道:“必须要拖延求亲使节团的速度,最好能够将俺达协理发截杀在路上!”叶护王子立刻喊来亲信:“你带上几个人,回去截杀移地健的求亲使节团!”亲信立刻跪拜在地上说道:“遵命!伟大的叶护王子!”等到亲信退出去,勿具罗又说道:“接下来要向大唐朝廷抗议!”“抗议?抗议什么?”“我回鹘借兵大唐,可大唐建宁王不顾两国邦交,悍然出兵,偷袭了老可汗,这难道不用向大唐朝廷抗议吗?”叶护王子楞住了说道:“父汗输给了建宁王,是他作战不利,这也要埋怨大唐吗?”叶护王子的看法,也是草原上大部分人对葛勒可汗战败的看法。漠北草原生存形势恶劣,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弱者依附强者,强者支配弱者。这是草原上的共识。葛勒可汗作战不力,中了唐军的圈套,这就是葛勒可汗自己不行。战败者是没有埋怨战胜者的权力的。而且建宁王击败父汗之后,也没有侵占回鹘的土地。建宁王只是支持了本来就已经独立的葛逻禄和黠嘎斯,打碎了回鹘人一统漠北草原的梦想而已。在叶护王子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勿具罗只感觉脑袋嗡嗡的,他只是深深的懊悔,为什么当年要投入叶护王子麾下?勿具罗耐着性子说道:“王子,草原上的部落之间要守草原的规矩,我们现在是在大唐。”“建宁王袭击回鹘,按照大唐的规矩建宁王就是错的。”“我们抗议向大唐朝廷抗议,这是表明态度,若是大唐要仰仗我们继续平叛,就要给我们更多的赏赐。”“这些赏赐就可以发给士兵,用来笼络人心。”叶护立刻点头,这四千回鹘精锐是他最后的本钱,自然要重金笼络。勿具罗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王子要向大唐朝廷上的众人表明自己的立场。”“什么立场?”“反对建宁王的立场。王子殿下在回鹘有对手,建宁王在大唐也有对手。”第三百章不期而遇叶护王子虽然谋略不行,也不精通权术。不过他确实身先士卒,对待麾下士卒极好。所以他一声令下,二十名回鹘死士从凤翔府边上的回鹘军营出发,一路向北准备截杀回鹘的求亲使节团。回鹘使节团是正式的使节团,走的肯定是直通凤翔府的官道。从漠北南下灵州,再经过原州和陇州,最后抵达凤翔府。这其中原州的固原城,就是南下使节团的必经之路。固原城,古人评述其山川地理为:“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如今固原城上下官吏都站在城尾,眺望远处,不一会儿,一名骑士手持旌节,出现在众官吏的视野中。如今的原州刺史,固原城官位最高的何功正肃然站在固原城外,等待着持节的骑士缓步走到面前。“原州刺史何公功正恭迎建宁王旌节!”随着刺史别驾一声大喊,整个原州上下官吏都对着建宁王的旌节行礼。手持建宁王旌节的正是东行旅团的李道源,等到众人行礼完毕,他又对众人拜曰:“建宁王府行军司马李道源拜见何刺史。”何功正立刻拉着李道源的手说道:“尊使一路辛苦了,到了固原城就可以安心了!”接着何功正看着远方,只看到上万头牲畜被驱赶到了固原城外。李道源本来是向东而行,浏览大唐的大好河山。可是没想到被李炎抓了壮丁,建宁王一个任务,让他们带着九千杂畜和一千战马,向大唐朝廷报捷。同时将这一批缴获的牲畜,送到大唐朝廷,交给自己的父皇处置。而报捷的文书,已经通过快马加鞭,传遍了沿途的州府。当消息传到灵州的时候,灵州上下都是嗤之以鼻的。建宁王是什么成色?别人不知道,灵州军将们可都是见过的。虽然在李唐宗室里,算得上是骁勇善战的。马嵬坡兵变之后,也确实是建宁王一路上护送皇帝北上,北迁到灵武登基的。可是建宁王有几分本事,别人不清楚,做过建宁王老师的郭子仪不清楚?灵州隶属于朔方节度使,不少人都是在灵武亲眼见过皇帝登基的,当然知道当年建宁王西行陇右,本来就是为了朝廷稳定,故意流放边缘化他的。至于节制陇右,这不过是一个笑话。陇右这些骄兵悍将,又怎么是一个无兵无钱,又不得宠的郡王能节制的?就算是皇帝去了陇右,想要驯服这些兵将,也要花费不少力气吧?接着灵州偶尔可以听到一些建宁王的传言。什么建宁王进军沙州了。建宁王控制北庭了。建宁王进军河西了。灵州上下都是笑了笑,觉得这些都是天方夜谭,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等到河西节度使房琯到任之后,灵州上下更是一种看热闹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