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听二胡的旋律,
那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只要不是冷血都会为之动容。
季晴霞几乎一心三用,
一边聆听着曲声的每秒,感受每一个旋律动人的瞬间。
一边思索着那种熟悉又想不起来的感觉从何处而来。
同时还认真的观察着陈洛拉线的手法技巧,
她虽不精通二胡,但是已经做过理论功课,会那么一点点了。
陈洛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的娴熟,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右手拉弓力度正好合适,没有丝毫杂音。
左手在弦上不停的动作配合天衣无缝,
滑音、先滑音、后滑音、连接滑音、转滑音、快揉弦、慢揉弦、扣弦……
轰!
季晴霞忽然脑海一震轰鸣,像是某种桎梏被打开,原本那一直很朦胧的,想不起来的东西。
突然间,
她想起来了。
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华夏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
故事她看过很多遍,
虽然这首曲子她绝对是第一次听到,但曲子中的那种情绪绝对错不了。
陈洛说这首去曲子叫《梁祝》,应该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没错了。
想到那个熟悉的故事,
她再听陈洛的这首曲子,意境再次上一层楼。
这曲子简直就是为那个故事量身打造的。
她不知道这是陈洛自己原创的还是谁教给他的。
无论是哪种,
她都非常庆幸且荣幸自己能够在现场听到这样优美的旋律。
在她看来,这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了。
不再观察陈洛的拉弦技巧,也不再思索其它的信息。
季晴霞闭上眼睛,迷醉在陈洛的二胡声中,沉浸式的感受声音的魅力。
陈洛每次使用乐器入神,气质大变。
此时的他早就忘记了,什么文旭,什么小提琴,什么pk。什么赌约了。
也忘记了自己身处在什么场地,周围有什么听众。
他的心中只有音乐,手中只有二胡。
想象着梁祝的故事,将自己的情绪融入曲调之中。
……
祝英台为了求学,男扮女装混入学院,偶遇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
两人相交莫逆,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在一起3年,梁山伯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祝英台几次暗示都未成功,最终无奈只能直接说出了身份,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这个秘密也被马文才得知,马文才抢先一步到祝家提亲成功。
梁山伯得知后相思成疾,最终病故,
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
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梁祝婉转凄美音,到头总是离别情;
如今花开复花落,不知此曲有谁听。
陈洛也沉浸在自己拉响的音律声中,
原本二胡简版的《梁祝》至于不足3分钟,但这首曲子的主调部分可以无限循环,最终陈洛啦了整整十分钟才停下来。
【叮,宿主的表演获得季晴霞的认可,声望值+1000万】
【注:获得音乐领域尖端人士的认可,可获得一次巨额声望奖励,此奖励为一次性奖励。】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