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溪练习了几遍,尽量的让自己唱的准确一点。
“不错,虽然很业余,也基本不差。”
陈洛夸赞了一句,胡小溪心中刚升起一股小开心的情绪,却见陈洛又补充了一句。
“但是,都唱错了。”
胡小溪茫然的看向陈洛:“???”
陈洛:“戏腔的重要要素是‘依字行腔’,学过吗?”
胡小溪:“我是依字行腔唱的啊,有什么问题吗?”
陈洛:“问题就在这里了。”
说到这个问题陈洛顿了一下,叹了口气才继续开口,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你要抛开傲慢和偏见,对流行歌曲的偏见,对戏曲的傲慢。
戏腔是依字行腔为基础,根据汉字独有的音律来演唱,
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都分的很明确,不能乱唱。
但如果你用纯正的戏腔曲,唱这些流行歌曲其‘流行性’就降低。”
胡小溪有些不服气:“那难道乱唱?那还能算戏腔吗?算传统文化吗传承吗?”
王鹏和燕梦竹感觉触及到知识盲区了,两人闭嘴不言。
王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拿起手机在录像了。
“前天有人到酒馆找事与我争辩,我就说过,想要发扬传统,首先要让年轻人喜欢打开一个入口,然后你才有机会去发扬。
在用戏腔演唱流行乐,我们的主体首先是流行乐,其次才是戏腔。这个戏腔其实是要打引号的,但是这没关系。先要让大家喜欢,让大家传播这才是重点。
所以我说首先要放下偏见和傲慢,现如今戏曲免费教学,无人愿意去。
要将文化传承,首先就要进行创新改进,如何改进?
先让大家喜欢,然后有人愿意学,再去讨论专业性的问题。
理解吗?”
胡小溪不知道该反驳还是该接受,第一反应她觉得不对
但想起她去学戏曲的时候,空荡荡的培训室。别说免费了,即便是送钱,都没多少人愿意学。或许陈洛是对的吧。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始终是要快一点。沉默一会,她才终于开口:
“那你说怎么唱吧。”
“你能接受就好,我示范一下,你认真听。”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如私语~~~~~
“你这……私不是上声字,怎么能这么唱呢,还有……”
胡小溪一听就觉的不对,以前她听《关山酒》的时候她没注意这些,今天搁这正儿八经的讨论,她就听出问题了。
“我刚说什么了,先传播再传承,你问问他们更喜欢哪个版本?”
燕梦竹用手指了指陈洛。
王鹏也指了指陈洛。
“你不用怀疑我说的话,这首歌一定会火。
之后你或许会小有名气,然后会有很多人喜欢你。再然后也会有许多专业的人质疑你,对你进行批评。这都是你将要承受的代价。
质疑你的人他们也不是真的坏人,他们也都是热爱华夏文化的人。当你忍受不了批评的时候记住一句话。
先做传播再谈传承!”
胡小溪有些茫然,
骤然间感觉压力很大,
莫名其妙的就要出道了?
她从来没想过只是唱首歌而已,怎么就变的这么她不理解了呢?
求助的目光看向燕梦竹。
燕梦竹向前拉住她的手,用鼓励的眼神安慰道:“加油,小溪,你是最棒的。”
————————————————————————
……………………………………………………………………………………
这一章写了5个小时,关于真戏腔与流行歌的戏腔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是有很大的历史原因的,非某个单独个体的意愿能轻易改变。
——————
所以,学过戏腔的人请对戏腔流行歌多一点包容,
喜欢戏腔歌曲的人如果感兴趣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华夏文化那是最好不过了。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